新四季網

機械能水資源開發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6-09 13:12:01

專利名稱:機械能水資源開發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各種現行非機械能為動力直接或間接驅動實現運行的裝置。
現行的由動力驅動的裝置有一共同的因為買油或買電而動力花費高的弊病。
本發明的目的是給出近無動力花費或低動力花費的機械能水資源開發裝置。
本發明為實現目的而採用的方案是開發裝置運行所需的能量由生產機械能的機械力源供給。
此處所說的機械力源,是一種機械能生產裝置,並且是一種生產機械能時近無動力花費的裝置,實現這種裝置,並將其直接或間接的迅速應用到生產或消費等各可能的領域中,驅動那些需動力方運行的裝置,即可使其應用到的裝置近無動力花費,使用該裝置的用戶即近無動力花費。
此處所說的生產機械能的機械力源可以是單純的利用機械做功,生產機械能,即單純的機械做功裝置;也可以是機械做功為主,綜合有燃油產生的熱能或其它能源的綜合式機械力源。機械力源結構上也不受任何約束,凡是用機械做功生產機械能的裝置,均可視為可供給機械能的機械力源。機械力源可以是連續運轉永動的,也可不是永動的,即間歇運轉,也即可是連續的或間歇的生產機械能。
機械力源供給由其提供能量運行的裝置的能量的方式可以是多樣的,可以是直接供給,例如由機械力源的輸出能量的軸直接驅動洗衣機的波輪轉動。也可以是間接的,例如由機械力源驅動發電機,將機械能轉為電能,經輸電線路驅動可由電驅動的裝置,使有了機械力源發電,即不再買電。當然,也可以將能量貯藏起來,例如貯於電池中,也可是將彈簧形變後鎖住,將能量由彈簧貯存,等等,貯藏的能量可隨時取用。所發的電可經長或短的輸電線路傳輸。
機械力源對裝置的供給能量可由人控制實現啟動、運轉與停止,也可以設控制裝置實現,即自動控制。
此處所說的「裝置運行」,既指車輪運轉,工具機主軸運轉等人眼可見的運行,也指計算機運行,空調運行、電暖裝置運行等人眼不可見的運行。
此處所說的「運行」,包括走動式裝置位置的改變,以及裝置上附設的各種裝置的運行,例如走動的機器人的運行以及其上發電機的運行,冷卻扇的運行;空調車的運行與車上空調的運行;食品加工裝置的運行等等。
這裡所說的做功裝置,不是熱機中的曲柄連杆,也不是火力發電廠中的汽輪機等能量轉換裝置,而是經做功可將輸入能量增升的做功裝置。裝置中可設機械零件或其它可實現機械做功的零部件。例如綜合有電磁件與機械零部件的做功裝置。
這兒所說的做功裝置也不是簡單機械做功裝置,而是類似發動機的原動力裝置,該原動力裝置可連續也可間歇運動,可轉動也可擺動或直線運動。它沒有人的不斷加入的力。而當人加入力時,人力將被放大。
可實現機械做功的裝置,多種多樣,可以是槓桿或可以組成各種做功機械的零件,例如各種轉輪,如齒輪、帶輪等,各種杆件,如二力杆、搖杆等;可是機械、電磁零件的組合也可是轉換件,如發電機發電驅電磁式零部件;也可是各種可貯能件,例如飛輪、彈簧、電池等,將能量貯藏後再釋放出,進而推動可運動件運動做功,輸出機械能。
做功方式也是多種多樣,可以是電磁件配合機械零件,例如由電磁件驅動組成增力裝置的機械零件實現機械做功。而電的來源,可以是機械力源輸出的機械能驅發電機運轉生產,也可是其它能源供給。可以是經過各種增力裝置做功,例如被其它能量,如燃油爆發產生的熱能,推動的杆件運動做功。也可是水力,風力,核能,太陽能等其它能源推動機械做功。「做功」與電磁轉換驅動不同!實現機械做功的裝置是多種多樣的,可是設有各種增力零部件的裝置;可以是現有各種增力裝置,也可是未來的任一種實現增力或輔助增力的裝置。機械做功的裝置也可有完整的機器輔助,例如液壓機、衝壓機、氣壓裝置等輔助機械做功。
裝置的啟動可以是使用人輸入初始力觸發,也可是設控制裝置,例如計算機等微電子裝置或其它大電流裝置,由電觸發,例如計算機控電磁閥打開微形鎖扣(使予設的形變簧釋放能量)或驅微增力機構動作。(例如每次推壓簧,壓縮一小段後即被鎖住,多次後使壓簧被壓縮較大尺寸。從而給啟動提供動力。)或是電機等啟動。
裝置的止動可以是使用人止動,例如小功率輸出情況;也可以是設控制裝置控制執行件止動,例如類似卷揚機的電磁式制動器,也可設多重製動,包括緊急制動。
裝置的運行可以是低速,也可以是高速,也可是可變速的,可以是使用人控制也可設控制裝置控制。例如用滑移輪變速或電調速等。運動件運動形式也可是多種多樣,可以是不斷轉動,也可是不斷的往復直線運動,等,也可是有控制的可變運動形式。
機械力源中可設傳感裝置,實現對整機的智能控制。例如?轉速的檢測與模糊控制。等等。
運動可以是單純的機械作功運動,也可以是綜合其它能源轉化形式的運動,例如綜合風力,熱力,太陽能,或有貯電裝置等,例如於熱機內設機械做功裝置,隨時補償熱能或連續補償。又例如,由水力供電的電動機不斷地驅動機械做功裝置,使輸出的機械能在數量上大於輸入的驅動電動機的電能。
自動控制的力源,可以用微電子控制裝置,也可用大電流控制裝置,或是二者的綜合。也可設搖控裝置,有線或無線的。
也可設輸入輸出力大小的調節裝置,控制力的變化。
能量增開裝置可設減振減噪件,例如緊固件、彈性件、密封件等等,以提高使用效果。
裝置的潤滑方式可以多種多樣,例如稀油潤滑,微型的可是自潤滑,小型的可以是綜合式,等。
對於需冷卻的,冷卻的方式也是多樣的,例如風冷、水冷、油冷等。
力源的組成形式可是多變的,但其都有能量流動、能量變化的特徵,可是純機械零件組成也可是機電或機電儀綜合的結構,封閉或開式框架支持,可是綜合有熱能,太陽能等,也可是力源與其它整機組成力源機組,例如與汽輪發電機或水輪發電機組成發電機組,與液壓機組成液壓機組。整個裝置有質的變化。
能量增升裝置結構上也不受任何約束,凡是使輸入或本身循環傳入能量增升的裝置,均可視為能量增升裝置。
力源的運用,可以是單運用,例如作為發動機,也可綜合其它能源運用。
圖面說明(

