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雲南黴素在製備生物農藥中的應用的製作方法

2023-12-01 13:41:21 1


專利名稱::雲南黴素在製備生物農藥中的應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雲南黴素的用途,尤其涉及在生物農藥製備中的用途。
背景技術: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囯,每年因農作物病蟲害損失糧食150多億斤,棉花3億多公斤,為了防止病蟲害,保證農業的正常生產,長期以來,人們大量使用化學農藥防治農作物病蟲害。化學農藥的使用對保證農作物正常生產起到有效作用,但隨著長期依賴和大量使用化學合成的化學農藥,對生態環境已造成嚴重破壞,如土壤結構破壞,土壤活性降低,土質和水體嚴重汙染,大量殺傷殺死有益天敵;土壤環境、水體環境以及整個生態環境的生物平衡被打破;糧食、蔬菜、水果、中藥、茶葉等幾乎所有食品中有毒農藥殘留量嚴重超標,已直接威脅到人類的生存和身體健康。資料表明,在我國出口農副產品中,因農藥殘留量超標而退貨造成的損失,1997年就高達74億美元。因茶葉農藥殘留量超標,使得對歐洲出口的茶葉量銳減。食用殘留化學農藥嚴重超標的瓜果蔬菜造成人畜中毒的事件也時有發生。在1992年"世界環境與發展"大會的第21條決議中指出,要在全球範圍內控制化學農藥的銷售和使用。自九十年代以來,全球化學農藥以每年2%左右的比例下降,而生物農藥的產量則以每年近10%的速度遞增。新興的生物技術公司和大型化學農藥集團紛紛投資開發生物農藥。生物農藥的研製和開發生產正成為全球商家投資的熱點。在我國,國家已將"綠色食品和生物農藥"的發展列入了《21世紀議程》。近幾年來,天津、北京、上海、廣州等許多大中城巿的農業管理部門紛紛出臺嚴格的生產管理辦法,嚴禁在蔬菜、瓜果生產中使用高毒性、高殘留的化學農藥。黑龍江、雲南、山東等一些省份,也打出綠色大省的大牌,大力開發"AA"和"AAA"級的綠色產品,嚴禁在農作物、經濟作物、中藥材生產中使用一切化學農藥,只能使用天然的生物農藥。生物農藥指來源於天然的動植物、微生物的農藥,微生物農藥指通過微生物發酵生產其代謝產物,具有高效、低毒性、低殘留、安全的特點。在我國農作物生產中,防治病蟲害每年需要使用農藥80物農藥的生產企業則不多,我囯要求國內生物農藥使用比例要逐年增加,微生物生物農藥又比較容易獲得自主智慧財產權,隨著我國加入WTO,國內的許多農藥廠生產的化學農藥由於智慧財產權困擾,不得不停止生產,因此,研製和開發生產具有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生物農藥品種就顯得越來越重要。中國發明專利(公開號CN1124778A)已經公開了雲南黴素,其結構式為(見下頁)雲南黴素是從雲南鏈黴菌菌株2321的發酵液中,經離子交換樹脂提取,層析製備等方法,分離到胞嘧啶核苷二肽抗生素,已知可以作為一種抗腫瘤抗生素。
發明內容本發明的目的在於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雲南黴素的新用途,即本發明所述的雲南黴素在製備生物農藥中的應用。實際上,本發明涉及雲南黴素作為防治黃瓜花葉病毒的生物農藥的應用。formulaseeoriginaldocumentpage5式中R=H〈雲南黴素)R可以是K,M,NH4及SH"。Hs等涉及雲南黴素作為防治菸草普通花葉病毒的生物農藥的應用。涉及雲南黴素作為防治菸草馬鈴薯X病毒的生物農藥的應用。涉及雲南黴素作為防治菸草馬鈴薯Y病毒的生物農藥的應用。涉及雲南黴素作為防治菸草蝕紋病毒引起的烤菸病毒病的生物農藥的應用。涉及雲南黴素作為防治菸草叢頂病毒引起的烤菸病毒病的生物農藥的'應用。同時,本發明還涉及雲南黴素作為防治由黃瓜花葉病毒、菸草普通花葉病毒等病毒引起的番茄、辣椒、大白菜等作物的病毒病,作為防治花葉病、蕨葉病、小葉病、斑點病、條斑病、畸形、矮縮、黃花、壞死的病毒病的生物農藥。*除非另有說明,本發明中所釆用的百分數均為重量百分數。雲南黴素原藥及2%~10%雲南黴素水劑為雲南天豐農藥有限公司研製生產,是從土壤中釆集分離得到的一株微生物經發酵而製得。為了更好地理解本發明的實質,下面將通過雲南黴素的藥效試驗及結果來說明其在生物農藥領域中的新用途。一、試驗方法按照國家對農藥藥效試驗規定的方法,一是選擇植物長勢一致,發病較重、發病均勻的田地作正規小區比較試驗田。