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年的味道作文大全
2023-12-06 12:47:41 2
過年是一年中的大事。以下是「有關年的味道作文」,希望能夠幫助的到您!
【篇一:年的味道】
即將到來的新年就像一鍋正在灶上燉著的排骨湯,四下飄散開來的香味兒像小貓兒似的撓著我們這些饞蟲的心,痒痒的,只盼著湯快點燉好,讓我們大快朵頤。這一鍋湯的香味兒就是年味兒。春節一天天逼近,年味兒也醞釀得越來越濃厚。
春節近了,大街兩邊出現了不少賣春聯的小攤,大紅的燈籠,大紅的「福」字,大紅的春聯……這些跳動著的火焰,紅得是那樣的張揚、那樣的熱烈,溫暖了冬天,溫暖了空氣,更溫暖了我們的心。從那些紅通通的專屬於春節的物件中,我看到也嗅到了年的味道。
春節近了,鄉下的農戶都忙了起來,蒸包子、做豆腐、醃酸菜、做年糕……家家戶戶老少齊上陣,忙得幾乎腳不沾地,趕著在年前備好一切東西。蒸包子的蒸籠架在鍋上,火燒得旺旺的,坐在灶膛口燒火的人的臉被橘紅色的火光映照著,跳躍出一片喜悅的光。站在蒸爐旁的人忙著放麵食,熱騰騰的蒸氣緩緩上升,飄浮,瀰漫,漸漸充斥了整個廚房。笑眯眯的眼睛裡充滿了對年的期待。從熱火朝天的景象中,我看到也觸到了年的味道。
春節近了,男人們都閒下來了,屋子裡清晰地傳出了打麻將的聲音以及大聲叫「和」的聲音。小巷中響起了孩子們追逐打鬧的聲音以及「小擦炮」的聲音……一切的一切,所有的所有,各種聲音在空中碰撞、融合,洋溢著暖暖的喜悅的味道。從這「交響樂」中,我看到也聽到了年的味道。
年味兒越來越濃厚了,像一把熱烈的火,燒呀燒呀,直燒到年根下。一年的勞頓在年味中釋放,生命的反思在年味中梳理,來年的希望在年味中憧憬……
【篇二:年味兒】
最喜歡過年的味道。快到新年時,那熱熱鬧鬧的景象無處不在。大街上,更是人滿為患。最擁擠的,就是各家大大小小的超市了,全是採購年貨的人,商店裡各類物品都供不應求,超市老闆往往會趁此機會大撈一筆,但採購的人還是絡繹不絕。
每到過年,奶奶最喜歡往超市跑,有事沒事就跑去轉轉,就喜歡那熱鬧的氣氛。奶奶手提一隻竹籃子,在超市轉悠,另一隻手則拿著一張廣告紙「年貨大減價」,在精打細算一陣子後,便跟著人流,一會兒就裝了一籃子東西提回家。我總忍不住,東翻翻,西找找,一袋子零食不免讓我有些失望,第二天,拿回來的都是些魚啊,肉啊。第三天,就都是包裝精美的禮品,什麼紅酒啊,廣柑啊,鹽水鴨之類的,第四天,我眼前一亮,都是一些非常喜慶的小玩意,紅底金字的福字帖,可愛的玩具小金牛和小紅牛,大紅色的燈籠,塑料爆竹,春聯,金牛的剪紙。中國結等等一堆好東西。這下我可樂壞了,馬上忙活起來:窗子上貼上金牛剪紙,馬上就覺得家裡又多了份喜慶;大門上貼上倒福字和春聯,我的臉上也是喜洋洋的;書桌上擺上一對小牛,書架上掛著一串爆竹;連晾衣架也被我掛上了中國結和紅燈籠。家裡,馬上有了「年味兒」,我嘴裡也輕輕哼著那支小曲兒《你最牛》。
和家人逛街時,可以看到,無論是大小商場,還是新店開張,都掛上了燈籠,貼上福字貼,一片熱鬧的紅色。往往那燈籠上都寫著幾個金字:恭喜發財,生意興隆。大街上,來來往往的行人也讓我感受到了即將過年了。瞧,那邊一位年輕的阿姨身穿大紅底,金色花紋的旗袍,戴著中國結式樣的耳環,手提一個小巧玲瓏的紅包,無不為這即將來臨的新年增了份光彩。這被染紅的大街,更是年味兒十足。
飯店這段日子生意也格外興隆,請客吃飯大出血已經是家常便飯,飯店天天爆滿,老闆樂得合不攏嘴。大過年的,年夜飯尤為重要,兒女在外工作一年,難得回趟家,吃團圓飯自然不能含糊,找一家好飯店,辦得熱熱鬧鬧的,那是在所難免。要訂好飯店,還得抓緊時間,晚了,就只能在家裡吃了,有些人甚至幾個月前就訂好位置了。在爆滿的飯店裡,那花樣百出的菜名,如「五福臨門」、「牛氣沖天」等,更是讓我感受到了深深的「年味兒」。
「年味兒」是過年不可缺少的調味劑,讓過年熱熱鬧鬧,開開心心。
【篇三:年的味道】
過年啦!過年啦!
