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芯杆鎖定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12-08 18:33:36 3
專利名稱:一種芯杆鎖定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的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芯杆鎖定結構,特別涉及其機械連接結構。
背景技術:
對比文件一,專利號:ZL200810024166. 1,公告號:CN101284155,專利權人歐特
(中國)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本案公開了一種「具有較大防止退針力的安全自毀注射器」,其包括外套直管頂端設置的呈內徑收縮的管狀的安裝部,在外套直管內設置有密封塞,所述密封塞下端連接有伸出外套直管的芯杆,所述芯杆外表面設有外凸起,相應地,在外套直管設有將外凸起阻攔的內凸起,安裝部內插接有活動針座,活動針座內設有針管,活動針座與密封塞所圍的外套直管內部空腔即為注射液存儲腔,針管的進口端與注射液存儲腔連通, 活動針座側壁設有外凸起,相應地,在安裝部內表面設有將外凸起阻攔的內凸起,在活動針座底端部設有伸入注射液存儲腔內的掛鈎,在密封塞上設有掛鈎的收緊斜面,收緊斜面的下方設有偏斜孔,所述偏斜孔的軸線與外套直管的軸線呈偏斜設置,在密封塞上設有將密封塞與掛鈎連接一體的扣合部,其特徵是活動針座的外表面設有環狀的凹槽,所述凹槽處的安裝部內壁設有與凹槽配合的呈環狀的凹陷,在凹槽與凹陷內設有與它們過盈配合的彈性密封環。對比文件二,專利號:ZL200710124562. 7,公告號:CN101161304,專利權人深圳
市利駿達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本案公開了一種「自動回縮針頭安全自毀注射器」,其包括一針筒、一推桿筒、一推桿密封圈、一回彈橡皮筋;該針筒包括一內部中空的筒體,該筒體的底端開口處設有一底壁;該推桿筒包括一插設在該筒體內的杆體;其特徵在於該筒體的頂端內壁上開設有一鉤槽;該推桿筒包括一設在該杆體底端的固定部,該杆體的內部中空而形成一運動空腔;該推桿密封圈上對應該推桿筒的固定部設有一連接部,該連接部和固定部連接而將推桿密封圈安裝在該杆體的底端;該注射器還包括一連接座,該連接座安裝在該推桿密封圈中並伸入該杆體的運動空腔中,該連接座包括一本體部,該本體部中部開設有一容槽;該注射器還包括一安裝在該連接座的上方並伸入該杆體的運動空腔中的帶鉤連接杆,該帶鉤連接杆上部突設有一可對應鉤在該筒體的鉤槽上的掛鈎,該帶鉤連接杆頂端向下凹設有一凹槽;該回彈橡皮筋是一封閉的橡皮圈,該回彈橡皮筋套設在該連接座的容槽和該帶鉤連接杆的凹槽之間,將該連接座和帶鉤連接杆連接起來。對比文件三,專利號ZL200520016075. 5,公告號CN2748099,專利權人丹陽市共創醫療器械科技有限公司,本案公開了一種「針頭能自動回縮的安全注射器」,包含有注射針筒、筒式推桿、針座、注射針管、0型密封圈、壓簧栓塞、壓縮彈簧、密封膠環、用於保護注射針管的注射針保護帽及活塞,所述注射針管固定在所述針座內,其特徵在於所述注射針筒的前端設有用於固定針座與壓簧栓塞的固定裝置,所述針座與固定裝置的一端通過0型密封圈密封固定,所述壓簧栓塞與所述固定裝置的另一端固定連接,在所述針座與壓簧栓塞之間設置有能將針座與注射針管推入筒式推桿內部的壓縮彈簧;所述筒式推桿插置在所述注射針筒內,該筒式推桿位於所述注射針筒內部的一端外側套裝所述密封膠環,內側固定有在所述針座反推力作用下可進入筒式推桿內部的活塞,所述筒式推桿的另一端延伸出所述注射針筒,且在該延伸出注射針筒的一端安裝有一推端,該推端包括有一按手及與筒式推桿連接的端部,所述端部與筒式推桿的一端緊配合,且在端部設有用於控制推端進入筒式推桿深度及封閉筒式推桿的圓板,在該圓板上設有一通孔,所述按手在與圓板的連接處為易折結構連接。從上述對比文件中不難看出,現有的安全式注射器和自毀式注射器結構比較複雜,為了實現其預期的功能,往往在設計圖紙上採用多部件組裝,雖然理論上能夠實現,但在實際生產中和實際使用中仍然存在諸多問題,例如,芯杆的鎖緊限位裝置過於複雜,無法實現一次脫模,所有部件無法實現後部自動化裝配等。故仍然需要對現有安全式注射器、自毀式注射器芯杆結構進行進一步改進。