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作文:心中的牽掛
2024-09-13 01:56:10
牽掛是人類的一種情感,這種情感生於不舍,生於眷戀,生於懷念。今天小編就來分享暑假作文:心中的牽掛,請各位讀者好好欣賞和借鑑。
暑假作文:心中的牽掛(一)
我心中的牽掛——莫紫琪,一個讓我日夜掛念的妹。她是姑姑的女兒,從小寄養在奶奶家,直到五歲多是姑姑要來帶她回去廈門讀書,儘管總是堅強不愛在別人面前流淚的我,那是眼淚決潰了,我抱著她流下了不捨得淚,她也反抱著我安慰著我說:「姐姐不哭不哭,以後琪琪會經常回來看你的,所以姐姐不哭哦。」
回憶---感動心扉。曾記否?那次琪回來了,我樂得心花怒放,她一進門就抱著我,親暱得說姐姐我想你了,說完還不忘親我一下。一句簡單的話語,眼淚又不由自主得流下來了。「姐姐是誰欺負你了,告訴琪,琪現在長大了,可以保護姐姐了。」楞~~~這話倒把我逗笑了。「沒有誰欺負姐姐啦!姐姐手機見到琪琪開心啊。」「那好,姐姐以後等琪琪會賺錢了,我要買大大的房子,讓姐姐也來住,這樣姐姐就可以天天見到琪了,那樣姐姐就可以天天開心啦。」這天真無邪的話語。讓我無比欣慰,感動了。
回憶——淚還是忍不住落下了。每當我受委屈一個人躲在角落裡哭泣,她總會來安慰我,抱著我說:「姐姐不哭,姐姐不要哭了,不然琪琪也要哭了。」說著她眼角溼潤了,最後兩人抱頭痛哭,直到乏了。
暮然回首;過去的一幕幕在腦海裡像電影一樣呈放出來;喜·怒·哀·樂!也許這輩子我和她永遠有著扯不斷的牽掛。是因為愛在、情在,讓我有了這快樂,幸福的牽掛充實著我的人生。我感謝這扯不斷的牽掛!!
暑假作文:心中的牽掛(二)
這是一種人類與生俱來的情感,人們把它叫做牽掛。從未有人對牽掛做出什麼宣傳,可自打我們哇哇墜地的那一刻起,這種樸實而又真誠的感情就一直跟隨著我們,一起經歷時光飛逝。
「一種相思,兩處閒愁」,這是李清照對遠行親人的牽掛。在悽冷的寒風中,一位衣著單薄的女子為了心裡的牽掛,久久佇立。此情此景,聞者動容。或許她也想放下心中的這份牽掛,但牽掛的力量最終戰勝了喊風的威脅。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是李白在牽掛自己的故鄉。睹物思人,望著窗外那輪和故鄉一樣的明月,他不禁想起那陪著自己度過童年的故鄉。幼時單純的嬉笑,夥伴善意的玩笑,父母耐心的叮嚀,無不讓他熱淚盈眶。不論走到多遠,他的心總會牽掛著一個地方——故鄉,這就是牽掛的力量。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這是母親對外出遊子的牽掛。遠方的遊子啊!你是否知道,在昏暗的油燈下,一位風燭殘年的老人正時刻牽掛著你!是否吃飽,是否穿暖,不論這些你是否聽得到,多年來,他一直固執地堅持,原因是她始終放不下心裡的牽掛。
大陸、臺灣,隔海相望。雖然這塊原本屬於中國的領土多年回不到祖國的懷抱,但兩岸人民一直在為祖國統一奮鬥著。多少年了,使這種信念持續不變的力量就是我們體內同樣淌著的炎黃之血,是亙古不變的愛的牽掛。縱然有「臺獨」分子從中阻撓,可兩岸人民的意志堅如鐵,兩岸間的牽掛剪不斷。連戰主席的「搭橋之旅」,宋楚渝主席的「破冰之旅」,再一次體現了中華民族血濃於水的永久牽掛,再一次揭示了「臺獨」主義必將失敗的鐵一般的事實。我相信在兩岸人民的努力下,在世界人民的支持下,「牽掛」的聯繫下,兩岸統一的日子指日可待。
縱然世間萬物變化無窮,縱然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縱然經濟飛速提高,人們始終被一種巨大的力量連接,那就是牽掛。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人們將會因為牽掛,而變得更加和睦、友好,兩岸人民能夠團圓。