二是釆用小區內全區調查法,調查各處理小區全部植株葉片,按病情嚴重度分級方法,計算各小區病情指數,防治效果,以及調查噴藥後各藥劑處理對作物的保產增效對比數據。三是選擇不同海拔、不同日照度的地區調查作物長勢。經過認真科學、客觀、規範的藥效試驗,完成了2%~1oy。不同濃度的雲南黴素在植物病害上應用量,通過比較認為最佳濃k使用為5%雲南黴素。5%雲南黴素對不同的作物用量見表l。表1.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6二、雲南黴素水劑的毒性1、小鼠急性毒性口服給藥(P0)的LDs。為360mg/kg。腹腔給藥(IP)的LDs。為65mg/kg。2、大鼠急性經口和空腹給藥毒性試驗,見表2和表3。表2雲南黴素SD大鼠急性經口毒性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7動物染毒後未出現明顯中毒症狀,在兩周觀察期內無動物死亡,未見動物出現任何異常表現,攝食飲水、大小便均正常。兩周後剖殺,內臟未見明顯異常改變。小結二周內20隻動物園未出現死亡率,對SD雌雄大鼠的急性經口LD5Q>5000mg/kg,根據農藥急性經口毒性(LD5。)分級和評定標準,雲南黴素屬於微毒類農藥。表3雲南黴素劉SD大鼠急性經皮毒性試驗結果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7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8動物染毒後未出現明顯中毒症狀,兩周後動物無死亡,兩同後剖殺存活動物,內臟未見異常改變。小結兩周內,20隻動物未出現死亡,故對雌大鼠空腹給藥毒性LD5Q>5000mg/kg。根據農藥空腹給藥毒性分級和評定標準,雲葉菌素屬低毒類。3.家兔急性皮膚刺激試驗對四隻家兔皮膚刺激反應的紅斑、水腫形成評分之和的均值最高為0,表明對家兔皮膚無刺激性。三、應用試驗示範例A.對烤菸病毒病的田間藥效試驗對照藥劑生物農藥寧南黴素、化學農藥毒消1.試驗地點雲南省2.作物菸草3.防治對象菸草黃瓜花葉病毒(CMV)和普通花葉病毒(TMV)引起的菸草花葉病毒病、菸草蝕紋病毒(TEV)蝕紋病毒病、菸草叢頂病毒(叢頂病毒、脈紐病毒)叢頂病等病毒引起的菸草病毒病。4.調查方法釆用全區總體調查法,藥前基本沒有發病,在第一次噴藥後IO天進行第一次藥效調查,每次噴藥後IO天調查各處理病情指數,最後一次藥效調查在第四次噴藥後IO天進行,計算藥效。5.分級方法0級無病;l級r輕微花葉或少數葉片花葉;2級1/2葉片花葉,少數葉片變形或少數葉片主脈變黑;3級2/3葉片花葉變形或植株較健株矮l/2左右;4級全株葉片花葉,葉片嚴重變形或壞死,矮化。6.藥效計算按下列公式進行計算驚摔錄化、S(各級病株或病葉數x發病級值)擺病'〖目?曰數(%)=、m卡以山"抓~曰山"—,"^、100調査樣本總數X最咼發病級值防治效果(%)=麵病'=,,區病情指數環處理區病情指數7.試驗結果據觀察,有效濃度為25~150ppm,以5075ppm左右防效最佳,濃度達到lOOppm倍液時防效降低,該藥對多種作物的病毒病有較好的防治效果、對真菌病害、細菌性病害有較好的兼治作用,是一個低毒、廣泛、前景較好的農藥。建議在大面積生產上應用,5%雲南黴素水劑推薦濃度為600~1000倍。實用適期應在未發病或零星發時期進行;施藥次數以3~4次;施藥間隔時間7-10天一次。B.對香料煙病毒病田間藥效試驗1.試驗地點昌寧縣2.作物香料煙3.防治對象病毒病(同烤菸示範例A)4.調查方法釆用小區隨機5點抽樣調查法,每點取10株,按香料煙病毒病分組標準,調查50株葉片發病情況。施藥前進行病情基數調查,每次施藥後10天調査各處理病情指數,依據各處理的病情指數,計算防治效果,最後一次藥效調查在第四次施藥後io天進行。5.分級方法(同烤菸示範例A)6.藥效計算(同烤菸示範例A)7.試驗過程香料煙生育期為正季釆收後新發出的菸葉,煙株葉片發病較重,當地海拔1200米,土壤為山地紅黃壤,PH4.5-5,土壤有機質2.5/。左右,肥為中等,土壤乾燥,常年降雨量800mm,平均氣溫19°C,試驗期間4-5月降雨量100mm,平均氣溫25-3(TC,菸草種植規格40cmxl0cm,每畝16000株左右。8.施藥方法採用16型背負式手動噴霧器,按60Kg/畝藥液量均勻噴霧。