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寬容的作文1000字
2024-08-21 20:21:10 2
寬容待人,就是在心理上接納別人,理解別人的處世方法,尊重別人的處世原則。小編收集了學會寬容的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學會寬容
「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胸懷。「這是法國著名作家,雨果先生的話。這句簡單又複雜的話語,給人們帶來了不小的自我反省。
寬容。這是一個老師、家長、路人甲乙丙丁都會掛在嘴邊的詞彙。也是一個值得去學習,但卻難以學習的詞彙。如果人的一生能做到如此,那,這一生,才沒有白活。如果不能學會寬容,那,你將墮落在無盡黑暗的深淵。
「多穿點衣服,冬天到了,容易感冒!熱水帶上了嗎?記住多喝一點潤潤候!……」「知道了!」我以「光速」衝出了家門。後面還不時傳來媽媽的叫喊聲。每天上學,囉嗦的媽媽都會囑咐我帶這帶那,尤其是冬天,恨不得我連整個家都搬到學校。每天如此,哎,不知道她有幾個家給我般!秋風已過,冬天已侵襲整個大地,白雪皚皚,似乎要吞噬這個世界。我走在去學校的路上,呼呼的寒風吹著,手上的手套似乎沒有多大作用,還是那麼的冷。
現在還是早上六點半,路上人很少,天也才不捨得的露出一點點的光亮。放眼望去,一片潔白。樹上「堆滿」了雪花,沒有一個人去破壞這個美麗的環境。忽然看見潔白的地上也有一個「汙點」,而且還發出不大的叫喊聲,我急忙湊了上去:一個白髮蒼蒼的老人,左手提著一個大麻袋,裡面似乎裝著許多塑料瓶。她邁著年邁的步子艱難的走著,每一次抬腿似乎都是一個艱難的決定。她不停的彎下身子去拾那些被人們遺棄了的瓶子。她穿著黑色的大長袍,雖然已經破爛不堪。她的衣著看起來很厚,仔細一看,其實只有薄薄一層。再看看自己,穿了這麼多,還帶這手套都嫌冷。
老人蹣跚的走到一個即將喝完水的年輕人面前,那個人看到老人走了過來,眼睛一瞪,似乎是知道了她的「企圖」,偏隨手將瓶子認到老人的反方向,而且用力較大,飛的很遠。老人見狀,停下腳步,轉身又朝瓶子方向走去。她起碼走了5分鐘。雖然說飛的較遠,但也就不過30多米的距離,可老人卻走了這麼久。她沒有任何表情,望了一眼四周,似乎又在尋找下一個目標。
那人還在那兒。他見狀,反身去超市買了一瓶水。走過來,擰開蓋子,把水全倒在地上,然後準備把瓶子遞給那位奶奶。正當奶奶伸手去拿時,那人突然奸詐的一笑,把瓶子仍到了馬路對面!隨之轉身離去。只剩下面無表情的奶奶和目瞪口呆的我。
那位奶奶依舊繼續剛才的動作,準備走到對面去撿瓶子。我走上去問:「奶奶,難道你就不很剛才那個人嗎?那個瓶子不要也罷,幹嘛要給他面子!不就是一個破瓶子麼?」我突然意識到我說錯了話。以為老奶奶要發作時,她卻緬甸一笑:「小姑娘,其實並不是每個時候都需要去恨別人,那樣只會使自己多一份煩惱。有時候,學會去寬容別人,把心放開了,什麼事就都好解決了。」老奶奶說完,又繼續向瓶子走去……
是的,在我們的生活中,最需要的不就是寬容嗎?
寬容就是一門藝術,一門做人的藝術,寬容精神是一切事物中最偉大的行為。寬容待人,就是在心理上接納別人,理解別人的處世方法,尊重別人的處世原則。我們在接受別人的長處之時,也要接受別人的短處、缺點與錯誤,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地和平相處,社會才顯得和諧。——雨果。
第二篇:學會寬容
寬容一詞,由「寬」和「容」二字組成。寬就是寬以待人,與人為善。容就是為人大度,做事坦蕩。而寬容一詞不僅僅是兩個字的組合,而是一種卓越的品質,是一種修身的美德,是能夠海納百川寬廣的心胸。
三國時的一代奸雄曹操,為人雖奸,卻心懷天下。他廣納賢士,夢想著把普天下的人才盡收他的彀中。諸侯討伐董卓時,他就十分賞識溫酒斬華雄的關雲長,千方百計親近他。當關羽在土山一戰被俘,曹操大喜,一門兒心思要將他收入麾下。於是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地禮遇關羽,送他美女又贈赤兔馬,賞賜的金銀更是無數,直至封漢壽亭侯。這些賞賜使得跟隨曹操徵戰多年的部下豔羨不已。可是雲長身在曹營心在漢,一心要追隨劉備。這時,就有謀士獻策:「既不為我所用,宜殺之。」曹操堅決不允,並說:「關羽義士,爾當效仿之。」當關羽闖過五關,斬了六員大將的消息傳到曹操的耳中時,曹操不但不加罪,而且急派張遼送關羽渡過黃河。
讀完這段故事我就想,曹操不殺關羽,但完全可以軟禁他呀。好吃好喝好招待,就是不讓你走。你不為我所用,別人也甭想用。要知道,關羽去的那地方可是曹操的宿敵袁紹的地盤兒。如果關羽幫助了袁紹,無疑是曹操給自己樹了一位勁敵。但曹操一不殺二不囚,而是以一個政治家的博大心胸,也為了讓天下英雄都知道他惜愛人才,毅然做出了放關羽的決定。這需要多麼過人的膽識,多麼寬廣的胸懷。曹操對關羽的寬容,也使得他在幾年以後的華容道終獲得回報。
