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環水處理裝置製造方法
2023-11-30 16:14:31 2
循環水處理裝置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循環水處理裝置,它由原水水箱通過電動閥門A與電動泵A、電動閥門E、電動閥門K連接,電動閥門E與再生液桶連接,電動泵A再分別與電動閥門B、電動閥門C連接,電動閥門B分別與電動閥門F、電動閥門G、電動閥門J連接,電動閥門F再與濾柱A連接,電動閥門G再與濾柱B連接,電動閥門J通過電動泵C與再生液桶連接,濾柱A依次通過電動閥門H、電動泵B與再生液桶連接,濾柱B通過電動閥門I分別與電動閥門D、電動閥門L連接,電動閥門D再與空氣壓縮機連接,電動閥門L再通過電動閥門M與清水池連接,所述電動閥門C分別與電動閥門D、電動閥門K連接,電動閥門K與清水池連接。本裝置結構簡單、效率高、成本低、使用方便。
【專利說明】循環水處理裝置【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水的全自動淨化處理【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循環再生除砷除氟的全自動水處理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受自然、社會、經濟等條件的制約,我國農村很多地方存在嚴重的飲水問題。中國已成為世界上飲水型地方性氟、砷中毒流行最廣的國家之一,嚴重危害我國病區人民的身體健康。
[0003]目前隨著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的不斷深入,在無良好水源的部分農村地區,針對高氟水和高砷水等當地劣質水源的水質特點,採用相應的淨化和處理設施,建設集中式供水工程,是實現安全供水的重要途徑。
[0004]從農村高氟水和高砷水設備應用情況和市場上技術設備特點來看,適合農村應用的劣質水處理專用器材與設備市場上供應嚴重短缺,突出表現在產品品種少、裝置配套能力弱,技術針對性不足等方面。
【發明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產品以及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效率高、成本低、佔地面積小、使用方便的全自動水處理裝置,尤其是一種循環再生全自動控制系統。
[0006]為了實現上述目 的,本實用新型採取下述技術方案:它由原水水箱通過電動閥門A與電動泵A、電動閥門E、電動閥門K連接,電動閥門E與再生液桶連接,電動泵A再分別與電動閥門B、電動閥門C連接,電動閥門B分別與電動閥門F、電動閥門G、電動閥門J連接,電動閥門F再與濾柱A連接,電動閥門G再與濾柱B連接,電動閥門J通過電動泵C與再生液桶連接,濾柱A依次通過電動閥門H、電動泵B與再生液桶連接,濾柱B通過電動閥門I分別與電動閥門D、電動閥門L連接,電動閥門D再與空氣壓縮機連接,電動閥門L再通過電動閥門M與清水池連接,所述電動閥門C分別與電動閥門D、電動閥門K連接,電動閥門K與清水池連接。
[0007]本實用新型通過不同的閥門開閉實現正衝洗或反衝洗,再生液桶旁設有電動水泵,可以定期對再生液進行更換,整套裝置在全自動水處理的過程中,一濾柱進行工作的時候,另一濾柱進再生液進行循環再生,所以無需更換納米材料,方便環保,另一方面,對工藝流程和管道進行了優化,使用少量設備實現複雜的工序。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8]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09]參見圖1,它由原水水箱通過電動閥門A與電動泵A、電動閥門E、電動閥門K連接,電動閥門E與再生液桶連接,電動泵A再分別與電動閥門B、電動閥門C連接,電動閥門B分別與電動閥門F、電動閥門G、電動閥門J連接,電動閥門F再與濾柱A連接,電動閥門G再與濾柱B連接,電動閥門J通過電動泵C與再生液桶連接,濾柱A依次通過電動閥門H、電動泵B與再生液桶連接,濾柱B通過電動閥門I分別與電動閥門D、電動閥門L連接,電動閥門D再與空氣壓縮機連接,電動閥門L再通過電動閥門M與清水池連接,所述電動閥門C分別與電動閥門D、電動閥門K連接,電動閥門K與清水池連接。
[0010]其工作流程如下:
[0011]I)打開電動閥門A6-1、電動閥門B6-2、電動閥門F6-6、電動閥門H6-8、電動閥門L6-12、電動閥門M6-13,等待30秒,打開電動水泵A7-1,其餘電動水泵和電動閥門關閉,濾柱A2-1正常工作24小時。
[0012]2)打開電動閥門C6-3、電動閥門D6-4、電動閥門F6-6、電動閥門H6-8、電動閥門J6-10、電動閥門K6-11、電動閥門06-15,等待30秒,打開電動水泵A7-1和空氣壓縮機3,其餘電動水泵和電動閥門關閉,使用氣體和清水池5池水對濾柱A 2-1反衝洗3分鐘,汙水通過排汙管進入汙水池。
[0013]3)打開電動閥門B6-2、電動閥門C6-3、電動閥門D6-4、電動閥門F6-6、電動閥門H6-8、電動閥門J6-10、電動閥門K6-11、電動閥門06-15,等待30秒,打開電動水泵A7-1和空氣壓縮機3,其餘電動水泵和電動閥門關閉,使用氣體和清水池5池水對濾柱A 2-1正衝洗15秒,汙水通過排汙管進入汙水池。
[0014]上述步驟(I)、(2) (3),重複三次。