圖14至17比例縮小)圖1至圖71是機械力源實施例的附圖 圖15是圖14中的K-K剖視圖;(一部分)圖1是實施例1第1子例的結構圖,也是圖2中圖16是圖14中的P1向視圖;的Q1-Q1剖視圖; 圖17是圖14中的W1-W1剖視圖;圖2是圖1中的R1-R1剖視圖; 圖18是圖14中的P向視圖;(縮小視圖)圖3是圖1中的S1-S1剖視圖; 圖19是圖18中的K1-K1剖視圖;圖4是圖2中的T1-T1剖視圖; 圖20是實施例1中的第2子例的機構運動簡圖;圖5是圖1中的V-V剖視圖; 圖21是圖22的拆去上蓋後俯視簡圖;圖6是圖4中的X-X剖視圖; 圖22是實施例1中的第3子例的機構運動筒圖;圖7是圖1中的U-U剖視圖; 圖23是輸出軸換向裝置結構圖;圖8是圖4中的X1-X1剖視圖;圖9是圖1中的V1-V1剖視圖; 圖24是現有汽油機工作原理圖;圖10是圖2中的Y-Y剖視圖; 圖25略;圖11是圖2中的Y1-Y1(拆下曲框17)剖視圖;圖12是圖1中的Z1-Z1簡化剖視圖;圖26略;圖13是圖1中的Z-Z簡化剖視圖; 圖27是實施例3中第2子例的簡化結構圖;圖14是圖1中的W向視圖;圖28是實施例3中第1子例的簡化結構圖,也是圖29中的Q3-Q3剖視圖;圖73是較大規模機械能裝置的控制圖112是例7另一種結構的外形圖;圖29是圖28的左視簡化圖; 裝置簡圖;圖113是圖107調平衡部分的放大圖;圖30是實施例3的第3子例原理簡圖; 圖74是機械能壓縮機結構圖,也是圖114是圖113的左視圖;圖31是實施例3的第4子例的結構圖; 圖75中的R-R剖視圖; 圖115是前輪轉向系示意32是實施例4的第1子例的結構圖; 圖75是圖73中的Q-Q剖視圖; 圖116是機械能裝置例8的原理示圖33是圖32中的R4-R4剖視圖; 圖76至79略; 意圖;圖34是圖32中的府視圖; 圖80是機械能裝置實施例1船中第2子 圖117是例8的第2子例裝置圖;圖35是實施例4的第2子例簡化結構 例結構簡圖,也是圖82中的Q-Q 圖118是圖117的左視圖;圖; 剖視圖; 圖119是機械能裝置例4第2子例外圖36是實施例4的第3子例簡化結構 圖81是實施例1船中第3子例結構簡圖, 形圖;圖; 也是圖83中的R-R剖視圖; 圖120是圖119的俯視圖;圖37是實施例5的結構圖;也是38圖82是圖80的俯視圖; 圖121是機械能裝置實施例9的淨中Q5-Q5剖視圖; 圖83是圖81的俯視圖; 水部分結構圖;圖38是圖37中的R5-R5剖視圖; 圖84是實施例1船的第4子例結構簡圖122是圖121中的電元件俯視圖;圖39是圖37中的S5-S5剖視圖; 圖;也是圖86中的S-S剖視圖; 圖123是例9中的發電機組;圖40是圖37中的T5-T5剖視圖; 圖85是實施例1船的第1子例結構簡圖124是例2的控制器接口電路圖;圖41是圖37中的U5向視圖; 圖,也是圖87中的T-T剖視圖; 圖125是機械能裝置例3接口板功圖42是圖41中的W5-W5剖視圖; 圖86是圖84的俯視圖; 率板部分;圖43是實施例5的第2子例的結構圖; 圖87是圖85的俯視圖; 圖126是例5或6接口部分電路簡圖;圖44是實施例5的原理相似電路圖; 圖88是機械能裝置實施例2機械能水 圖127是例7接口簡圖;圖45是實施例5的第3子例的原理簡 中工作站的結構簡圖,也是128是圖89裝置的電路圖;圖; 90中的R2-R2剖視圖; 圖129是機械能裝置的一種控制器圖46是圖47中的Y5-Y5剖圖;圖89是水平傾斜簡式檢測裝置; 框圖;圖47是實施5的第4子例的結構圖, 圖90是圖88中的Q2-Q2的剖視圖; 圖130是機械能裝置的另一種控制也是圖46中X5-X5剖視圖; 圖91是圖92中的潛船右視圖; 器框圖;圖48是圖37中的U5向視圖; 圖92是機械能裝置實施例3機械能採 圖131是機械能裝置例2的水平動力圖49是圖48中的Z5-Z5剖視圖; 礦裝置圖; 平衡系統的電路圖;圖50是圖48中的K5-K5剖視圖; 圖93是圖88的俯視簡圖;圖132是機械能裝置例8第2子例系圖51是圖38中的V5-V5展開圖; 圖94是圖96中的R3-R3剖視圖;統圖;圖52是實施例5第1子例的控制執行 圖95是圖92中的Q3-Q3剖視圖; 圖133是機械能裝置例10第1子例的裝置結構圖; 圖96是圖92中的底部採掘裝置 系統圖;圖53是圖52中的P5-P5剖視圖; 放大圖; 圖134是機械能裝置第10例2子例的圖54是圖52的簡化府視圖; 圖97是機械能裝置實施例5的結系統圖;圖55至圖61略; 構圖;圖135是力源中驅動電機的一種調圖62是實施例7的第一子例結構圖, 圖98是圖97中的Q5-Q5剖視圖;速器線路圖;也是圖66中的Q9-Q9剖視圖;圖99是圖97的俯視圖; 圖136是力源中驅動小電機的另一圖63是圖66中的R9-R9剖視圖; 圖100是圖101中的Q6-Q6剖視圖; 種調速器線路圖;圖64是圖65中的S9-S9剖視圖; 圖101是機械能裝置實施例6的結 圖137是機械能裝置例10第3子例的圖65是圖62的部分左視圖; 構圖;一種結構圖;圖66是圖62拆去蓋板後的附視圖; 圖102是圖101中的R6-R6剖視圖; 圖137′是圖137中的R-R剖視圖;圖67是圖69中的V9-V9剖視圖; 圖103是圖機械能裝置實施例7的 圖138是機械能裝置例10第3子例另圖68是圖69中的U9-U9剖視圖; 結構圖; 一種結構圖;圖69是圖68中的T9-T9展開圖; 圖104是圖103中的R7-R7剖視圖; 圖139是例7配備的家用機器人結構也是實施例7的第2子例的結構簡圖; 圖105是圖103中的左視圖; 簡圖,其中右方輪式機器人是圖70是實施例1的控制計算機單板圖106是圖103中的Q7-Q7剖視圖; 圖141中的Q19-Q19剖視圖;機的系統圖; 圖107是圖103中的俯視圖; 圖140是圖139中8號件標號處由上向圖71是實施例1控制裝置的接口板圖108是圖103中門的放大圖; 下的縱向剖視圖;電路圖; 圖109是圖104中側翼部分放大圖;圖141是圖139中的Q21-Q21剖視圖;圖72是8031單片機作為力源控制裝 圖110是圖109的左既圖;圖142是圖139中的Q22-Q22剖視圖;置或機械能裝置控制裝置的線路圖。 圖111是圖103中尾舵處放大圖;有的圖中採用了省略畫法、拆卸畫法、簡化畫法,有的圖中的不可見投影僅表達了部分。個別處沒給剖面線。
以下結合附圖與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首先給出生產機械能的機械力源實施例
實施例1補償疊加式。本例有3個子例。
一、能量增升裝置(機械做功裝置)與其工作原理1、圖1至圖19是實施例1第一子例的結構圖。本例設有形狀尺寸相同的18個推簧板20。18個板均勻排布於360度圓周上,兩兩相隔20度,均由曲軸19帶動。圖12中取省略畫法,簡單表達了這18個推簧板。與此18個推簧板20相對,有18套沿曲軸19排布,且先後有秩序的推曲軸19轉360/18=20度的,完全相同的機械增力裝置。每套裝置設有由各圖中給出的力簧41與力簧經適應杆26驅動的牽輪板9,還設有利用滾動省力的輪33,走輪43以及牽輪板9經走輪槽10中的傳杆69帶動的力杆11與12,與傳杆5帶動的力杆3與4、力杆29與30,加上由力杆30驅動的斜杆39與使斜杆被推簧板20壓仍運動省力的輪35。這些零部件通過以下方式驅動曲軸19,使之轉動,輸出能量。即(1)力杆4端部用栓72與銷固聯的小接頭73當力杆3與4由傳杆5帶動於圖2中向左行走至曲軸19上短杆40也帶動力杆4轉到使二力杆3與4成一直線且此直線不穿過曲軸19軸線時,與曲軸19上短杆40接觸,並因傳杆5繼續驅二力杆3與4左行,小接頭73拉短杆40使曲軸19左旋轉動少許。這裡,力杆3與4成一直線時,增力趨於無窮大,於二力杆3與4鉸接點僅微力推即可帶動曲軸19轉動時輸出力趨於無窮力,這即意味著力簧41給出的力經此裝置作用後,有可能被放大至無窮大。在朱景梓主編的《機械原理與機械零件》高校教材中以及《現代機構手冊》(孟憲源編)與其它的現有技術資料中均給出了該增力趨於無窮大的機構或應用裝置。(2)、力杆11、12與力杆3、4不同處為,其鉸接點由傳杆69推動,力杆12與曲軸19上短杆74接觸,並且,當曲軸19上短杆74帶動力杆12運行至圖2中位置時,因牽輪板9牽傳杆69,使力杆11、12鉸接點向左行,而使力杆12壓短杆74使曲軸19轉,力杆11、12向左行至一直線時,也增力趨於無究大。(3)力杆29與30於圖2中成一直線位置,所以增力趨於無窮大,由牽輪板9用微力即可經傳杆5驅動之,使力杆30上拉板36,進而經輪37驅斜杆39壓推簧板20。
本子例由多套增力機構依次達到增力趨於無窮大,互相補償當增力趨於無窮大之後機構增力的衰減,並且,將走輪43設於被力簧41牽下行的初始因走輪直徑、淬火件滾動而產生的高數值增力補償驅動各件初始運動較沉重,均為補償法。
注各圖只表達出18套能量增升裝置中的一套,即圖1中同步帶輪23右側,飛輪18左側之間所夾部分,其餘的17套,除各推簧板20均勻排布於曲軸19周圍,凸輪6均勻排布於凸輪軸15周圍360度圓周上外,各套裝置的零部件形狀尺寸相同,空間布置方面隨圖12中各杆40與杆74位置的變化而改變。圖中省略了此17套裝置的詳細表達。
簡單估算設圖2中被拉伸開的簧41在釋放時產生300克力。由於18套能量增升裝置是有次序的先後各自驅動曲軸19轉20度。各套裝置中的3次增力趨於無窮大力在驅動曲軸19時是間隔曲軸轉20/3≈7度,此時為各機構的增力劣勢,由於各機構處於增力劣勢時,恰有另一機構處於最佳的增力無窮大,所以,各套裝置的增力劣勢為曲軸轉動約3.5度時,因20/3.5≈6,如設圖2中的β角為30度,各機構增力劣勢時,β≈30÷6=5度。當β=10度時各增力機構增力300ctg10=1680克。因圖2中走輪43驅曲軸轉20度後,又有另一走輪驅曲軸,sin20≈0.34,由牽輪板9與走輪13,輪33利用滾動摩擦與牽輪板9與水平線夾角實現二次增力,劣勢時的增力約1680/0.34≈5千克。又力杆30驅動板36,經輪37壓斜杆39向圖左方轉時,曲軸上推簧板20的下端被斜杆39壓,進而由推簧板20推動曲軸19,可提高增力倍數,估算為2倍。(因為斜杆是被輪37滾動壓轉)可視為第3次增力,如將斜杆39增力也算在內,(顯然此處動力臂值也較大)即有5×2=10千克(因為對力杆29,30組成的增力機構是第3次疊加增力)增力倍數10000/300≈30倍。
由簧41收縮時的加速與取β角為10度,而不是5度估算,加上飛輪動能可補償簧收縮時力的衰減。
由於上述裝置是不變速增力的,而且當裝置增力趨於無窮大時,驅動曲軸的力仍有確定的力臂值,不是力臂趨於無窮小,上述裝置為能量增升裝置,且能量增升間歇趨於無窮大。
二、自補充恆定運行所需的能量由於曲軸上的推簧板20隨曲軸19右旋轉動時,推適應杆26,將驅動能量增升裝置的簧41又向上推,使簧被拉伸形變,使之產生恢復力。(此情況將擺壓驅推簧板20的斜杆39改為滑動摩擦驅動推簧板20,即由力杆30直接拉斜杆直線往返。另外推簧板20也改為圖2中雙點劃線所示的近似直線形狀)當推簧板20隨曲軸轉,而脫離適應杆26時,簧41因不再有阻擋,而向下恢復原形並牽引適應杆26與牽輪板9使上述能量增升裝置運動,使曲軸19運轉。當然,也可以是推簧板20將適應杆26推上去後,由鎖軸7擋住,適當的時刻由凸輪6推鎖軸圖2中向右運動,使適應杆26上小輪27不被檔,杆26被簧41牽下行。推簧板20轉動時又推適應杆26向上,使掛適應杆26上的力簧41又被拉伸。而適應杆26走至圖2中位置時,杆26上的小輪27推鎖軸7斜端頭使鎖軸7右行,小輪27越過鎖軸7後被有壓簧復位的鎖軸7擋住,處於圖2示位置。
曲軸19與推簧板20作為能量傳遞件,使本力源實現了能量消耗自補充恆定運行。
自補充需力估算已設每個簧41形變到位時,產生300克恢復力,因每時刻18個簧,有一半要被驅形變,需力比300×18/2=2700克少,而推簧板20推簧端距曲軸19軸線的距離比適應杆26推動的輪43邊緣距曲軸19的軸線距離略遠,所以推簧板推簧力估為2700克×1.5≈4000克。設各套能量增升裝置機械效率為0.7,即增力至10千克,機損後為10×0.7=7千克,所以可自補充運行所需能量且可外帶負載約7000-4000克。