在菸葉採收完,新葉長出3-5張後,花葉病毒病發病較重時噴藥。具體時間為4月19日進行藥前病情基數調查,並噴藥,間隔10天噴施,以第四次藥後調查計算藥效,施藥後未發現產生藥害現象。9.試驗結果該田的香料菸葉已經釆完,剩下的頂部葉片發病較重,4月19曰藥前基數調查,病情指數達到50.9~60.97%,噴藥四次後(5月"日)調查,雲南黴素三個處理(50pptn、"ppm、100pp氾)病情指數都比寧南黴素下降得多,即病情增長率為負數,分別為-6.47%、-12.61%、-3.41%、-2.55%,釆用公式防治效果%=(對照區病情增長率-處理區病情增長率)/對照區病情增長率xlOO計算藥效,處理l、2、3、4的藥效分別為130.99%、160.39%、116.33%、112.21%;使用雲葉菌素的l、2、3處理藥效分別比寧南黴素(處理4)高18.7%、48.18%、4.12%,特別是與寧南黴素75ppm有相同有效含量的處理2(雲葉菌素75ppm),藥效高出48.18%,在本試驗中,雲葉菌素藥效明顯優於寧南黴素和毒消(防效為_13.4%)。參考文獻農業部農藥檢定所生測室編《農藥田間藥效試驗準則》C.對辣椒病毒病的田間藥效試驗1.試驗地點隆陽區河圖鎮2.作物辣椒3.防治對象病毒病4.調查方法採用小區內定析調查法(以株為單位,每小區查30株),藥前查基數,在第二次噴藥後7天進行第一次藥效調查,每次噴藥後7天調查各處理病情指數,最後一次藥效調查在第四次噴藥後15天進行。在青辣椒成熟時,每小區分兩次採摘,計算各處理小區的產量和防治效果,詳見附表。5.分級方法(同烤菸示範例A)6.藥效計算(同烤菸示範例A)7.試驗過程該試驗地海拔在1650米左右,土壤為瀦育型水稻土,pH5.3~5.8,土壤有機質3%左右,排灌方便,管理精細;常年棚外降雨量1000mm左右,平均氣溫15.6'C,試驗期間5-6月降雨量200ram左右,平均氣溫19.5~20.9。C,棚內溫度2538。C左右;供試作物(細辣椒)播種時期為2005年9月12曰,於同年11月18曰移載,種植規格長x寬,為雙行單株四壟種植;畝用廄肥1500千克/畝。8.施藥方法採用16型背負式手動噴霧器。在辣椒掛果中後期,病毒病發病均勻,病情指數在30左右,5月17日噴藥,分別施藥四次時間為5月,均勻噴霧,施藥後未出現藥害現象。9.試驗結果(l)用5%雲南黴素水劑75ppm防治辣椒病毒病(黃瓜花葉病毒為主),防治效果達78.84%,防治效果明顯高於寧南黴素8.81百分點,經方差分析,比目前大面積生產推廣應用的藥劑-寧南黴素、毒消達極著水平;而雲南黴素100ppm和50ppm的防治效果則與寧南黴素相當。用藥後病株重新長出新葉和新枝,黃化斑減退,病毒病症狀明顯消失,植株能恢復正常生長。因此,雲南黴素防治病毒病效果明顯優於寧南黴素,是一個發展前景較好的生物農藥,建議擴大試驗、示範,加強推廣應用。(2)在本試驗中,雲南黴素在一定範圍內隨施用濃度增加防效增加,但濃度過高時,防治則下降,以75ppm左右防效最佳,濃度達到100ppm時防效下降,可能因施用濃度過高對病毒鈍化作用不好,導致藥效下降。(3)施藥次數以3~4次為宜,根據病情嚴重程度施藥間隔時間可選擇710天,施藥適期,應在病毒病表現症狀初期進行。(4)辣椒產量噴藥後經兩次小區產量採收,產量第一位是處理2(75ppm),平均畝產958.52公斤,比處理4(寧南黴素75ppm)畝產量861.12公斤增97.4公斤,增11.31%,比處理5(毒消)畝產量780公斤增178.52公斤,增22.87%,比對照畝產量618.52公斤增340公斤,增54.96%。說明噴施5。/。雲南黴素水劑75ppm對防治辣椒病毒病挽回產量效果比毒消、寧南黴素好。D.對大白菜褐條病毒病的田間藥效試驗1.試驗地點隆陽區河圖鎮2.作物白菜3.防治對象褐條病毒病4.調查方法採用小區內全區調査法,噴藥前進行藥前基數調查,每次噴藥後7天,調查各處理小區全部植株葉片,按大白菜褐條病毒病分級方法,計算各小區病情指數及防治效果,並目測藥害。依據4次防治後的病情指數、防治效果的平均數,求出該藥劑的病情指數及防治效果。在大白菜成熟時,每小區進行釆收,計算各處理小區的產量的防治效果,詳見附表5.分級方法(同烤菸示範例A)6.藥效計算(同烤菸示範例A)7.試驗過程該試驗地海拔在1660米左右,土壤為瀦育型水稻土,pH5.5,土壤有機質3%左右,排灌方便,管理精細;常年棚外降雨量lOOOmm左右,平均氣溫15.6。C,試驗期間5~6月降雨量200腿左右,平均氣溫19.5~20.9°C,棚內溫度2538。