第一聲新年的鐘聲悠揚地敲響,勞累了一年的人們開始蠢蠢欲動,出門的腳步變得輕快,臉上的笑容變得燦爛。
不知何時起,大路兩旁懸起了通紅的燈籠,在寒風中輕輕搖曳,好像枝頭上沉甸甸的蘋果,用撲鼻的香氣祝賀人們新春快樂!金黃的燈籠穗搖頭晃腦,好像在和我們揮手問好。夜晚的燈籠分外耀眼,一眼望不到邊,圓圓的大肚子裡閃閃發亮,好像天邊的一抹彩霞。媽媽高興地說:「有了燈籠才真正有了年味。」
看著容光煥發的街道,商場也不失時機地把門面裝點得五光十色,走進熱鬧非凡的商場,震耳欲聾的《新年好》迫不及待地鑽進我的耳朵,抬眼望去,高高的貨架上貨物鱗次櫛比,選購的人們搶著把中意的物品放進手推車,好像不多買些東西對不起自己鼓鼓囊囊的錢包。這可忙壞了收銀臺前的「小姐們」,等待結帳的顧客排成長龍,都站在隊伍當中翹首期盼,忙得她們焦頭爛額。
過年怎麼少得了」噼裡啪啦」的鞭炮聲?路邊很快設立了「煙花爆竹銷售點」,各式各樣的煙花看得人眼花繚亂。這下子,家屬院裡鬧開了鍋,鞭炮聲不絕於耳。興奮不已的人們點燃一掛掛鞭炮,隨手一丟,頓時火光沖天,震耳欲聾,隨著鞭炮逐漸化為灰燼,爆炸聲也漸輕漸弱,最後只留下一股濃濃的爆竹味和一地喜氣洋洋的紅紙片。公園裡,漆黑的天空照如白晝,一朵朵燦爛的煙花直衝雲霄,在月亮身旁綻開了笑臉,樂得圍觀的孩子拍手叫好。
團聚的人們更是興奮不已,面前的桌子上擺滿了大魚大肉、瓜子點心……家家歡聚一堂,歡聲笑語,共同欣賞2012年精彩的春節聯歡晚會。
聲聲爆竹迎新春,句句祝福慶新年!在此,祝廣大博友們合家歡樂、龍年吉祥!
【篇四:年的味道】
新年來了,新年來了!空氣中瀰漫著各種各樣的味道!
一、喜氣洋洋的味道!
要過年了,人們都急著買年貨,大包小包的拎著。超市裡的各種應節食品堆積如山,人們你擠我擁,把東西都往自己的購物車裡放。各家商店前都擺上了一盆盆金桔,菊花,金桔一個個又大又漂亮黃澄澄的,讓人覺得很喜慶。街道兩旁的路燈,都掛上了一串串火紅的燈籠。各家各戶的門前都貼上了對聯,我家貼的是:「內外平安好運來,合家歡樂迎新歲」。
二、消煙的味道!
大街上的小販們賣著各種各樣的炮,比如:砂炮一扔在地上,就「怦」的一聲,這是小小朋友最喜歡玩的。有一種煙花拿在手裡玩,火花閃閃發光,像天空中閃爍的星星,這更是小小朋友喜歡玩的。還有一種不知名的炮,一點著就會轉圈,發出「噼哩啪啦」的響聲,發出絢麗的光芒,這是膽大孩子的最愛。當新年鐘聲敲響的一剎那,半邊天空閃著光芒,煙花一個接著一個,炮聲一個比一各響,在藍色的天幕,有金黃,橙紅的菊花,粉紅的杜鵑,紫色的蝴蝶蘭,紅色的絹花……煙花時而像一顆飛彈飛向天空,時而又像一位仙子在空中舞蹈!聽,這是鞭炮的響聲,有的像小老鼠「吱,吱,吱」有的像炸彈一樣「怦」的一聲……半邊天空都瀰漫著濃濃的硝煙。
三、年夜飯的味道!
