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萬裡長城的作文
2024-09-09 07:36:10 1
八達嶺長城是民族的象徵,是中國人民與世界人民友誼交往的紐帶和橋梁,是通向世界的窗口。今天,小編為您推薦幾篇關於萬裡長城的作文如下:
關於萬裡長城的作文【1】
長城像從天而降的巨龍,奔騰飛舞在驚濤駭浪的崇山峻岭中,隨山勢而伏躍。它有時隱藏於山後,有時飛越峰嶺之巔,迂迴曲折,蜿蜓疾馳,跌入深淵,然後一躍而起,飛騰在密雲濃霧之中。哪裡險要,長城就出現在哪裡。長城閱盡每個朝代的興衰,經歷了長期的風霜雨雪和無數次的戰爭。長城不屈不饒頑強地生存下來,顯示了不畏強暴、勇往直前的性格。詩人說過:「上臨星鬥三千丈,下瞰燕雲十六州」。長城的偉大雄姿和堅強的性格,是中華民族的驕傲。
長城,是中國各族人民的血汗結晶,中國古代文明的傑作。長城總長達10萬裡,僅明代長城從渤海灣頭的山海關起經華北的燕山、太行山、雲中山,越過西北的黃土高原和賀蘭山,到新疆和甘肅交界的嘉峪關,也有1萬多裡。長城鋼鐵般的身驅,坐在花崗巖般的寶座上,偉踞東方,巋然不動。世界上沒有哪一座古代名城,能與之媲美。長城的雄姿和氣魄,特洛伊、羅馬、亞歷山大等所有世界名城,均不能與之相比。從月球上俯視,也只有長城能代表地球,顯露出人類的偉大智慧!
長城,是中國古代歷史的見證人和博物館。長城閱盡滄桑,抵禦過異族侵略。長城聽過慷慨激昂的燕趙悲歌,也熟悉音韻低沉的塞外胡笳。長城見過中華民族從鬥爭到團結,從戰爭到和平,祖國從分裂到統一。長城使得多少英雄豪傑為之折腰,他們吶喊著:「不到長城非漢」!
長城,閱歷了無數悲歡離合,威武雄壯的場面:蘇武牧羊,昭君郡出塞,漢高祖白登之圍,成吉思汗從漠北出發,徵服歐亞大陸。
長城,是近代中國備受屈辱和反抗鬥爭的舞臺。那朔風漠野和落日塞煙的塞上景色,那奔騰咆哮的黃河,那潔瀚的渤海,作為背景道具,發生過八國聯軍攻入北京,日寇發動「九·一八」、「七·七」事變的侵華戰爭,也演出了中國人民奮起抵抗,團結禦侮的八年抗戰。在這巨大的舞臺上,中華民族曾演出過許多改朝換代的壯烈史劇。
關於萬裡長城的作文【2】
「長城」一個多麼響亮的名字,她以蜿蜒萬裡和氣魄雄偉而享譽世界,多種耀眼的光環纏繞使她成為中國的象徵和驕傲,在中國人民的心目中,她已不只是一座建築,而是成了一種精神和動力。
俗話說得好:不到長城非好漢。今天我就帶大家來看看雄偉壯麗的長城。
從遠處看,它像一條灰白色的長龍臥在連綿起伏的山巒上,這就是以驚人的長度和雄偉的氣魄聞名於世界的萬裡長城!
不一會,大家就來到了長城腳下。這一段長城山勢依稀可辯,有的如馬鞍俯臥,有的如駝峰聳立。這就是修築在八達嶺上的萬裡長城。大家來到了一座方形的城臺,城臺的磚垛上有四四方方的?望口和射口。可以?望和射擊用。從?望口看過去,外面一片蔥綠,草地上有許多小野花,它們像天上的星星,數也數不清。長城上的「馬路」也十分寬敞,十多個人可以並行。
看著兩旁的條石,大家都不經想起古代那些修築長城的勞動人民。不經想起一個個關於長城的歷史故事。崇敬之情油然而生。我們腳下走的這些陡峭的山路,都是勞動人民千辛萬苦用無數的雙手一步一個腳印地抬上這陡峭的山嶺。
此時,我撫摸著古老的城磚,耳邊似乎響起了雄壯的國歌聲:「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長城,你的名字在全國各地迴蕩。新的長城,需要我們這一代去建造。面對如此壯觀的景色,我不禁驕傲地大聲說:「我登上長城了!長城,你是祖國的驕傲!」
關於萬裡長城的作文【3】
長城,是我國古代軍事防禦的一項宏偉建築,它的建築歷史之久,工程規模之大,堪稱世界歷史上一大奇蹟。於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長城大約出現於公元前7~前5世紀。在明朝以後的各朝代也曾經多次修建長城,但以明朝修建的長城最為宏大。明長城東起鴨綠江,直抵祁連山中,其中山海關至嘉峪關總長度為13400華裡。
整個長城由連續的城牆、關隘、敵臺和烽火臺構成。城牆為長城的建築主體。關隘用於屯駐重兵,是長城防守的重要根據地。敵臺供士兵射擊,觀察、掩蔽用,是城牆上的主要戰鬥設施。烽火臺又叫狼煙臺,是一種十分便捷的傳遞信息的重要設施。
如今,它仍然巍然屹立,蜿蜒起伏於高山之中,時隱時現,猶如橫臥在華夏大地上的灰色巨龍,正翹首欲飛呢!它顯示了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展示了中國古代建築工程的偉大成就,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頑強毅力和聰明才智。北京申奧的成功給長城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綠色奧運、人文奧運、科技奧運」的全新奧運理念也於長城的發展之中,第一條旅遊磁懸浮列車示範線的建設,使古老長城插上科技的翅膀,更加拉近了與世界的距離。
萬裡長城,中華民族的驕傲,全人類共同的財富。無論何時,和平的讚歌都將永遠唱響在古老雄關之上。清風明月裡是八達嶺夜長城金龍騰躍的身影;浩蕩乾坤中是萬裡長城如詩如畫般的雄姿。願萬裡長城永不倒!長城,銘記我心!