C左右;供試作物(大白菜)播種時期為2006年5月l5曰,於同年6月7曰移載,秧齡22天,種植規格為四行單株二壟種植。8.施藥方法釆用16型背負式手動噴霧器。大白菜擺盤期,病毒病沿未發病,6月29曰噴藥,分別施藥四次時間為7月,均勻噴霧,藥效調查分別在7月份,施藥後未出現藥害現象。9.試驗結果(1)5%雲南黴素的三個處理1、2、3的藥效分別為81.25%、71.88%、68.75%,比處理4(寧南黴素75ppm)62.5%分別高出18.75%、9.38%、6.25%,其中處理1(雲南黴素50ppm)與處理4之間差異達極顯著水平,有相同有效含量(75ppm)的處理2和處理4之間差異達顯著水平,驗證了雲南黴素防治病毒病(大白菜褐條病毒病)是明顯優於寧南黴素的另一個生物農藥。(2)雲南黴素的三個不同濃度處理l(50ppm)、2(75ppm)、3(100卯m)之間,處理1與處理2、3差異達極顯著,處理2與處理3差異達顯著顯著水平,有隨著濃度的增加藥效反而降低的趨勢。以50卯m液防治病毒病,有高效、低成本、安全的特點,值得在生產上擴大示範和推廣應用。(3)雲南黴素對大白菜軟腐病有一定的兼治作用和增產作用。(4)在生產上應用的適期是零星發病時儘早用藥,推薦濃度為800E.烤菸病毒病田間藥效試驗報告1.試驗地點金雞鄉2.作物烤菸3.防治對象病毒病4.調查方法採用全區總體調查法,藥前基本沒有發病,在第一次噴藥後IO天進行第一次藥效調查,每次噴藥後io天調查各處理病情指數,最後一次藥效調查在第四次噴藥後io天進行,計算藥效。5.分級方法同烤菸示範例A6.藥效計算同烤菸示範例A7.試驗過程當地海拔1650米,土壤為瀦育型水稻土,PH6.8-7.0,土壤有機質3%左右,肥為中等,土壤乾燥,常年降雨量1000mm,平均氣溫15.6。C,試驗期間6-7月降雨量400mm,平均氣溫19.5-20.9'C,菸草種植規格145cmx50cm,為單壟單行單株種植,每小區種植32株左右。8.施藥方法採用16型背負式手動噴霧器,按60Kg/畝藥液量均勻噴霧。在烤菸移栽後28天,葉齡6-8片,煙株未發病時噴藥。具體時間為6月6曰進行藥前病情基數調查,並噴藥且進行調查,施藥後未發現產生藥害現象。9.試驗結果(1)5%雲南黴素水劑(50ppm)防治烤菸病毒病(普通花葉病毒為主)防效78.84%為第一位,雲葉菌素(75ppm)防防效73.46%為第二位,在本試驗中與2。/。寧南黴素(75ppm)相比,藥效分別提高了l2.31%和7.49%,可以看出在相同有效用量(75卯m)和較低有效濃度(50ppm)用量條件下,雲南黴素對病毒病的防治效果優於寧南黴素和毒消。(2)5%雲南黴素水劑的藥效,在一定範圍內隨施用濃度降低而增加,以50ppm左右防效最佳,濃度達到100ppm倍液時防效降低,可能因施用濃度過高對病毒鈍化作用不好而導致藥效下降,建議在大面積生產上應用,推薦濃度為800~1000倍。(3)5%雲南黴素水劑的施用適期應在未發病或零星發時期進行;施藥次數以3-4次為宜;施藥間隔時間7天一次為好。(4)雲南黴素處理對煙株中部葉片保護較好,基本沒有發病。在第四次藥後15天,頂部葉片才開始發病,由此可見雲南黴素的持效期為10-15天。(5)使用5%雲南黴素的1、2、3處理,最大葉葉面積分別比空白對照大180~100cm2,比毒消大170~90cm2,比寧南黴素大100~20cm2;每株煙的有效葉片分別對照多0.75~0.19張,處理l、2分別比寧南黴素多0.38~0.31張,說明使用雲南黴素防治病毒病後,對烤菸的葉面積、有效葉的作用比對照、毒消、寧南黴素好(即對烤菸的增產增值效果較好)。因此,雲南黴素是一個優於寧南黴素和毒消的另一個較好的生物型抗病毒藥劑。F.番薪病毒病田間藥效試驗報告1.試驗地點元謀縣2.作物番茄3.防治對象病毒病4.調查方法釆用小區內全區調查法,噴藥前進行藥前基數調査,每次噴藥後7天,調查各處理小區全部植株葉片,按蕃茄病毒病分級方法,計算各小區病情指數及防治效果,並目測藥害。依據4次防治後的病情指數、防治效果的平均數,求出該藥劑的病情指數及防治效果。5.分級方法0級無病症;l級明脈、輕花葉;3級心葉及中部葉片花葉;5級心葉及中部葉片花葉,少數葉片畸形,皺縮或植株輕度矮化;7級重花葉、多數葉片畸形、皺縮或植株矮化;9級重花葉、葉片明顯畸形、線葉、植株嚴重矮化,甚至死亡。6.藥效計算(同烤菸示範例A)'7.