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美散文:親情系列
2024-09-09 23:08:10 1
姑舅親,輩輩親,打斷骨頭連著筋。親情可是連著血脈,想斷都斷不了。在這裡,小編為大家分享兩篇優美的親情散文。
第一篇香滿鄉,讓愛隨風飄香……
收到國家商標總局退回「香滿鄉」的商標受理函件後,小滿沉思了……
小滿常常和我說起他母親的故事,小滿總是熱淚盈眶,永遠的熱淚盈眶……
小滿的母親一生謹小慎微,自知在家地位不高(母親十四歲被送到當時富甲一方的爺爺的家做童養媳,服侍他的太奶奶,十七歲時和他父親拜了天地)。從不亂發言的母親不僅要做所有的農活,還要負擔起全家十幾口人的生活。煮飯,洗衣,養豬,種菜……
「文革」時期橫掃一切牛鬼蛇神,反動學術權威、走資派、歷史有問題的人……萬劫難逃。他的父親被揪出來,關進了牛棚。在那個慘絕人寰的年代,他母親歷盡了磨難,最大的哥哥和最小的姐姐中途夭折病死,這對他母親來說可能是一生最大的痛!
19歲那年,他一聲不吭棄學南下,母親聞訊昏倒了;
20歲那年,母親臨終前盼著望一眼她牽掛的小滿,小滿回來時沒有再聽見母親的嘮叨了;
29歲那年,父親昏迷,他趕回來時,錯過了父親最後的囑咐,父親帶著心事離開了……
他說:「十年前,我費盡心思離開家,十年後,家悄然無聲離開了我,我曾經這樣夢想著,等事業有成時,就買世界上最好的酒給父親,買最漂亮的衣服給母親,帶他們走出大山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時間沒有衝走他對母親的思念,隨著時光的流逝愈發強烈了。母親生前畫面象兒時的連環畫一樣在他腦海裡翻閱。常常在夜裡醒來時,他會勾起對母親深深的眷念和無法彌補的遺憾……
父親不在的日子,母親帶著嗷嗷待脯的哥哥姐姐住在屋漏偏遇下雨天的老屋裡。在那個特殊年代,母親受盡了折磨,辱罵挨打象天天吃飯夾菜一樣,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母親被一群袖戴著紅袖章的紅衛兵押到人民公社交代關於父親的問題,母親就象扁擔綁在板凳上整整睡了四十個黑夜,有「好心」的人勸說母親脫離「走資派」的父親,母親沉默地等著父親歸來。
父親回來後,去了鎮上當年爺爺的榨油坊做了一名臨時榨油工。那是個掙工分的年代,每到年底的時候,父親會分到些許茶油,母親就會把它藏起來。只有過年和家裡來了貴客的時候,母親就會用土紗布沾上茶油塗在鍋裡,把菜倒進鍋裡開始翻炒,那個時候,小滿就特別興奮,像小狗一樣跟著母親跑進跑出,他踮起腳伸長脖子望著鍋裡,口水咕隆咕隆往喉嚨下咽,母親,那份最美的滿足讓他一生回味……
母親離開後,父親很想小滿留在他身邊做一名榨油工,小滿卻義無反顧地選擇了色彩斑斕的世界。
繁華落盡,如夢無痕。他開始厭倦了表面光鮮的編導工作,每逢傳統佳節,他就獨自去旅行,他不願意在世俗面前流露自己的孤單和思念。
汶川地震發生後,小滿邀請好友MatthewLiee(一位來自北極的環保音樂大師,聯合國環保環義工)來重慶舉辦環保音樂公益展,席間,MatthewLiee送了小滿一雙環保筷子和一瓶從新加坡帶來的茶油。小滿問MatthewLiee為什麼帶著茶油做巡展?MatthewLiee對小滿說:茶油是世界上最好最環保的食用油,在歐洲、亞洲一些國家和地區,很多人在食用它。而在它的主要原產地中國我卻很難買到。」MatthewLiee的話深深地觸痛了小滿。小滿對MatthewLiee說:我的家鄉有很多很多……
少年時候,油茶果採摘的季節,小滿的母親總是天沒亮就出門,走上十多公裡的山路,翻越幾座山頭,去到只有她熟悉的山林採上一整天的油茶果,傍晚的時候,小滿坐在老屋的門檻上,望著熟悉的方向,盼著母親回家。天很晚很晚時候,母親瘦弱的身體擔著足足上百斤的油茶果搖搖晃晃地回來了。
