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力球的毛邊修整機的製作方法
2023-12-03 07:13:56 4
專利名稱:彈力球的毛邊修整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可以有效率地對彈力球成型後所存在的毛邊予以去除的修 整機。
背景技術:
籃球、足球等常見的球類是利用橡膠材料成型後,將空氣注入球體內膨脹來使球 體產生彈力;另一種較接近玩具性質的彈力球則是由PU(聚胺脂)材料成型為實心,利用材 料本身具有彈性的性質來提供彈力。又一種中空的彈力球亦為利用PU材料來成型,其中空 的球體內空間可以依需要注入液體或填入裝飾物,甚至可以在球體的內壁面彩繪圖案、花 紋或形成各種造形。用來製造所述彈力球的PU材料是由至少二種液態化學原料依特定比例混合調配 而成,該液態原料在混合後會產生化學反應,並在一段時間內逐漸固化成彈性體。基於技術 的限制,目前以PU材料製造中空彈力球的其中一種方式,是將PU材料塗布於模具內表面來 成型;過程中,利用模具在成型的球體上預留流體注嘴,以供後續製程中將氣體或液體經由 該流體注嘴注入球體中,然後再利用封嘴塞擠迫入流體注嘴而封閉。另一種方式,則是利用 模具將PU材料預先成型出半球體後,再將兩個半球體對合,並利用熱熔合技術將兩半球體 黏著成一完整的球體。所述塗布成型的模具包含有上模與下模,PU材料置入上模或下模內後,將上、下 模予以合模固定,然後利用專用的成型機讓模具持續翻轉一段時間,使模穴內的PU材料均 勻塗布附著於模穴表面;參圖1所示,當彈力球A成型並取出模具後,彈力球的外表面會在 上、下模的合模處產生毛邊Al而必須去除;現有的去毛邊製程,是以人工方式手持切削刀 具一一地將毛邊削除,因此,生產效率低,無法進一步降低製造成本。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更有效率地對彈力球表面的毛邊進行削除的修 整機,以進一步降低生產成本。本實用新型的特徵,是在毛邊修正機提供可以將彈力球固定的同時亦能驅動彈力 球旋轉的裝置,以及可以控制刀具接近或離開彈力球的毛邊的切削裝置,使彈力球在固定 狀態下旋轉時,接近彈力球毛邊的刀具得以將該毛邊快速地削除,完成去除毛邊後,則能快 速地將彈力球卸下,以提升修整毛邊的效率。基於此,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手段,包括有一旋轉裝置,其具有一可放置球體於其上面且可被驅動旋轉的承座;一切削裝置,包含至少一設於所述承座側邊的第一動作組件,該第一動作組件連 接有一刀具,該刀具有的刀刃朝向所述承座的側邊,該第一動作組件用於驅動所述刀具往 該承座的方向或離開該承座的方向移動;一壓掣裝置,包含有一設於鄰近所述承座的第二動作組件,該第二動作組件的動作軸設有一對應所述承座放置球體的表面的壓掣頭,該第二動作組件用於驅動所述壓掣頭 往該承座或離開該承座的方向移動。前述本實用新型的動作組件,可以是氣壓缸、油壓缸、機械手臂等任何可以提供適 當動力的裝置或設備。本實用新型的旋轉裝置進一步包含有設於一基座上的旋轉座,前述承座被固定於 該旋轉座上,該旋轉座的中心軸可以設置一被動皮帶輪,所述基座還設置結合有主動皮帶 輪的馬達,以及在主動皮帶輪與被動皮帶輪之間連接一皮帶,藉由馬達運轉時驅動旋轉座 與承座同時旋轉。所述旋轉座也可以經由齒輪組驅動而旋轉。做為較佳的選擇,本實用新型可以將前述承座的上表面形成凹弧面,使彈力球放 置於承座上並受到壓掣變形時,變形後的彈力球表面剛好服貼於該凹弧面而更為穩定。本實用新型的切削裝置至少有一組,但是,為了對彈力球進行切削時獲得最佳的 平衡,以偶數組切削裝置的配置為最好的選擇,切削裝置的數量愈多,完成切削的速度愈 快;其中,兼顧切削最佳穩定性的考慮下,以二組切削裝置配置在對稱的位置最為經濟; 所述每一組切削裝置包含有設在水平位置的第一動作組件,第一動作組件連接有刀具,第 一動作組件的動作或反向動作控制刀具對毛邊的進刀或退刀。做為較佳的選擇,本實用新型的切削裝置包含有一底座,該底座設有一軌道,所述 第一動作組件的動作軸連接一滑座,該滑座的下面與軌道滑動配合,所述刀具設於滑座,第 一動作組件動作或反向動作時,驅動滑座沿著軌道滑動,從而控制刀具的進刀或退刀。本實用新型的毛邊修整機可以對不同直徑的彈力球進行毛邊的去除工作;但是, 去除不同直徑彈力球的毛邊,必須調整刀具的進刀位置,因此,本實用新型可以在前述底座 設置一具備螺孔的側壁,第一動作組件相對於動作軸另一端的本體則設有軸向延伸的螺 杆,該螺杆螺旋組合於側壁的螺孔,藉由旋轉該螺杆即能調整第一動作組件與承座的相對 位置,從而控制所述刀具在動作軸最大行程時相對於承座的位置(即進刀位置)。