試驗過程該試驗地海拔在1300米左右,土壤肥力中等偏下,PH6.5,排灌方便,管理精細;常年降雨量1200mm左右,平均氣溫20.6°C,試驗期間8-9月降雨量500mm左右,平均氣溫21.5~23.9匸;供試作物(蕃茄)播種時期為2006年8月15曰,於9月7曰移栽,秧齡23天,種植規格為二行單株七壟種植;8.施藥方法釆用16型背負式手動噴霧器,,按60Kg/畝藥液量均勻噴霧。在蕃茄開花前期,病毒病尚未發病,9月25日進行第一次噴藥,IO月並噴藥且進行調査,施藥後未發現產生藥害現象。9.試驗結果(1)雲南黴素的三個處理1、2、3的藥效分別為81.25%、71.88°/。、68.75%、比處理4(寧南黴素75卯m)62.5%分別高出18.75%、9.38%、6.25%,其中處理l(雲南黴素50ppm)與處理4之間差異達極顯著水平,有相同有效含量(75ppm)的處理2和處理4之間差異達顯著水平。綜上所述,所有雲南黴素的三個處理l、2、3藥效均優於處理4(寧南黴素75ppm)。(2)雲南黴素的三個處理l、2、3之間,處理1與處理2、3差異達極顯著,處理2與處理3差異達顯著水平,有隨著濃度的降低藥效反而增加的趨勢。(3)從試驗田間的直觀防治效果看,各藥劑處理不僅對花葉病毒病有明顯的防治效果,而且對蕃茄疫病也有減輕發病的兼治作用,經調查兼治效果達37.5-54.17%,詳見表2。(4)蕃茄產量噴藥後經兩次小區產量採收,產量第一位是處理2,平均畝產958.52公斤,比處理3(畝產量887.04公斤)增71.48公斤,增8.06%,比處理4(畝產量861.12公斤)增97.4公斤,增11.31%,比處理1(畝產量809.26公斤)增149.26公斤,增18.44%,比處理5(畝產量780公斤)增178.52公斤,增22.87%,比對照(畝產量618.52公斤)增340公斤,增54.96%。說明噴施5%雲葉素水劑660倍液對防治蕃菜病毒病效果較為明顯,比毒消、寧南黴素效果好,挽回產量損失明顯。D.大豆花葉病試驗報告1.試驗地點集賢縣2.作物大豆3.防治對象大豆花葉病毒病根腐病4.調查方法試驗設三個處理,三次重複,各小區之間隨機排列,每個小區面積30平方米,試驗區周圍種植了同一品種大豆做為保護行。每次施藥後7天進行調查,每小區隨機取五點,每點5株,共25株,調查大豆花葉病的病朱株率和病情指數。5.分級方法0級主根無病斑;l級主根上有少量病斑,病斑面積佔主根表面積1/4以下;3級主根上病斑面積佔主根表面積1/4—1/2之間;5級主根上病斑面積佔主根表面積在1/2—3/4之間;7級莖基部和主根病斑連面一片,形成繞莖現象,但根部未壞死;9級根部已死亡,地上部也萎蔫死亡。6.藥效計算(同烤菸示範例A)7.試驗過程該試驗播期在5月,採用人工播種,種肥為二銨、尿素,播後鎮壓一次。5月下旬進行一次化學封閉滅草,其它田間管理措施同生產田。6月下旬大豆達到4一5片複葉期,進行首次葉噴處理,每個小區一半面積施藥,另一半不施藥。8.施藥方法採用工農16型手動噴器常量噴霧,畝噴藥液60公斤,每7天施藥一次,共三次。9.試驗結果(1)雲南黴素對大豆根腐病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對大豆花葉病具有顯著的防治效果,而且能提高大豆長勢,改善色澤,促進單產提高,在大豆病的防治上達到明顯的防效分別達到72%-80%。G.棉苗根腐病田間藥效試驗報告1.試驗地點山西省棉花所農場2.作物棉花.3.防治對象根腐病4.調查方法棉苗出土後,調查出苗期和出苗率,然後每2天調查1次死苗。病害發生高峰後(5月中旬,棉苗1一2真葉時),挖取取樣行的所有棉苗,進行病情分級記載,結合曆次調查的病死苗數,計算死苗率、病情指數等。病情分級按常規分級標準,即0級健苗,根部潔白,無明顯病狀;I級根部已顯病狀或病斑環繞根部1/2以下;II級病斑環繞根部1/2以上或根系全部染病;III級棉苗因病枯死。5.分級方法0級主根無病斑;l級主根上有少量病斑,病斑面積佔主根表面積1/4以下;3級主根上病斑面積佔主根表面積1/4—1/2之間;5級主根上病斑面積佔主根表面積在1/2—3/4之間;7級莖基部和主根病斑連面一片,形成繞莖現象,但根部未壞死;9級根部已死亡,地上部也萎蔫死亡。6.藥效計算①相對防治效果(%)=[(對照區病情指數-處理區病情指數)/對照區病情指數]xl00②相對保苗效果(%)=[(對照區死苗率-處理區死苗率)/對照區死苗率]x100棉苗素質測定結和根病調查,在取樣行隨機選取有代表性的棉苗ioo株,經清水衝洗晾乾後,稱其鮮重,計算單株鮮重。7.