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妻之子
2024-09-03 07:19:11 1
鄭畋字臺文。滎陽(今河南)人,唐末宰相。乾符年間,曾因反對招安黃巢,因而被罷官 。中和年間,又因打敗尚讓(黃巢屬下)而名身大振。一生顛沛最後卻死於安逸,著有詩句 :
《馬嵬坡》
玄宗回馬楊妃死,雲雨難忘日月新。
終是聖明天子事,景陽宮井又何人。
此詩在體諒玄宗之餘,不免也加入了一些嘲諷。說明玄宗的做法,雖然比陳後主好,但是也沒好多少。唐詩三百首的編著者說:「唐人馬嵬詩極多,唯此詩深得溫柔敦厚之旨。」而這樣一個大名人,關於他的身世。在五代尉遲偓的《中朝故事》裡,有這麼一記載: 據說鄭畋是個鬼胎,為什麼這麼說呢,是有人說是其母死後,鬼魂回魂和鄭亞(也就是他父親)所生。
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說來話長 。
那時候,鄭亞還沒有發跡。那一天,他帶著懷孕的妻子外出遊玩,聽郎中說,這樣可以使孕婦的心情開朗些。
一路上,山山水水,風光無限好,河畔的風,吹拂著岸邊的細柳。道旁的小草青青,幾隻喜鵲嘰嘰喳喳地圍著他們轉圈,他看向妻子,眼裡滿是蜜意,妻子也愛憐地撫摸著隆起的小腹。一臉幸福地靠在丈夫的肩膀上,鄭亞輕輕拂去掉在她頭上的落葉。身後的婢女豔羨不已,直誇夫人好福氣。
三人經過一座小橋,來到了一座道觀前。鄭亞擔心妻子肚子裡的胎兒,於是大家就近休息。
鄭亞安頓好妻子住在道觀的女客房內,便對婢女說:"我還有點事情要處理一下,你好生看著夫人 。"
婢女道:"公子放心,奴婢定全力照顧主母。"
鄭亞處理完自己的私事,不知不覺天已經很黑了,心想娘子肯定等急了,於是連忙趕到道觀看他的娘子。
不料就在他走後不久,發生了一件讓他終生後悔的事情,他的娘子因為難產死了 ,
他把婢女大罵一通,婢女含著淚跪在地上,眼淚婆娑:「老爺您剛出去,婦人就喊著說肚子疼要生了,這時候,只聽見半空中傳來了一個高亢的聲音說:'這是我清修的寶地,你要生就出去生,不要打擾我,否則,我讓你死 。'夫人和我都嚇得要死,趕緊跪地乞求:'這荒山野嶺的地方,路又不熟悉,而且老爺又不在身邊,夫人總不至於到野地裡去生孩子吧,求您多體諒體諒。"
"五更的時候, 夫人的氣息逐漸微弱,沒多久就死了,這個道觀的一群道士真的是可惡,他們說什麼難產而死的婦女很不吉利,如果不趕緊找個地方埋了,會變成厲鬼,夫人死了,我一個女婢,哪能做的了主呢,又爭論他們不過,只好看著他們把夫人抬出去,埋在了道觀外面的野田裡面了 。"
鄭亞氣的是渾身發抖,當時就想衝出去找他們理論,可是自己勢單力弱,道士們人多勢眾。沒辦法,只好打落門牙自己吞。買了紙錢,到娘子墳前號啕大哭,罵自己沒用,連自己的娘子都保護不好。婢女見狀,也潸然淚下,檢討自己沒有照顧好主母。
當晚,鄭亞輾轉反側,未能沉眠。朦朧中夢見妻子前來託夢說:「我命不該絕,註定要為你產下一個兒子,不料因為血汙觸犯神靈銀耳被殺。你出門往南走十裡路,那裡有一個寺院,院裡面只有一個五十多歲的和尚,是一個得道高僧,目前只有他能夠救我,你去求他吧 不管他拒絕你多少次, 不管付出怎麼樣的代價,只有你心誠,我還是能回到你身邊的 。"