三、有次序的施加動力與不間斷循環工作參圖3,圖14。人手轉可取下把手66使輪47上孔m與指示符γ相對時,18個推簧板20中的第一個,即各圖中所示的推簧板20處於各圖所示位置,而第一套能量增升裝置也恰於各圖示位置。(這可由組裝時後插入輪47實現。)再將可取下把手65轉動,使同步輪62轉至圖14中把手65與指示角δ相對位置(此位置恰是圖2中凸輪軸15所在的位置),因同步輪62所帶動的固有18個形狀尺寸相同的凸輪6的凸輪軸15上的18個凸輪6,與18套增力裝置中的18個力杆4、18個力杆12各自驅動的曲軸19上的18個短杆40與短杆74,在空間布置上與18個推簧板20的布置相同,是18個凸輪6均勻排布於凸輪軸15周圍360度圓周上,兩兩相隔20度,而18個短杆40與18個短杆74也是均勻排布於曲軸19周圍360度圓周上,兩兩相隔20度,如圖12與13所示,所以,圖14所示的凸輪軸15的位置即是圖2中凸輪軸15位置時,將圖3中的緊急叉1左推,使輪63可推輪62後,轉把手65,使凸輪軸15轉,圖2中的凸輪6推鎖軸7右行,不擋適應杆26上的小輪27,圖2中的力簧41牽適應杆26與牽輪板9下行,使圖2中裝置運行,驅動曲軸19轉一個角度,曲軸19轉,即使圖3中同步帶輪23轉,經輪63、輪62又驅凸輪軸15轉一個角度,使凸輪軸15上的第2個凸輪6,驅動相對第二套能量增升裝置的第2號鎖軸7右行,使第2號力簧41釋放,牽第2套能量增升裝置,驅動曲軸19又轉一個角度,又經同步帶輪23,輪63,輪62,使凸輪軸15轉一個角度,釋放下一個力簧41,下一套能量增升裝置又被下一個力簧驅動。由於曲軸19轉動時,固於其上的推簧板20將各釋放下行的各力簧41又推上去,並由鎖軸7鎖住,凸輪6與短杆40、74均是前一個被驅運行後,下一個又被驅動,整機即是不間斷循環工作。(對於不設凸輪軸15與鎖軸7,凸輪6的機型,其循環運動由各推簧板20有次序推各簧41被拉伸又自行落下實現。)四、使用人控制與使用方法本機可以是推簧板20推適應杆26使簧41拉伸,當推簧板20脫離適應杆26時,簧41即釋放恢復力,驅動曲軸,也可設圖2中的鎖軸7凸輪軸15等控制件,控制簧41的釋放。
整機設有由人控制起動,細調速,粗調速(均可開機與制動),緊急鎖四個操作裝置。
本機由使用人操作的方法是(1)手轉圖4給出的把手71,經錐輪70與可驅上下移螺旋34的輪,以及簧91牽力杆90、左轉板59、傳軸54、轉板53、球頭杆52、帶動壓槽76與輪77、並經左轉板59、介板84壓左轉槽86、輪87,可調輪77、87對飛輪18的壓力,即調摩擦阻力微調輸出力矩的大小並輔助實現無級調速、防飛車與控制緩起動、以及制動飛輪18。(2)手轉把手67,經輪68與螺旋驅限位板42上下行,以限定輪43下行的行程,實現粗調輪輸出力大小,防飛車與緩起動,無級調速與制動。(3)使用人手握緊急叉把手1,緊急時將叉1右推於圖1中所示位置,使驅鎖軸7的凸輪軸15的動力傳動件輪62與輪63分離,可防事故。(4)起動時,先轉把手71,使小輪離開飛輪18,再轉把手67,使輪68驅螺旋限位板42下行,然後轉圖3示把手65,提供當起動困難時,人的輔助起動。起動前,使用人可轉搖柄66幾周,使曲軸19轉,從而將各力簧41拉伸形變並由鎖軸7鎖住。
五、其它問題1、平衡,曲軸19上有類似現有發動機曲軸上的平衡塊。2、潤滑、散熱對於輕載,可用自潤滑。機架16側壁有孔散熱,也可設風扇風冷。對於重載,可用稀油潤滑,芯捻28將油底殼22內的油吸上並與力杆3、11、29接觸。芯捻48是為整機立式使用時,從圖3左側的雙點劃線示油池46中吸油。本裝置也可水冷,圖1中軸瓦下方的半圓形水道21接機架16外水管,由電機或是從曲軸19輸出軸處設傳動件,驅水管內螺旋漿轉,使水內外流動散熱。3、製造各部分均取現有技術製造。4、組裝首先曲軸19上各件組裝好,將曲框17、飛輪18到位後,曲軸19的花健端穿過圖1中機架16右側已壓入軸承的孔中,再將左側壓入軸承的端框24套曲軸19左端,用細棒從機架16側縫中將芯捻28推入油底殼22內。對二走輪槽10內各件,是先入槽,再將槽10固機架上。
六、演變1、使整機的能量增升裝置多於18套,且當整機設360套增力裝置,實現一套增升裝置動作一次曲軸轉一度時有多次無窮大力的作用,整機的零部件種類變化不大,與現代發動機相比,零件數也不算多,而整機將輸入能量增升至恆無窮太已接近定論(既使曲軸19轉速比較低)即機械做功逼近最佳,能量增升逼近最佳,此時已接近可不計機械損失,且自給動力恆定運行已無可置疑。2、適當增加飛輪質量,利用趨於無窮大時刻的高動力,提高輸出的動能值。3、適當提高曲軸轉速。4、將一套能量增升裝置再嵌套另一套。5、增加走輪43的直徑,提高滾動摩擦件的硬度,用噴稀油潤滑,並且用較多的走輪43與板9驅動曲軸,也可由全走輪43互相補償下行時的力衰減,由一走輪43稍微下行,曲軸微轉稍許,又有另一走輪43下行,後者補償前者。平衡式FR=Nδ中的δ=0.001cm,當N5千克時,如R=5cm,有F=0.001千克,增力約5/0.001=5000倍。而如取輪半徑R=10cm,即有增力一萬倍。
七、自動控制力源也可以設自動控制裝置,實現自動控制。自動控制裝置多種多樣,可是機械裝置,也可是電裝置,或二者的綜合。一般電裝置設有電源供電或本機發電供電。圖14中的計算機75示本例力源用計算機控制。所用機為單板機,其詳細的電路圖,整機結構安排、健盤,均不再詳細給出,僅給出系統框圖70與接口板電路圖71。圖18中給出的兩層板的上層為繼電器97,採用通用繼電器,下層板為接口線路上的其它元件。單板機75與接口部分分設二處如圖18示,採用屏蔽線傳給信號。用二電源分別供電,由光電元件實現主機與接口部分的通訊,又將二者隔離開,圖71中示有一個輸入接線,多個輸出信息接線。
本力源用單板機為TP801單板機,其操作按通行方法,不另敘述。本力源採用自動控制時,二手柄67與71以及錐輪68、70與其相應驅動的錐輪均拆除,而輪68、70驅動的錐輪帶動的螺旋均改為長螺旋25與32,且設力源頂部的電機8、13,由這些電機經輪系驅螺旋25與32。本力源的自控過程是由中樞給起動電機2通電,經輪系使凸輪軸15被驅動,同時驅檢測輪47,由輪47上的孔m使發光元件49與光敏元件45組成的光電開關給中樞信號,如啟動後定時達仍無光電信號輸入,中樞即給電鈴98通電、報警。如有信號輸入,即正常啟動。隨後的光電開關單位時間內輸入中樞的電脈衝數與所需曲軸19轉數相對的光電開關應當輸入的脈衝數的上下限值比較,如發現越限,由中樞控繼電器97通電給調節電機13通電,使電機正或倒轉,從而經螺旋32拉動簧91上或下行,使力杆90推轉板59、53,經槽76、86使小輪77、87壓飛輪18以調速。也可給起動步進電機2始終通電,調起動電機轉速實現調速,制動。另一個驅螺旋25的電機8通電後,驅限位板42上下行,限走輪43行程,調速或制動。
也可用模糊控制,多用於要求較高場所,例如,當力源用於運載工具上作為發動機時,可將日立公司研製的模糊控制地鐵機車自動運轉系統的站間定速行駛控制規則略加修改,用於此處。當然,對於大型機,控制水冷閥門的開大或開小,也可以。力源的控制裝置是IBM-PC等臺式機也可以。顯然與力源有聯繫的裝置,共用力源的控制裝置也可以。
各圖中省略了走線表達。電源供電部分中的過流過壓等保護部分也省略了表達。計算機由機旁自設電池自供電。或配套電源供電。執行元件由穩壓電源供電。圖中省略了穩壓電源的表達。圖中的繼電器,四個是控電機正反轉,一個給電鈴98通電,另一作為機動。結構圖中沒表達步進電機的配套元件。
八、可靠性1、整機各件可拆可換。2、10套能量增升裝置相互獨立設置,且驅動曲軸19的零部件與曲軸為不固定接觸,加上飛輪作用,一般個別零部件故障時,不影響整機運轉。3、零部件單一,易形成標準化與集成製造。
力源可放大或縮小,結構可調整,放大時,其控制元件不放大,縮小時,一般不用同步帶傳動。
凸輪軸外伸段上的備用輪可作為用電機或其它件控制凸輪,進而控制整機運行速度用。
圖14中雙點劃線所示的二大齒輪79與88表示也可將曲軸取為雙端軸伸,將有光電檢測元件一端的軸伸上固定輪88將原小齒輪上的搖柄65套上的短把移至此輪88上,並將原一側段有軸的小齒輪64改為雙側均鍛有軸,且將輪79固於此軸上,並將輪63與輪62改為相應的減速傳動,輪79、88組成傳動齒輪付即可代替同步帶傳動。對需力簧41形變後恢復力較大的情況,可取此形式。
如取自動控制,對起動電機2也可改為大功率電機,且也可徑蝸輪蝸杆驅輪47,帶動同步帶或經圖14中雙點劃線所示的齒輪78、79、88帶動曲軸19。
實施例2略。
實施例3綜合式。包括四個子例。圖28給出將現有的熱機改為綜合有能量增升裝置的結構圖。活塞136、連杆137、輪144與搖杆142、力杆140、141組成的力源與前例中的相類似,此處也可取多套這樣的力源迭加。圖28是現有熱機的氣缸形變後的原理簡圖,此處改裝的是四行程多缸發動機,將原機的各氣缸中曲柄連杆由能量增升裝置代替。圖28中只表達了一個氣缸,其餘的省略表達。
改裝後的發動機的工作方式、工作循環次序與現有的發動機相同,不另敘述,氣缸體,油底殼等有形狀、尺寸或材料上的改動。曲軸有位置上的移動。整個發動機的燃料系、潤滑系、冷卻系等各個部分基本保留,只是位置調整,裝置結構、材料尺寸的調整,不再給詳圖。圖28中a點的位置可據需要調整,設定較大接觸面積,提高承載力。此處與汽車發動機相同,也設有飛輪,以飛輪慣性力平衡運動件慣性力,圖中省略了飛輪的表達。由於各汽缸仍是依次點火,所以,各氣缸中的連杆137是依次下行,各缸中的搖杆142,以及力杆140、141相互間位置上不同。
取圖28示結構時,氣缸下加長的一段槽145承載較高,此段槽145除有筋板,還內襯有淬火鋼板,以提高耐摩與承載力。推板143由曲軸139帶動,推連杆137將輪144與連杆137以及活塞136又推上去,並在推上去後,推板143脫離連杆137,此時,可控制點火。由活塞136推連杆137、搖杆142,帶動力杆140、141壓曲軸139轉。推板可用承載較高材料製造。與一般汽車發動機相比,本機尺寸較大。
圖27是水力或風力、火力、太陽能或電動,也可是核能等推動的軸132、曲柄131、杆130,搖杆134,力杆135組成的力源,可直接帶動生產機械。也可由此力源的連杆130再驅圖32中的搖杆,經力源驅發電機,即圖27中的軸132可是水輪機或汽輪機等驅動發電機的軸。
實施例4串聯式圖32至圖36是多級串聯式力源結構圖。圖示平面上2個實施例1力源串聯而起的串聯式力源。採用了變速輪151、165與164、152。當然也可如圖35所示的不變速。圖35中用1、2、3表示給出三級實施例1串聯,與圖36中用1、2、3、4表示四級實施例2串聯的例子,給出的串聯級數雖多,但其將前後級串起的裝置與圖32至圖34給出的將二級串起的裝置相同,所以均省略了表達,僅給出了換向錐輪167、168。
圖32中前一個力源的輸出軸經輪151輪165、傳軸161,輪164,曲柄152,連杆153,搖杆154,力杆155,156,槓桿157,簧158,驅後一級力源的適應杆26,是槓桿157從圖4適應杆26旁機架16上的孔插入,串聯式力源將後級的力簧41與推簧板20以及鎖軸,小輪,凸輪、傳動帶、帶輪等均省略。只是前後二力源的結構相同時,後者的製造材料或尺寸使後者比前者負載高。當然也可是一個機上迭加多個增力裝置,級級串聯,前者驅後者。力源的輸出軸均可再經曲柄再驅另一個力源,如此連結,幾級以後,可使末級輸出軸的輸出功率更高,當然也可經帶或其它件傳動實現一個力源帶動多個力源。
顯然,串聯可是任一種相同的,也可是幾種不同的多個能量增升裝置或力源的串聯。串聯時可變速。
串聯式力源可用最初一級的控制部分,由人控制或控制裝置控制起動,調速,緊急應對。對於用電動機、熱機或水輪機,汽輪機作為第一級輸入動力的,即不用實施例1的力簧。起動、調速、緊急應對可對輸入動力裝置控制,當然也可對後幾級設自動控制裝置。
串聯式的自補給能量不間斷運行的方式也是多種多樣的。可以同實施例1,將簧釋放後又由本裝置將簧驅動形變,也可以由輸出動力部分驅動發電機發電轉驅電動機,由電動機軸驅最初一級力源,也可是由輸出部分驅帶輪轉驅第一級力源等等。
串聯後的能量增升倍數因為聯繫前後級的裝置也是能量增升裝置,即圖32中所示裝置也是力源,其可補償傳動損失。這裡,18套圖32示裝置各自驅後一力源的18個相應適應杆26的下行時仍是有次序的,前後兩套裝置將各自驅動的適應杆26驅動時,後一套裝置是在前一套裝置將走輪43驅下行,使板9與水平線夾20度角時驅該套內的走輪開始下行。即18套裝置工作間隔角為20度。
許多力源串聯起或並聯起時,可加有其它動力,可以是單純的串或並,也可是串並結合。從串或並聯的力源群中輸出動力的方式也是多種多樣,可以末級輸出,也可是中部任一級輸出。
前後力源之間的運動件的潤滑可是稠油潤滑或滴油潤滑,低載可是自潤滑。前後力源本身的潤滑同例1。
二級自補給動力運行可同實施例1,由第1級力源本身將力簧形變。也可是由末級力源輸出力再反饋至第1級力源,將各簧形變,增力高,串兩級即可使初級力簧給出的力放大30×30=900倍前損失少。如用圖32所示裝置於後級力源輸出軸處,再驅第一級的的各簧,還可進一步提高能量增值。圖中前級向後級的傳遞裝置可為末級驅初級時裝置。
組裝先將大槽163上各件組裝好,並將圖4示開有側槽的後一個力源,由螺栓等聯接件與大槽相固聯,再用栓將大槽163由底板162與前級力源相固聯,再將堵頭小框166,錐輪151,165到位。