試驗過程為了系統準確地反映供試藥劑對棉花出苗和根病的影響,在每個小區的20播種行間插種取樣行,定量播種棉子300粒。播種時間均為4月。棉苗出土後,調查出苗期和出苗率,然後每2天調查1次死苗。病害發生高峰後(5月中甸,棉苗l-2真葉時),挖取取樣行的所有棉苗,進行病情分級記載,結合曆次調查的病死苗數,計算死苗率、病情指數等。8.施藥方法小區對比排列,兩行區,4次重複。為使雲葉菌素和對照藥劑能夠均勻地拌在種子表面,拌種前將定量的供試藥劑有清水稀釋增容。9.試驗結果對棉苗根腐病有著一定的防治作用,相對保苗率達88.5%。從以上試驗結果,可以得出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下述有益效果1.先後在棉花根腐病、辣椒病毒病、大豆花葉病毒病、菸草病毒病、番茄病毒病、大白菜病毒病、豌豆病毒病和白粉病、瓜類病毒病和白粉病等作物上作過觀察試驗和正規試驗,據觀察,在作物發病初期或發病前開始第一次噴藥,每隔710天一次,噴3-4次,使用5%雲葉菌素的有效濃度為25ppm-150ppm(有效含量18克~30克/畝、次),最佳使用濃度為50~75ppm,藥效達80%左右,超過現在大面積推廣的寧南黴素、毒消等藥劑平均10個百分點以上,具有明顯促進生長、提高產品質量和產量的作用,且安全、無殘留。2.雲南黴素對由黃瓜花葉病毒、菸草普通花葉病毒、菸草馬鈴薯Y病毒、菸草馬鈴薯X病毒、菸草蝕紋病毒、叢頂病毒引起的烤菸病毒病、或由黃瓜花葉病毒、菸草普通花葉病毒等病毒引起的番薪、辣椒、大白菜等作物的病毒病(花葉病、蕨葉病、小葉病、斑點病、條斑病、畸形、矮縮、黃花、壞死等病毒病)有顯著的防治效果。3.本發明的雲南黴素是從土壤中釆集分離得到的一株微生物經發酵而製得的一,微生物生物農藥。生產雲南黴素採用通用的發酵設備,工藝簡單、周期短,發酵液經過濾、濃縮,得產品。生產原料以玉米粉、花生餅粉、玉米澱粉、葡萄糖等農副產品為主,價廉易得,生產過程不存在三廢問題,不造成環境汙染。生產過程製得的產品雲南黴素屬高效、低毒、低殘留、安全的生物農藥。農作物施用雲葉菌素後,在菸草、瓜果、蔬菜、糧油上不會殘留,不汙染水體和土壤,利於環境保護,適用於無公害的綠色食品的生產,具有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符合國家可持續發展的產業政策和國內外農藥發展的方向,是二十一世紀方向性產品。4.雲南由於得天獨厚的地理及氣候條件,菸草、瓜果、蔬菜、中草藥及茶葉等是雲南省主要並且在國內具有優勢的經濟作物,種植面積愈來愈大,綠色產品作為今後農業種植及加工發展的方向和目標,迫切需要無公害高效生物農藥品種。該產品的開發,對雲南省成為綠色產業的大省,提高雲南省農作物、經濟作物、中藥材等產品質量,加快地方經濟發展,會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5.植物病害之一的病毒病在糧食、蔬菜、菸草、水果、花丼、中藥材等所有的作物上幾乎都能發病危害,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和損失。90年代前,幾乎沒有防治藥劑,糧食、菸草等主要作物經常嚴重受害,成為不治之症。90年代後,出現了病毒靈、植病靈、毒消等藥劑,但防治效果差,且屬化學農藥。一直到2000年後,巿場上才有了"寧南黴素"這一新型綠色環保型生物農藥,該藥劑在防治病毒病平均藥效達到70%左右。而本發明研製成功的"雲南黴素"通過山西省農科院、雲南省大理州植保站、保山巿、等不同地區的農業植保部門在蔬菜(辣椒、大白菜)、菸草、棉花、大豆等作物上的田間試驗,其結果被一些資深專家均給予肯定是一個極具開發潛力的微生物農藥,在烤菸、蔬菜和多種經濟作物上有廣闊前景的生物農藥。通過田間實驗推廣得出雲南黴素在防治病毒病的平均藥效達到80.4%左右,比同一類的生物農藥"寧南黴素"相比較防治藥效高10%,由此不難看出"雲南黴素"在藥效和使用成本上均優於寧南黴素是一個全新生物農藥。並且"雲南黴素"除了在植物病害防治上藥效較好和防治作物具有廣譜性外,其還含有多種胺基酸、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故對作物生長具有明顯調節作用,對改善農作物品質,提高產量,增加效益均有顯著作用。具體實施方式通過下面給出的具體實施例,可以進一步清楚地了解本發明。但它們並不是對本發明保護範圍的限定。