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流轉杯紡紗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2-02 06:46:31 1
專利名稱:氣流轉杯紡紗裝置的製作方法
氣流轉杯紡紗裝置本發明涉及根據權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氣流轉杯紡紗裝置。如紡織機械領域所知道和在大量專利文獻中所描述地,氣流轉杯紡紗裝置具有紡紗杯,紡紗杯在紡紗過程中在被施以負壓的紡紗杯殼中高速迴轉。本身朝前敞開的紡紗杯殼在紡紗過程中通過罩蓋被氣密封閉,可更換的通道板接頭安裝在罩蓋中。罩蓋通常還具有開松輥殼和用於開松輥和餵條滾筒的支撐託架,並且罩蓋通過樞軸以可有限運動的方式被連接到相應的紡紗轉籠(SpinnboxgeMuse ),樞軸相對於開松輥和餵條滾筒的轉動軸線垂直布置,紡紗轉籠例如具有用於紡紗杯的軸承裝置和驅動裝置。在這種氣流轉杯紡紗裝置中,由開松輥從餵入纖維條子中開松出的單纖維通過所謂的纖維導引通道被輸送到迴轉的紡紗杯並被後者紡成可被連續抽走的紗線。這些已知的氣流轉杯紡紗裝置的纖維導引通道通常由兩部分構成。換句話說,通常在開松輥殼的支承孔中設置纖維導引通道嵌體,纖維導引通道嵌體具有纖維導引通道的入口側通道部,而纖維導引通道的出口側通道部設置在可更換的通道板接頭中,該通道板接頭如上所述可以被固定在罩蓋內的相應容座中。在工作中,可根據需要來更換的通道板接頭被位置精確地固定在罩蓋容座內,並且除了纖維導引通道的出口側通道部外,它還具有用於固定抽紗噴嘴的通孔並利用塔狀結構插入迴轉的紡紗杯。與氣流轉杯紡紗裝置相關,人們也早就知道了必須滿足例如與紡紗件的相互布置和尺寸設定相關的一定邊界條件,以便能生產出高質量的氣流紗。纖維導引通道的設計和布置、尤其是纖維導引通道口距紡紗杯內的纖維滑動面的距離以及纖維導引通道淨橫截面的形狀和走向對可獲得的紗線質量具有不可忽略的影響。因此,為了獲得最佳紡紗效果,給每個紡紗杯尤其是按照其直徑分配一個合適的通道板接頭是有利的。這意味著,在實踐中, 如果例如在紗線批次更換過程中進行紡紗杯的更換,則也通常進行通道板接頭的更換。配備包括兩部分的纖維導引通道的氣流轉杯紡紗裝置例如由DE 19836066A1或 DE 3923060A1公開。纖維導引通道的、設於被固定在開松輥殼的支承孔內的纖維導引通道嵌體中的入口側通道部和安置在罩蓋或者通道板接頭中的出口側通道部在此情況下如此設置,即,所述通道部的縱向中心線以一個有利的角度彼此相對傾斜布置。纖維導引通道的所述通道部分的傾斜布置形式已被證明就氣動纖維輸送而言是有利的,尤其是如果通道部分的縱向中心線之間的角度總是精確匹配於當前的紗線和/或紡紗參數的話。因為在通道板接頭中通常根據通道板接頭尺寸並由現有的幾何狀況來預定纖維導引通道的出口側通道部走向,所以在特定通道板接頭尺寸下存在下述危險在設於纖維導引通道嵌體內的入口側通道部和被整合到通道板接頭中的出口側通道部之間存在對紡紗工藝不利的傾角。因此,已經有人在DE 102004017700A1中提出通過球窩聯接裝置將固定安置在通道板接頭內的出口側通道部聯接到入口側通道部,入口側通道部在纖維導引通道嵌體中延伸,纖維導引通道嵌體如常見的那樣布置在開松輥殼的支承孔中。開松輥殼又以可有限運動的方式安裝並且可以按照規定方式來調整,以調節這些通道部之間的適當傾斜角度。通過這種結構,確實能儘量避免纖維導引通道的這些通道部之間的不利傾斜角度的出現,但是該結構非常複雜且相對昂貴。