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次創意體驗小學寒假徵文三篇
2024-08-06 09:53:11 1
篇一:
每個星期六爸爸就會在家打掃衛生,把家裡的地拖得乾乾淨淨。
五月六日星期六,爸爸單位組織去郊遊了,正好由我來打掃衛生和拖地,我先用掃把把房間、客廳裡的掃了一遍並用衛生紙把垃圾抓起來放進垃圾袋裡,然後用拖把拖了幾遍地,地面上的灰塵和腳印都無影無蹤了,變得乾乾淨淨,像一面鏡子一樣能照出人影。我也累得滿頭大汗,上氣不接下氣地直喘氣。媽媽看到我這麼辛苦就表揚我說:「兒子真能幹,第一次打掃衛生就能把家裡打掃這麼幹淨。」這時爸爸回來了,看見家裡這麼幹淨,就說誰拖的地,我高興地回答是我,爸爸笑著誇我真能幹,我聽了非常開心。
今天通過第一次拖地,我覺得勞動很快樂,也懂得了一個道理就是要珍惜勞動成果。
篇二:
每個人都會經歷很多的第一次,有的成功,有的失敗,有的好笑。大家就來看看我的第一次吧。
有一天,我寫完作業去看電視,見媽媽端來一盆水,我就問她:「媽媽,你要幹什麼呀?」媽媽說:「我要拖地。」我說:「媽媽,我幫你拖吧!」媽媽答應了。於是我把電視關掉,然後拿起拖布拖起地來。我拖呀,拖呀,前後左右地忙活,不一會兒拖布已經被我弄髒了,我就把拖布放在水裡泡一泡,一直泡了二十多分鐘才被我拿出來。我也沒有擰乾水,就又開始拖地了。
當我說地拖完了時,媽媽過來一看說:「你這地怎麼拖的,滿地都是水泡呀?」我向媽媽走過去,正巧我踩到了一個水泡,「撲通」一下滑倒了。「哎呦,真疼呀!」媽媽說:「拖布裡的水太多,你把拖布擰乾重拖吧。」
我的手沒有力氣,怎麼擰呀!於是我就拿起袷衣服的大夾子,使勁地擰,累得我滿頭大汗,果然擰乾了,這次再拖,地面上就沒有水泡了。我終於拖完了,可把我累壞了。可是又出事了,原本拖地都是從裡往外拖,可是我拖反了,結果地板上被我踩滿了腳印。
這就是我第一次拖地的結果。我對媽媽說:「我發誓,永遠也不拖地了。」媽媽說:「你不能因為第一次沒成功,就不想幹了,那你永遠也學不會。」
是啊!發誓歸發誓,後來又學著做,慢慢的我也學會了拖地。
篇三:
老師常說要多向雷鋒叔叔學習,可我想來想去也沒有個頭緒,最後爸爸給了我一個靈感,不如學習雷鋒的銳意創新。我也來搞個小發明什麼的,說幹就幹我抄起爸爸的工具箱拿出了鉗子、榔頭、螺絲刀等等然後把我那輛破舊的小汽車模型拿出來看看有什麼可用的東西,我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東西,相信自己我一定可以的!
首先我用螺絲刀把各個部位的螺絲擰下來,轉呀轉,轉呀轉,廢了我九牛二虎之力終於把這個生了鏽的螺絲給擰下來了!我把它的殼拆開發現裡面有個比較大的設備,這真是個意外的收穫!爸爸走來對我說:「這個是個小的發動機爸爸的摩託車上也有一個,不過比這個大好幾倍它的作用是可以使某個物體旋轉或發動起來的。」我心想既然有此功能那我何不做個小小電風扇玩玩,既不用花錢也可以廢物利用真是一舉兩得啊!說幹就幹我剪下牙膏的硬紙片鑲在了發動機上面。之後買來了一個小型號的三圈電池和兩條導線。我先把電池和導線用膠布黏在一起把導線的另一頭黏在發動機上面,之後由導線通了電,電風扇中的發動機獲得了能量轉動起來了。啊!啊!啊!我成功了,真開心。我相信當雷鋒叔叔的發明成功後也一定很開心很自豪!
學習雷鋒好榜樣,這次的銳意創新我給了我身邊的小夥伴們看了,他們都說很棒我驕傲地他們說和這就是我學習雷鋒爭當先鋒的結果。他們也爭著說:「我們也要學雷鋒,當先鋒。小紅說我要學習他的樂於助人小磊說我要學習他的愛黨愛祖國。
篇四:
今天,老師要我們寫一篇關於創意實驗的作文。但是在寫作文之前要先做一次創意實驗。哈哈,這簡單。我在心裡想,我要自己寫一篇屬於自己的作文。讓他們知道,我也有這個本事。
回家後,我立即找到所有能做實驗的工具,然後等著大展身手······
可是,過了幾十分鐘後,我才知道我錯了。我根本一點頭緒也沒有,我開始打退堂鼓了。這時,爸爸走進了我的房間。他看了看我愁眉苦臉的樣子,便關切的問:「紫媚,你怎麼啦!遇到什麼問題了嗎?」我委屈的看了一眼爸爸,然後把事情的前因後果說了出來。
過了一會兒,爸爸只是恍然大悟地「哦」。了一聲,接著低下頭深沉地思考起來了。「用紙疊一個能盛水的紙盒,盛水後放到酒精燈的火焰上加熱,水能被煮沸騰,但紙盒卻完好無損,你相信嗎?」爸爸忽然說話嚇了我一跳,但我想起爸爸剛才說的話又覺得好笑,結果忍不住笑出了聲。爸爸聽了我的笑聲竟惱羞成怒起來,我立即嚇得不敢出聲了,隨後身體居然不由自主地做起了實驗。可是實驗結果嚇了我一跳。水竟然沸騰起來了。我被眼前的一切驚呆了,眼睛睜得極大,只見紙盒底下有一團被火燒成的黑,其餘地方都安然無恙。簡直是奇蹟啊!!我還沒反應過來,爸爸就笑嘻嘻地解釋起來:「紙的燃燒度是180多度,而沸水的溫度只有100度左右,而且水沸騰的條件:一是到達沸點,二是繼續吸熱,所以不斷進行熱傳遞。這就是紙盒完好無損的原因。你明白了嗎?」
聽了爸爸的話後,我明白了:對身邊的事物留有觀察,善於對事物的思考,用於探索,在「已知」中追求「未知」,就可能會有新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