實施例1雲南黴素的製備,釆用以下順序的步驟A:培養基配料溶解固體原輔助按比例稱重加入配料罐中,加入水攪拌均勻,然後通過泵打入發酵罐中。B:罐體空消即先對空罐進行消毒。將蒸汽通入發酵罐,升溫至121~123°C,保持25C:實消把培養基打入罐中後,加水定容,攪拌均勻後,先將蒸汽通入加套或盤管,對培養基進行預熱,當罐溫升至95。C左右時,將蒸汽直接通入罐內,將培養基加熱至121~123°C,並且維持2530分鐘。然後用冷卻水降溫至培養溫度,同時罐內通入無菌空氣,進行保壓。D:菌種斜面種和茲子瓶母種。由培養室培養提供。E:液體種培養種子罐培養基冷卻到28~30'C。用壓差法接入茄子瓶母種,通入無菌空氣,料風比為1:0.5V/V/niin,罐壓0.05MPa,罐溫28。C,攪拌速度140~170rpm,培養時間3238小時。F:發酵培養基經實消滅菌冷卻到28°C,通入無菌空氣保壓。當種子罐中液體種子生長達到質量要求後,按接種量1012(V/V),釆用壓差法把種子罐種子轉移到發酵罐,通入無菌空氣,料風比為1:0.4~0.6V/V/min罐壓0.05MPa;罐溫28。C;攪拌速度110~130rpci;發酵時間為36~42小時。G:空氣空氣經壓縮;降溫、除水、分油;進入總空氣過濾器、預空氣過濾二級除菌,進入種子罐、發酵罐前分空氣過濾除菌,無菌空氣直接進入種子罐和發酵罐。進罐前無菌空氣壓力要求達0.18~0.2MPa。H、發酵液酸化處理將發酵液從發酵罐內壓入酸化罐,調酸、攪拌均勻。I、過濾酸化發酵液經離心初濾或用大超初濾,再經膜濾,膜濾所得濾液收集於貯罐。J、濃縮調配從貯槽把濾液打入單效或多效薄膜濃縮器中進行濃縮,所得濃縮液打入調配罐,經抽檢,達到質量要求後,加入助劑,攪拌均勻,打入貯罐,準備包裝。K、成品包裝化驗合格濃縮液(半成品)輸入包裝設備,成品包裝在自動包裝線上進行,每天單班生產成品約1.5噸,兩班每月生產90實施例2取發酵液化10升,加硅藻上過濾,棄去菌絲,濾液通過200克活性炭柱(水溼裝柱,柱5.5x55cm,進行吸附,50%丙酮洗脫,每250亳升收集一份,l-4份活性部分合併,除去丙酮,水溶液約500毫升,調pH3.0,通過裝有50毫升銨型陽離子交換柱,少量水衝洗後,用IN氨水洗脫,每100毫升收集一份,l-5份活性部分合併,去除氨氣,水溶液冷凍乾燥,全部冷幹品通過中性氧化鋁100亳升柱脫色(甲醇溼裝),75%甲醇,流速1亳升/分鐘,檢測UV268nm,保留時間8.3分鐘)。取該95%純度的冷幹品1克,加濃鹽酸40毫升,室溫水解60小時後,去掉鹽酸氣後的殘渣,加水200亳升,通過強酸陽離子樹脂IO毫升,進行交換,水洗後,用O.1N氨水洗脫,每3亳升收集一份,11-20份活性部分合併,去氨氣後冷凍乾燥得到550亳克冷幹品,取150亳克該冷幹品通過葡聚糖凝膠,水洗,活性部分冷凍乾燥,冷幹品用矽膠薄板層析分離,60%甲醇展層,分離出活性部分的冷幹品純度達96%以上,即為所需的雲南黴素。權利要求1.雲南黴素作為防治黃瓜花葉病毒的生物農藥的應用。2.雲南黴素作為防治菸草普通花葉病毒的生物農藥的應用。3.雲南黴素作為防治菸草馬鈴薯X病毒的生物農藥的應用。4.雲南黴素作為防治菸草馬鈴薯Y病毒的生物農藥的應用。5.雲南黴素作為防治菸草蝕紋病毒引起的烤菸病毒病的生物農藥的應用。6.雲南黴素作為防治菸草叢頂病毒引起的烤菸病毒病的生物農藥的應用。7.雲南黴素作為防治由黃瓜花葉病毒、菸草普通花葉病毒等病毒引起的番茄、辣椒、大白菜等作物的病毒病的生物農藥的應用。8.雲南黴素作為防治花葉病、蕨葉病、小葉病、斑點病、條斑病、畸形、矮縮、黃花、壞死的病毒病的生物農藥的應用。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雲南黴素作為生物農藥的新用途。本發明的研究結果表明雲南黴素對黃瓜花葉病毒、菸草普通花葉病毒、菸草馬鈴薯X病毒、菸草馬鈴薯Y病毒、菸草蝕紋病毒引起的烤菸病毒病、菸草叢頂病毒引起的烤菸病毒病、由黃瓜花葉病毒、菸草普通花葉病毒等病毒引起的番茄、辣椒、大白菜等作物的病毒病、花葉病、蕨葉病、小葉病、斑點病、條斑病、畸形、矮縮、黃花、壞死的病毒病均具有良好的防治功效,是一種具有良好開發應用前景的生物農藥。文檔編號A01P1/00GKCN101107927SQ200710065850公開日2008年1月23日申請日期2007年4月29日發明者何永斌,張春華,徐滇閩,朱英傑,李朝榮,白一彬申請人:雲南天豐農藥有限公司導出引文BiBTeX,EndNote,RefMan

