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紅斑狼瘡的口服藥丸的製作方法
2023-06-29 05:40:51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紅斑狼瘡的口服藥丸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一種用天然中藥,製成的中藥丸或中藥膠囊,特別是一種用於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的中藥丸或中藥膠囊,涉及配方成份與製備方法。
系統性紅斑狼瘡是一種侵犯全身結締組織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國內外尚無特殊療法,屬於難治性疾病,患者極其痛苦。西醫常規用非甾體抗炎藥、激素免疫抑制劑的衝擊療法或輔以免疫增強劑,但療效多不穩定,而且停藥易反覆。加之長期使用激素可產生激素的依賴性。免疫抑制劑藥物副作用多,可引起白細胞下降等不良反應,近年來中醫中藥對該病的研治雖取得了一定療效,然而其短期效果較明顯,遠期效果尚差,甚至沒有效果。加之有些中藥藥物對疾病的併發症,仍難於得到有效的控制,且毒性較大,存在一定的危險性,使用不安全,藥效期短,療程長,見效慢,復發率高。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無毒副作用,不含激素,使用安全,治療時間短,見效快,效果好,復發率低,且能有效治癒系統性紅斑狼瘡病的純中藥藥丸或中藥膠囊。
為實現上述之目的,本發明所提供的治療紅斑狼瘡的純中藥丸或中藥膠囊由黨參、白朮、伏苓、石韋、二花、車前子、生地、蒲公英、麥冬、丹皮、山藥、青蒿、白花蛇舌草、黃芪、大青葉、益母草、元參、鱉甲、苡仁、當歸、大黃、赤白芍、澤瀉、鬱金、香附、丹參、秦艽、雞血藤等二十八味中藥藥物組成,其組方成份各組份草藥含量(單位克)黨參10~20 白朮10~15 伏苓10~15 石韋10~20 二花10~20 車前子10~20生地15~30 蒲公英10~20 麥冬10~20 丹皮10~15 山藥10~30 青蒿10~30白花蛇舌草10~30 黃芪10~20 大青葉10~20 益母草10~30 元參10~30 鱉甲10~20 苡仁10~30 當歸10~20 大黃3~10 赤芍10~20 白芍10~20 澤瀉9~12 鬱金6~9 香附6~9 丹參10~20 秦艽10~20 雞血藤10~20各草藥按「中藥炮炙學」要求進行篩選、炮炙、乾燥、烘乾,分別粉碎,再按配方稱重配料。然後將鱉甲粉碎成粉,過100~120目篩,其餘二十七味藥材,採用製劑手冊上介紹的水煎法、浸漬法或滲漉法製成浸出液、濃縮成稠膏狀,然後趁熱摻入鱉甲細藥粉,攪勻,揉製成丸。也可加入適量澱粉或米漿,用力攪拌或用手搓,使之成小顆粒,用制丸機製成藥丸,或將濃縮的藥膏與鱉甲粉混勻後,用手搓成丸狀,將丸塊壓過粗篩(16~18孔的鐵絲篩)製成溼顆粒。低溫乾燥後,再過細篩除去細粉,取得大小均勻丸粒,即得本發明中藥丸。或將濃縮的藥膏與鱉甲粉混勻後,烘乾碾成細粉過120目篩,將藥粉充填於0~3號硬空膠囊殼內,壓平蓋上上殼即得本發明中藥膠囊。本發明提供的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的中藥丸(膠囊)。通過扶正祛邪、滋陰洩火、涼血解毒、活血祛瘀、清熱利溼、益氣健脾、補氣血、強肝腎,能迅速排出人體內的各種有害物質,調節人體各臟腑平衡,抑制體液免疫,減少免疫複合物的產生,使直接誘發狼瘡的酶得到修復,恢復其正常功能,使疾病得到有效的控制或解除,達到治癒疾病之目的。
經臨床觀察治療100餘例,一般在20天內均能使紅斑、皮損等症狀減退消失,2~3個月內可使疾病併發症得到有效控制,治療5~6個月,即可痊癒。有效率98%,且治癒後的患者心理和精神狀態都能達到正常。因而可謂有效治癒,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不含激素及無毒副作用,使用安全,療程期短,見效快,效果好,治癒率高,復發率低等優點,填補了用純中藥且無毒副作用,能治癒系統性紅斑狼瘡的空白。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述實例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的純中藥丸(膠囊),它含有黨參、白朮、伏苓、石韋、二花、車前子、生地、蒲公英、麥冬、丹皮、山藥、青蒿、白花蛇舌草、黃芪、大青葉、益母草、元參、鱉甲、苡仁、當歸、大黃、赤白芍、澤瀉、鬱金、香附、丹參、秦艽、雞血藤等二十八味中藥藥材組成,其組方成份各組份草藥含量(單位克)黨參20 白朮15 伏苓15 石韋20 二花20 車前子12 生地30 蒲公英20 麥冬15 丹皮10 山藥20 青蒿20 白花蛇舌草20 黃芪12 大青葉10 益母草20 元參30 鱉甲15 苡仁20 當歸10 大黃6 赤芍15 白芍15 澤瀉12鬱金9 香附6 丹參20 秦艽10 雞血藤15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能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純中藥丸(膠囊)。