源於上述的現有技術,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上述類型的氣流轉子紡紗裝置,其纖維導引通道的配置允許以簡單方式對向紡紗杯的纖維滑動面輸送纖維進行優化。根據本發明,通過具有權利要求1的特徵部分所述特徵的氣流轉杯紡紗裝置來實現該目的。本發明的有利設計方案是從屬權利要求的主題。氣流轉杯紡紗裝置具有纖維導引通道嵌體,纖維導引通道嵌體可以被固定在開松輥殼的支承孔內,在纖維導引通道嵌體中,至少一個通道部段相對於與纖維導引通道嵌體的外壁平行布置的基準線以一定的角度傾斜延伸,該傾斜角度匹配於所用的相應的通道板接頭,上述氣流轉杯紡紗裝置的優點尤其是,即便在例如因為紗線批次更換而更換了紡紗杯和通道板接頭後,也可以通過使用適合的纖維導引通道嵌體以簡單經濟的方式保證在通道部之間產生合適的傾斜角度,因此在纖維導引通道區域內提供最佳的流動狀況,同時保證了纖維被最佳輸送到紡紗杯的纖維滑動面。換句話說,在因更換紡紗杯而必須更換通道板接頭之後,可以通過安裝相應的纖維導引通道嵌體而經濟順利地保證,在纖維導引通道的多個通道部的中心縱軸線之間始終存在最佳傾斜角度。如權利要求2所述,在有利的實施例中規定,纖維導引通道嵌體以一體方式構成。 纖維導引通道嵌體的一體構造的優點尤其是能相對簡單地製造合適的纖維導引通道嵌體。 而且,就其通道部傾斜角度而言是不同的、換句話說適應不同的通道板接頭的多個纖維導引通道嵌體的存放不太複雜。根據權利要求3,纖維導引通道嵌體具有凹形彎曲的密封面,該密封面對應於相應的通道板接頭。該密封面保證了在入口側通道部的出口區和出口側通道部的入口區之間的氣壓平順過渡。如權利要求4所述,纖維導引通道嵌體還能構成為兩部分的構件。在此情況下,可像常見的那樣被固定在開松輥殼的支承孔中的第一部分具有第一通道部段,可被固定到第一部分上的易更換的第二部分配備有另一個通道部段,該另一個通道部段相對於第一部分的通道部段傾斜布置。第二部分的通道部段的傾斜角度在此情況下精確匹配於特定的通道板接頭。這意味著,在伴隨通道板接頭更換的紡紗裝置更換中,通過相應更換纖維導引通道嵌體的第二部分,氣流轉杯紡紗裝置的纖維導引通道可以按照簡單方式適應新的狀況。如權利要求5和6所述,第二部分可通過聯接凸緣被順利連接到第一部分。在此情況下,聯接凸緣具有用於容納密封件的槽。聯接凸緣尤其結合相應的密封件優選是0形密封圈防止多餘氣體進入纖維導引通道。換句話說,聯接凸緣能保證在纖維導引通道的通道部段中存在基本不受幹擾的抽吸氣流,它對於由開松輥開松出的單纖維的均勻氣壓輸送是重要的。如權利要求7所述,即便使用包括兩個部分的纖維導引通道嵌體,纖維導引通道嵌體第二部分在通道部出口區中也具有凹形彎曲的密封面。如已經結合一體的纖維導引通道嵌體所描述,該密封面對應於相應的通道板接頭並保證在通道部之間的過渡區內提供順暢的氣壓過渡。
從以下結合附圖所示的實施例中可以推導出本發明的進一步細節,其中
圖1示出氣流轉杯紡紗裝置的側視圖,其具有布置在開松輥殼的支承孔內的纖維導引通道嵌體,圖2以局剖前視圖示出包括纖維導引通道嵌體的開松輥殼,圖3示出纖維導引通道嵌體的包括兩個部分的第一實施例,圖4示出纖維導引通道嵌體的另一個一體式實施例。圖1所示的氣流轉杯紡紗裝置整體用附圖標記1表示。如已知的那樣,這種氣流轉杯紡紗裝置具有紡紗杯殼2,在該紡紗杯殼中紡紗杯3 高速迴轉,該紡紗杯3利用紡紗杯軸4支承在支承盤軸承裝置5的支承間隙中。紡紗杯3 的紡紗杯軸4在這裡被沿機器長度的切向傳動帶6驅動,該切向傳動帶由張緊輥7調節。紡紗杯軸4在支承盤軸承裝置5上的軸向固定優選通過永磁性軸向軸承18實現。 朝前敞開的紡紗杯殼2在紡紗過程中通過樞轉安裝的罩蓋8被封閉,密封件9安置在此罩蓋中。