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儉節約從我做起800字
2024-08-12 06:48:11
勤儉節約只要每一滴水、每一度電、每一張紙、每一粒米做起,人人付出一點點、一舉手、一投足,水滴也能匯成大海,不是嗎?下面,語文迷小編為廣大朋友提供勤儉節約從我做起800字,一起加入到勤儉節約的隊伍中去!
勤儉節約從我做起800字_1
「儉以養德」是諸葛亮的一句名言。勤儉節約不僅能積累財富,還能培養艱苦創業的精神和奮發向上的品質。世界上任何一個民族的崛起和國家的昌盛,無不經過長期的艱苦奮鬥。勤儉節約,艱苦奮鬥這一傳統,也是中華民族的「傳家寶」,今天,我們提倡理性的適度消費和低碳的生活習慣,「傳家寶」更不能丟。
2008年6月1日,一碗飯,一碗湯,這就是胡錦濤總書記在甘肅地震災區時的午餐。總書記用餐的帳篷,是戰士們的食堂,搭建在甘肅地震災區一個偏僻的高海拔的小山村裡。戰士們的午餐,還是相對豐盛的,但是,胡錦濤總書記只吃了一碗米飯,盛了一碗菜湯。看到這個電視畫面,許多人的眼眶溼潤了,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毛澤東主席曾經深刻地指出:「要使我國富強起來,需要幾十年艱苦奮鬥的時間。」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鄧小平總設計師告誡全黨:「艱苦奮鬥是我們的傳統,艱苦樸素的教育今後要抓緊,一直要抓六十至七十年。我們的國家越發展,越要抓艱苦創業。提倡艱苦創業精神,也有助於克服腐敗現象。」胡錦濤總書記在西柏坡學習考察時,曾經引用明朝薛?的話告誡大家:「節儉樸素,人之美德,奢侈華麗,人之大惡。」
再看看我們如今,走進學校飯堂,食物是相當豐盛的,有雞腿,豬排,大排。和胡錦濤總書記吃的比起來,我們都比他吃的好,但我們有些人吃了一口就倒掉了,多浪費呀!難道他們不知道「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嗎?」
現在每個孩子都是爸爸媽媽的掌上明珠,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爸爸媽媽燒的菜有些人都不吃,只能倒掉,所以我們每個人都要行動起來,勤儉節約,不要浪費糧食,浪費最可恥的。同學們,我們要向胡錦濤總書記學習,不要浪費糧食。
司馬光曾經說過:「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這是古人給我們敲響的警鐘,所以我們要勤儉節約,那些農民在烈日炎炎的陽光下幹活,多麼辛苦啊!他們披星戴月,任勞任怨,可換來的卻是我們的浪費,全體人民應該保持「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的作風。
勤儉節約從我做起800字_2
每當我向爸爸、媽媽要錢的時候,他們除了問清楚要錢的原因外,總要叮囑一句我們這裡家喻戶曉的俗語:「吃不窮,穿不窮,不會划算輩子窮」。而我對這句話的真正理解,是在最近當了一個月的「家庭財政部長」以後。
為了培我養獨立花錢和當家理財的能力,上月初,媽媽按照我們家過去的月生活標準,把當月的總開支500元錢給了我,讓我全權安排這個月全家的一切開支。
於是,根據我們家的實際,我按米麵菜油肉、鹽醬醋茶酒、水電煤話衛三大項目劃分,計劃分配,合理安排後,特地留下了50元錢的機動。可是,沒幾天,我就私下裡買圖書,與同學聚會,三下五除二將它花掉了。沒想到,還不到半個月,就從老家來了兩撥親戚,一下字,我的財政就出現了40塊錢的赤字。要不是媽媽從平時的節儉中拿出錢來給填上,我還真不知該如何來對付那種嚴重的局面。
從當這個月的「家庭財政部長」的實踐中,我不但懂得了「吃不窮,穿不窮,不會划算一輩子窮」這句俗語的真正含義,而且還深深地認識到了勤儉節約家事興的道理。如果把安排我們一家人全年的開支當作是打一場大戰役的話,那麼,我當一個月的「家庭財政部長」只是指揮了一次小小的戰鬥。這場大的戰役,不只包括一家人一個月的生活開支,還包括購置家庭大的生活設施、人親客往、頭痛腦熱、穿衣買鞋、我的上學費用、購買必要的書籍、贍養爺爺奶奶、姥爺姥姥的費用以及預留一點錢以備急需等等。如果爸爸、媽媽也像我這樣沒有全局觀念,大拋大用,不善於「划算」,不善於勤儉節約,那麼家事怎麼能夠興旺呢?
一個家庭是這樣,一個國家不也是這樣嗎?為了祖國的繁榮富強,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毛澤東、周恩來他們一直以來都十分注意勤儉節約。毛澤東連一件睡衣都要反覆縫補,直到實在是不能穿了才不得不更換,而我們國家的「大總管」周恩來的一件襯衣,補了又補,多次更換衣領,不但接待外賓穿,出國訪問也穿,不穿了,還脫下來放在保密箱裡。現在,以胡錦濤同志為首的黨中央號召我們要建立節約型社會,這就是為了振興中華,使祖國更加興旺發達啊!
