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帶式真空過濾機的抽濾輥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12-08 07:11:16 2
一種帶式真空過濾機的抽濾輥結構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帶式真空過濾機【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帶式真空過濾機的抽濾輥結構,包括抽濾輥,抽濾輥沿圓周分布有若干個抽液槽,抽液槽的右端通過軟管與該通孔相連相通;固定螺絲一端經第一分配盤的第一中心孔後與位於右端的軸頭端面二的螺孔相螺紋連接;連接軸一端緊密嵌套在第二分配盤的第二中心孔中,連接軸另一端緊密嵌套設置在抽液端頭的抽液固定孔中;第一分配盤圓周設置有若干個與通孔相配匹的圓通孔,弧形通槽兩端半圓圓心之間的弧角為90~110度。在使用本實用新型時,能夠避免抽取不必要的大氣,極大地提高了抽濾輥的真空抽取度,從而提高帶式真空過濾效率。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設置合理,製作成本低等優點。
【專利說明】
一種帶式真空過濾機的抽濾輥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帶式真空過濾機【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帶式真空過濾機的抽濾棍結構。
【背景技術】
[0002]帶式真空過濾機以濾布為過濾介質,是充分利用物料重力和真空吸力實現固液分離的高效分離設備,採用整體的環形橡膠帶作為真空室環形膠帶由電機拖動連續運行,濾布鋪敷在膠帶上與之同步運行,膠帶與真空滑臺,上環形摩擦帶接觸並形成水密封,料漿由布料器均勻地布在濾布上。當真空室接通真空系統時,在膠帶上形成真空抽濾區,濾液穿過濾布經膠帶上的橫溝槽匯總並由小孔進入真空室,固體顆粒被截留在濾布上形成濾餅,進入真空室的液體經汽水分離器排出,隨著橡膠帶的移動已形成濾餅依次進入濾餅洗滌區和洗幹區,最後濾布與膠帶分開,在卸料軸處將濾餅卸出,卸出濾餅的濾布經清洗獲得再生,在經過一組支撐軸和糾偏裝置後重新進入過濾區,開始進入新一過慮區。
[0003]但是現有帶式真空過濾的效率較低,不能滿足更多客戶的需求,故有必要對現有帶式真空過濾機的抽濾輥的結構進行進一步地技術革新。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設計合理、使用方便的帶式真空過濾機的抽濾輥結構。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是:
[0006]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帶式真空過濾機的抽濾輥結構,包括抽濾輥,抽濾輥沿圓周分布有若干個抽液槽,抽濾輥兩端均對稱設置有軸頭端面一和軸頭端面二,位於右端的軸頭端面一和軸頭端面二均設置有與抽液槽相配匹的通孔,抽液槽的右端通過軟管與該通孔相連相通;它還包括第一分配盤、第二分配盤、抽液端頭和固定螺絲,固定螺絲一端經第一分配盤的第一中心孔後與位於右端的軸頭端面二的螺孔相螺紋連接;連接軸一端緊密嵌套在第二分配盤的第二中心孔中,連接軸另一端緊密嵌套設置在抽液端頭的抽液固定孔中;第一分配盤圓周設置有若干個與通孔相配匹的圓通孔,圓通孔與通孔相連相通;第二分配盤設置有與圓通孔相配匹的弧形通槽,弧形通槽兩端半圓圓心之間的弧角為90?110度;一部分圓通孔與弧形通槽相連相通;抽液端頭設置有與弧形通槽相配匹的抽液孔,弧形通槽與抽液孔相連相通;抽液孔另一端與抽液接頭相連相通。
[0007]進一步地,所述抽液槽主要由三條抽液條形槽組成,三條抽液條形槽兩端均通過槽位相連相通;中間的抽液條形槽的右端通過軟管與該通孔相連相通。
[0008]進一步地,所述弧角為100度。
[0009]採用上述結構後,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帶式真空過濾機的抽濾輥結構,包括抽濾輥,抽濾輥沿圓周分布有若干個抽液槽,抽濾輥兩端均對稱設置有軸頭端面一和軸頭端面二,位於右端的軸頭端面一和軸頭端面二均設置有與抽液槽相配匹的通孔,抽液槽的右端通過軟管與該通孔相連相通;它還包括第一分配盤、第二分配盤、抽液端頭和固定螺絲,固定螺絲一端經第一分配盤的第一中心孔後與位於右端的軸頭端面二的螺孔相螺紋連接;連接軸一端緊密嵌套在第二分配盤的第二中心孔中,連接軸另一端緊密嵌套設置在抽液端頭的抽液固定孔中;第一分配盤圓周設置有若干個與通孔相配匹的圓通孔,圓通孔與通孔相連相通;第二分配盤設置有與圓通孔相配匹的弧形通槽,弧形通槽兩端半圓圓心之間的弧角為90?110度;一部分圓通孔與弧形通槽相連相通;抽液端頭設置有與弧形通槽相配匹的抽液孔,弧形通槽與抽液孔相連相通;抽液孔另一端與抽液接頭相連相通。在使用本實用新型時,能夠避免抽取不必要的大氣,極大地提高了抽濾輥的真空抽取度,從而提高帶式真空過濾效率。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設置合理,製作成本低等優點。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1]圖2是第一分配盤的結構示意圖;
[0012]圖3是第二分配盤的結構示意圖;
[0013]圖4是抽液端頭的結構示意圖;
[0014]圖5是圖1中的八-六剖視圖;
[0015]圖6是圖1中的8部位放大圖;
[0016]附圖標記說明:
[0017]1、抽濾輥;1-1、抽液槽;1-2、軸頭端面一 ;1-3、軸頭端面二 ;