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芯杆鎖定結構,其採用雙限位片結構,配合筒體內的限位凸環,在注射完成後可實現芯杆的自動鎖定,具有很強的安全性能和工作穩定性, 芯杆和筒體部件可實現一次脫模和後部全自動組裝,克服了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和不足。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芯杆鎖定結構,它包括筒體, 筒體內設有芯杆,其特徵在於所述芯杆的杆體處設有兩片相互平行且橫向分布的上限位片和下限位片,上限位片和下限位片之間的間距為1mm— 10mm,上限位片的上邊緣處形成環狀倒角,下限位片的外邊緣形成向上的環狀折邊,下限位片處設有1 + N條長缺口,筒體內腔中空,筒體內腔內壁下端設有限位凸環。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芯杆鎖定結構,其可用於安全式注射器、自毀式注射器、安全自毀式注射器,利用芯杆的雙限位片結構,配合筒體內的限位凸環,實現芯杆的自動鎖定,且鎖定狀態穩定,卡合效果顯著,部件整體設計結構合理,此部件可實現一次脫模和後部全自動組裝,產品設計構思巧妙,自動化後部裝配有效提高了產品的生產效率,降低了產品的綜合成本,提高了產品的市場競爭力,相比現有技術而言具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進步。
[0010]圖1為本實用新型芯杆結構示意圖。[0011]圖2為本實用新型筒體結構示意圖。[0012]圖3為本實用新型第--裝配狀態示意圖。[0013]圖4為本實用新型第二二裝配狀態示意圖。[0014]圖5為本實用新型第三三裝配狀態示意圖。[0015]圖6為本實用新型第--使用狀態示意圖。[0016]圖7為本實用新型第二二使用狀態示意圖。[0017]圖8為本實用新型第三三使用狀態示意圖。[0018]圖9為本實用新型第四使用狀態示意圖。[0019]圖10為下限位片第一實施例結構示意圖。圖11為下限位片第二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參照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進行描述。本實用新型為一種芯杆鎖定結構,它包括筒體1,筒體1內設有芯杆2,其特徵在於所述芯杆2的杆體處設有兩片相互平行且橫向分布的上限位片3和下限位片4,上限位片3和下限位片4之間的間距為Imm — 10mm,上限位片3的上邊緣處形成環狀倒角5,下限位片4的外邊緣形成向上的環狀折邊6,下限位片4處設有1 + N條長缺口 7,筒體1內腔中空,筒體1內腔內壁下端設有限位凸環8。在具體實施時,所述上限位片3的厚度為0. 4mm — 3mm,上限位片3為圓形,其直徑為 3. 6mm — 20mm。在具體實施時,所述下限位片4的厚度為0. 2mm 一 1. 9mm,下限位片4為圓形,其直徑為 3. 5mm — 18mm。在具體實施時,所述環狀折邊6的內折角大於90度小於180度,環狀折邊6的外折角大於180度小於270度。在具體實施時,所述芯杆2桿體的截面呈「十」字形。在具體實施時,所述限位凸環8的高度為0. 5mm 一 8mm,限位凸環8突出於筒體1 內腔內壁0. 05mm 一 3mm,限位凸環8上邊緣與筒體1內腔內壁的夾角大於等於90度小於等於120度,限位凸環8下邊緣與筒體1內腔內壁的夾角大於等於90度小於等於110度,限位凸環8內直徑為3. 6讓一 20讓,限位凸環8與筒體1下開口的距離為1讓一 7讓。在具體實施時,所述筒體1內腔內壁靠近上端處設有環狀凹槽9。在具體實施時,所述N為整數。如圖3中所示,芯杆採用後部組裝入筒體,上限位片的直徑大於限位凸環內直徑, 由於上限位片的上邊緣處形成環狀倒角,如圖4中所示,稍稍用力上限位片便可以頂過限位凸環,此時,下限位片向上環狀折邊剛好抵住限位凸環,由於下限位片處設有兩條對稱的長缺口,故在裝配設備的作用力下,下限位片會向內擠壓變形,如圖5中所示,下限位片便能頂過限位凸環,如圖6中所示,注射器開始注射,如圖7中所示,向後拉動芯杆,當下限位片抵住限位凸環時,由於下限位片邊緣處形成向上環狀折邊,在加上故稍稍用力便可滑出限位凸環,如圖8中所示,上限位片的下邊緣抵住限位凸環上邊緣,此時,芯杆受阻,再也無法向後拉動,而下限位片的上邊緣剛好抵住限位凸環下邊緣,而且人力無法將芯杆向前推動,限位凸環剛好卡在上下限位片之間,實現注射器的安全操作,如圖9中所示,順勢將芯杆折斷,實現注射器的自毀操作。以上內容是結合具體的優選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所作的進一步詳細說明,不能認定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只局限於上述這些說明。