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食用菌廢料生產蔬菜育苗基質的配方及方法與流程
2023-12-08 11:47:31 4
背景技術:
食用菌廢料是食用菌收穫後的廢棄物,如果處理不當會成為二次汙染源。食用菌常用的是棉籽殼、稻草、鋸末、玉米芯、米糠等原料,食用菌廢料發酵後有機質含量高,且含豐富的氮、磷、鉀、鈣、鎂、硫、銨基酸及鐵、鋅等各種微量元素,是農作物的優質肥料;食用菌質地輕、溶重小、疏鬆透水通氣性良好,且保水保肥力強,可配成農作物無土栽培的基質,尢其是蔬菜育苗基質。食用菌廢料生產出的基質所育出的蔬菜苗效果好,完全可以和現有草碳等基質比美,既減少了環境汙染,又降低了種植成本,可謂一舉多得。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種利用食用菌廢料生產蔬菜育苗基質的配方及方法,提高食用菌廢料的利用效率,增加蔬菜育苗基質的營養效能。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的利用食用菌廢料生產蔬菜育苗基質的配方為:菌渣、珍珠巖、豬糞、油枯;所述菌渣、所述珍珠巖、所述豬糞、所述油枯的體積配比為:65.01∶34∶0.66∶0.33。
上述利用食用菌廢料生產蔬菜育苗基質的方法,具體包括如下步驟:
①、將菌苞去塑膠袋和雜物,淋透水,起堆加蓋薄膜,堆放1個月左右,進行初級發酵;堆放後10~15天翻堆並加水一次,使其含水量保持在50~60%。
②、等待堆放的菌苞自然散成菌渣後,即根據菌渣、豬糞、油枯按98.5∶1∶0.5的體積比配製成基料,再加水使其含水量保持在50~60%;將基料起堆蓋膜,堆放3個月以上,進行二次發酵;20~30天翻堆一次,共翻堆2次,將表面的基料翻入堆中心,翻堆時結合補水,使其含水量保持在50~60%。
③、按上述基料與珍珠巖按66∶34的體積混和,再加水使其含水量保持在50~60%,噴灑殺蟲殺菌農藥,殺蟲殺菌後直接用於蔬菜育苗。
為進一步使本發明適合於應用,在二次發酵時,在堆寬和高超過2米的所述基料中應插入通氣管;所述通氣管由竹或塑料製造,通氣管密布通氣小孔。堆寬和高超過1.5米的,蓋膜時間不得超過20天。
為進一步使本發明適合於應用,在發酵完成後即對基料進行幹化和裝袋,也可按基料與珍珠巖66∶34的體積比例混和後再幹化和裝袋,完成加工。
本發明所提供的利用食用菌廢料生產蔬菜育苗基質的配方及方法具有顯著的效果:採用菌渣、珍珠巖、豬糞和油枯,變廢為寶,既減少了環境汙染,又降低了種植成本;在基料中插入通氣管,能夠達到促進氧化發酵的功效。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根據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但不意味著限制本發明的保護範圍。
實施例1:利用食用菌廢料生產蔬菜育苗基質的配方為:菌渣、珍珠巖、豬糞、油枯;所述菌渣、所述珍珠巖、所述豬糞、所述油枯的體積配比為:65.01∶34∶0.66∶0.33。
上述利用食用菌廢料生產蔬菜育苗基質的方法,具體包括如下步驟:
①、將菌苞去塑膠袋和雜物,淋透水,起堆加蓋薄膜,堆放1個月左右,進行初級發酵;堆放後10天翻堆並加水一次,使其含水量保持在50~60%。
②、等待堆放的菌苞自然散成菌渣後,即根據菌渣、豬糞、油枯按98.5∶1∶0.5的體積比配製成基料,再加水使其含水量保持在50~60%;將基料起堆蓋膜,堆放3個月以上,進行二次發酵;20天翻堆一次,共翻堆2次,將表面的基料翻入堆中心,翻堆時結合補水,使其含水量保持在50~60%。
③、按上述基料與珍珠巖按66∶34的體積混和,再加水使其含水量保持在50~60%,噴灑殺蟲殺菌農藥,殺蟲殺菌後直接用於蔬菜育苗。
實施例2:利用食用菌廢料生產蔬菜育苗基質的配方為:菌渣、珍珠巖、豬糞、油枯;所述菌渣、所述珍珠巖、所述豬糞、所述油枯的體積配比為:65.01∶34∶0.66∶0.33。