[0018]2、第一分配盤;2-1、第一中心孔;2-2、圓通孔;
[0019]3、第二分配盤;3-1、第二中心孔;3-2、弧形通槽;
[0020]4、抽液知頭;4-1、抽液固定孔;4-2、抽液孔;4-3、抽液接頭;
[0021]5、軟管;6、固定螺絲;7、連接軸;0、弧角。
【具體實施方式】
[0022]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0023]如圖1-6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帶式真空過濾機的抽濾輥結構,包括抽濾輥1,抽濾輥1沿圓周分布有若干個抽液槽1-1,抽濾輥1兩端均對稱設置有軸頭端面一 1-2和軸頭端面二 1-3,位於右端的軸頭端面一 1-2和軸頭端面二 1-3均設置有與抽液槽1-1相配匹的通孔,抽液槽1-1的右端通過軟管5與該通孔相連相通。
[0024]它還包括第一分配盤2、第二分配盤3、抽液端頭4和固定螺絲6,固定螺絲6 —端經第一分配盤2的第一中心孔2-1後與位於右端的軸頭端面二 1-3的螺孔相螺紋連接。
[0025]連接軸7 —端緊密嵌套在第二分配盤3的第二中心孔3-1中,連接軸7另一端緊密嵌套設置在抽液端頭4的抽液固定孔4-1中;抽液端頭4通過焊接設置在過濾機的支架(圖中未示出)上。當過濾機正常過濾時,第一分配盤2跟隨抽濾輥1轉動,第二分配盤3和抽液%5頭4則固定不動。
[0026]第一分配盤2圓周設置有若干個與通孔相配匹的圓通孔2-2,圓通孔2-2與通孔相連相通。
[0027]第二分配盤3設置有與圓通孔2-2相配匹的弧形通槽3-2,弧形通槽3-2兩端半圓圓心之間的弧角0為90?110度;一部分圓通孔2-2與弧形通槽3-2相連相通。弧形通槽3-2的弧角0大小主要由濾布與抽濾輥1表面的接觸面積所決定,弧形通槽3-2設置的方向與濾布和抽濾輥1表面的接觸面呈同向設置。
[0028]抽液端頭4設置有與弧形通槽3-2相配匹的抽液孔4-2,弧形通槽3-2與抽液孔4-2相連相通;抽液孔4-2另一端與抽液接頭4-3相連相通;抽液接頭4-3與抽液裝置相連接。
[0029]進一步地,所述抽液槽1-1主要由三條抽液條形槽組成,三條抽液條形槽兩端均通過槽位相連相通;中間的抽液條形槽的右端通過軟管5與該通孔相連相通。
[0030]進一步地,所述弧角0為100度。
[0031]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為:抽濾輥1傳送濾布時,濾布覆蓋住抽濾輥1 一半輥面,與這一半輥面上的抽液槽1-1通過軟管5依次連通圓通孔2-2、弧形通槽3-2 ;而與另一半閒置的抽液槽1-1相連通的圓通孔2-2被第二分配盤3的平面所堵住密封,因此當抽液裝置對其上的濾布進行抽濾時,不會抽取大氣。
[0032]在使用本實用新型時,能夠避免抽取不必要的大氣,極大地提高了抽濾輥的真空抽取度,從而提高帶式真空過濾效率。另外,該結構簡單、設計合理,製造成本低。
[0033]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方式,故凡依本實用新型專利申請範圍所述的構造、特徵及原理所做的等效變化或修飾,均包括於本實用新型專利申請範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帶式真空過濾機的抽濾輥結構,包括抽濾輥(I),抽濾輥(I)沿圓周分布有若干個抽液槽(1-1 ),抽濾輥(I)兩端均對稱設置有軸頭端面一(1-2)和軸頭端面二( 1-3),位於右端的軸頭端面一(1-2)和軸頭端面二(1-3)均設置有與抽液槽(1-1)相配匹的通孔,抽液槽(1-1)的右端通過軟管(5)與該通孔相連相通; 其特徵在於:它還包括第一分配盤(2)、第二分配盤(3)、抽液端頭(4)和固定螺絲(6),固定螺絲(6)—端經第一分配盤(2)的第一中心孔(2-1)後與位於右端的軸頭端面二(1-3)的螺孔相螺紋連接; 連接軸(7 ) 一端緊密嵌套在第二分配盤(3 )的第二中心孔(3-1)中,連接軸(7 )另一端緊密嵌套設置在抽液端頭(4)的抽液固定孔(4-1)中; 第一分配盤(2)圓周設置有若干個與通孔相配匹的圓通孔(2-2),圓通孔(2-2)與通孔相連相通; 第二分配盤(3)設置有與圓通孔(2-2)相配匹的弧形通槽(3-2),弧形通槽(3-2)兩端半圓圓心之間的弧角(α )為90?110度;一部分圓通孔(2-2)與弧形通槽(3_2)相連相通; 抽液端頭(4)設置有與弧形通槽(3-2)相配匹的抽液孔(4-2),弧形通槽(3-2)與抽液孔(4-2)相連相通;抽液孔(4-2)另一端與抽液接頭(4-3)相連相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帶式真空過濾機的抽濾輥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抽液槽(1-1)主要由三條抽液條形槽組成,三條抽液條形槽兩端均通過槽位相連相通;中間的抽液條形槽的右端通過軟管(5)與該通孔相連相通。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帶式真空過濾機的抽濾輥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弧角(α )為 100 度。
【文檔編號】B01D33/052GK204134337SQ201420535136
【公開日】2015年2月4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17日 優先權日:2014年9月17日
【發明者】鄒雪海 申請人:湖州核源機械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