同类文章

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的製作方法

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的製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包括敞開式箱體和前攝影蓋,在箱體頂部設有移動式光源盒,在箱體底部設有LED脫影板,LED脫影板放置在底板上;移動式光源盒包括上蓋,上蓋內設有光源,上蓋部設有磨沙透光片,磨沙透光片將光源封閉在上蓋內;所述LED脫影

壓縮模式圖樣重疊檢測方法與裝置與流程

本發明涉及通信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壓縮模式圖樣重疊檢測方法與裝置。背景技術:在寬帶碼分多址(WCDMA,Wideband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系統頻分復用(FDD,FrequencyDivisionDuplex)模式下,為了進行異頻硬切換、FDD到時分復用(TDD,Ti

個性化檯曆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個性化檯曆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檯曆,尤其涉及一種既顯示月曆、又能插入照片的個性化檯曆,屬於生活文化藝術用品領域。背景技術::公知的立式檯曆每頁皆由月曆和畫面兩部分構成,這兩部分都是事先印刷好,固定而不能更換的。畫面或為風景,或為模特、明星。功能單一局限性較大。特別是畫

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

專利名稱: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視頻信號處理領域,特別是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背景技術: Mpeg標準是由運動圖像專家組(Moving Picture Expert Group,MPEG)開發的用於視頻和音頻壓縮的一系列演進的標準。按照Mpeg標準,視頻圖像壓縮編碼後包

基於加熱模壓的纖維增強PBT複合材料成型工藝的製作方法

本發明涉及一種基於加熱模壓的纖維增強pbt複合材料成型工藝。背景技術:熱塑性複合材料與傳統熱固性複合材料相比其具有較好的韌性和抗衝擊性能,此外其還具有可回收利用等優點。熱塑性塑料在液態時流動能力差,使得其與纖維結合浸潤困難。環狀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cbt)是一種環狀預聚物,該材料力學性能差不適合做纖

一種pe滾塑儲槽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一種pe滾塑儲槽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一種PE滾塑儲槽一、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PE滾塑儲槽,主要用於化工、染料、醫藥、農藥、冶金、稀土、機械、電子、電力、環保、紡織、釀造、釀造、食品、給水、排水等行業儲存液體使用。二、 背景技術 目前,化工液體耐腐蝕貯運設備,普遍使用傳統的玻璃鋼容

釘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釘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釘,尤其涉及一種可提供方便拔除的鐵(鋼)釘。背景技術:考慮到廢木材回收後再加工利用作業的方便性與安全性,根據環保規定,廢木材的回收是必須將釘於廢木材上的鐵(鋼)釘拔除。如圖1、圖2所示,目前用以釘入木材的鐵(鋼)釘10主要是在一釘體11的一端形成一尖

直流氧噴裝置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直流氧噴裝置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醫療器械,具體地說是ー種直流氧噴裝置。背景技術:臨床上的放療過程極易造成患者的局部皮膚損傷和炎症,被稱為「放射性皮炎」。目前對於放射性皮炎的主要治療措施是塗抹藥膏,而放射性皮炎患者多伴有局部疼痛,對於止痛,多是通過ロ服或靜脈注射進行止痛治療

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屬於機械領域。背景技術::閥門作為流體控制裝置應用廣泛,手輪傳動的閥門使用比例佔90%以上。國家標準中提及手輪所起作用為傳動功能,不作為閥門的運輸、起吊裝置,不承受軸向力。現有閥門

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的製作方法背景技術:1-本發明所屬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其中的管狀容器被放在循環於配送鏈上的文檔匣或託架裝置中。本發明特別適用於,然而並非僅僅專用於,對引入自動分析系統的血液樣本試管之類的自動識別。本發明還涉及專為實現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