圖32中用雙點劃線表達的推桿159與槓桿160由力杆156推動時,是將初級的適應杆26推上去,從而將初級設有的力簧41形變。對於這種返回驅初級力簧41的,在控制上應安排該被推動的簧41須於推該簧的槓桿160的推動適應杆半圓端下擺行程終點時釋放,以防其止擋適應杆。圖4的適應杆26處的雙點劃線是槓桿160。
控制得當,串聯式不一定必須有力簧,由後級驅初級也可。並且串聯式多級同時調速或制動也可以。
實施例5,觸發選代式。圖37至圖54是本例的各結構圖,本例中給出了4個子例。
圖37至圖42與圖48至54是第一子例的結構圖。本例設有相同的8套能量增升裝置(機,械做功裝置),各套由曲柄178、連杆176、搖杆175,力杆181、188組成。圖37中只給出了一套這樣的裝置,其餘的省略,沒畫出。
圖44是數字電路元件觸發器的電路圖,由二或非門組成,本例與其原理類似,故名「觸發」。
本例自供給能量不斷運行的原理人握圖37中的把手183使曲軸轉起後,圖39所示的8套能量增升裝置中的兩兩相隔360/8=45度的連杆74即依次推動本套裝置中的搖杆175、走輪177、力杆181、188,由圖38中的實線位置,走向雙點劃線所示的位置,或是由雙點劃線位置向實線所示位置運動。類似前面的估算,各套能量增升裝置可將輸入的能量增升10倍左右,圖38中用雙點劃線示大輪172驅牙嵌輪171,而牙嵌輪171經圖中的傳軸174驅中間輪185與曲柄178,再驅連杆176,當曲軸180不驅外設備,即整機不帶外負載時,如人手搖把手183,經輪172帶動曲軸180,輸入能量使圖38中的連杆176產生1千克力,經能量增升裝置即上升至約10千克,8套裝置中僅4套中的連杆是處於推動搖杆175使力杆181驅動曲軸的工作狀態,需消耗能量。4個連杆176如均是需1千克力,接近4千克。連杆176作用力經力杆181曲軸180輪171輪184與186、曲柄178、185傳至另一連杆的傳動效率,設為0.6,增升的能量為0.6×10=6千克,大於需輸入的能量,加上增力趨於無窮大使飛輪貯能,整機的自給能量運行即是確定的。本例與前例不同處是它沒有隔離性質的能量傳遞件,例如力簧。而是能量輸入被增升後,又經大輪172、牙嵌輪171,傳軸174等傳給曲柄178、連杆176,使被增升的能量又被增升,不斷翻轉,類似觸發器。只要巧妙安排,可使輸入的能量不斷迭代,翻轉。
控制1、起動圖中雙點劃線所示搖把183是設立給人手起動用。搖大輪172使飛輪179轉動而具有動能。人握把手,可轉曲軸180多轉後將搖把183脫離大輪172。2、增力控制閱前述。3、減力調速、防飛車、制動圖52示連杆211搖杆210是將圖38示連杆176搖杆175形變取有導槽,形變成為可脫掛的多個搖杆211或全部搖杆。當圖52示小輪208隨角板209上短杆被連杆211推至石側,壓下行程開關,(注圖中省略表達)使行程開關接通,而此時控制中樞控制繼電器使與行程開關串聯的另一開關接通,從而電磁鐵206線路通電,將小架207上吸,帶動小輪208,角板209沿固定電磁鐵206框槽上行,使角板上短杆沿搖杆210槽子上行,脫離連杆211上的槽子。即使連杆211不再對搖杆210作用力,從而使曲軸180轉速下降。圖54示有兩道走角板209的槽,即有多套這樣的減力裝置。多套同時用,即可迅速制動。如與外負載之間有類似汽車的離合器。可制動時將離合器分離,消除外負載裝置的慣性力。電磁鐵206如斷電,簧205即拉小架207下行,連杆211運行中將簧205上頂少許,使角板209上短杆又進入連杆上槽如圖52示。圖48中將例1中的摩擦飛輪18的小輪77、87改為摩擦板201、202,也是為配合制動。4、緊急應對。圖41、42示人手將定位板190轉離牙嵌191,可另一手壓轉板195,將牙嵌194與牙嵌齒輪171脫離,而使大輪172僅驅牙嵌輪171空轉,不可驅牙嵌194上鍵193帶動傳軸174,從而使曲柄178等各件停轉。5、自動控制與實施例1近似,也可由計算機控制,不另詳述。
對於本例用於初級是實施例1的串聯式機,控制初級的力源。
圖43示的封閉串聯觸發送代式,是於前一級輸出軸用前述例4串聯式圖32中的曲柄152鏈杆150中的連杆用於圖38中牽引後級的搖杆。圖38右上方雙點劃線即是該連杆153。第3,第4級也是,所以,僅初級設大齒輪172與各1/8輪184,中間輪185,齒輪186,其它級不設。
對於圖43示又循環至第1級的情況,於第1級設圖52至54示可脫掛搖杆,可脫掛連杆。實現可控圖45是第3子例,它與第1子例不同處僅是搖杆與走輪的省略,圖46與圖47是第4子例,由布於框四周的輪200經板199牽曲軸。此處均省略了類似於子例1的大輪172等能量傳遞裝置的表達。
實施例6略。
實施例7電磁式圖31是本例主圖,圖62至69中給出圖31中左方力源的2子例,圖62至66是第1例,圖66中用「1、2……5、6、7」表示本子例由7個力源串聯而成。電動機273經圖64所示的減速部分驅長軸250帶動與圖32相同的串前後級裝置(圖中省略了表達),使第1級力源運行。而第1、2、3、4級均是用輸出軸,驅帶或鏈傳動部分,也經與圖32相同的串起前後級裝置驅動下一級。僅將圖32中的錐輪換向傳動改為此處的帶或鏈傳動。圖66中每個帶或鏈輪旁的輪都是曲柄。
前幾級力源可是觸發迭代式,也可是補償迭加式,或二者綜合,第6、7級全為觸發迭代式。圖62示第6至第7級的能量傳遞部分。第6級輸出軸,經輪263輪264帶動中段是橢圓截面的傳軸271驅動兩兩相隔45度的8個曲柄261上的8個連杆259,驅8個搖杆256帶動8付增力杆254、255依次到達增力無窮大,圖66中僅給出簡化的搖杆256,其餘省略沒畫出。第5向第6級的傳動與第6向第7級的傳動類似,參圖63、66。
圖中電動機273如取轉速3000rpm,單相或3相或直流,功率1KW,經傳遞效率η=0.9的減速系後,降速為120rpm減速系輸出力矩為T=9550×(P/n)η=9550×(1/120)×0.9≈80(N·m)=800kgcm。由此驅動50個各負載1kgcm或2kgcm阻力矩的圖32中所示的曲柄152連杆153力杆155、156裝置,可留有足夠的力儲備。此處設電機273經圖32所示的曲柄連杆、力杆驅動初級中的適應杆26帶動牽輪板9。或經圖32所示的曲柄連杆作為圖38上方的雙點劃線所示的連杆驅搖杆175時,均類似實施例1,使曲軸轉動的力臂,設為約1cm。驅動力取1kg。圖62與66中用雙點劃線示經傳動件251、252可將末級輸出又轉傳返回初級,據前例1與例4、例5,考慮各級機械傳動損失後,各級能量增升裝置可將輸入力增升約10倍左右。圖中於第4第5級間設加速3倍的加速輪,第5第6級之間設加速10倍的加速輪,如初級輸出軸轉速為120rpm,第6級輸出軸即為3600rpm,而初級輸入為1kgcm力矩,輸出可為10kgcm,據例1估算,此處第2級力源軸輸出約100kgcm,第3級輸出約1000kgcm,第4級時加速3倍,力由增10倍降為約增3倍輸出,為3000kgcm至第5級輸出時加速10倍抵消增力的10倍,傳動效率取0.5,加速輪第1級負載仍是增了10倍的力,按30000kgcm的負載校算,至第6級輸出時不加速,增力約10倍為3000×0.5×10=15000kgcm,又此時驅曲軸力臂增為10cm以上,第7級輸出15000×100×0.5=750000kgcm=7500kgm左右。因為輸出軸如降為120rpm的轉速,輸出力將上升為7500kgm×3600/120=225000kgm,考慮加速裝置效率約0.9,225000×0.9=199000kgm是80Nm≈8kgm的約19000×8≈24000倍,是所用1KW電動機運行所需能量的24000倍,用這些能量驅圖31中的發電機發電,足以供應圖62中的電動機273運行所需電量,使圖62所示整個裝置自供給能量運行。以上估算中將前後級力源傳遞時的機械損失由圖32所示的能量增升裝置補償。但是,第5向第6級與第6向第7級之間沒設,所以取傳遞效率為0.5。
本例所用給電動機供電的發電機可以是圖31示的轉速較高的同步發電機,例如汽輪發電機。
圖67至圖69是全用觸髮式力源串聯的高速電磁式力源。
圖中示電動機281取用3000rpm,3KW單相交流或3相交流(或直流)電機,即T=9550×(P/n)n=9550×(3/3000)×0.9=8.5 Nm=850Ncm=85Kgcm由此驅動50個1Kgcm阻力矩的裝置,仍留有儲備。此子例的電動機281經不變速輪驅長軸時不減速。
各圖中顯示,前級對後級的傳遞上,可用帶傳動,也可用輪傳動等其它形式。圖69中有「1、2……8、9」示本力源由9個觸髮式力源串起。
本子例所給力源也可是圖31中左方的力源。即本例所給圖是圖31中力源的另一種結構圖。
圖中各力源除機框有形狀上的微少變動,其餘部分與觸髮式力源的結構基本相同,所以圖中只對末級力源以機構運動簡圖給出連杆287搖杆284與力杆285,其餘各級僅給出長傳軸與其驅動輪,以及各長傳軸上的各輪驅動的曲柄。末級曲柄286端面上鍛出軸推動套於軸上的連杆287。
本例用觸髮式力源時,不用圖52至圖54的觸髮式單機控制裝置,而是控制電動機281。例如,計算機控制。
本例既是力源的實施例,同時也是發電機組。圖31中省略了變電部分的表達,可取現有技術。如採用230V的同步發電機,可以直接對220V單相交流電動機273或281供電。
前述各例也可變為直線往復或擺動往復。能量增升裝置,或整個力源的結構的變化是無窮的,圖20、圖22用機構運動簡圖簡化給出了另兩個結構,圖20中的彈簧是壓簧,棘輪軸是直軸,為輸出軸。圖22中的傳軸100轉驅另3付力杆。其它的可能的結構不再給出,可用計算機推理出機械力源的多數可能結構。
以下給出水資源開發裝置實施例。
實施列1機械能船。包括各種由機械力源直接或間接驅動的船。本例有幾個子例。
第一子例一船機械能船。簡圖85示船的中部二側與尾部舵27的二側設有力源24與26,採用前述機械力源第1或第7例。使用人操作計算機開關,給計算機29通電,即使計算機29控制各力源26按控制程序設定速度運行。用步進電機或直流電機等電機驅動的力源,均設有前述力源例1中給出的光電檢測元件,當光電元件輸入計算機的單位時間內的光電脈衝數不符合控制程序設定的數目時,計算機29即控制力源內的驅動電機低速或高速運轉,從而使力源變速。也可用成套的裝置測力源轉速,例如碼盤等。計算機控制電機變速或穩速為現有技術,不再詳述。圖75中示力源26驅動的小發電機25給計算機等電器供電,小發電機可用小同步發電機,為現有技術。取用230V或110的小同步發電機時,經LQ-1600印表機(內有單片機控制)穩壓電源,向計算機供電。穩壓電源設電櫃30中。此類機械能船的控制電路可用前述圖70示計算機系統,僅圖71示接口板電路中的Z80-PIO擴展為兩片,可將圖71中示電機8雙向運轉線路控制的電機8,改為另一力源中的驅動電機,而向圖71中PIO的A口輸入光電檢測信號的線路再增一套,檢測電機8驅動的力源的轉速,這樣,兩片PRO即可控制兩個力源24與兩個力源26。控制過程可以是輪流測各力源轉速,輪流調速。計算機部分已於前述力源例1處詳述。
圖80為本例第2子例噴氣式船的結構簡圖。船上機械力源發電機組8給電熱裝置4供電,加熱力源3驅動的風扇壓入的空氣,經噴管2噴出,用反作用力推動船隻行駛,必要時,可增舵5旁的力源6驅螺旋漿,提高推進力。圖80中的機械力源發電機組8可是前述力源第3或第7例(易自控),當然,也可是其它力源例驅動發電機組成的發電機組。機組中的發電機也可是220V同步發電機,也可是電壓較高的,但是經櫃9中的穩壓電源,例如上述船第一子例印表機電源,給計算機供電時,可不設變壓器等變電裝置。圖80中的電熱裝置4取金屬管或板,直接加電壓於管或板上設的電極上時,託起管或板的裝置與管或板之間有絕緣件隔離。電熱裝置如取熱交換裝置,採用現有技術。力源與力源發電機採用風扇自冷或水冷,例如,就近取循環水裝置。此機械能噴氣式船也可於圖80示管2的進氣口處增設一級電加熱裝置形成二次空氣加熱,提高推動力。如取熱交換裝置加熱空氣,機房可單設。取力源發電機組中的力源為前述第7例時,本例的控制類似第一子例,不再詳述。對發電機也可增運行狀況檢測裝置,安全保護裝置。向計算機7供電穩壓電源設電櫃9中。控制電路可用圖70計算機系統。
圖81是本例第3子例機械能噴流式船的結構簡圖。本例與第2子例基本相同,僅是電熱裝置14設於船底,加熱由進水通道進入的水,由尾部噴出,通道中的機械力源12驅螺旋漿推水加壓。機械力源發電機組(機械能發電機)11設中部,同上第2子例,也由計算機控其內部機械力源中的小電機的轉速,實現機械力源的穩速。計算機13與電櫃16均可如本例第1子例。此處如取計算機13也控力源變速,可控發電機組11給出的電能值,從而改變船推進力,(也是反作用力)變船速。
圖84、86是本例第4子例;機械能綜合式船,為上述2與3兩個子例的綜合,原理不再敘述。圖中的計算機20與電櫃21及櫃中元件,與上類似,只是單板機20為兩套,相應的櫃21中也有兩套穩壓電源等電器。