上述利用食用菌廢料生產蔬菜育苗基質的方法,具體包括如下步驟:
①、將菌苞去塑膠袋和雜物,淋透水,起堆加蓋薄膜,堆放1個月左右,進行初級發酵;堆放後12天翻堆並加水一次,使其含水量保持在50~60%。
②、等待堆放的菌苞自然散成菌渣後,即根據菌渣、豬糞、油枯按98.5∶1∶0.5的體積比配製成基料,再加水使其含水量保持在50~40%;將基料起堆蓋膜,堆放3個月以上,進行二次發酵;22天翻堆一次,共翻堆2次,將表面的基料翻入堆中心,翻堆時結合補水,使其含水量保持在50~60%。
③、按上述基料與珍珠巖按66∶34的體積混和,再加水使其含水量保持在50~60%,噴灑殺蟲殺菌農藥,殺蟲殺菌後直接用於蔬菜育苗。
實施例3:利用食用菌廢料生產蔬菜育苗基質的配方為:菌渣、珍珠巖、豬糞、油枯;所述菌渣、所述珍珠巖、所述豬糞、所述油枯的體積配比為:65.01∶34∶0.66∶0.33。
上述利用食用菌廢料生產蔬菜育苗基質的方法,具體包括如下步驟:
①、將菌苞去塑膠袋和雜物,淋透水,起堆加蓋薄膜,堆放1個月左右,進行初級發酵;堆放後13天翻堆並加水一次,使其含水量保持在50~60%。
②、等待堆放的菌苞自然散成菌渣後,即根據菌渣、豬糞、油枯按98.5∶1∶0.5的體積比配製成基料,再加水使其含水量保持在50~60%;將基料起堆蓋膜,堆放3個月以上,進行二次發酵;25天翻堆一次,共翻堆2次,將表面的基料翻入堆中心,翻堆時結合補水,使其含水量保持在50~60%。
③、按上述基料與珍珠巖按66∶34的體積混和,再加水使其含水量保持在50~60%,噴灑殺蟲殺菌農藥,殺蟲殺菌後直接用於蔬菜育苗。
實施例4:利用食用菌廢料生產蔬菜育苗基質的配方為:菌渣、珍珠巖、豬糞、油枯;所述菌渣、所述珍珠巖、所述豬糞、所述油枯的體積配比為:65.01∶34∶0.66∶0.33。
上述利用食用菌廢料生產蔬菜育苗基質的方法,具體包括如下步驟:
①、將菌苞去塑膠袋和雜物,淋透水,起堆加蓋薄膜,堆放1個月左右,進行初級發酵;堆放後14天翻堆並加水一次,使其含水量保持在50~60%。
②、等待堆放的菌苞自然散成菌渣後,即根據菌渣、豬糞、油枯按98.5∶1∶0.5的體積比配製成基料,再加水使其含水量保持在50~60%;將基料起堆蓋膜,堆放3個月以上,進行二次發酵;27天翻堆一次,共翻堆2次,將表面的基料翻入堆中心,翻堆時結合補水,使其含水量保持在50~60%。
③、按上述基料與珍珠巖按66∶34的體積混和,再加水使其含水量保持在50~60%,噴灑殺蟲殺菌農藥,殺蟲殺菌後直接用於蔬菜育苗。
實施例5:利用食用菌廢料生產蔬菜育苗基質的配方為:菌渣、珍珠巖、豬糞、油枯;所述菌渣、所述珍珠巖、所述豬糞、所述油枯的體積配比為:65.01∶34∶0.66∶0.33。
上述利用食用菌廢料生產蔬菜育苗基質的方法,具體包括如下步驟:
①、將菌苞去塑膠袋和雜物,淋透水,起堆加蓋薄膜,堆放1個月左右,進行初級發酵;堆放後15天翻堆並加水一次,使其含水量保持在50~60%。
②、等待堆放的菌苞自然散成菌渣後,即根據菌渣、豬糞、油枯按98.5∶1∶0.5的體積比配製成基料,再加水使其含水量保持在50~60%;將基料起堆蓋膜,堆放3個月以上,進行二次發酵;30天翻堆一次,共翻堆2次,將表面的基料翻入堆中心,翻堆時結合補水,使其含水量保持在50~60%。
③、按上述基料與珍珠巖按66∶34的體積混和,再加水使其含水量保持在50~60%,噴灑殺蟲殺菌農藥,殺蟲殺菌後直接用於蔬菜育苗。
根據上述實施例1-5的利用食用菌廢料生產蔬菜育苗基質的配方及方法,一是將初級發酵是翻堆間隔天數進行變化,二是將二次發酵時翻堆間隔天數進行變化,其餘內容相同。每個實施例均採用堆高1.5米、堆寬1.5米、堆長2.5米進行試驗,記錄每個實施例的發酵結果。發酵結果證明:二次發酵充分,所生產的肥料疏鬆,營養完全,具有較強的保肥和保水能力。
本發明保護範圍涉及上面所述的所有變化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