對於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簡單推演或替換,都應當視為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1.一種芯杆鎖定結構,它包括筒體(1),筒體(1)內設有芯杆(2),其特徵在於所述芯杆(2)的杆體處設有兩片相互平行且橫向分布的上限位片(3)和下限位片(4),上限位片 (3)和下限位片(4)之間的間距為1mm— 10mm,上限位片(3)的上邊緣處形成環狀倒角(5), 下限位片(4)的外邊緣形成向上的環狀折邊(6),下限位片(4)處設有1 + N條長缺口(7), 筒體(1)內腔中空,筒體(1)內腔內壁下端設有限位凸環(8)。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芯杆鎖定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上限位片(3)的厚度為 0. 4mm - 3mm,上限位片(3)為圓形,其直徑為3. 6mm 一 20_。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芯杆鎖定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下限位片(4)的厚度為 0. 2mm - 1. 9mm,下限位片(4)為圓形,其直徑為3. 5mm 一 18_。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芯杆鎖定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環狀折邊(6)的內折角大於90度小於180度,環狀折邊(6)的外折角大於180度小於270度。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芯杆鎖定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芯杆(2)杆體的截面呈 「十」字形。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芯杆鎖定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限位凸環(8)的高度為0. 5mm — 8謹,限位凸環(8)突出於筒體(1)內腔內壁0. 05謹一 3謹,限位凸環(8)上邊緣與筒體(1)內腔內壁的夾角大於等於90度小於等於120度,限位凸環(8)下邊緣與筒體 (1)內腔內壁的夾角大於等於90度小於等於110度,限位凸環(8)內直徑為3. 6mm - 20mm, 限位凸環(8)與筒體(1)下開口的距離為1謹一7謹。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芯杆鎖定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筒體(1)內腔內壁靠近上端處設有環狀凹槽(9)。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芯杆鎖定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N為整數。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芯杆鎖定結構,其區別於現有技術在於所述芯杆的杆體處設有兩片相互平行且橫向分布的上限位片和下限位片,上限位片和下限位片之間的間距為1mm-10mm,上限位片的上邊緣處形成環狀倒角,下限位片的外邊緣形成向上的環狀折邊,下限位片處設有1+N條長缺口,筒體內腔中空,筒體內腔內壁下端設有限位凸環,利用芯杆的雙限位片結構,配合筒體內的限位凸環,實現芯杆的自動鎖定,且鎖定狀態穩定,卡合效果顯著,部件整體設計結構合理,此部件可實現一次脫模和後部全自動組裝,產品設計構思巧妙,自動化後部裝配有效提高了產品的生產效率,降低了產品的綜合成本,提高了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文檔編號A61M5/50GK201987989SQ20102065579
公開日2011年9月28日 申請日期2010年12月13日 優先權日2010年12月13日
發明者馮興元 申請人:江蘇億樂醫療用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