我們所有大大小小的人都到大伯家吃年夜飯。我看到餐桌上有紅燒肉、油燜蝦、甜蓮藕、大鯉魚、白切雞……好香啊!好豐富啊!大人們在互相敬酒,互相祝福。我們小孩就在客廳裡追逐打鬧,一會兒剝顆糖吃,一會兒喝杯飲料。好不容易等到大人們吃完,我們排好隊領紅包:奶奶的、大伯的、大伯母的、二伯的、二伯母的、姑姑的……好多紅包啊!我捧著一堆的紅包,好開心啊!
這就是我們孩子所期盼的過年的味道——領紅包!團圓的味道,親情的味道,喜慶的味道……人們把一年來所有的味道做成了一個叫「年」的精靈,讓她帶著人們一起奔向新的幸福生活。
【篇五:年的味道】
「金風送喜來,紫荊花已開,二月大地春雷鑼鼓敲起來……恭喜恭喜中國年,五穀豐登笑開顏……」聽著這首耳熟能詳的歌曲,就知道,年到了!你知道年是什麼味道的嗎?年的味道怪怪的,讓我品一品在給你細細道來。
年,是歡樂的;是喜慶的;是和睦的年,對於我來說是甜到心頭的。屋外二月的寒風呼呼地刮著樹枝,乾枯的樹枝上掛著幾片搖搖欲墜的枯黃的樹葉;風也毫不留情地刮過人們的臉龐。可人們洋溢著幸福歡笑的臉頰,火辣辣的,成群的男孩按動著打火機,從裡面一下子竄出火紅跳動的火苗,紅光映在人們的臉上,笑容更加甜蜜。「噼裡啪啦」鞭炮聲清澈的在耳邊迴蕩,綻開的不僅是絢爛的煙花也是每一個中國人的心花。一大家子人圍坐在圓桌周圍,湯圓、餃子、抄手、麵條……還有色香味俱全的各色中國菜:香腸、臘肉、夫妻肺片、京醬肉絲、魚香茄子、麻婆豆腐、春卷……旁邊的電視中正在播放著喜氣洋洋的春晚,而圍坐在桌子邊的人捧著一碗熱氣騰騰的香菇燉雞湯美美地品嘗,一口接一口,濃香四溢,安撫了每一個人一年以來疲憊的心,這種感覺只有在過年才感受的到,其樂融融、歡聲笑語,年的味道是甜的。
年的味道是辣的,貼倒「福」、對聯、門神、窗花;掛燈籠、中國結、紅辣椒;放鞭炮、舞龍;還有「領紅包」!……一片紅色映入眼帘,過年就要喜慶,就要熱鬧,就要紅火。中國年讓你在冬天絲毫感覺不到寒冷,只有火辣。
年的味道是酸的,每天清晨我會一邊吃飯,一邊聽廣播。「兒子長大了,一年到頭就回一次家,人是回來了,可是留的住人卻留不住心。」這是一位母親寫給兒子的一封信。父母老了,兒子大了,好不容易回了家,也不像小時候那樣如同開心果一樣逗父母開心、幫父母做事。只是一味地玩著手機看看電視,對於父母的噓寒問暖也愛理不理。這個年,父母盼回來了深愛的兒子,可兒子的心卻早已停留在了別處。父母的心是酸的,年的味道也是酸的。
年的味道是苦的,過年時是小偷、騙子、火災肆虐的高峰期。努力了一年的積蓄被好逸惡勞、遊手好閒的盜賊偷走,被油嘴滑舌的騙子誆騙,甚至被一把無情的大火吞噬……妻離子散、親人離別,就在這普天同慶之時,事故給予人的打擊是空前悲慘悽涼的。這個年是苦的。
年的味道不是能一語道破的。各自有各自的區別,酸甜苦辣一應俱全,就像一臺鮮活的戲劇而或一支譜寫人世間悲歡離合的歌曲,要用眼觀察、用耳聆聽、用心感受。
【篇六:年的味道】
中國是一個有著幾千年文化的文明古國,它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有些傳統文化經不起時間的考驗,在這條歲月長河中消失殆盡。有的卻經人們的歷代相傳保留了下來。這裡最具代表性的要數中國的舊曆新年了。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這句歌謠時常在我嘴邊念著,仿佛就是要告訴我們臘八節一過,就要過年了,就要開始準備過年用的物資了,打掃塵除,買新衣,醃魚醃肉,貼窗花……可我記憶中的新年要從姥爺家那一缸缸香甜的黃酒開始的。
無論你是自家宴客還是走親訪友都離不開吃,而這一桌桌豐盛的佳餚,自然離不開美酒,而自家釀的美酒更是香甜。我姥爺家做的黃酒在當地就小有名氣。這一古法做的黃酒傳到我媽媽這一代已記不清有多少年了。現在我就來說說我們家的酒。酒雖好喝,但酒勁十足,就連我爸爸都要忌憚三分呢!