而那些不懂得寬容的人,不懂得與人為善的人。凡事心胸狹隘,嫉賢妒能,他們即使得逞一時,終難成大器,甚至要以生命的代價償還他的狹隘。戰國時魏國的龐涓和孫臏出自同門,他自知本事不如孫臏,可他不是發奮研讀兵法,提高自身素質,而是將孫臏騙至魏國,加以陷害,致使孫臏成了一個肢體上的廢人。但就是這個廢人卻打出了名垂戰史的「桂陵之戰」、「馬陵之戰」。讓這個心胸狹隘,與人為惡的龐涓畫上了生命的休止符。龐涓之錯,就在於他不能以寬廣的心胸來對待超出他的賢人,狹隘的秉性使得他心理變態,陰使詭計。我想,即使他沒害住孫臏,也會害張臏、李臏的,因為這個世界上不可能你是唯一的最強者。但最終害人者定沒有好下場。
讀史明理,以古喻今。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處處有和人交往的事情,同樣需要我們具有寬容的態度和心胸。公車上,腳被別人踩了一下,完全沒必要大呼小叫,爭執不休。一句體諒的「沒關係」就把一場爭吵化為了烏有。學校裡,同學不小心把鋼筆水甩上了你的名牌兒體恤上,你一個寬容的微笑,不但能緩解同學的緊張情緒,而且拉近了彼此的距離。放學途中,自行車無意的擦碰,你和善地笑著說:「都是急著回家餵肚皮。」此時的陽光都為你燦爛。
讓我們微笑著面對生活。讓電梯裡不再有尷尬的靜默。遇到朋友、老師、同學親熱的招呼寒暄。碰到有人需要幫助時趕緊伸出手去。
寬容能使我們的心情愉快,寬容能讓我們性情開朗,寬容會讓我們的心胸更加寬廣。
寬容會使我們的生活沒有了多餘的煩惱,遠離了無聊的爭吵,趕走了不必要的爭執。
寬容讓我們更加自信,寬容讓我們擁有更多的朋友,寬容讓我們每一天臉上都充滿著微笑。
第三篇:學會寬容
穿梭與茫茫人海中,面對一個小小的過失,常常一個淡淡的微笑,一句清清的的歉語,就帶來包涵諒解,這就是寬容;在人的一生中,常常因為一件小事,一句不注意的話,使人不理解或不被信任,但不要苛求任何人,以律人之心律己,以怨人之心怨己,這也是寬容。
寬容是一個人心中的根,人們的寬容在心的深處徘徊而升華;寬容是一個人的靈魂,人們的舉動因為寬容這個靈魂輾轉而改變。
學會寬容,意味著不再心存疑惑。
相傳古代有位老禪師,一日晚在禪院裡散步,突見牆角有一張椅子,他一看就知道有位出家人違反寺規越牆出去溜達了。老禪師也不聲張,走到牆角,移開椅子,就地而蹲。少頃,果真有一小和尚翻牆,黑暗中踩著老禪師的背脊跳進了院子。當他雙腳著地時,才發覺剛才踏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師父。小和尚頓時驚慌失措,張口結舌。但出乎小和尚意料的時師父並沒有厲聲責備,只是以平靜的語調說:「夜深天涼,快去多穿件衣服。」
老禪師寬容了他的弟子。他知道,寬容是一種無聲的教育。
在日常生活中,當沒有緣分的「對手」出於內心的醜惡,在你背後說壞話做錯事時,此時你想伺機報復,還是寬容?當你親密無間的朋友無意或有意做了令你傷心的事情,此時你想從此分手,還是寬容?冷靜地想一想,還是寬容為上。這樣對人對己都要好處。
有人說寬容時軟弱的象徵,其實不然,有軟弱之嫌的寬容根本稱不上真正的寬容,寬容是人生難得的佳境,是一種需要操練、需要修行才能達到的境界。
寬容,首先包括對自己的寬容。只有對自己寬容的人,才有可能對別人也寬容。人的煩擾一半來源於自己,即所謂畫地為牢,作繭自縛。只有承認自己某方面不行,才能揚長避短,才能不因嫉妒之火而吞滅心中之火的靈光。寬容的對待自己,就是心平氣和地工作、生活。這種心境是充實自己的良好狀態。
話說三國時期,諸葛亮初出茅廬,劉備稱之為「如魚得水」,而關、張兄弟卻未然。在曹兵突然來犯時,兄弟倆便「魚」呀「水」呀地對諸葛亮冷嘲熱諷,諸葛亮胸懷全局,毫不在意,仍然重用他們。結果新野一戰大獲全勝,使得關、張兄弟倆佩服的五體投地。如果諸葛亮當初和他們一般見識,爭論糾纏,勢必造成將帥不和,人心分離,哪能有新野一戰和以後更多的勝利呢?
寬容的過程也是「互補」的過程。別人有此過失,倘若能予以正視,並以適當的方法給予批評和幫助,便可避免大錯。自己有了過失,亦不必灰心喪氣,一蹶不振,同樣也應該吸取教訓,引以為戒,取人之長補己之短,重新揚起生活的風帆。
當然,寬容決不是無原則的寬大無邊,而是建立在自信、助人和有益於社會基礎上的適度寬大,必須遵循法制和道德規範。對於絕大多數可以教育好的人,宜採取寬恕和約束相結合的方法;而對那些蠻橫無理和屢教不改的人,則不應手軟。從這一意義上說「大事講原則,小理講風格」,則是應取的態度。
處處寬容別人,決不是軟弱,決不是面對現實的無可奈何。在短暫的生命歷程中,學會寬容,意味著你的人生更加快樂。寬容,可謂人生重要的處世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