其製備方法為1.精選各草藥並分別乾燥、粉碎,再按配方稱重配料。
2.將鱉甲粉碎過100~200目篩得細粉待用。
3.將黨參、白朮、伏苓等二十八味藥材按配方稱重配料混合拌勻,放入容器,加藥材4倍量水,煎煮2h,取出煎煮液。再加入3倍量水煎煮1.5h。合併二次煎煮液,用200目篩過濾,濾液加熱蒸發濃縮至稠膏狀。
4.將濾液濃縮的稠膏中,加入鱉甲細粉,5%澱粉用力攪拌均勻,用手搓成丸狀,用不同規格的制丸機,壓製成藥丸或用粗篩(16~18孔鐵絲篩)製成溼顆粒,低溫乾燥後,再過細篩除去細粉,取得大小均勻丸粒,即得本發明濃縮藥丸。或在製得濃縮的草藥稠膏中加入上述鱉甲粉混合拌勻、乾燥、烘乾、粉碎成細粉,按每100克藥粉加55克煉蜜的量配調加熱拌勻成蜜膏,停止加熱待蜜膏完全降溫後,再用制丸機製成每粒重3克的濃縮蜜丸,即得本發明濃縮的藥蜜丸。或在濃縮稠膏中加入鱉甲粉拌勻,烘乾粉碎成細藥粉,再把藥粉填充於0~3號膠囊殼內壓平,蓋上上殼,即得本發明藥物膠囊。
5.按質量標準檢驗分裝合格後,即製得本發明的純中藥藥丸或中藥膠囊。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的純中藥丸或中藥膠囊,其特徵在於它含有黨參、白朮、伏苓、石韋、二花、車前子、生地、蒲公英、麥冬、丹皮、山藥、青蒿、白花蛇舌草、黃芪、大青葉、益母草、元參、鱉甲、苡仁、當歸、大黃、赤芍、白芍、澤瀉、鬱金、香附、丹參、秦艽、雞血藤等中藥藥物成份,各組份草藥含量(單位克)黨參10~20 白朮10~15 伏苓10~15 石韋10~20 二花10~20 車前子10~20生地15~30 蒲公英10~20 麥冬9~20 丹皮10~15 山藥10~30 青蒿10~30白花蛇舌草10~30 黃芪10~20 大青葉10~20 益母草10~30 元參10~30 鱉甲10~20 苡仁10~30 當歸10~20 大黃3~10 赤芍10~20 白芍10~20 澤瀉9~12鬱金6~9 香附6~9 丹參10~20 秦艽10~20 雞血藤10~20
2.根據權利要求書1所述的一種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的純中藥藥丸或中藥膠囊,其特徵在於各組份草藥含量(單位克)黨參20 白朮15 伏苓15 石韋20 二花20 車前子12 生地30 蒲公英20麥冬15 丹皮10 山藥20 青蒿20 白花蛇舌草 20黃芪 12大青葉 10益母草20元參30 鱉甲15 苡仁20 當歸10 大黃6 赤芍15 白芍15 澤瀉12 鬱金9香附6 丹參20 秦艽10 雞血藤15
3.根據權利要求書1~2所述的一種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的純中藥丸其製備方法特徵在於(1)將各草藥按「中藥炮炙學」要求進行篩選炮炙、烘乾,分別粉碎,再按配方稱重配料。(2)將鱉甲粉碎過100~200 篩得細粉。(3)將黨參等各草藥混合拌勻,煎煮2h;1.5h,取出煎煮液。煎煮液用200目篩過濾收集濾液。(4)將收集的濾液加熱蒸發濃縮至稠膏狀。壓製成不同規格的藥丸,或用粗篩(16~18孔鐵絲篩)製成溼顆粒,低溫乾燥後,篩出細粉取得大小丸粒,或按每100克藥粉加55克煉蜜用制丸機製成每粒重3克的蜜丸,即得本發明的中藥丸。
4.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一種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的純中藥膠囊,其製備方法特徵在於(1)將各草藥炮炙、烘乾,分別粉碎,再按配方稱重配料。(2)將鱉甲粉碎過100~200目篩得細粉。(3)將黨參等各草藥混合拌勻,煎煮2h;1.5h,取出煎煮液。煎煮液用200目篩過濾收集濾液。(4)將收集的濾液加熱蒸發濃縮至稠膏狀。(5)在製得濃縮的稠膏中,加入鱉甲細粉,用力攪拌後將稠膏烘乾,粉碎成細粉。(6)將製得的細粉填充於0~3號硬空膠囊內,壓平,蓋上上殼。即得本發明純中藥膠囊製品。
全文摘要
本發明屬於一種用於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的純中藥藥丸(膠囊),它主要由黨參、生地、丹皮、益母草、雞血藤、香附、鬱金等組成,經獨特的工藝製作而成,具有扶正祛邪、滋陰洩火、涼血解毒、活血祛瘀、清熱利溼、益氣健脾的作用,能迅速排出人體內的有害物質,調節人體各臟腑平衡,對系統性紅斑狼瘡治療時間短,見效快,治癒率高,無毒副作用,使用方便,填補了一項用純中藥能治癒系統性紅斑狼瘡的空白。
文檔編號A61P37/00GK1422643SQ01140418
公開日2003年6月11日 申請日期2001年12月6日 優先權日2001年12月6日
發明者高大海 申請人:高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