關於萬裡長城的作文【4】
天空中下著絲絲細雨,伴著刺骨的寒風,浸溼了邊塞滿目荒涼的戈壁灘。我漸漸睜開了眼睛,只看見無數工匠背著千斤巨石把我的身體逐漸加長,一雙雙流血的眼睛似乎在向我訴說著什麼……
戰場上金戈鐵馬,塵土飛揚,中原勇士與匈奴鐵騎捉對廝殺,那君王為抵禦胡人入侵,一聲令下,召集千千萬萬的勞動人民築起了我的身軀。
一聲鞭響劃破天際,一道血光驚現眼前,原本壯實的漢子在士兵一次又一次的鞭打下倒下了,倒在了早已屍橫遍野、血流成河的土地上。他死了,但他的眼睛還沒有閉上,那雙大眼怒視著陰暗的天空,永不瞑目……
戰鬥還在繼續,我身體有的被燒毀,有的被破壞,我在極度疼痛中昏了過去,與無數屍骨一起靜靜躺在寒冷的土地上。
當又一縷陽光射進我的眼睛,我清醒了,人們踩在我的身上誇讚當時修建我的君王太英明了。這令我感到萬分的失望與悲哀,那些勞動人民的血與汗難道白流了嗎?我陷入了沉思:正是那些殘暴的君王迫使他們離開家鄉,離開親人,面對艱險的勞作毫不畏懼。每一個夜晚看著天空中寥寥無幾的星星,對故鄉的懷念比那大海還要深。油燈旁,老母親默默地縫著衣裳,盼兒子平安歸來;明月下,孟姜女趴在丈夫屍體上痛哭的聲音刺痛了我的心;元宵節的彩燈,映射著鄉裡族人的情緒,默默的守候,化為淡淡的哀愁。
如果給我一次重新選擇的機會,我寧願做一滴水,為工匠們解渴;我寧願做一粒米,為工匠們衝飢;我寧願做一片土地,承載起他們的身軀。可是,這……唉,這不過是杯水車薪罷了。松樹在寒風中笨拙地搖晃著,像一個虛弱的病人,偶爾有一兩隻鳥突兀地從巢中飛出來,帶來一陣長鳴地迴響。或許只有遠處如血的殘陽才能讀懂我的沉思吧。
關於萬裡長城的作文【5】
在我國歷史裡,有許許多多偉大的建築,長城就是一個。
長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奇蹟。自從戰國時期開始,修築長城一直是一項大工程。據記載,秦始皇使用了近百萬勞動力修築長城,佔全國人口的二十分之一!當時沒有任何機械,全部勞動都得靠人力,而工作環境又是崇山峻岭、峭壁深壑。可想而之,沒有大量的人群進行艱苦的勞動,是無法完成這項巨大工程的。
據近年文物考古工作者的研究和對遺址的調查,初步估計,長城有十萬裡之長。歷代修築的長城先後分布在西至新疆,東到黑龍江,南至湖南共16個省、市、自治區。其中僅內蒙古自治區各時代的長城總和就有三萬裡之多,單是河北省境內的長城就將近萬裡。烽火臺是萬裡長城防禦工程中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它是作為傳遞軍情的設施。烽火臺這種傳遞信息的工具很早就有了,長城一開始修築的時候就很好地利用了它而且逐步加以完善,成了古代傳遞軍情的一種最好的方法。傳遞的方法是白天燃煙,夜間舉火,因白天陽光很強,火光不易見到,夜間火光很遠就能看見。
長城是有史以來唯一在太空中可見到的三度空間建築物。以現代科技來修築都不容易,而我國竟能建築於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代,實在難得。長城的建材系就地取材,各地頗不相同。漢代以泥和蘆葦修築長城。據了解,長城體積也各不相同,以居庸關一帶來說,高約8.5公尺,下部寬8.5公尺,上部寬約5公尺。每隔70~100公尺有一堡寨(相當於城樓),高約12.3公尺,多數堡寨是一重的,要害之地則置兩、三重。
關於長城,還有一個感人的故事:《孟姜女哭長城》。秦朝時候,有個善良美麗的女子,名叫孟姜女。官兵把她的丈夫抓去了長城做苦工,孟姜女日夜思念丈夫就到工地來找,卻始終不見丈夫的蹤影。後來,得知丈夫已經死了的消息後,孟姜女大哭起來,整整哭了三天三夜,哭得天昏地暗,最後把一段長城給哭倒了。
長城是勤勞的中國人民在歷史的長河中創造的一個偉大的奇蹟令所有的炎黃子孫都此感到驕傲!相信我們的民族今後還會創造出更多更偉大的世界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