後述的潛水器與水中工作站底部均設有機械力源驅動或力源發電機發電,經電動機驅動螺旋漿或電熱裝置加熱流體,為機械能浮起式船的例子,本例不管是作為哪一種船,其舵,如圖81中的舵15,圖80中的舵5,均可由人操縱。也可是自控的。如上述機械能船上的機械力源取為前述力源第7例,並且力源中的小電機採用市售的變電阻調速器,可使用人轉調速器變電機端電壓,使電機變速,進而力源變速,此情況設有供電電池。各圖中船上的供食水等等配套設備均省略表達。
實施例2機械能水中工作站,圖88至圖90是工作站的簡圖,分布於站四周的機械力源15與水通道上的力源10以及電熱裝置12等構成機械能動力定位系統與行駛系統。由人操縱力源或計算機控制力源或二者綜合,實現站於水中行駛的駕駛。一般行駛時,圖中右側以點劃線表達的船首可伸縮錐形板5伸開對著行進方向,減阻力。下方水通道中的密封的力源10驅螺旋漿,推水向左方經電熱裝置12加熱後噴出,產生工作站行駛推力。站左方機房中設有機械力源發電機組9,採用前述力源發電機組,由設於右方駕駛室中的計算機控制。本站的安全設備是可使站升空或浮起於水面上方的上部力源2驅動的旋翼1,8個均勻排布於底部的力源11驅動的螺旋漿,以及中部下方的電加熱裝置8,三者同時作用產生的氣墊,使本站既可浮於水面上,也可陸地上浮起。站上設有後述圖123示淨水裝置,後述例7示家用機器人。站底部料庫中貯存生活用品如糧、菜,設有冷芷室。底部力源11除提供浮起整站的力,且可平衡整站因布置不勻造成的傾斜,即水平動力平衡系統。平臺上方的小直升機3是運輸補給糧、菜等用品以及緊急撤離備用裝置,站上方緊靠小直升機室是工作人員臥室,臥室下方與駕駛室同一層有餐廳,工作室、實驗室、娛樂室,這些部分以及駕駛室與各室的窗下方的貯芷室、浴室、廁所等,均省略表達其詳細結構,可取現有技術。站上可設各種現有的水中用裝置配備的儀器設備與潛水器或其它工作裝置。雙點劃線示的可伸縮臺板6為直升機升降用。上部臥室梯與直升機室門7均省略表達,小直升機3漿葉是可伸縮的。人從側門或後門13進出站。電熱裝置8與12是兩端有電接線柱的金屬板,或是熱交換裝置。
控制本例的發電機組9、8個力源11組成的水平動力平衡系統以及動力定位,動力行駛部分均可是人操縱力源,使其驅螺旋漿或使其驅發電機供電。也可是自控,多個前述的圖70、71示計算機系統與圖129、130示多機系統,均可為其控制系統。此處的控制仍是力源的起停或變速穩速,如力源均用前述力源第7例,由小電機驅動,此處即是控制小電機的啟、停、變速。電機控制為現有技術。不再詳述。本站自控裝置取3套,第一套是圖129或130加上圖124示接口部分。圖124中的省略號代表沒畫出的與其上方電路相同的電路。
圖124是水中工作站接口部分的簡化線路圖,圖中的8155即圖129或130中的8155晶片。圖中的「光耦」指光電耦合傳輸信號部分,元件購市售的。「光耦」處向下箭頭表示輸出8155信號。左下方的線路測發電機溫度。由熱敏電阻Rt檢測。熱敏電阻粘固於發電機組中適當處,例如機殼上或電樞僥組處。圖124中右上方「1」、「2」、「3」是力源中小電機的編號,下方是力源轉速檢測線路,同圖71中左方的光電檢測部分。第2套是圖131示水平動力平衡調節系統。圖中右下方「8個力源轉速」檢測線路取與圖124右下方線路相同;「8個方向傾斜檢測」由圖89示裝置實現。容器18所盛電解液當平臺向某側傾斜時,緊靠的二電極19即導通,並經圖128線路給中樞信息。用浮子推開關實現檢測也可。軟體系統監控程序於主8031單片機存貯器2732中,子8031單片機控制主流程是當中樞據檢測信號知某方向傾斜,即經8155給該處力源中小電機通電。主8031機主控流程是當該方向的力源應該啟動而沒有啟動的信號時,經圖131右上方示裝置,驅該力源處電鈴響,報警,而子8031機即啟動該力源的備用電機。圖131中主8031機下方有4套子8031單片機,各控8個方向的力源中相鄰近的2個力源。每套8031單片機也經8155接收此二力源轉速檢測與此二力源所在處的站傾斜檢測信號4個。力源轉速檢測線路即是圖124中右下方線路。本工作站第3套自控裝置是動力定位與行駛系統,取圖131示系統也可以,但傾斜檢測改為定位信息輸入。上述的系統的穩壓電源對有IBM-PC機的取用現有的IBM-PC機配套電源加LQ-1600印表機電源。8031單片機由LQ-1600印表機電源供電。力源內小驅動電機如取步進電機,電機電源取市售的。電力來源是發電機組9供給。駕駛室中櫃7為自控裝置櫃。對於人操縱站上動力裝置的,是操縱駕駛室中的控制臺上或嵌於壁板上的旋鈕4,即圖135中示調速旋鈕6。實現整站行駛是給圖中示力源10、15中小電機以及電熱裝置12通電。行駛換向是圖90中左上方力源與下方力源,一側加速,一側減速。力源減速可變行駛速度。工作站於水中是否移位的檢測可取現有技術,於江河中也可據岸邊物為參照物,由操縱人調節圖90中各力源15的轉速,移動整站,自定位。圖90示不同位置的力源15,配有螺旋漿,可於其所在位置,排水產生推力。本站取密封結構,也可潛入水中。本站的製造多為焊接。各圖中也省略導線走線表達。
本站不僅可作為疏浚河道、救護、打撈、海上鑽井。堪探用。增散熱裝置與變電裝置為浮式電站,擴大體積為浮式機場,且可為浮式工廠,又可為水下工作站。
實施例3機械能採礦裝置,包括所有機械力源提供運行所需能量的採礦裝置。可是陸地上的或水中的。本例暫給兩個子例。第一子例是水中的採用小噸位潛水器採礦裝置。圖92中示水底的潛水船取直接從水底挖取礦,並往返於水底水面時,其從水底挖取的礦物可帶有水。可圖示船上的泵18接吸取短管,從水底吸上多金屬軟泥時,另附設一加水泵,另增攪拌器,將金屬軟泥邊稀釋,邊吸取。泵18為機械力原直接驅動。驅潛水船行進的動力由機械力源驅螺旋漿提供時,為直接式機械能採礦裝置;當泵與螺旋漿由電動機驅動,由機械力源發電機組,例如圖92中的機組7,提供電力,此為間接式機械能採礦裝置。圖示潛水船或潛水器的製造為現有技術,例如,可直接取用現有的潛水器的殼體或框架,於上焊固機械力源。採礦船可由人操縱,也可自控。自控閱後潛水器部分。本例的第2子例是圖92示的裝置。圖示裝置中的機械力源全用前述力源第7例。圖中耐壓輸料管9旁的側管中有動力電纜8。通訊纜與細調節管2與牽引水下潛水器的牽引纜一起。水面船11設有發電機組7,是前述力源驅動的發電機組,給整個裝置中的電器供電。水底潛水船上攜帶的採集裝置上的探輪21觸水底後,由雙點劃線位置轉於實線示位置,並推開關30給出信息,水面操作人或自控裝置6給卷輸水底表面礦泥的傳輸帶23的力源26中小電機通電,同時給驅烘烤金屬帶17的力源27與經曲柄連杆驅粉碎烘乾礦物的篩14動作的力源15中的小電機通電運轉,使力源運轉。傳輸帶23上的礦物經電元件加熱的烤帶蒸發水份後,落篩14上被粉碎,由離心泵10經輸料管9吸上。有傾斜角度的頂棚使蒸發的蒸汽冷凝水向排水泵18一側聚,與現有水下機器人上的進水檢測器相同的裝置傳給水面信號或給自控中樞信息,水面人控或自控裝置控泵18運轉,將冷凝水壓出水下船或經調節管2吸水於水面上。圖91中用虛線示走蒸發水的頂棚。當驅傳輸帶力源26運轉後,圖96中的封口板31被力源22驅動,打開進料口,同時潛水器與水面船隻同向微行。使礦泥入卷帶23。絞盤1與12可收放纜索,由人或力源驅動。電熱元件19有反射板。泵18取保證密封的泵,如有了調節管吸上冷凝水,泵18即不用。密封的離心泵10所在容器可壓入空氣,配合纜索,與船11上的止動塊,加上力源16驅潛船向上,共同平衡管9重量。(除去浮力)必要時增水面船11底部力源驅螺旋漿,產生平衡力。除圖示裝置上的力源外,其它裝置採用現有技術製造。如採用長金屬管下沉至水底,上吸水底表面礦,可用現有技術,例如德國2000米管道上吸採礦裝置。也可同時用其震動篩技術。圖92中的機器人20可是後述例7中給出的機器人,用於水下臨時維修與現場狀況監視,其頭部可配攝像機。潛水船的門可取於側旁,圖中力源13可間歇將繩卷輪上,掀篩14去渣。
本例的檢測水下潛船內壓與潛船內有無水均據現有技術,不再詳述;潛深檢測是據纜繩長;溫度檢測取與例2相同的熱敏電阻測溫,開關量輸入中樞;力源轉速檢測,可是仍用圖71示電路。本例的控制分水上下兩組,加水上的發電部分,共有3部分需控制。簡化的接口板線路框圖125中的「1」、「2」、「3」、示此三組力源中的驅動力源小電機部分。小電機也可用步進電機或直流電機等。此處各力源多是取前述力源的第7例。本例的控制器也可用圖73表達的幾個8031單片機組成的系統,可由一片控水上發電力源中的驅動小電機,由力源產電給小電機供電,也可設蓄電池供電,由發電機給蓄電池充電。其它的驅力源穩速的方法與前述第一例機械能船的控制穩速程序相同,也是設測力源轉速裝置,與給定值比較,越限即調。圖73中右下方的MC1416七非門驅動的繼電器經接觸器給水下組的潛船中的泵與電加熱裝置等通斷電,另一片8155控制的電機,也指潛船中力源中的驅動小電機。控制水下潛船部分的8031單片機加上控潛船行駛的各有多套,如圖73示,與管理8031單片機之間為全雙工串行通訊。水上的控制船行駛等部分的控制與前機械能船相近似,只是圖73中省略了圖71中的光電檢測部分的表達。採礦工作的控制過程前已簡述,圖73中繼電器下方接觸器與泵等電器的開關取省略表達,也省略了走線表達。水中採礦裝置多種多樣,此處僅簡舉2例。水面船隻上的附屬設施如食、宿設施等均取現有技術,不再詳述。圖92中的吸礦粉管9也可取細,也可多用幾根,也可經調節管向水下潛水器內通入冷氣,加速熱蒸汽冷凝。本例的組裝可是船載各部分到達位置後,潛船對接密封管一段後,排氣泵排氣下沉水中,由纜索船緩放纜索實現,然後是各段管子對接上。本裝置非自控是使用人據各種現有技術的檢測儀表的示數,操作圖135與圖136所示的調速器旋鈕,調力源中小電機轉速實現的。圖72示8031單片機小系統是前述力源的另一種控制裝置,圖中右方的框2示前述力源第1例電機8的繼電控制,框3是電機13的雙向繼電控制部分,框4是同圖71的光電輸入部分。圖72示小系統可加入圖73較大系統,為其中子系統,控各力源轉速。力源3、5、24、25、29等構成動力行駛系統。
限於篇幅,陸地上採礦用的機械能鑽,提升機等不再詳述。
實施例4機械能潛水裝置。本例給出幾個子例,圖92示採礦裝置的水底船為有纜潛水裝置,是第1子例。該裝置也可增攝像機,向水面傳信息。也可拋去採礦的傳輸帶23等裝置,封閉傳輸帶出口處,改泵18為排氣泵,改為單純潛水器,增設例1駕船裝置,如舵、發電機、計算機等,作為水下養殖,種植的配套設備,例如防水下動物襲擊。也可由人駕駛。該潛水器取現有國產「探索者號」潛水器的動力分配結構,拋去纜索、採礦裝置,封閉傳輸帶入口處,增設導航設備如陀螺儀、磁羅盤、水聲設備等,設計算機,例如「探索者號」的計算機控制系統,即為第2子例無纜潛水器。此二子例也可改為球體形狀,推進器改為坦德姆推進系統。也可外部設機械手,例如後述第7例中給出的機械手。此近似母型設計法,當然,也可推廣到其它潛水器上,如國產金魚1號潛水器。採用母型設計法時,須注意力源取前述例1、例7較易控制,此處控制的是小電機,所以計算機控制裝置的接口板,功率板部分可適當的調整。
圖119為第3子例結構簡圖。是一種簡式潛水推進器。由鉚固腰帶上的二小力源2驅螺旋漿3,產生推力,力源2取串式力源且第1級為前述力源第1例。使用人推密封軟塑套內的叉4,即啟動或停轉力源;(也可轉螺旋漿輔助起動)其原理如前力源例1處所述。力源2於密封殼體中,軸伸段有類似洗衣機波輪軸的密封裝置,圖中左側力源給出軸伸的簡化部分剖視。此潛水裝置上也可設小發電機與照明燈。顯然,於潛水衣夾層內設類似電熱毯的電熱裝置,由隨衣小力源發電機發電,可製成保暖潛水衣,各種保暖衣墊、毯等。
實施例5機械能養殖裝置。包括陸地養殖,水中養殖。圖97至圖99是本例的一種結構。該裝置可是人直接操作使用,也可是全自控裝置。圖97是於水中的剖面圖。左側船上飼料加工裝置1是取現有飼料加工裝置,其內部結構不再表達。其旁的水處理裝置4,取現有的,也可用後述例9所述裝置。此二處裝置由右側船20上的機械能發電機組9供電,於通風室內的發電機組取前述機械力源第3或第7例採用220V同步發電機,由計算機控制。同室內設配電盤。裝置中部上方是青飼料種植室6。頂部設棚式種植室引入陽光。機械能泵5將淡化後的海水或湖水或江河水吸上澆灌。種植室向下是家禽養殖室,均可是多層的人工或自動養殖,由機械能發電機供電的燈7給室內照明。燈固定用現有技術。家禽養殖室下方是家畜養殖室。也由船上力源發電機供電。該室下方是水產養殖室14,排水泵12可經常將室內水排出,換水。各養殖室的飼料與水可用自動輸送裝置從左船上向各處輸送,也可由人經跳板、扶梯13輸送,各室有門19,使各室相互連通。紫外燈光源間歇殺菌。由左船上力源2驅動的風扇與右船上力源2′驅動的風扇運轉時,一方面實現內拉風,另一方面實現外排風,經通風管道10,使需通風的養殖室通風。風扇的外側有過濾網8。上部力源11、16驅螺旋漿,與下部力源15驅螺旋漿,可使整個裝置動力定位或遷移。頂住某個方向的水流動力時,可由俯視圖89示的同一平面的四力源11、16與中的某兩個運動實現,整個裝置遷移時的換向也可如此實現。上述力源均用前串式力源或第3例。整個養殖裝置也可是單一養殖,例如僅養禽畜或水產。水產的溫控上食,養禽的取產卵與養兔、羊的剪毛擠奶等,均取現有技術,不另詳述,冬日通風扇的吸入風扇改為電熱風扇,夏日對必需的設空調裝置。整個裝置也可增設自動繁殖室。人工是定時給禽畜水產上食上水,也可設檢測食水有無裝置。整個裝置的控制室設在左船上。傳感部分主要檢測各室的室溫與溼度,必要的也設音響檢測。圖126中(1、2、3、4)代表通風、發電、行駛、加工各組力源中的小電機。使用人食宿於左船上。二船上的蓋板21掀起,人可沿梯下入船底。船與養殖室聯接的通風管是軟管10,大風浪時裝置可遷至岸邊錨繩拉住,裝置多的可用鏈群體鎖住。