圖1為顯示彈力球成型後具有毛邊的平面示意圖。圖2為顯示本實用新型的毛邊修整機結構的平面示意圖。圖3為顯示在本實用新型的毛邊修整機的承座放置彈力球的實施例示意圖。圖4為顯示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動作組件動作,使壓掣頭從上方對彈力球施加壓力 的實施例示意圖。圖5為顯示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動作組件動作,使設於動作組件的刀具接近彈力球 的毛邊進行修整的實施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配合說明書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做更詳細的說明,以使本領域技術 人員在研讀本說明書後能據以實施。參閱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彈力球毛邊修整機,其較佳實施例包括有一旋 轉裝置1、至少一切削裝置2與一壓掣裝置3 ;其中,旋轉裝置1的結構進一步包含有一做 為整個修整機的基礎平臺的基座11,基座11上方活動地設置一旋轉座12,使旋轉座12可以自由地在基座11上旋轉;旋轉座12的上面與下面分別設置一承座13與一被動組件14, 基座11下方固定地設置一馬達15,馬達15轉軸突出基座11上方的部份設置一主動組件 151,並在主動組件151與被動組件14之間以連接組件16連接;在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 例,所述主動組件151為主動皮帶輪,被動組件14為被動皮帶輪,連接組件16為可配合該 主動皮帶輪與被動皮帶輪以傳輸動力的皮帶。承座13為上表面形成為凹弧面131的圓筒 形座體,其可藉由螺栓等固定組件被安裝固定於旋轉座12,以便於需要放置不同直徑的彈 力球時,能夠快速方便地將承座13卸下而更換所需尺寸的另一承座。所述凹弧面131的弧 度依彈力球被適當壓掣變形時,變形後的球體表面的弧度而設計,使變形後的彈力球與凹 弧面131之間更為服貼,以提升壓掣的穩定性。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實施例,也可以利用齒輪 機構(圖中未顯示)驅動旋轉座12旋轉。所述切削裝置2用來將彈力球表面的毛邊去除的設備;在圖2所示的較佳實施例, 該切削裝置2包含有二組,並分別對稱地設在接近承座13的兩側。茲僅取一組切削裝置2 詳細說明實施的結構其包含有一固定於基座11上的底座21與一水平設置的第一動作組 件23,底座21固定地設有一端部對應於承座13側面的中心方向的軌道22,軌道22上滑動 配合地設置一滑座24,因此,滑座24能沿著軌道22滑動;滑座24的一端連接第一動作組 件23的動作軸,滑座24的相對另一端則設置一刀具25,刀具25同樣地從側面對應承座13 的中心方向。底座21的一端設置一具有螺孔(圖中未示)的側壁211,所述第一動作組件 23相對於動作軸的本體另一端設置一軸向延伸的螺杆231,該螺杆231螺旋組合於側壁211 的螺孔,因此,藉由旋轉螺杆231,得以控制第一動作組件23在水平方向的移動,同時帶動 滑座24在軌道22上滑動,以調整刀具25的位置,調整完成後,可鎖緊螺旋配合在螺杆231 的螺帽而固定;當第一動作組件23動作時,則動作軸推動滑座24往承座13的方向移動而 使刀具25進刀;相反的,第一動作組件23亦可控制滑座24往回滑動而退刀。本實用新型的壓掣裝置3是用來將彈力球固定在承座13上表面的設備,其包含 有一固定於基座11上的架體33,架體33固定有一垂直設置的第二動作組件31,第二動作 組件的動作軸311延伸出架體33下方並在動作軸端部設置一壓掣頭32,動作軸311與壓掣 頭32的中心最好軸向對應於承座13的中心;該第二動作組件31用於驅動所述壓掣頭32 往該承座13的上表面或離開該承座13的上表面方向移動。前述第一動作組件23及/或第二動作組件31,可以採用氣壓缸、油壓缸、機械手臂 等任何可以提供適當動力的裝置或設備。本實用新型對彈力球進行毛邊修整的方式說明如下如圖3所示,首先將外表面具有毛邊Al的彈力球A放置於承座13的凹弧面131 上,使球體下面的中心對應於凹弧面131的中心,以及使圍繞彈力球的毛邊Al儘量保持在 水平狀態,然後啟動第二動作組件31,令動作軸311伸出而使壓掣頭32對彈力球A適當地 壓掣固定(如圖4所示),彈力球A被壓掣變形後,其毛邊Al恰好對應於兩側刀具25的刀 刃;隨後再啟動馬達15帶動承座13與彈力球A同步旋轉;最後再啟動兩組第一動作組件 23,動作軸即推動滑座24沿著軌道22滑動,直到刀具25的刀刃接近到毛邊根部(毛邊與 球體的連接處)的位置,旋轉中的毛邊Al即會快速地被刀具25削除(參圖5所示)。待毛 邊去除完成後,首先第一動作組件23反向動作使刀具25退刀,然後馬達15停止運轉,最後 第二動作組件33反向動作解除對彈力球A的壓掣,即可將彈力球取出。[0029] 以上所述僅為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並非企圖據以對本實用新型做 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因此,凡有在相同的創作精神下所作有關本實用新型的任何修飾或變 更,皆仍應包括在本實用新型意圖保護的範疇。