暑假作文:心中的牽掛(三)
自古以來,因牽掛而詠出的佳句不計其數。「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是王維對親朋的牽掛;「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是李白對故鄉的牽掛;「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是李商隱對愛人的牽掛……而在當今社會,人們對事物對親朋的牽掛不再是對月當歌,而是利用科技手段釋放自己的情感。
當人們牽掛親友時,只需從口袋中搜出手機,輸入對方的號碼,再輕輕一按撥號鍵,對方接通時,便可聽見他的聲音。亦或是上網和他視頻、語音聊天,十分方便、快捷,不必在飽嘗相思之苦。
當人們思念自己的故鄉時,只需上網搜索電子地圖,用衛星來看自己的故鄉。在電子地圖中,可以看見故鄉的風土人情,可以看見故鄉的大好河山,甚至可以看到身在異處的親人此刻正在做的事。十分便利,不必再對月空想。
但如今,人們的牽掛能算得上是真正的牽掛嗎?是那種「剪不斷,理還亂」的離愁嗎?是那種「初聞涕淚滿衣裳」的牽掛嗎?現在就別的親人相見,沒有了那句蘊含著濃濃情意的「你變了」。現在游離於四方的遊子,身旁不再會有那有著故鄉青草氣息的泥土了。現在分離許久的夫妻相見,不再會有那久久地凝視了……高科技縱然不可替代,但古人那種所謂的牽掛已漸漸退去,不知以後那些頭腦發達的科學家們是否會發明出三維投影手機,讓對方的形象渾然出現在你的面前。
高科技是一種潮流,它就像潮起潮落一樣無法避免。我們不應排斥高科技,反而應接受它,隨著它的發展而發展。但是我們是否也應為傳統留下一席之地呢?讓那種傳統的、原始的感覺在高科技泛濫的現代社會中,開闢出一塊處女地,不被它侵擾,永久的保持下去。
而牽掛,在這塊處女地上的原住民,自然應在這長久的住下去。人們不要天天用高科技來釋放自己的牽掛,那樣的牽掛不是牽掛而是習慣,相信長此以往,人們便不會再有「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的感覺,那是多麼可怕!
希望大家在高樓林立的現代社會中,可以找到一棟古老的樓閣,裡面的住民,叫做牽掛……
暑假作文:心中的牽掛(四)
世間有一種親情叫牽掛。說不清那是個什麼滋味。
兒啊,考試時要記得帶好筆,千萬不要慌……'其實這一類叮囑在考試之前我己聽母親說了不知多少遍,我一個中學生考了十幾年試又怎麼會不知道這些細節呢?只是我明白這是母親對我的愛。她一遍又一遍地不厭其煩地叮囑我,我不能厭煩,更不能打斷。
在考前兩天,母親就來了。她說想過來煮飯給我,食堂的飯菜不好。原本父親也要來的,可身為教師他也要去監考。他們是那樣的牽掛,恨不得插上雙翅飛來見.我我本想拒絕母親來看望我,畢竟這一次考試又不是高考。但父愛如山,母愛似溝''我怎能忍心拒絕?
在考試前的一天,母親說我是屬金的,算命先生說入考場如果有屬水的人陪著,一定能順利通過考試。若是以前,我一定笑她迷信,可現在我卻笑不出來了,只覺得心裡頭沉重得很。父親以往密密麻麻如雨似的電話在考前一天也不見了蹤跡。我知道那是父親強壓著他對我的牽掛沒有打電話給我,他生怕打擾我的休息.
中國的父母自古以來就對他們的子女付出的太多太多,牽掛得太多太多。就像一首詩中所寫的'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我們做子女的便是永世也報答不了父母每時每刻牽掛的恩情。
此刻,我想起了父母連日來一遍遍的叮囑,都在這一刻匯成一股信念,使我面對未來更加有信心。我明白了,給父母最好的回報便是讓他們少些牽掛。我相信,我的勤奮努力定不會讓他們失望的.
朋友,你呢?你將怎樣回報父母這份親情,這份牽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