半個多月的採摘季節裡,母親總是如此反覆著。採摘回來的油茶果先曬,取籽再曬乾。父親就挑著亮黝黝的油茶籽去到了鎮上的油坊。小滿後來才知道,油茶籽都被拿去換錢供他和哥哥讀書了。小滿決定去完成父親的遺願。
2009年小滿去北京出差,經朋友的引薦,結識了食用油界威望很高的武先生,武先生幫助小滿確認了北緯三十度的油茶果所蘊含的抗氧化物最豐富、濃鬱的果香味最飽和。工程師們幫助小滿確認了油茶果榨取的過程對單不飽和脂肪酸和抗氧化物的最大保留。2012年,小滿關閉了工作室,用了所有的積蓄在北緯三十度的黃山西麓購買了部分六十年代種植的老油茶樹林,開始將研究的理論轉化為實踐。
第一滴茶油榨取出來,小滿在日記裡寫下這樣一段話:
「我驅不散18年的愧疚,遺憾將伴隨我慢慢老去,香滿鄉的情懷,將永遠隨愛飄香……」
第二篇美麗心情
六十年太長,六十年又似乎太短,六十年的一個約定,觸動了我那些不可名狀的情緒。
寫一些輕描淡寫的文字,看一些或明成暗的風景,不緊不慢的日子裡,我一直念念不忘著2014成都那場未曾謀面的雪,一直期待著落魂橋頭那一枚迎風待展的梅枝。
獨倚寒窗,舉頭望月,太多的念想滑落在清冷的午夜,回首曾經的2014,春風三月的夢想一如鏡中水月般虛無縹緲,巫昌友曾經說過青春是不堪百度的,當我們帶著不舍,帶著不忍,帶著矛盾而糾結的心情作別2014時,不再青春的臉龐寫滿了莫名的惶恐與無奈。
西嶺飛雪,望不斷東吳萬裡船。白鷺翩翩,寫不盡黃鸝鳴翠柳。
從落魂橋到太平橋,一段不足二十公裡的路程,我竟花了三十餘年的光陰。緣分兩個字,漫妙的註解了一段與風花雪月無關的故事。
落魂橋是橋,橋上走過了一段等待二十年的愛情故事,關於周老師,關於碧玉,一些簡單的文字溫暖了一段美麗的童話,一直以來,我都認為愛情是沒有童話的,當海枯石爛日漸憔悴的時候,周老師與碧玉的舊事卻喚醒了久違的童話。
太平橋也是橋,我卻觸摸不到它的坐標,寫一些青澀的文字,為六十年的約定做一個簡單的序。
青草枯黃,春風吹又生,我不知道自己會不會在東風裡悄然吐綠,聽一些故事,唱一些老歌,人是不可能生活在記憶裡的,也是不願意在記憶裡存活的。
錯過了2014,又會遇上2015,六十年的約定,會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人生期待的是美麗如畫,枯枝新芽,孕育的不僅僅是簡單的美麗。
經歷太多也就傷感太多,有過空折枝的失落,也有過無語看花落的沉默,即使再美麗的季節都會有花兒凋零。即使再寒冷的日子也會有花兒盛開。
心情總會有殘缺,心靈總是需要一分簡單的美麗。
在簡陽的賈家場,我曾經邂逅過一位美麗的美容師,她有一個很清麗脫俗的名字____錦妍
看似柔弱的女子,卻用一枝平淡的畫筆,勾勒出了一個個鮮活而美麗的笑臉。
說來也很神奇,在她的筆下,不管什麼樣的女子,都會綻放出青春的美麗。
在賈家街上,流傳著這麼一個故事:一個三十歲的女人因為長相問題離異了,她很傷心,差點失去了生活下去的勇氣。
錦妍聽說後,親自上門給她做了一些簡單的交談,三個月後,當這個女人再次出現在賈家街上時,容光煥發的她讓所有的人都亮瞎了眼。
我是個不太相信脫胎換骨的人,卻被這個故事深深的震撼了。
我曾經私下問過錦妍,美容的秘訣是什麼?
錦妍總是笑而不答,再我再三的追問之一下,她才告訴我美容的最高境界是美麗心情,只要心情美麗了,一切都美麗了。
我有些慒懂,又有些若有所悟,凋零的過往,不正是需要一分心情去美麗嗎?
太平橋終究會由陌生走向熟悉,六十年不短,六十年也不會太長,一輩子的初衷,需要的是美麗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