因此,我要說,勤儉節約不但能夠使家事興旺,還能夠使國事興旺。
勤儉節約從我做起800字_3
節儉是一種美德,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應擁有的品質。但在今天,隨時隨地,我們都能夠看到一些人浪費的可恥行為。每到這時,我都不禁替那些人深深的惋惜:他們不僅浪費了糧食,還使自己的心靈沾上了汙點,這是多麼可悲啊。
記得有一次,我們全家外出去吃飯,吃到最後,爸爸碗裡還剩下許多,我和妹妹勸爸爸趕快把飯吃掉,不要浪費糧食,可爸爸一再推說自己飽了,吃不下了,就好像我們是在無理取鬧一樣,卻從來沒有想過糧食的來之不易。唐朝詩人李紳說過「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是啊,每一粒糧食都是用農民伯伯的汗水和心血換來的,我們怎麼能浪費?我曾看到過這樣一篇報導:如果全中國上下13億人每人節約一粒糧食,那麼這些省下的糧食足夠5萬人吃一天。這是一個多麼觸目驚心的數字啊,可見,節約是非常重要的。
節約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在現實生活中就有許多例子。如:及時關好水龍頭,把飯吃乾淨,不要扔還沒有用過或還沒有壞的生活用具……
有一天,我們出去散步,透過一家餐廳的玻璃看見一個孩子委屈地站在椅子旁邊,嘴裡結結巴巴地說著什麼。剛開始,我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後來過去一看,才知道了事情的原委。
原來,孩子的母親和一些人吃飯,吃完飯要求把剩菜剩飯全部打包,可是孩子覺得很難為情,所以央求媽媽不要打包了,免得讓人笑話。幾番爭執後,母親生氣了,要求孩子把《憫農》背一遍。孩子背得結結巴巴,不甚流利,眼神中有埋怨母親的意思。背完後,母親對孩子自然是少不了一番苦口婆心的「大教育」,那母親說:「孩子,你知道嗎?這些菜是農民們辛辛苦苦種的,不能糟蹋它們,如果糟蹋它們就是不尊重農民的勞動。所以我們一定要珍惜並且不浪費一點兒糧食。」看來那孩子也明白了,低頭向母親認了錯,這件事情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節儉是重要的,浪費是可恥的,作為21世紀的小主人,我們決不能喪失節儉的品質。我們應該從一點一滴做起,做一個勤儉節約的好公民。
勤儉節約從我做起800字_4
清潔工,一個多麼不起眼的工作,一個多麼辛苦費勁的工作。她,那個年過半百的老奶奶,卻是每天堅持,從不放棄。每天清晨,我去上學時,都會看到她的身影。不論颳風還是下雨,不論嚴寒還是酷暑,天色晚了,人群減少了,而她還在弓著背默默地清掃大街。
一次嚴冬的早晨,我又經過了那條街,街上人煙稀少。我習慣地走在了那條人行道上,想與老奶奶打個招呼。可是,卻沒見她的身影?難道老奶奶老奶奶生病了,我們都在為她提心,可過了十幾分鐘,她拉著車拿著掃把來了,從此以後,我們大家都很佩服這位老奶奶。
在大家的眼裡,清潔工,可能帶著點貶義。某某家長常常指著街道上清掃垃圾的清潔工教育她的孩子:「你看,你看,如果你不認真學習,長大以後也掃大街,和垃圾打交道吧!」
可是,清潔工的工作雖然卑微,卻是這個城市所不可或缺的呀!再看看貪官是怎麼生活的?
瀋陽市前市長慕綏新,他的女兒慕洋借慕綏新的力量,通過種種手段大肆漁利,攫取無數黑心財富。在瀋陽、北京和上海三地擁有6套以上的房產。曾在2000年4月15日以其公婆的名義一次性付款購買兩套公寓,時價338萬元,單價約合9100元/平方米。其中一套建築面積為154平方米的三室雙廳雙衛豪宅,室內擺放的家具大到衣櫃小到茶几,全是從美國裝箱運到瀋陽的,餐桌和餐椅則是從法國進口的。
這是典型的「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事情,雖然是女兒的行為,但無法不歸入慕綏新的頭上。
做為「人民的公僕」的慕綏新,他在位想的不是如何為人民辦實事,而是千方百計地從勞苦大眾手上撈取好處。他的職業能和清潔工相比較嗎?清潔工才是「人民的公僕」,而像慕綏新這樣的官員只能說是「人民的蛀蟲」吧。
這個社會需要各種各樣的職業,在反腐倡廉,廉政文化進校園的今天,我們每一位虛心好學的小學生,都要在心中建立起一架天平,「以勤儉節約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讓我真正從生活中體會到了什麼是高尚的,什麼是可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