舊曆九月九是傳統的釀酒日,早在前一個星期,姥爺酒開車進到山裡的認識的農戶家,把頭年定好的糯米拉回來。姥爺說:「山裡的空氣好,氣溫低,糯米成熟的晚,也就長得好,好米才能釀好酒。」再把釀酒用的器皿洗淨晾乾,如果做酒的過程沾上油,哪怕是一點點油漬都會使酒變質。頭天把米洗淨,在水裡泡上一天一夜,這是讓米發脹,蒸出來的米就不會反生,發酵就更徹底。一切準備就緒,就等著第二天到來。
九月初九這天一大早,姥爺把泡好的米,放進木桶裡隔水蒸上半個多小時,熟透,再倒進大盆裡,散開透氣,晾一下,每次都會蒸上幾大桶。每當這個時候,姥姥就會給我和哥哥捏幾個大大的糯米飯糰,沾上糖,好吃極了,這也是我和哥哥喜歡在這天主動幫忙幹活的原因。米晾到半涼,就要拌酒麴了。酒麴是一個個比桌球小一點的白色圓球。拌之前,要把酒麴碾碎成粉末狀,再把酒麴均勻地拌進一盆盆熟糯米中,這個過程是個力氣活也是精細活,記憶中,每次都是媽媽在進行這項重要的工作。拌好以後,在慢慢加進一點涼水,這時糯米飯就會拉出粘稠的糖絲,把這些能拉出糖絲的糯米四周碼好,按實,中間掏空,蓋上蓋子,包上厚實的棉被,放上十天左右,這是個漫長的過程,叫熱發酵過程。姥爺說,這個過程很重要,就像好的鋼鐵要經過火的淬鍊。人要成才也要經過各種歷練,中間不能放棄,要有耐心和恆心,就像酒在熱發酵期間不能隨意揭蓋一樣,十天後就要收酒了,這裡說的收酒不是說就可以喝了,酒要能喝還早呢,還要把酒用大量的涼開水收進裝酒用的大缸裡,進行冷發酵,這需要三個月的時間,等過了冷發酵期酒就做好了,那時滿屋子都散發著酒的香味,也就到了年跟前了。用自家的酒招待遠方來的親朋好友,別有味道,這就是我家年的開始。
家家的傳統文化都不同,但是家家的年味卻是一樣的,快樂的心情是一樣的,中國的傳統文化多彩多樣,但傳承的精神是一樣的。我也要將我家的傳統文化傳承下去,使我家的年味更加濃鬱。
【篇七:年的味道】
哇!過年了!時間飛逝,轉眼間新的一年又要開始了。
除夕之夜,我們的村子非常熱鬧。家家戶戶門口早就掛上了大紅燈籠,貼上了紅底金字的大幅對聯;門窗裡都飄出年夜飯的香味;小孩子們穿著新衣服,在村子裡盡情的追逐著、嬉鬧著,有的在放著各種各樣的禮花和鞭炮。
我們家的門上,貼上了我寫的春聯。我今年寫的春聯是:「春風春雨春色,新歲新年新景」。橫批是:「春意盎然」。
晚上,我們全家坐在一起,客廳的茶几上放著鮮花、水果、點心、瓜子和糖果。我們全家團團圓圓。我們一邊吃著豐盛的年夜飯,一邊等著看春節晚會。爸爸、媽媽今天顯得特別高興,爸爸端起酒杯,首先感謝媽媽一年的辛苦,祝賀我考試取得了好成績,又被評為三好學生。我也端起杯子說:「祝爸爸、媽媽在新的一年裡身體健康、萬事如意,生活得快快樂樂、踏踏實實」。我們全家都碰了杯,我們都喝的是飲料。
剛吃過晚飯,我便以百米衝刺的速度奔去敲鄰居姐姐的門,和她一起放煙花。隨著導火線的點燃,「啪啪」幾聲「霹靂」,響徹夜空。我的手隨著煙花一起抖動,是激動,是興奮……甚至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煙花裡「儲存」著的幾十朵花一朵接一朵飛上夜空,慢慢擴大又慢慢散去,那種五光十色、絢麗繽紛,足以組成最美麗的畫面。特別是許多人一起燃放各種煙花時,那種雄偉壯觀、氣勢磅礴卻又精巧細緻、玲瓏剔透的美讓人陶醉其中。我那顆歡樂的心也隨同煙花一起綻放在深邃的星空中。
