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鬼故事之少年縣官
2024-08-09 03:26:10 1
有個人,少年的時候就考中了進士,那時候他才剛滿十八歲。金榜一下,就授予他為某個縣的縣宰。
雖然說朝廷有心求取賢才,而事實上重任卻不容易擔負。他的父親很為他擔心,讓兒子帶著他一起去上任。
到了任上,文書案牘,都是縣宰的父親親自處理,縣宰只是坐在大堂上,做做樣子,籤發一下而已。
閒暇的時候,父親便給縣宰講授為官治民的道理,陳述國政弊端。父親也是一個老儒生,對刀筆這些事也非常在行,他說得是頭頭在理。
縣宰本來十分聰慧,經過父親的指點,漸漸地便學會了治理一方的方法,到任一年,很有政聲,從中丞以下的官,都不敢覺得縣宰年少,而輕視他了。
一天,因為公事,走到城外去,剛好遇到某大戶人家死了人,正抬著死者去下葬,送葬的大約有幾百人,一路上幡旗飄揚,鑼鼓喧天,非常龐大隆重。
按照當地風俗,遇到喜喪等大事,即使是官員,也要讓在路邊,讓其先過去。
縣宰便聽到路旁邊,等送葬隊伍先過。
等靈柩過去了,後面跟著的則是孝家的車子,聽到車裡面嚶嚶地聲啼哭,聽那聲音像是一個婦人在哭。
忽然,一陣大風颳起,車子四周的帷幔都飄了起來,婦人坐在車裡,都被外面的人看到了。
縣宰看那婦人,一孝服之外,裡面還穿有紅色的衣裳,並且顏色較為鮮豔。
縣宰心裡頗為疑惑驚訝,就叫差役去詢問,在車裡哭的人是誰,沒想到還是死者的妻室。
縣宰更加起了疑心,知道其中一定有異,叫眾差役,把靈柩攔下,讓他們把棺木停到一個寺廟中,等候檢驗,也沒有說出為什麼要對死者進行檢驗。
死者的族人,一半多是當地巨紳,稍次一點的,也不是平民布衣,聽了縣宰的命令,都感到驚愕,立即來面見縣宰,懇求他讓死者下葬,任他們怎麼說,縣宰都不答應,只是一臉鄭重地說:「諸公和死者都好像是親族,難道讓他死得不明不白嗎?要是不聽我的話,我寧可解官回家,誓死不來這裡擔當縣宰了。」
眾人不得已,就暫且聽了他的話,但都在私下紛紛議論:「等沒有查出什麼跡象,我們在反唇譏諷,看這臭未乾的小縣官,還有什麼臉面。」
縣宰已經把靈柩留下了,便立即回去告訴父親。
父親偏著腦袋沉思了一會兒,說:「你能體察到如此細微之事,我心裡很高興。但他們是巨紳之家,不是一般的平民百姓,這可是鬧著玩的。要是檢驗不出什麼傷痕出來,那就難以收拾了。必須要探清楚事的本源,得到了確鑿的證據,然後才一發縣宰當時心裡有了成見,認為自己能辦好這事,便不想勞駕父親了,便道:」這事不用勞累父親了,我想我定能弄個水落石出。「
父親笑著道:」我雖然沒有被朝廷任命,做過什麼官,然而為民出力,也是為國家驅馳奔走,並非是一家人的私事。你阻止我做什麼呢?「
於是,父親便打扮成了一個佔卜算命的人,並把其中的妙策告訴縣宰,還告誡他,說:」這事涉及到閨房之中,不要因為那一點微笑的線索,而招來災禍,一定要調查清楚。「
縣宰才明白父親的意圖,並一一恭敬地領受他的話。
父親便悄悄地離開了署衙。
第二天,縣宰便假託自己大病了,不便於外出料理公事。
諸位巨紳聽了,都感到十分的高興,認為縣宰是小兒做戲,阻止喪葬,現在後悔了,便躲在衙門裡,不出去,真是不該小孩子的那把戲。
於是,大家心裡有意要讓他出醜,便聯名上書,催促他出去查驗。
縣宰也假裝不理不問。
過了幾天,又上書來催促,縣宰更加顯得漠不關心。
棺木停在那裡,不能下葬,坑挖在那裡,不能掩埋,眾人心裡便憤憤不平起來,就是署衙中的官吏和裡巷的平民,都責怪起縣宰來。說他耍小孩子把戲,阻止人家的喪葬大事。
這事被太守知道了,不忍心嚴厲追究,便先寫了一封書信,責問縣宰,叫他向眾鄉紳謝罪,讓事平息下去。
縣宰仍不認為自己有錯,只向上稟告,認為人命重要,緩一下再葬,也不妨事,願意以十為期限,等病好了,立即就出去檢驗,如果查不出死者的死因,甘心願,接受懲治。
語言說得正直豪壯,太守也明白了他的心思,然而,又始終為他擔憂,怕不能給鄉紳們一個交代。
縣宰的父親到處走了幾天,也沒有人說死者是冤死的,心裡也忐忑不安起來。
一天晚上,一個人到郊外去探訪信息,沒有地方棲,便到田中的小草廬中去休息。
一會兒,便有人來呵問,父親站起來,和那人行禮,謊稱是從外地流落到了那裡,靠著佔卜算卦餬口,天黑了,看不見路,不能往前走了,才到那裡棲息。
那人便相信了他,也慷慨地讓他留下。只是擔心地方狹隘,容納不下兩人睡臥,那人又是田主人請來看守田地的,也不敢睡覺,於是,便坐著和縣宰的父親談話,以打發漫長的夜晚。
縣宰的父親出來,本來也是來向人,打探消息的,也許就能打探道有用的信息呢,便慢慢地試探,道:」今歲田地中禾苗長得如那人忽然感嘆道:「你不要說這事,讓我心裡難過。本地幾年來,連年遭受兇悍的官吏虐待。現在的縣宰雖然年小,可是頗能體恤我們這般小民,還能過上些好子。昨天我到城裡去,聽說他不久就要離去,後來的人啊,恐怕不能繼續他體恤百姓的作風啊!」
父親聽了,心裡很高興,又故意追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