可增設環境監視裝置,防水下動物襲擊。本裝置的製造採用焊接或鉚聯接等法。養殖也可是箱體養殖,由水下機器人定時上食水與調溫。
實施例6機械能水中種植裝置。本例有水底、水中、水面幾例,圖101與102是本例的結構圖。水中剖視圖101中左船上有圖121示海水淡化裝置右面船有機械力源發電機組2,用前述力源第3或第7例力源。本裝置與例5養殖裝置多處相同,不同處是例5的養殖室於此處是種植室,室內設澆水籠頭,打開籠頭掌握水管給植物澆水。圖100上肥管截面圖,由機械能泵將稀釋的肥料壓入管中,各管埋於搭起架子上的土壤中,土壤裡可種蔬菜與糧食等作物。圖102示底層如與水底接觸時,有向多方向開闢的種植棚6,棚裡的通風、紫外燈4與澆水施肥與上述近似,不再詳述。於海中使用本裝置,水籠頭3經水管接海水淡化裝置1,給植物澆淡水。也船上增設青肥加工肥料加工裝置與周圍設防水中動物襲擊裝置。本裝置如下潛,可中層密封室5抽出空氣。如又需上浮,可再充入空氣。本裝置的製造採用薄板焊接等現有技術。使用本裝置也可用無土栽培的新技術。用戶使用本裝置可以是先種蔬菜,迅速回收裝置成本。當有風浪時,不沉入底的本裝置遷至岸邊,錨繩保護。沉入水底的於四周設錨繩。水底停頓利用水底沃土種植的可經常遷移。整個裝置隨入水深度的增加,材料、尺寸相應改變,以抵抗水壓的增加。本例的機械力源的操作與控制與前述各例相似,可是人控或自控,圖101顯示本裝置所用的遷移力源與通風扇驅動力源與上例養殖裝置所用的實現同一功能的力源可相同,發電力源也可相同,所控制主要是溫溼度(也可增上肥上水),所以此處控制裝置可與上例相同,也可使用人手控制旋鈕,不再詳述。
電路框圖126是機械能種植裝置與養殖裝置二例的通用接口板框圖,圖130是此二類裝置的通用控制系統框圖,此處僅是將各8031單片機子系統分控養殖裝置各子部分,例如一8031單片機控制養殖裝置的水面船上的機械力源發電機通風力源2與2′,另一片控制船上力源11、水下力源15,一片8031單片機控制水面泵5,再增一片8031控下方養殖室內的紫外燈與上食水裝置。接口部分用圖73右方線路,不再詳細表達。圖中所示溫溼度檢測包括養殖室發電機組等,可用圖124左方的熱敏電阻Rt測溫,用現有的檢測裝置測食水有無,圖示元件給出的檢測信號是開關信號經光耦元件輸入8155,當然,也可設A/D,將檢測信號輸入中樞。對於種植,相類似。對於系統中的溫溼度調節的控制過程,可是控制中樞據檢測信息控制機械力源中的驅動小電機的轉速,進而控制力源轉速,如前力源第7例所述,使船上通風扇變速,如用市售的電熱風扇,配合室內撒水,即可調各室溫度、溼度。使用人操作控制裝置是圖97中懸掛控制板上的旋鈕3,圖101中省略類似元件的表達,轉旋鈕3,即給計算機通電,使其按設定的控制程序運行,圖97中示旋鈕3如取為人手轉的市售風扇的調速器,且嵌旋鈕3的元件板上設各室溫顯示,人可手轉旋鈕3,使驅風扇力源中的類市售風扇用的小交流電機變速,從而使被驅動的力源變速,使通風量改變。此為不用自控裝置的人控制情況。
實施例7機械能居室(世外桃源)。本例有水中、陸地、空中几子例。「居室」可是群體,也可是單體,可浮動,也可設走輪或足,使其可於陸地上走動,也可陸上居住,也可是自動化水平較高的智能居室,其上均設有生活必需品。本例不是運輸工具,但其可作少量運輸;不是潛水作業的潛水器,但其可潛入水內,以擴大人類的活動空間。本裝置也可為遊艇,不潛入水內,僅水面上浮動。圖103至115是本例的附圖。圖中示本裝置由居室殼體、驅旋翼力源3與旋翼4、驅走輪力源17與走輪19、11,用反作用力推動整個裝置的力源2與螺旋漿2′等組成。在殼體裡,臥室裡有床20,餐廳裡有家用機器人52與烹調裝置16,桌子44,駕駛室裡有方向盤8、座椅10、各操作開關與旋鈕50,以及各種儀表7。殼內二側是洗臉間32與廁所41,冷庫54,包括水籠33。居室下方是機械力源發電機組14,採用前述力源第3例或第7例,發電機組給整個居室電器供電。可被電機經螺旋驅動的蓄電池13,可兼作平衡調節重物,調節裝置省略了表達。電池的充電方法用現有技術。力源17驅與現有車輛萬向軸相同的軸18帶動橋殼裡的差速器,使後輪轉,從而居室於陸地上時可行走。橋殼與其內的差速器取用與現有車輛相同的。圖103中的方向盤8,即是圖115示現有車輛轉向裝置中的方向盤1,即「居室」的前輪換向部分取現有技術。圖103中的尾翼1可以伸縮。當水中或空中裝置與「住宅」趨於密集時,本裝置可增避障快速運動裝置。本「居室」初始可多戶一齊出售,相伴居住。可配套設水中與空中維修站。家用機器人52是為高檔的智能居室配置,一般的也可不配備。整個居室可放大也可縮小,結構上可調整,例如略掉工作室,僅餐廳、駕駛室與臥室,改雙軸雙旋翼為共軸雙旋翼,也可取圖112示的尾上取旋翼結構,並且取可收縮漿葉。居室上也可設外加工裝置,由主人或家用機器人操作,或二者配合工作。於水中的本居室當有風浪時遷至陸地,水中時,也可後伸尾舵。圖111中的密封膠板75於焊外殼上的槽框70中,由栓74先將外罩上的小堵頭73緊固,再旋上側栓72,後緊栓71,將尾舵1伸縮口密封。泵60供排氣用,為下潛入水的居室配備,取現有技術。本裝置不設空中或水中停留裝置,即為陸地用子例,力源17配有圖23示力源輸出軸換向裝置。如僅設空中用裝置,至陸地為短時停留,即為空中用子例。對於僅陸地用的居室,不設水中與空中用的裝置配備的儀表。本居室也可為空地兩用式。圖23中右方力源軸當電磁鐵123′通電時,錐輪對傳動,如圖23示,可使力源輸出軸倒轉,當電磁鐵斷電時,簧作用使叉123攜錐輪左行,使柱輪對嚙合,力源輸出軸又正轉,圖103中的力源17配有圖23示裝置,以實現後輪倒轉,居室倒向行。圖23中的輪124是雙用輪。圖106中右方駕駛室裡有使圖23中電磁鐵123′通電的開關50,供駕駛員操作使用。本居室底盤與陸地汽車比較,略去了離合器、變速器,且懸架、車輪等部分與現有車輛均相同,省略詳細表達。考慮空中平衡,本居室設單人駕駛室,所以圖115示前輪換向系中的A杆比現有相近外形尺寸的車輛上換向系中的此杆要長一些。圖115中,方向盤1、軸2、蝸杆3、搖臂4、轉向垂臂5、直拉杆6、轉向節臂7、立銷8、轉向節臂9、左梯形臂10、橫拉杆11、前軸12、右梯形臂13、右轉向節14、是圖103中省略表達的前輪換向系的各零部件。本居室陸地行駛的變速、起停,是駕駛人操作旋鈕群50中控制圖103中力源17的旋鈕,該旋鈕即是圖135中的旋鈕6,即本居室所用的驅後輪力源17是採用的前述力源第7例,且力源中的驅動電機購市售的配有電抗調速器的小交流單相電機。本居室上的其它力源也用此類型,以使操縱人易操作,所以駕駛室中的旋鈕等簡化表達。圖109示本居室於空中或水中行駛時張開的側翼31可由鉤66鎖定,該處也可設減隙緊定栓。右轉圖109中的鉤66可使側翼31於雙點劃線位置。圖105中的筏35是水中備用裝置。其上的推進力源40配有螺旋漿與可以代舵的短漿37。居室於水中時的密封,參圖103,是焊或用有膠板襯墊密封,由螺栓聯起的殼子板形成的不透水整體外殼。圖中右端的玻璃前窗取材為較可靠的,對接處也是嵌入結構或外夾膠板密封。泵60處的虛線示其抽取密封的底室內的氣體的管路。居室下潛後可暫不發電。圖中底室門51處有密封栓將門51嵌緊。圖108是圖103中門5處放大圖,由旋緊固栓61,帶動可轉小槽板62,將門上下與左方壓緊於軟膠板上,栓63將右邊邊角板與門右側角板拿緊,夾中間的軟膠板,以實現密封。下潛的居室,配備氧氣供給裝置與排除二氧化碳等有害氣體的裝置。圖107、113顯示密封力源78經輪77驅螺旋57實現平衡重物24的往返移動。力源78配有圖23示倒運轉輸出軸裝置。本居室於水中的航行可是離岸不遠,由沿岸指示導航。旋翼4可使本居室升空與下潛入水後再浮起。圖中對旋翼部分的鉸接接頭,限動凸緣,摩擦減震器等現有技術部分省略表達。自動傾斜器也沒表達,表示本居室也可不設自動傾斜器,而是採用有固定漿葉角的漿葉,由力源3驅動,使居室升空或浮起於水面上。整個居室於空中或水中的推進,由對稱布置的上下各4個力源2與6以及15等驅動螺旋漿2′、6′、30、39排空氣或水形成反作用力實現。居室於空中或水中的換向,由同一水平面內的四個驅螺旋漿力源變速實現。可是一側加速,另一側減速。各圖中表達的漿葉是示意性的,實際漿葉的尺寸、漿葉角的大小,以及力源3的功率等均據需要定。對於設自動傾斜器的居室,可增設操縱件,驅動件。圖103右方示有一觀察密封窗比椅10低,駕駛員從窗可以看到下面陸地公路,藉助公路導航。圖中省略了窗戶嵌裝密封結構與現有的電動刮水器的表達。駕駛員操縱整機飛行,主要是操縱駕駛室內旋鈕群50中控制力源2、6、15以及3的旋鈕。圖106中示椅10右方也有旋鈕,也是控制力源轉速的人操作旋鈕。居室上力源中小電機由電池13供電的,採用圖135示的簡式變電阻調速器也可以。圖中示的旋鈕均粘嵌於控制臺上的槽中,也可是栓固定結構。人轉動控制力源3的旋鈕,由圖135與136可見,力源中小電機將通電或斷電或因端電壓改變而變速,這即使力源3驅動的旋翼4起轉或停轉或轉速改變,從而使整機起升或下降。同法使力源2、6、15的起、停、變速、將使其所驅螺旋漿起、停、變速使居室起停變速。發電機組14中力源取前述力源第7例時,取圖70、71示計算機系統控制。計算機設駕駛室內。計算機操作同前述。圖127與圖129示裝置合併,增設計算機視覺部分,本居室也可為自動駕駛裝置,也可由機器人駕駛。
以下對圖139至圖142所示家用機器人的原理與圖中各零件部件簡介。圖139方是走動式的(家用)機器人的部分結構圖,有左方雙點劃線示碼盤組件的電機18經蝸杆16、輪17、軸76以及錐輪付驅動手臂15上各件。上下左右對稱的電磁鐵73、79盤64、離合盤70、杆71、74、75、輪71、杆78、68、是實現左右的槽框77′與軸76脫掛離合從而實現手臂15與主傳動鏈脫掛離合的裝置。電磁鐵34、杆27、28、輪25、導鍵26、上輪23、大輪24實現上框20部分對電機29的脫掛。電機36驅後輪35,電機29使前輪30′換向。卷線筒37是輔助件,吸塵器30為清掃工具。杆31、31′、32、33可由電磁鐵83′驅動,鎖止輪24。曲柄83、錘82、杆80、81是檢測走輪30′位置裝置。襯21、連板22使上下二部分聯接。插坐1與1′配電盤2與2′、杆68、電磁鐵4、4′為配電元件。廚具3盒8料架9、貯室41為烹調工具,裝置51、50、分割件45、為洗刷切碎用,開關49、定針48、簧47、電磁鐵46走杆44、為輔助件。盤5、料盒6、框7、電機63、螺旋11、卷線筒38、蝸杆60′、輪61、帶纜62、螺母62′、指示63為運料組件。磁帶機10、櫃12內計算機、風扇13、槽板14、開關40、64等電元件為輔件。簧43、電磁鐵42為開貯料室門工具。電機65、螺旋56、板57可掀料盒,彈片59為輔助定位用。其它詳細部分省略。(本家用機器人已另行公開。)實施例8機械能水利用裝置。包括各種由機械力源提供運行所需能量的水中化學元素提取裝置、淨水純水裝置、海水淡化裝置等。本例第1子例是海水綜合利用裝置。圖116中機械力源直接驅動生產或太陽能、核能、水流能、燃油熱能等其它能量少量加入,採用前述力源第3例所述方法,由機械力源生產的機械能是機械能發電站的動力來源。電站中控制室0內設有電控設備,可是人操作的設備也可是自控設備。人操作的設備可是防力源飛車或調節力源轉速設備,例如採用前述力源第1例為第1級的力源第7例為發電機組動力源時,操作人員操作前述例1圖1中的緊急叉,離合動力傳遞鏈,也可操作力源例5的防飛車裝置與力源例7的驅動電機的調速裝置,以及串式力源的任一前後級銜接處的傳動件處設離合裝置,人操縱離合傳動件。這些設備於各圖中多已給出,圖116中即省略了表達。自控設備可是計算機,例如多個圖70、71示的計算機系統,分控多個前述力源發電機組,圖116中也不再詳細給出。發電機組中的發電機可用給出電壓是230V或380V等與用電裝置所需電壓配套的同步發電機,以儘量減少變電裝置,所以圖中也沒有變電壓裝置的表達。所用的開關等電器均用現有技術配套與組裝。圖116示機械能發電站供給圖示海水處理裝置所需電力。圖116為原理示意圖。塔1中的海水是機械能泵打入。打開閥2或泵輸送,可使海水進入膜法制淡水裝置,例如反滲透法制淡水裝置。裝置2′是機械能加壓加熱裝置。圖116中示機械能電站生產輸送的電力也用於海水中提取溴等方面,例如給加熱供電等。同時也供給從除去淡水後的濃鹽水庫3中的濃鹽水中提取鹽、鹼提煉鎂、鉀等元素所需能量,圖116下方是多級閃急蒸餾制淡水原理簡圖。閥9打開,塔10中海水入加熱裝置8後,將閥9關閉。電站給加熱裝置供電,加熱後的海水當閥7′打開時進入由機械力源驅動或電機驅動的排氣泵7減壓裝置作用而成真空低壓的採集室5的下方有孔管道中,使加熱後的海水於真空低壓環境中快速蒸發。此室右方是第2級加熱室,由泵將採集室5下方已蒸發一次的海水打入第2級加熱室,圖中省略了此泵的表達。二次加熱的海水再入低壓室,再蒸發。圖示採集室內有出冷凝水的管道6。最後的濃鹽水也提取鹽、鹼、鎂、鉀等。
