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啟示作文900字【優秀】
2024-09-12 22:06:10
面對四季輪迴的大自然,同學們可曾從中感悟到什麼嗎?語文迷小編今天給同學們帶來了大自然的啟示作文900字,希望大家喜歡!仔細觀察身邊的大自然,你也會發現其中的奧妙!
大自然的啟示作文900字_1
動物的生存之道,至少在初生之後要懂得如何覓食,如何避免掠奪者追捕,和如何辨認同類作繁殖之用。到底動物如何有能力作出這些舉動?
動物的部份身體機能所作出的行為是控制於其基因,謂之「本能性」和「先天性」的行為。這些先天性、本能性的行為對年青動物尤其重要,幫助它們對於哪處危險、哪些食物能吃有初步認識慨念,待它們長大以後,自然就會熟能生巧,更能學習如何適應並作出更複雜的行為活動。
大部份動物都有學習的能力,就如昆蟲也如是;好像蝴蝶先天就能被五顏六色的花朵吸引,又固定地地某些顏色的花朵特別偏愛,對於這些先天性,蝴蝶會在成長期間繼續學習,加強辨認這種偏愛顏色花朵的顯性。這個例子,好證明動物具有適應環境的本能。倘若蝴蝶不能學習加強對某些花朵顏色的辨認,就會難以覓食,繼而落得餓死下場。
並非所有動物都有學習能力,那些初生不久就得離開父母的初生動物,從小就要自力更生,所有行為都是預先被編排好的,包括認清同類的能力都是從未被授予的。然而,受父母哺育照顧的初生動物,不單在初生後不久有一段時間從嘗試和錯誤中學習,又能讓它們多些接觸同類,加強對同類動物的辨識。
鳥類小時候大多數受父母所哺育,初生不久就儘快地學習母親作出的行為舉動,稱為「烙印認知」;這種學習方式不但由它們學習對象的影響,同時也會影響它們如何選擇適合的同類作日後的伴侶。初生的哺乳類動物就幸運得多,它們與父母結伴的時間較長,有時會直至自己斷乳,有時會到母親再懷孕時才會脫離父母。這段學習的時期相當長久,令初生哺乳類動物有足夠時間通過觀察父母的舉動,學習複雜的行為。初生的樹懶就在觀察時學習如何分辨哪些樹能吃;小舔母親的口了解母親到底在吃什;幼時大象學習環境的多變和找尋水源;而猩猩則學習善用大自然提供的工具,以增力生存機會。除了人類以外,其他哺乳類動物的母親都沒有一套如何教曉初生動物求生的方法,它們只會讓孩子留在自己身邊,任由它們學習自己的行為舉動,希望它們通過嘗試和失敗中汲取經驗,模仿母親的舉動自己重複再做。至於它們的思想,到底在想些什,則無從稽考。
動物有它們的生存的道理,我們不能去破壞。
大自然的啟示作文900字_2
江河奔流入海,人們看到了,「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大千世界花草樹木,佛教之人看到了「一花一世界,一樹一菩提」;月圓月缺,古人看到了「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大自然千變萬化,豐富多彩,在給我們帶來美麗享受的同時,也蘊含了許許多多引人深思的道理。
李清照看到細雨梧桐,點點滴滴,發出了「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的哀嘆。龔自珍筆下的落花入土,化泥護花,也表現了人像花兒一樣所有的奉獻精神。各種各樣的自然現象,引發了無數人的聯想,也蘊含著無數道理。
春去秋來,大自然告訴我們「逝者如斯去,不舍晝夜」,而我們應該明白「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落日無邊,江水不盡,是在告訴我們,要抓緊時間,「此身此日更須忙」。大海無邊際,壁立無頂峰,從中感受到的寬闊胸懷非同一般,「千裡之堤,毀於蟻穴」,人們了解了不要放過任何一點瑕疵,這些人生哲理,蘊含於美麗的自然景觀中,有美麗了我們的心靈。
人類根據蒼蠅的眼睛發明了蒼蠅眼照相機;蝙蝠在夜間飛行,幫助人們發明了雷達;看到鳥兒在空中飛翔,人們萌發了飛的願望,發明了飛機;魚兒遨遊水中,幫助人們發明了潛水艇;就連牛頓總結出萬有引力定律,也是一個蘋果掉落在他頭上後引發的思考······千千萬萬的大自然現象,無時無刻不引發著人們的思考,幫助人們實現了一個又一個的夢想······實現了一個又一個的歷史跨越。
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志士,面對大自然的千變萬化,發出了無限感慨。杜甫登泰山,發出了「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感嘆;李白見黃河,發出了「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的絕唱;東坡遊赤壁,發出了「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的吟詠;王羲之有蘭亭,《蘭亭集序》橫空出世,王勃登滕王閣,《滕王閣序》千古流傳。大自然不僅給了我們無限遐想,還給我們帶來豐富的文學作品,留下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大自然給了我們許許多多的啟示,許許多多的財富。正因如此,我們更要珍愛自然,珍愛這萬物之母。