[0015]4)打開電動閥門H6-8、電動閥門L6-12、電動閥門N6-14、電動閥門06-15,其餘電動水泵和電動閥門關閉,濾柱A 2-1放水30分鐘。
[0016]5)打開電動閥門C6-3、電動閥門E6-5、電動閥門F6-6、電動閥門H6-8、電動閥門J6-10、電動閥門06-15,等待30秒,打開電動水泵7-1,其餘電動水泵和電動閥門關閉,濾柱A 2-1進再生液。
[0017]6)打開電動閥門A6-1、電動閥門B6-2、電動閥門G6_7、電動閥門16_9、電動閥門L6-12、電動閥門M6-13,等待30秒,打開電動水泵A7-1,其餘電動水泵和電動閥門關閉,濾柱B 2-2正常工作24小時。
[0018]7)打開電動閥門C6-3、電動閥門D6-4、電動閥門G6_7、電動閥門16_9、電動閥門J6-10、電動閥門K6-11、電動閥門06-15,等待30秒,打開電動水泵A7-1和空氣壓縮機3,其餘電動水泵和電動閥門關閉,使用氣體和清水池5池水對濾柱B 2-2反衝洗3分鐘,汙水通過排汙管進入汙水池。
[0019]8)打開電動閥門B6-2、電動閥門C6-3、電動閥門D6-4、電動閥門G6-7、電動閥門16-9、電動閥門J6-10、電動閥門K6-11、電動閥門06-15,等待30秒,打開電動水泵A7-1和空氣壓縮機3,其餘電動水泵和電動閥門關閉,使用氣體和清水池5池水對濾柱B 2-2正衝洗15秒,汙水通過排汙管進入汙水池。
[0020]9 )打開電動閥門F6-6、電動閥門H6-8和電動水泵A7-2,其餘電動水泵和電動閥門關閉,將再生液從濾柱A中抽回。
[0021]重複步驟(2),將濾柱A反衝洗5分鐘。
[0022]重複步驟(8),將濾柱B正衝洗8秒,將管道中的再生液衝洗乾淨。[0023]重複步驟(6),濾柱B正常工作2.5小時。
[0024]重複步驟(4 ),將濾柱A放水30分鐘。
[0025]重複步驟(2),將濾柱A反衝洗5分鐘。
[0026]重複步驟(6),濾柱B正常工作2.5小時。
[0027]重複步驟(4),將濾柱A放水30分鐘。
[0028]重複步驟(3),將濾柱A正衝洗5分鐘。
[0029]重複步驟(6),濾柱B正常工作2.5小時。
[0030]重複步驟(4 ),將濾柱A放水30分鐘。
[0031]重複步驟(7)、(8)後,重複步驟(6),濾柱B正常工作16.5小時。
[0032]重複步驟(7)、(8)後,重複步驟(6),濾柱B正常工作24小時。
[0033]重複步驟(7)、(8)。
[0034]10)打開電動閥門G6-7、電動閥門16-9、電動閥門L6-12、電動閥門M6-13,濾柱B放水30分鐘。
[0035]11)打開電動閥門C6-3、電動閥門E6-5、電動閥門16_9,濾柱B進再生液。
[0036]重複步驟(I)、(2)、(3)。
[0037]12)打開電動閥門G6-7、電動閥門16_9和電動水泵B7_2,其餘電動水泵和電動閥門關閉,將再生液從濾柱B中抽回。
[0038]重複步驟(7),濾柱B進行反衝洗5分鐘。
[0039]重複步驟(3),濾柱A進行正衝洗8秒,為了洗淨管道裡的再生液。
[0040]重複步驟(I ),濾柱A正常工作2.5小時。
[0041]13)打開電動閥門16-9、電動閥門L6-12、電動閥門M6-13,濾柱B放水30分鐘。
[0042]重複步驟(7),濾柱B進行反衝洗5分鐘。
[0043]重複步驟(I ),濾柱A正常工作2.5小時。
[0044]重複步驟(13)後,重複步驟(8),濾柱B正衝洗5分鐘。
[0045]重複步驟(I),濾柱A正常工作2.5小時。
[0046]重複步驟(13)、(2)、(3)後,重複步驟(1),濾柱A正常工作16.5小時。
[0047]重複步驟(2)、(3)後,重複步驟(I ),濾柱A正常工作24小時。
[0048]重複步驟(2)、(3)後,進入步驟(4)重複循環上述步驟。
[0049]該整套裝置在全自動水處理的過程中,一濾柱進行工作的時候,另一濾柱進再生液進行循環再生,所以無需更換濾柱內過濾材料,方便環保,全自動水處理裝置無需人員值守,濾柱材料可以循環再生,成本低廉,產能高效。
[0050]上述實施例僅供說明本實用新型之用,而並非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有關【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範圍的情況下,所作出的其它變化及所有等同的技術方案也應屬於本實用新型的範疇。
【權利要求】
1.循環水處理裝置,其特徵在於,它由原水水箱通過電動閥門A與電動泵A、電動閥門E、電動閥門K連接,電動閥門E與再生液桶連接,電動泵A再分別與電動閥門B、電動閥門C連接,電動閥門B分別與電動閥門F、電動閥門G、電動閥門J連接,電動閥門F再與濾柱A連接,電動閥門G再與濾柱B連接,電動閥門J通過電動泵C與再生液桶連接,濾柱A依次通過電動閥門H、電動泵B與再生液桶連接,濾柱B通過電動閥門I分別與電動閥門D、電動閥門L連接,電動閥門D再與空氣壓縮機連接,電動閥門L再通過電動閥門M與清水池連接,所述電動閥門C分別與電動閥門D、電動閥門K連接,電動閥門K與清水池連接。
【文檔編號】B01D35/12GK203678095SQ201320773534
【公開日】2014年7月2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2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2日
【發明者】周江 申請人:中霖中科環境科技(安徽)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