圖116中的「鹽」、「鹼」、「鉀」、「鎂」、「鋰」、文字加上外框,代表從水中提取這些元素的裝置,省略了從水中提取鈾、氘、碘等元素的裝置的表達,這些裝置有加熱裝置、變壓裝置等等,均可取現有的,所以不再詳細表達,參各現有技術資料,例如樹脂法富集溴裝置、蒸髮結晶法從滷水中提取鋰裝置、蒸餾法生產重水裝置、採用吸附劑從水中提取鈾裝置、電解氯化鎂制鎂裝置、沸石法制鉀裝置等等。圖116中的機械能發電站中的機械力源第3例或前述串式力源發電機組,組合控制裝置與上述提取水中化學元素裝置時可自控,例如圖116示控制室11中設控制裝置,如圖129示IBM-PC計算機系統或圖73示的多8031單片機系統,由多路傳感器採集現場工藝參數,經模數轉換器A/D輸入中樞,與標準值或予定值進行數字PID運算後,得到寬度可調的脈寬信號,控力源中驅動電機調速或經可控矽控制電加熱裝置。(圖73中省略了現有的單片機經可控矽控制電熱裝置部分)圖73中右方的七非門MC1416驅動的繼電器可控制圖116中原理示意圖中閥門,對於大功率元件,由接觸器通斷線路。圖73中的8155晶片控制的電機即是發電站中的機械力源中的小驅動電機,對電機的控制採用現有技術,如前力源例1。據整個水利用裝置的規模,定圖73中右方的8031單片機子系統的個數。此子系統中的元件數也可適當增減。當然也可多個圖70、71示系統控制工藝裝置,僅將圖71中右方示繼電器改控制此處閥門。整個水利用裝置的自控過程即控制主程序一般是整體上按上述的上水→加熱→變壓等順控的過程,在具體的加熱溫控,變壓中的壓力控制等等,是閉環控制力源中電機轉速或可控矽導通狀況、閥門啟閉等。控制裝置可用現有技術設機櫃內,所以只給出其線路圖或框圖。
也可以是工作人員據生產現場檢測傳至,由儀表顯示的溫度、壓力等有關參數,操作圖135與圖136中示的旋鈕6與變阻器R的旋轉把手,改變力源中驅動小電機的端電壓,使力源變速。操作閥門啟閉開關與變電開關等。此情況下,開關與旋鈕與把手也可粘嵌於掛式控制板上,如例5圖97示,此處不再表達,對於間接式機械能水利用裝置,即是調節發電機械力源的轉速等;對於既有機械力源發電供電,又有機械力原直接拖動的裝置,例如圖74、75所示的裝置,於系統中提供水利用裝置運行所需能量的混合式機械能裝置,操作人也是據工藝流程的需要,操作旋鈕、把手等,變力源轉速從而變供電電壓或壓縮機的轉速等等。當然也包括操作閥門與操作變電裝置等。
圖132示反滲透法水處理裝置是本例第2子例,可用於海水淡化或淡水淨化,該裝置膜法處理水的工藝流程與現有技術相同,不再詳述。圖132中的機械力源發電機組1內的變電部分是採用現有技術,現有的變電裝置也省略了表達。圖132中的機械力源發電機組1是前述串式力源發電機組。對於加入其它微能量發電的前述機械力源第3例,例如加入核能,由於機械力源一般設在汽輪機等裝置與發電機之間,所以利用核能等的主體裝置不變,其運行採用現有技術。當然利用熱能、水流能、風能的裝置也不須大的變動,可取現有的。圖116、132中機械力源發電機組以及各種裝置為簡化表達,與機械力源的組合是通電導線的相聯繫,所以走線不詳細表達。圖132中的控制櫃2內是圖73或圖129示裝置對於力源直接驅動的裝置,圖74、75為一代表例。以下對圖74、75示裝置簡介機械力源12經雙點線示的小帶輪、傳動帶,與大帶輪6,拖動曲柄8。經連杆6′,拉輪8′、二次杆5,驅動兩個力杆9′與7′。從而使活塞4往復運動,實現將氣體進氣閥10吸入氣缸體3,又將氣體經排氣閥2壓出氣缸,使之進入管道。可設氣體予處理裝置11,將吸入缸3的氣體予加工。對於需壓入管內的氣體產生的壓力較高的,可設多級壓縮。圖示機械力源12是據壓縮機使用要求定其類型。圖75中的旋鈕13是當取力源為前述力源第7例時,由人操縱的給力源12內驅動電機調速的圖135示的調速器。
本例的第3子例是圖117、118示的水中提鹽裝置,圖118中的管2內部有電熱絲,被加熱的金屬管2散發熱量,加速鹽水蒸發,反射罩1可提高熱利用率。裝置設於支架3上。管2內的電熱絲也由機械力源發電機組供電,圖中省略了發電機組的表達。適當控制圖示加熱蒸發裝置給出的能量,不妨鹽田生物的存活與作用,一般裝置取沿東西方向布置,不妨滷水對太陽能的吸取。鹽田的其它裝置可不變的組合上,也可對鹽田內或下層設加熱裝置,當然也可是單設的煮沸提取鹽裝置。
實施例9機械能小型水處理裝置。圖121示前述機械力源第3或第7例力源10拖動小同步發電機9發電。蒸發室6內放入海水或需淨化的江河湖水。水籠頭2將煮沸蒸發後剩下的濃鹽水或廢水排出。水管5將沿錐形鍋蓋下行聚於外桶4內的蒸餾水取出。圖122示電熱元件3套有無毒木塊7(木塊7桶外段套塑料螺栓管)是隔離件。桶外有一層隔離絕緣套。機械力源發電機組的人操縱或計算機控制仍如前述。本裝置也可增一抽氣泵,另增一可引出加熱水的有孔管道,用如前例8所述的閃急蒸餾法取淡水。
實施例10機械能化工裝置包括由機械力源提供運行所需能量的任一種化工裝置,例如攪拌混合裝置、傳熱裝置與工業爐、氣體吸收裝置、離子交換裝置、液固分離裝置、磨碎裝置、萃取裝置等等。圖133示裝置是機械能蒸發裝置代表例。由機械力源發電機組1、控制器0、料塔1′、進料螺杆2、離心式薄膜蒸發器3、噴射泵4、水池5、水泵6、濃液罐7、螺杆泵8以及管道等組成。泵2、4、6、8、均可經聯軸器由機械力源直接驅動或由力源發電機組1提供泵配套電機所需的電力。如為後者,整套裝置為間接式機械能裝置。如為前者,整個裝置為直接與間接混合的混合式機械能裝置。此處的力源發電機組1為前述力源發電機組,即力源第3或第7例或串式力源驅發電機的發電機組。對於僅發電以供電的間接式,控制裝置0取用圖73示單片機系統,圖73中右方的MC1416部分取為通斷泵2、4、6、8的動力電動機的電路,以及外通入蒸汽的電加熱鍋爐的通電。結構圖與控制線路圖中省略了機械力源發電機組供電的外加熱鍋爐的表達。此處設多套8031單片機控制裝置,分控發電機組與蒸發裝置。系統控制軟體是於2732中的監控程序。整個裝置的控制過程一般是順序控制與巡迴監控,加有濃度檢測的閉環控制。從上料到各泵起動,通蒸汽的閥門打開為順控,起動後即監視各泵運行狀況,圖73中右方圖省略了檢測驅泵電機轉速裝置與各測出液裝置,例如圖124右下方光電檢測裝置,以及用折光法或重度法、溫測法測圖133右方出料口處濃縮液濃度的裝置的表達,可取現有技術,不再詳述。當然,濃度檢測不一定必須有,例如果汁的濃縮等,有經驗的人檢測也可輸入控制中樞現場信號。力源發電機組的控制前已敘述。
本例第2子例是圖134示色譜吸附分離裝置。由進料注入系統,產品分級收集系統與監視記錄控制系統三部分組成。壓縮循環載氣的壓縮機的結構與圖74、75中給出結構近似,並由機械力源驅動或電機驅動。裝置的控制部分增設機械力源部分的控制。
第3子例圖137是綜合式機械力源簡化結構圖,由燃油等方法提供的能量推動燃汽輪機1,由燃汽輪機經軸197推動機械力源,再由機械力源推動壓縮機或泵、風機或發電機等裝置。圖示的力源可取前述任一種串式力源。圖138是另一種綜合式機械力源的簡化結構圖,由燃煤或油等方法提供的能量推動汽輪機。圖137中由燃汽輪機經前述圖32類似裝置驅前述任一種串式力源,例如經聯軸器聯接的圖47下方軸帶動的齒輪198與類同圖32中的曲柄152以及連杆,由連杆推或拉圖47中的輪200,從而使輪200帶動杆199與中部曲軸,再由力源軸帶動壓縮機或發電機等。圖137與138中的軸197、輪198、輪200實即前圖47中的軸197、輪198、輪200,只是圖47中沒有圖137、138中的曲柄2、連杆3,此處的曲柄2、連杆3即是圖32中的曲柄152與連杆。汽輪機也可是用此法帶動力源,由力源驅動發電機等。圖27中的軸132可視為此處的軸197,圖中的曲柄131連杆130可驅動壓縮機等裝置。
第4子例機械能海水綜合利用裝置,即前例8的第1、第2子例,此處不再詳述。
機械力源用於生產上,有許多問題要解決,例如實現自控,即有工藝分析、硬體軟體設計等一系列問題,這些問題應迅速解決,以加速事物進步。
為壓縮說明書篇幅,其它實施例,如各種吸附裝置各種直接或間接的機械能磨機等等不再一一舉例。
上述各裝置中所用機械力源的飛輪質量對於自控要求高的系統,不取過大。串聯式力源的級數據需要定。以上各裝置中運轉件的潤滑密封,減振減噪均可取現有技術,圖135示電機與配套調速器購市售的,圖136示可變電阻R也購市售的有旋鈕的,此二調速器的結構於圖中均省略詳細表達。例7中家用機器人手臂的詳細結構也不再給出。各例中所用機械力源是力源第3例的,其操縱方法與現有技術相同,例如燃油發動機的點火等。各電路圖中均省略了電源、時鐘等等公知部分的表達。各控制裝置中的計算機配套穩壓電源均取有單片機的LQ-1600印表機配套電源,圖72、129、130、131、各框圖示系統取2套或多套這樣的電源,也可圖129系統取IBM-PC/AT機電源與LQ-1600印表機電源各一套。據需要定。採用有電機驅動的力源時,電機也配現有的驅動電源,例如用小步進電機,即購少步進電機的配套驅動電源。有的電器也可市售交流電供電。各電機也可用成套的集成電路控制。圖23示裝置也可配備減速裝置,使車輛倒行安全。圖135、136示調速器可用於前述任一種控力源的人操縱防飛車。上述各自控裝置的軟體部分均簡述其自控過程,即控制主流程。詳細的程序流程圖,與用指令給出的源程序均不再詳述。電路圖中的2732等EPROM存貯器一般是存放控制程序,6116等RAM一般存放數據等。圖73中的省略號代表省略表達的其旁線路表達的相同的部分。有的較大的系統將2732改為2764或用多個圖72示系統時改2732為27256等(主8031單片機)也可。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有以下顯著進步1、它開始了機械能水資源開發裝置時代,同時開始了水資源開發裝置近無動力花費時代。
2、它使水中續航裝置從此航程不受限定。
3、它將為人類開拓廣闊的良田、水田、養殖場。
4、它將使高投入的海洋採礦與其它某些海洋工程大幅降低造價。
5、它將使水運工具出現前所未有的高速、高功率,並使水運船隻加速自控步伐。
6、它將使海水淡化,淡水淨化大幅降低造價,它將使海水淡化與從海水中提取化學元素的年產量大幅上升。
7、它將使人類部分住宅多用,使水中「高層」住宅不為水動力影響,可隨時撤離的機動性能,不怕惡劣氣候與海嘯的襲擊。配有家用機器人,使人類智能居室邁上一個新臺階。
8、浮式工廠與其隨時可浮起水面的性能,使未來的工廠向廣闊水域轉移有了條件。
9、本發明將帶來水資源開發裝置拋去燃料的一場革命。它將對人類進步、未來生存產生深遠影響。
本專利申請文件由發明人本人撰寫,發明人聲明本發明的產品作為減少排放物以減少水汙染空氣汙染等,為非回收有盈利性保護環境使用時,使用人不必交付專利費用。
權利要求
1.機械能水資源開發裝置,其特徵是裝置運行所需的能量由生產機械能的機械力源供給。
2.機械能潛水裝置,其特徵是裝置運行所需的能量由生產機械能的機械力源供給。
3.機械能居室,其特徵是裝置運行所需的能量由生產機械能機械力源供給。
4.機械能採礦裝置,其特徵是裝置運行所需的能量由生產機械能的機械力源供給。
5.機械能水中工作站,其特徵是裝置運行所需的能量由生產機械能的機械力源供給。
6.機械能種殖裝置,其特徵是裝置運行所需的能量由生產機械能的機械力源供給。
7.機械能養殖裝置,其特徵是裝置運行所需的能量由生產機械能的機械力源供給。
8.機械能船,其特徵是裝置運行所需的能量由生產機械能的機械力源供給。
9.機械能水利用裝置,其特徵是裝置運行所需的能量由生產機械能的機械力源供給。
10.機械能化工裝置,其特徵是裝置運行所需的能量由生產機械能的機械力源供給。
全文摘要
機械能水資源開發裝置。解決近無動力花費水資源開發裝置的實現問題。採用方案是:裝置運行所需能量由生產機械能的機械力源供給。給出多種機械力源機械能養殖裝置、種植裝置、採礦裝置、船與工作站、以及潛水裝置、水利用裝置、化工裝置、機械能居室。
文檔編號F03G7/00GK1263210SQ9811126
公開日2000年8月16日 申請日期1998年4月24日 優先權日1998年4月24日
發明者朱天賚 申請人:朱天賚