大自然的啟示作文900字_3
仙人掌,螞蟻,這些自然的事物隨處可見,因此它們並不稀奇,但你可別小看它們。你是否看過一群小小的螞蟻,在牆壁爬動著,它們時時抬著像沙子一般小的食物,成群結隊的走動。那細小的身材,生命十分柔弱,只要被人一壓,它的一生,可能就這樣結束。
螞蟻雖然渺小,但非常團結。一隻螞蟻找到食物,由於食物的體積太大,自己無法搬運,它便立刻回巢,通知夥伴,大家一起團結起來,就能成功了。我們也是一樣,如果不能團結,像一盤散沙一樣,一點力量都沒有;如果能合作,在做人處世上就能屹立不搖。
仙人掌生活在沙漠地區,那裡酷熱無比,還有許多惡毒的猛獸,處境十分危險。但是仙人掌生活在那裡許久,卻不見它絕種,這是因為它為了適應險惡的環境,長出了尖銳的刺,使動物們無可奈何。這似乎告訴我們,必須克服困難,外在艱苦的環境,要靠自己堅強的毅力去解決。俗語說:「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就是這個道理。
大自然中,給我們的啟示實在太多了,只要用心體會,都能讓我們對生命有更深一層的體認,像仙人掌,螞蟻,不都是很好的例子嗎?大自然對人類的啟示,大自然是美麗的大自然,我們因該保護大自然,不能丟垃圾、吐啖、砍樹。
接著,我給大家講個故事。從前有一個村,他不愛保護大自然就砍樹,拿樹做成椅子和桌子,不久,哪個村裡人覺的房子舊了該換新的。人們都去砍木做房,房子做好了,那裡村字的人都高興的叫了起來,有的驕傲到比誰的房子美就這樣子人們天天都砍樹。不久洪水來了,洪水把村莊全毀了,漂亮的房子都給兇猛的洪水衝走了,因為沒有樹的阻擋下著些房子都被衝走了,這裡都變成廢區,這個故事給告訴家不要亂採地。大自然這麼好為什麼還要有人破壞呢?
讓我說吧!因為有人沒地方丟,沒辦法就丟到地下,有的人以為丟垃圾就這麼一丟多沒家教,還有在我們的班裡有人把蘋果不吃在上面畫畫多可惡,還有的吃口香糖,吃了吐在地下讓值日生添麻煩,在這麼好的環境下學習聽,那一群一群的螞蟻搬的小骨頭是教我們團結,那蜜蜂去採蜜是教我們勤勞,你看大自然多麼美好,去破壞它捨得嗎?
大自然的啟示作文900字_4
車在南橫的曲折蜿蜒裡。
一步就是千裡,深崖斷谷,天泉山澗。「美」在這裡幾乎不成問題。開一扇窗,擷取一片山嵐,風呼朋引伴而來;穿過層巒疊嶂,杉林,河谷在陽光閃耀之處,大自然為我們開拓了新的視野。
人因哆嗦而立刻遁入寂靜裡,雖然無語片刻沈默,卻各自思尋生命的奧義,是怎樣的鬼斧神工,椎心泣血,成就了大地如此壯闊的景觀,而先民胼手胝足,一鑿痕一雕鏤幾乎是以開天闢地的精神,貫穿這步步的山嶽,誠然令人肅然。
車愈向上爬行,海拔愈高,人的適應力也就低了。頭昏,耳鳴襲擾賞玩的遊客;山風灌入車內,吸進一股清新冷澀的氣味,人便在開窗搖窗之間,接受山的教化,自然的洗禮。而鳥是山間的主人,大清晨便出來覓食,不時見到巨嘴鴉停於枯木上,以迎賓之姿靜立端坐。
因文明尚不及全面破壞,山中的一切顯得自然而有神韻。不論是一草一木,一枝花一點露,總覺得生長是如此理所當然。而那些活過幾世紀,隨著改朝換代仍保有原貌的老樹,光彩奕奕散發著生命的氣息,昂揚張拔向天際伸展,每一個角度,每一個軀幹轉折,鮮明而有力量,如一位王者,親臨天下,指喚著他的隨從,完全徵服了這片天空。
我們也全然被徵服了。人之模仿自然勝於利用或改造它,科學的力量雖逞一時之快,表面上看起來似操控萬物,其實卻反為自然所主宰,我們實在無法否定大地的力量,就像所有人一回到原野的懷抱,便要為它悸動,震懾一般。也因為如此,我們始終不能忘情於山水,總竭盡所能刻意去親吻它的芳澤,領略它的甜蜜。
更有甚者,大口呼吸森林釋放之芬多精,饞嘴似的拍攝,錄影,恨不得能將這整座山林悉數搬回,製成盆景,擱於案頭,鎮日把玩。自然是魔,駕馭人的心靈。老子早有暗示:「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只要我們愈向它靠攏,便發覺宇宙奧秘愈是神奇,如源源不斷的聚寶盆,永遠等待人去探訪,去揭面紗。
車過隧道,並不挺長,前後卻判若兩個世界。隧道口前,豔陽在天,風光綺麗,明暗有致;一出隧道,進入啞口,天氣忽變,山嵐縹緲,氣象萬千,更顯陰沈詭譎。一隧道之隔,變化如此,不禁令人臣服感慨。
也只有大自然能夠在瞬間拂袖輕撥,談笑中呼風喚雨,怡然自得。相較於此,我們不是如同蜉蝣般,汲汲營營於生滅間嗎?這是大地傳達的語彙,也是它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