紡紗杯殼2還通過相應的抽吸管路10被連通至負壓源11,該負壓源在紡紗杯殼2內產生所需要的紡紗負壓。在罩蓋8的容座中設有通道板接頭12,該通道板接頭具有抽紗噴嘴13、纖維導引通道14的出口側通道部沈和纖維導引通道14的口部27。抽紗管15連接抽紗噴嘴13。而且,開松輥殼17固定到罩蓋8上,該罩蓋可繞樞轉軸16有限轉動地安裝。罩蓋8還具有布置在後側的支撐託架19、20,該支撐託架用於安裝開松輥21或餵條滾筒22。開松輥21或是在此通過單臺馬達被驅動,或是如本實施例所示在其錠盤23區內通過沿機器長度的循環的切向傳動帶M被驅動。餵條滾筒22也可通過單臺馬達來驅動,或設置蝸齒輪傳動機構,其設置在沿著機器長度的驅動軸25上。在開松輥殼17中由開松輥21從餵給纖維條子(未示出)開松出的單纖維通過纖維導引通道14被送到高速轉動的紡紗杯3,被紡成線,接著像常見的那樣被卷繞成交叉卷繞筒子。纖維導引通道14具有至少兩個通道部沈、28,出口側通道部沈被整合到通道板接頭12中。入口側通道部觀是纖維導引通道嵌體30的組成部分,該纖維導引通道嵌體可以被固定在開松輥殼17的支承孔中。根據圖2和圖3所示的第一有利實施例,纖維導引通道嵌體30按照兩部分構造。 換句話說,纖維導引通道嵌體30由帶有通道部段28k的第一部分31和可被固定至第一部分31的且帶有通道部段^B的第二部分32組成。在這裡,第二部分32具有帶槽34的聯接凸緣33,密封件、優選是0形密封圈35固定在該槽中。如圖2所示,在組裝狀態中,第二部分32以聯接凸緣33插入第一部分31的連通口 37,以使通道部段28A和28B形成氣壓連續的入口側通道部觀。如圖3所示,在第一部分31中的通道部段28A平行於基準線四延伸,該基準線平行於第一部分31的外壁布置, 而第二部分32中的通道部段28B相對於所述平行於第二部分32的外壁四布置的基準線四以角度α傾斜布置。由通道部段28Α和28Β構成的入口側通道部觀尤其如圖2所示以具有小間距的方式開始於開松輥21的周面,並結束於密封面36區域,該密封面對應於相應的通道板接頭12。換句話說,纖維導引通道14的設置在纖維導引通道嵌體30內的入口側通道部28在形成有利的傾斜角度的情況下通入纖維導引通道14的出口側通道部沈,該出口側通道部整合到通道板接頭12中。圖4示出纖維導引通道嵌體30的另一有利構造。纖維導引通道嵌體30在此實施例中以一體的形式構成,設置在纖維導引通道嵌體30內的入口側通道部觀相對於平行於纖維導引通道嵌體30外壁布置的基準線四以角度β傾斜布置。在此實施例中,纖維導引通道14的入口側通道部28同樣以具有小間距的方式開始於開松輥21的周面,並且結束於密封面36區域,該密封面對應於相應的通道板接頭12。
權利要求
1.一種氣流轉杯紡紗裝置,其具有紡紗杯,所述紡紗杯在紡紗過程中在能被施以負壓的紡紗杯殼中高速迴轉,所述紡紗杯殼能夠被罩蓋封閉,其中,所述罩蓋具有用於定位匹配於所述紡紗杯的通道板接頭的容座;開松輥,所述開松輥可轉動地安裝在開松輥殼內;和包括至少兩個部分的纖維導引通道,所述纖維導引通道包括多個通道部,所述多個通道部的中心縱軸線相對於彼此傾斜布置,並且所述纖維導引通道的入口側通道部被整合到能被固定在所述開松輥殼的支承孔內的纖維導引通道嵌體中,而出口側通道部是相應的通道板接頭的組成部分,其特徵在於,能夠在所述開松輥殼(17)的所述支承孔內固定有纖維導引通道嵌體(30),在該纖維導引通道嵌體中,至少一個通道部段0848B)相對於與所述纖維導引通道嵌體(30)的外壁平行的基準線09)以傾斜角度(α、β)延伸,所述傾斜角度(α、β)相應地匹配於配套的通道板接頭(1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氣流轉杯紡紗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纖維導引通道嵌體 (30)以一體方式構成。