同类文章

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的製作方法

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的製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包括敞開式箱體和前攝影蓋,在箱體頂部設有移動式光源盒,在箱體底部設有LED脫影板,LED脫影板放置在底板上;移動式光源盒包括上蓋,上蓋內設有光源,上蓋部設有磨沙透光片,磨沙透光片將光源封閉在上蓋內;所述LED脫影

壓縮模式圖樣重疊檢測方法與裝置與流程

本發明涉及通信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壓縮模式圖樣重疊檢測方法與裝置。背景技術:在寬帶碼分多址(WCDMA,Wideband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系統頻分復用(FDD,FrequencyDivisionDuplex)模式下,為了進行異頻硬切換、FDD到時分復用(TDD,Ti

個性化檯曆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個性化檯曆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檯曆,尤其涉及一種既顯示月曆、又能插入照片的個性化檯曆,屬於生活文化藝術用品領域。背景技術::公知的立式檯曆每頁皆由月曆和畫面兩部分構成,這兩部分都是事先印刷好,固定而不能更換的。畫面或為風景,或為模特、明星。功能單一局限性較大。特別是畫

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

專利名稱: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視頻信號處理領域,特別是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背景技術: Mpeg標準是由運動圖像專家組(Moving Picture Expert Group,MPEG)開發的用於視頻和音頻壓縮的一系列演進的標準。按照Mpeg標準,視頻圖像壓縮編碼後包

基於加熱模壓的纖維增強PBT複合材料成型工藝的製作方法

本發明涉及一種基於加熱模壓的纖維增強pbt複合材料成型工藝。背景技術:熱塑性複合材料與傳統熱固性複合材料相比其具有較好的韌性和抗衝擊性能,此外其還具有可回收利用等優點。熱塑性塑料在液態時流動能力差,使得其與纖維結合浸潤困難。環狀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cbt)是一種環狀預聚物,該材料力學性能差不適合做纖

一種pe滾塑儲槽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一種pe滾塑儲槽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一種PE滾塑儲槽一、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PE滾塑儲槽,主要用於化工、染料、醫藥、農藥、冶金、稀土、機械、電子、電力、環保、紡織、釀造、釀造、食品、給水、排水等行業儲存液體使用。二、 背景技術 目前,化工液體耐腐蝕貯運設備,普遍使用傳統的玻璃鋼容

釘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釘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釘,尤其涉及一種可提供方便拔除的鐵(鋼)釘。背景技術:考慮到廢木材回收後再加工利用作業的方便性與安全性,根據環保規定,廢木材的回收是必須將釘於廢木材上的鐵(鋼)釘拔除。如圖1、圖2所示,目前用以釘入木材的鐵(鋼)釘10主要是在一釘體11的一端形成一尖

直流氧噴裝置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直流氧噴裝置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醫療器械,具體地說是ー種直流氧噴裝置。背景技術:臨床上的放療過程極易造成患者的局部皮膚損傷和炎症,被稱為「放射性皮炎」。目前對於放射性皮炎的主要治療措施是塗抹藥膏,而放射性皮炎患者多伴有局部疼痛,對於止痛,多是通過ロ服或靜脈注射進行止痛治療

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屬於機械領域。背景技術::閥門作為流體控制裝置應用廣泛,手輪傳動的閥門使用比例佔90%以上。國家標準中提及手輪所起作用為傳動功能,不作為閥門的運輸、起吊裝置,不承受軸向力。現有閥門

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的製作方法背景技術:1-本發明所屬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其中的管狀容器被放在循環於配送鏈上的文檔匣或託架裝置中。本發明特別適用於,然而並非僅僅專用於,對引入自動分析系統的血液樣本試管之類的自動識別。本發明還涉及專為實現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