鄭亞忽地就醒來了,感覺混混沌沌的,夢很不真實,也許吧 。娘子,是我才思念你了,所以才會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吧 !鄭亞想 。
沒想到第二天,他又做了同樣一個夢,夢裡和昨天一摸一樣。這下他不得不相信了,天還沒亮,他就整理好自己的衣服出門了 。
妻子說的果然沒錯,往南十裡地,果然有個寺院,寺院果然有個和尚 。而且是僅有的一個和尚 。
寺院破蔽不堪,門口的磚瓦好像隨時會砸下來。鄭亞開始打退堂鼓,但是為了自己的妻子,她還是咬著牙邁進了寺院的大門 。
老和尚見有人來,很是高興,以為是來為寺廟續香火的,看見鄭亞竟然是穿著睡衣來的,兩手空空,不禁就產生了想要他走的想法 。
鄭亞一見和尚,就跪倒在地,磕頭如搗蒜,一個勁地說要和尚救他娘子,並把身上所有的錢都拿了出來 。
和尚素以慈悲為懷,連忙俯下身扶著鄭亞站起來,嘆息著說:「不是貧道不幫您,實在是我只是一個小小的凡人啊,哪能管得了陰司之間的事情,施主的娘子既然已死,那麼就讓逝者安息,施主節哀順變吧」
鄭亞不聽,繼續磕頭哀求,和尚開始有了怒意,於是用佛杖打鄭亞,鄭亞一動不動。
已連續跪了好幾天,在這幾天裡,鄭亞不吃不喝,不眠不休。
和尚終於被他的誠心所打動。和尚說 :"能夠又這樣的誠心,貧道自愧弗如,好,你等著吧,貧道給你想辦法 。"
鄭亞一聽,連忙磕頭不止,和尚連忙彎腰扶起了鄭亞。
和尚立即在蒲團上端坐入定,二更時分,和尚突然睜開眼 說:「好了,回去等著吧,我天明就送過來。」
鄭亞重重地磕了三個響頭,再三拜謝而去。
在鄭亞焦急的等待中,三更時分,鄭亞聽到了窗外邊有聲響,一看,是和尚帶著妻子回來了。妻子平安歸來,鄭亞喜極而泣。
和尚說:"這是施主妻子的魂魄,本身已經壞掉了,希望你好生保管 。"
妻子說:「肉身已壞,幸得高僧搭救,但是我不能再見陽光了,只要見到陽光,我便會魂飛魄散。」
鄭亞說:「那又有什麼關係呢,只要我們能長相廝守,見不見陽光又有什麼關係呢」
"我是鬼, 你害怕嗎 ?"
"不 。"
三年後,鄭亞的妻子生下了鄭畋 。
一家人其樂融融。鄭畋生來就很聰慧,夫妻倆疼愛不已 。
又過了幾年,鄭亞的妻子和鄭亞說:「 我的時辰已經到了,我也該回去了,我們的兒子將來是個大富大貴之人,一定會中興我鄭家的門楣。要不然,我也不會回來和你過日子,如今,兒子已經長大,我心願已了 。也應該回去了,你多多保重,兒子就拜託你了。」
兩個人涕泗滂沱,抱頭大哭,相擁著一直到天亮。
等到鄭亞起來,妻子已經憑空消失,不見了
一直覺得,這個。故事不是真的,至少在沒看《補江總白猿傳》以前,但以小說攻擊異己,這個在唐初,就很流行,雖然《補江總白猿傳 》的作者這麼做極為卑鄙下作,但是白猿傳故事卻流傳了下來。
今天這個故事,很有可能是鄭畋的政敵所做,據在下妄自估測,可能是田令孜或者陳敬瑄,又或者是他的老部下李昌言,鄭畋因為剋扣軍餉,引起李不滿煽動屬下鬧事,而田令孜一向和鄭不合,所以這個故事,極有可能是瞎編的 。
僅以一首《夜景又作》,當做本文的結尾:
鈴絛無響閉珠宮,小閣涼添玉蕊風。
枕簟滿床明月到,自疑身在五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