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細節描寫初中作文
2024-08-13 14:44:10 1
導語:「人物」是文章的靈魂,但在學生的習作中常見的人物形象往往是千人一面,既無個性,又不生動,整篇文章顯得乾癟乏味,缺少感染力,小編整理有關細節描寫的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細節的描寫
「人物」是文章的靈魂,但在學生的習作中常見的人物形象往往是千人一面,既無個性,又不生動,整篇文章顯得乾癟乏味,缺少感染力。仔細閱讀這些作品,就會發現這樣一個共同的問題:往往只是一味地追求把某件事寫完整,而忽略了進行生動具體、細緻入微的細節描寫。
細節描寫的範圍很寬廣,它的作用也是多方面的,但主要還是刻畫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一個個傳神的細節,猶如人體身上的細胞,沒有了它,人就失去了生命;文章少了細節,人物形象就失去了血肉和神採。作家李準說:「一個細節在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徵的作用上,有時和一個情節、一場戲肩著同樣的作用。」正如平常所謂的「於細微處見精神」。
文學大師的創作,就非常重視對細節的描繪。魯迅的《阿Q正傳》中有一段阿Q刑前畫押的細節描寫:「要畫圓圈了,那手捏著筆只是抖,於是那人將紙鋪在地上,阿Q伏下去,使盡平生的力畫圓圈。他生怕被人笑話,立志要畫得圓,但這可惡的筆不但很沉重,並且不聽話,剛剛一抖一抖的幾乎合縫,卻又向外一聳,成了瓜子模樣了。」這個行為細節,具體、形象、生動地反映了阿Q的性格特點――直到死還恪守著自欺欺人的「精神勝利法」。當人們讀到這一細節描寫時,誰又能不覺得阿Q的可笑、可悲、可憐?又怎麼會不「哀其不幸,怒其不爭」,進而深思國民劣根性?
不僅中國作家如此,外國作家亦然。如巴爾扎克的《歐也妮・葛朗臺》中寫葛朗臺死前,當神甫把鍍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唇邊讓他親吻基督的聖像時,「他卻作一個駭人的姿勢想把十字架抓在手裡,這一下最後的努力送了他的命」,只這一細枝末節就活畫出了這個守財奴貪婪成性、至死不變的醜惡形象。正是細節描寫,使人物有血有肉,性格鮮明,形象栩栩如生;有了鮮活的人物,整篇文章因之而充滿生機,產生強烈的感染力。
當然,並不是所有生活上的細節都具有價值,也不是只要寫得「細」就可以了。好的細節描寫必須是有用的、真實的、典型的。它必須為展示人物的精神風貌和深化文章的主題服務,它必須符合人物的性格特點,符合現實生活的實際,應最能突出人物的個性特徵。細節從哪裡來?文學來源於生活,細節就在豐富多彩的生活之中。做個生活的有心人,時時處處留心觀察身邊的人和事,特別是自己的描寫對象。紹興街頭,鹹亨酒店,魯迅潛心觀察短衣幫與長衫客,才「畫出沉默的國民的靈魂」。都柏林陰暗的咖啡室,喬伊斯冷峻地打量著遊蕩的妓女、騙子、精神病患者、乞丐和富人,醞釀著震驚世界的《尤利西斯》。古往今來,偉大的作家,總是終生用心捕捉那些使靈魂顫慄的人和事,熔鑄成千古流傳的篇章。捕捉細節、運用細節,讓這一把金鑰匙為你所用,使你的文章散發出熠熠光彩!
第二篇:細節的描寫
一滴水能反映出太陽的光輝,一片枯葉能顯現肅殺的清秋,窺一斑而見「全豹」。
馬蹄聲聲,我心悠悠。那鳥兒一定在安慰我,望著薄暮中的宮殿,我竟發現它有些衰敗,有些齷齪。我清楚地記得,在宮中,我的每一夜都獨自在冰冷的玉枕上度過,每一日都在猜忌與妒忌中度過,錦衣玉食,絲竹管弦之後,我面對的是毛延壽們的貪婪和盤剝,以及姐妹們孤獨的淚水。我曾希望皇帝會垂青於我,但我又怎能向毛延壽彎腰低頭!