權利要求一種彈力球的毛邊修整機,其特徵在於,包括有一旋轉裝置,其具有一可放置球體於其上面且可被驅動旋轉的承座;一切削裝置,包含至少一設於所述承座側邊的第一動作組件,該第一動作組件連接有一刀具,該刀具有的刀刃朝向所述承座的側邊,該第一動作組件用於驅動所述刀具往該承座的方向或離開該承座的方向移動;一壓掣裝置,包含有一設於鄰近所述承座的第二動作組件,該第二動作組件的動作軸設有一對應所述承座放置球體的表面的壓掣頭,該第二動作組件用於驅動所述壓掣頭往該承座或離開該承座的方向移動。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彈力球的毛邊修整機,其特徵在於,所述旋轉裝置進一步包含 有設於一基座上的旋轉座,所述承座被固定於該旋轉座上,該旋轉座設有一被動組件,所述 基座還設置結合有主動組件的馬達,該主動組件與被動組件以連接組件連接,藉由該馬達 經由所述主動組件、連接組件與被動組件驅動該旋轉座與承座旋轉。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彈力球的毛邊修整機,其特徵在於,所述主動組件與被動組件 分別為主動皮帶輪與被動皮帶輪,所述連接組件為配合該主動皮帶輪與被動皮帶輪的皮市o
4.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彈力球的毛邊修整機,其特徵在於,所述承座用於放置球體 的表面為凹弧面。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彈力球的毛邊修整機,其特徵在於,所述切削裝置包含有二組 設在水平對稱位置的第一動作組件,每一第一動作組件均連接有所述的刀具。
6.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彈力球的毛邊修整機,其特徵在於,所述切削裝置包含有一 底座,該底座設有一軌道,所述第一動作組件的動作軸連接一滑座,該滑座的下面與該軌道 滑動配合,所述刀具設於該滑座。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彈力球的毛邊修整機,其特徵在於,所述底座設有一具備螺孔 的側壁,該第一動作組件相對於動作軸另一端的本體設有軸向延伸的螺杆,該螺杆螺旋組 合於該側壁的螺孔,藉由旋轉該螺杆而能調整第一動作組件與承座的相對位置,從而控制 所述刀具在動作軸最大行程時相對於承座的位置。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彈力球的毛邊修整機,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動作組件及/或第 二動作組件為氣壓缸。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彈力球的毛邊修整機,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動作組件及/或第 二動作組件為油壓缸。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彈力球的毛邊修整機,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動作組件及/或 第二動作組件為機械手臂。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彈力球的毛邊修整機,包括有一旋轉裝置、一切削裝置與一壓掣裝置;所述旋轉裝置具有可放置彈力球於其上面且可被驅動旋轉的承座;所述切削裝置包含至少一設於所述承座側邊的第一動作組件,該動作組件連接有一刀具,該第一動作組件用於驅動所述刀具往承座的方向或離開承座的方向移動;所述壓掣裝置包含有位於所述承座上方的第二動作組件,該第二動作組件用於驅動一壓掣頭對放置於承座上的彈力球壓掣固定,或解除壓掣頭對彈力球的固定;彈力球被壓掣固定且被帶動旋轉的狀態下,第一動作組件驅動刀具接近彈力球而將彈力球表面的毛邊削除。
文檔編號B29C37/02GK201761002SQ20102019374
公開日2011年3月16日 申請日期2010年5月18日 優先權日2010年5月18日
發明者翁翠梅 申請人:龍門縣佳茂聚氨酯橡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