放完「竄天猴」,我們又衝到大街上,點燃「星火棒」。自由自在地跑著,手中「怒放」的「紅色火花」,依照我們的奔跑路線,畫出一幅幅新春圖。還有每一顆星火都是一聲問候,一絲祝福,一片溫馨,一份快樂……美好的願望盡在不言中。
到了晚上十二點,晚會的氣氛達到了高潮,門外也響起了此起彼伏的鞭炮聲。我們全家都來到大街上看熱鬧。我的煙花放沒了,但是我的心裡卻還有一束美麗的煙花。
那滿天的禮花和此起彼伏的鞭炮聲,一直延續了好久好久。那幸福之花,既是對美好一年的告別,又是對新的一年歡慶,它開在天上,開在地上,也開在大人和孩子們的心中。
想到自己又長了一歲,心裡不免澀澀的;但又想到明天可以走親戚,收壓歲錢了,心裡又不免美滋滋的。
這真是一個難忘的除夕之夜!
【篇八:年的味道】
華燈初上,燈火通明。早春的花街上,人頭湧動。叫賣聲,砍價聲,歡笑聲在明朗的夜晚交織成了一部和諧的交響曲。大街上,麥田邊,華麗絢爛的煙火帶著人們美好的祝願飛上天空。在空中盡顯它那美麗的舞姿。今晚,人們將徹夜不眠,迎接那新年的第一聲鐘響。
家鄉的年味,永遠是最濃的;家鄉的年味,永遠是最親的;家鄉的年味,永遠是最讓人難以忘懷的。
踏上歸途
記得那是一個寒冷的早晨。天還未亮,我和父母就踏上了歸家的旅程。從東莞到我的老家大概有七百多公裡的距離吧,我們大概需要十幾個小時才能到達。
經過了漫長的車程,我們終於在次日的14點到達了李家村。一回到村子,爺爺奶奶便開始忙活了起來:老家的氣溫只有幾度,而我們只穿了幾件單薄的襯衫。於是奶奶便去拿衣服和暖爐給我們。爺爺拿出了一大卷火紅的爆竹,走到了門口。在噼裡啪啦的爆竹聲中,我們回到了老家。
去訪祖堂
第二天一早,父親便早早地叫醒了我,說是家中的男性都要去祖堂給老祖宗上柱香,我還從未去過祖堂呢,於是便興致勃勃地與父親去了。
走在村中那條唯一的水泥路上,我聽見前方的鞭炮聲接連不斷,走到祖堂,便發現這兒煙霧繚繞,地面上鋪滿了鞭炮碎屑。祖堂內,有許多村民絡繹不絕地去祭拜祖宗。要想讓祖宗保佑你一生平安,就得先磕三個頭,上三炷香,再磕三個頭。這是我們老家的傳統習俗。祖堂的裡牆上掛著一張捐款明細表,上面寫著全村村民捐款修祖堂的金額。我看到父親捐的款是全村最多的。父親看到我在看那張表,對我說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人不能忘本。」
吃年夜飯
每一家過年年夜飯總是一年之中最豐盛的,我的老家也不例外,但我的父親講究健康,所以今年的年夜飯不免多了幾盤綠色食品。在我的家鄉,豬腳和豬蹄膀是絕對必不可少的東西。餐桌上,眾人舉杯共慶新年,大塊吃肉,大碗喝酒。平常文縐縐的人到了餐桌上自然也免不了幾分豪爽之情。
終要離別
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我們終於要離開家鄉,回到東莞了。這次家鄉之旅雖然只有短短不到一個星期的時間,但卻給了我許多深深的回憶。
我帶著這份回憶,開始了新一年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