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氣流轉杯紡紗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纖維導引通道嵌體 (30)具有凹形彎曲的密封面(36),所述密封面對應於相應的通道板接頭(12)。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氣流轉杯紡紗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纖維導引通道嵌體 (30)被構成為兩個部分的構件,所述纖維導引通道嵌體的第一部分(31)能夠被固定在所述開松輥殼(17)的支承孔中並且具有第一通道部段08Α),所述纖維導引通道嵌體的第二部分(3 能夠被可分離地固定在所述第一部分(31)上並且具有第二通道部段08B),所述第二通道部段相對於所述第一部分(31)的所述通道部段08A)傾斜布置。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氣流轉杯紡紗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部分(3 能通過聯接凸緣(3 而與所述第一部分(31)聯接。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氣流轉杯紡紗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聯接凸緣(3 具有用於容納密封件(35)的槽(34)。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氣流轉杯紡紗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部分(3 在所述通道部段08B)的出口區域中具有凹形彎曲的密封面(36),所述密封面對應於相應的通道板接頭(12)。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氣流轉杯紡紗裝置,具有紡紗杯,紡紗杯在紡紗過程中在能被施以負壓的紡紗杯殼中高速迴轉,紡紗杯殼能夠被罩蓋封閉,罩蓋具有用於定位匹配於紡紗杯的通道板接頭的容座;可轉動地安裝在開松輥殼內的開松輥;和包括至少兩部分的纖維導引通道,纖維導引通道包括多個通道部,所述多個通道部的中心縱軸線相對於彼此傾斜布置,其入口側通道部被整合到能被固定在開松輥殼的支承孔內的纖維導引通道嵌體中而出口側通道部是相應的通道板接頭的組成部分。本發明規定,能夠在開松輥殼(17)的支承孔內固定纖維導引通道嵌體(30),該纖維導引通道嵌體的至少一個通道部段(28,28B)相對於與纖維導引通道嵌體(30)的外壁平行的基準線(29)以傾斜角度(α,β)延伸,傾斜角度(α,β)相應地匹配於配套的通道板接頭(12)。
文檔編號D01H4/38GK102341534SQ201080009966
公開日2012年2月1日 申請日期2010年2月18日 優先權日2009年3月6日
發明者羅塔爾·溫岑 申請人:歐瑞康紡織有限及兩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