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孝的初中作文
2024-08-08 12:12:11 1
導語:畢淑敏說過:「在『孝』的天平上,它們等價。」孝,不在乎其年齡,也不在乎做了多大的事,哪怕是送給父母一束鮮花,一句溫暖的問候。今天,小編整理的幾篇關於孝的優秀範文,歡迎大家閱讀借鑑!
篇1:人貴盡孝
《論語》內容廣泛,記載了很多方面的言論,是了解中國文化絕對不可不讀的作品。一直以來,我都沒有細心地品讀過這本書,俗話說得好「半部《論語》治天下」,所以我也想進一步了解一下孔夫子的思想。
孔子重孝,「孝」是中華名族的傳統美德,是為人之本。在中國的文化傳統裡,孝道也是非常重要的。《論語》裡多處講孝道,「父母在,不遠遊」,「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今之孝者都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做,何以別乎」……
中國古語說「父慈子孝」,可論語中只看到「子孝」的討論,並沒有寫父母的愛。其實,根本不需要提,因為那一個父母不愛自己的兒女呢。
父母是那麼的愛我們,關心我們,而我們又對父母有多少關心。就拿自己來說,小時候,不懂事的時候,父母為我處處操心,對我的關心真是無處不在,而我卻覺得自己受到了幹涉,父母的嘮叨聲讓我很厭煩,甚至對父母的愛有一種反感,現在想起來,自己真是「該當何罪」啊!
論語裡說,孝是仁之本,而孝首先是要了解,關心自己的父母。我想我做到了,我懂事了,我知道父母的愛了,我會真心去對待這些愛。
其實我真的覺得自己挺不應該的,會跟父母頂嘴,吵架,可我卻不知道父母罵我是另一種表達愛的方式。也許在生活中的一件很小事就能讓父母感覺到自己對他們的愛,比如:做一件家務事,替媽媽分擔;過新年說上幾句祝福語;吃飯的時候像父母照顧我們一樣為他們加一點菜……
篇2:我仁孝我幸福
有一些事情,當我們年輕的時候,無法懂得。當我們懂得的時候已不再年輕。世上有些東西可以彌補,有些東西永無彌補。
——題記
仁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以前我總以為仁孝離我們很遠。但自從我讀了《孝心無價》這篇文章後,我才懂得:仁孝,不在乎其年齡,也不在乎做了多大的事,哪怕是送給父母一束鮮花,一句溫暖的問候。正如畢淑敏所說的:「在『孝』的天平上,它們等價。」
其實,仁孝不僅僅是一種付出,也是一種收穫,在儘自己一份孝心的同時,我們也收穫了幸福和快樂。
記得有一次,爸爸到外面應酬,媽媽加班,說是八點才回來。此時,太陽已經下山,我早已餓得飢腸轆轆了。平時很少下廚的我,只會炒飯,可是翻遍了整個廚房,卻一無所獲我真的是回天乏術了。忽然我的腦海裡萌生了一個念頭:自己做飯,自己炒菜來填飽肚子。可是,媽媽辛苦工作了一天,回來是不是要吃點什麼呢?再三考慮,我決定為媽媽和自己做一份豐富的晚餐。但是,另一個棘手的問題又出現了:該做什麼呢?怎麼做才好呢?
根據現有的食材,決定把冰箱裡的所有東西放到過了炒,然後再做飯。我努力地回想媽媽以前做菜時的情景。在我的印象中媽媽總是不停地拿著鍋鏟,不停地翻炒。看似簡單的動作,實踐起來確實困難重重。我把很多東西放到鍋裡面後,炒了幾分鐘後,猛地發現:沒加油!我趕緊把油倒進去,只見油在鍋裡歡快地跳著舞,我趕緊拿起鍋鏟,上去就是一頓亂炒。雖然心裡沒底,但是卻美滋滋的,畢竟能為媽媽做飯,儘自己一份孝心,是多麼地幸福啊!經過我的一番努力,那堆食材已經散發出誘人的「香味」了。心裡別提多有高興了。
大功告成,我把菜端到餐桌上,等待媽媽的到來。時針指向8點,我終於聽到了那熟悉的腳步聲,我迫不及待地去開門迎接。我拉著媽媽的手來到餐桌旁,媽媽面對這盤稀奇古怪的菜餚,臉上充滿了疑惑和驚奇。洗完手後,我打開電飯煲,裡面不知道是粥還是飯的東西。即便如此,我為媽媽做的晚飯,媽媽吃起來顯得很是幸福,吃著我精心烹調的菜餚,媽媽笑得像是吃了蜜糖般甜,笑得合不攏嘴了。看著媽媽的笑容,我也覺得很幸福!
此時,收音機裡響起了《真的愛你》,唱出了我的心聲:「是你多麼溫馨的目光教我堅毅望著前路,叮囑我跌倒不應放棄……」儘管我做的飯菜一般,但那畢竟是我的一份孝心。我仁孝,我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