「老栓也向那邊看,卻只見一群人的後背,頸項都伸得很長,仿佛許多鴨,被無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著。」
(阿Q)要畫圓圈了,那手捏著筆只是抖,於是那人將紙鋪在地上,阿Q伏下去,使盡平生的力畫圓圈。他生怕被人笑話,立志要畫得圓,但這可惡的筆不但很沉重,並且不聽話,剛剛一抖一抖的幾乎合縫,卻又向外一聳,成了瓜子模樣了。」
約客(趙師秀)
l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有約不來過夜半,閒敲棋子落燈花。
材料二點絳唇
李清照
蹴罷鞦韆,起來慵整纖縴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
見客入來,襪剗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1、秋天樹上枯黃的葉緩緩欲墜的姿態令人駐足,它總是在落地之前,做出最後的拼搏,到少再做一個優雅的後空翻或者再轉個圈,然後才心甘情願地成為人們腳下那一聲不以意的脆響。
2、天邊那一彎新月發出淡淡的清輝,靜靜地灑在陽臺上。迷朦的月色下,那些白天裡奼紫嫣紅的花,青翠欲滴的葉,都顯得暗淡多了。這時候,幾朵剛開的曇花冰清玉潔,散發出縷縷清香,沁人心脾。啊!還有一朵正含苞欲放的蕾兒,會不會開呢?我端詳了好一會兒,忽然間,花蕾動了一下……終於,花蕾尖上不知不覺裂開了一個小孔,接著,小孔緩緩地張開,然後花瓣一片片地逐漸舒展開來。那一片片花瓣象是水晶雕成的,連一條條花脈都看得清清楚楚;花心潔白柔嫩,花邊透出了一層鵝黃。」
1、王道士每天起得很早,喜歡到洞窟裡轉轉,就像一個老農,看看他的宅院。他對洞窟裡的壁畫有點不滿,暗乎乎的,看著有點眼花。亮堂一點多好呢,他找了兩個幫手,拎來一桶石灰。草扎的刷子裝上一個長把,在石灰桶裡蘸一蘸,開始他的粉刷。第一遍石灰刷得太薄,五顏六色還隱隱顯現,農民做事就講個認真,他細細刷上第二遍。這兒空氣乾燥,一會兒石灰已經幹透。什麼也沒有了,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洞中成了一片淨白。道士擦了一把汗憨厚地一笑,順便打聽了一下石灰的市價。他算來算去,覺得暫時沒有必要把更多的洞窟刷白,就刷這幾個吧,他達觀地放下了刷把。
2、他呆坐在地上,雙目呆滯,兩眼無神,一切都無法挽回。一切還浮現在眼前,劊子手刀起刀落,自己便失去了做人的尊嚴,他想到了死。
白菱已經掛好了,他梳了梳零亂的頭髮,洗了洗臉,他要乾乾淨淨地來,乾乾淨淨地走。一切完畢後,他慢慢地踩上了凳子,將頭伸進了白菱挽成的圈子裡,就在他即將蹬翻凳子時,他想到了《史記》,想到了他的理想。對,我不能如此輕生,如此對不起生命。
於是他走下凳子,整了整衣冠,重新開始生活。
第三篇:細節的描寫
進入初中的學習後,語文作文基礎不好的同學,就要重視對語文作文的練習。針對語文作文的學習,我們學大專家認為要從寫作技巧展開練習。下面就針對描寫技巧,為大家帶來了細節描寫的作文600字。
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爸爸對我說:「穎穎,我今天帶你去上海體育館溜冰。」聽了爸爸的話,我興奮不已。
我和爸爸馬上出發了。我們走到輕軌站,上了車。時間一會兒就過去了,我們到站了。我們來到了溜冰地點,買好票,戴好護具,穿好溜冰鞋,進去了。
「呀,這冰可真滑呀!我站不穩。」隨之,「撲通」一聲,我摔了一跤。我好不容易爬了起來,抓住了扶手,任憑媽媽怎麼說,我就是不肯鬆手。媽媽鼓勵我說:「穎穎,你不是很喜歡李白的一句話『只要工夫深,鐵棒磨成針』嗎?既然你很喜歡李白的這句話,就應該去做到它,不是嗎?「聽了媽媽的話,我才慢慢地走了起來。我剛走到角落,腳一滑,一屁股摔了一跤。於是,我在一旁觀察著一些溜冰高手,看他們是怎樣溜冰的。他們個個身輕如燕似的,身體往前傾斜。我學著他們的樣子,可是,我卻摔了個「嘴啃泥」,本來想不學的我想起了媽媽的話「只要工夫深,鐵棒磨成針」。於是,我拍拍身上的雪,開始從頭學起。我慢慢地在冰上走了起來,滑到角落,看到一層層銀灰色的薄冰,原來我已經滑了一圈啦!這一定是我剛才摔跤過的地方。看來,我還是繞道走吧,省得再摔跤了。我滑了一圈,二圈……然後,我滑到冰的中心,在彎彎曲曲擺放著的五顏六色的塑料桶中溜起冰來。最後我能夠自如的溜冰了,我站在那裡臉上流露出笑容,心中洋溢著成功的喜悅。
這次我學會了溜冰,就像這句名言說的一樣:只要工夫深,就是鐵棒也能磨成繡花針。至今,這件事還是讓我非常難忘。
第四篇:細節的描寫
上個學期的一個星期上午第三節課,我們來到操場上準備上體育課,可是我們一個個拿著袋子,有許多老師都投來了疑惑的眼神,最有趣的就是體育老師了,他們知道我們這是去煮湯圓,便叫我們煮好湯圓給他們,一個人至少要十個呢!
在第四節課時,施老師把我們帶到了科學館,大家都把東西都放在了桌子上,每一組一部分人在那裡負責煮湯圓,一部分人把材料準備好,等待著湯圓的來到,同學們手忙腳亂的,有的水沸騰了,可湯圓不見了;有的湯圓煮好了,有急忙找碗,施老師也沒閒著,有的要讓施老師看熟了沒,有的要老師來煮,科學教室裡沒有一秒是安靜下來的。我們這組可成功了,我們的水一沸騰,我們就放入兩包湯圓,我們的湯圓可多了,我們不但湯圓多,還是最快吃到湯圓的,別的組都很羨慕我們這麼快就吃到湯圓了。
最好笑的就是,我們只顧著品味好吃的湯圓,卻忘了正在煮的湯圓,我吃著吃著,一轉頭就看見,有許多泡泡往外衝,我忙叫王碩,大家都圍著鍋不敢拿起來,最後王碩把鍋蓋那了起來,許多煙像小鳥一樣到處飛,我們忙叫施老師,施老師叫我們多加點水就可以了,我們放入水,,終於「小鳥」們安頓下來了,我們坐回位子有開心的吃起來。
吃飽了,就走吧!等一下,你們好象忘了什麼事,那就是整理。不要認為整理很無聊,我們這組分工明確,洗地洗,擦地擦,理地理,這樣一下子就整理好了。同學們也一樣,跑來跑去。
那一節課,科學教室都是我們的笑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