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濾清器檢測器的製造方法
2023-12-09 17:44:51 3
新型濾清器檢測器的製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檢測設備,尤其涉及一種新型濾清器檢測器。
【背景技術】
[0002]傳統的濾清器在生產過程中使用氬焊焊接,焊接變形大,容易漏氣,而且檢測工件是否漏氣十分困難。一旦出現漏氣,必須重新加工,增加了生產成本,降低了產品的品質。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針對現在濾清器在生產過程中難以檢測其是否漏氣的情況,提出了一種新型濾清器檢測器。
[0004]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新型濾清器檢測器,該新型濾清器檢測器包括:濾清器;上端蓋,上端蓋與濾清器上端可拆卸連接,上端蓋設置有通孔,連通上端蓋的上下兩個表面;下端蓋,下端蓋與濾清器下端可拆卸連接;O型圈,O型圈設置於上端蓋與濾清器之間,以及濾清器與下端蓋之間,用於密封;壓力慄,壓力慄包括一根通氣管,壓力慄與上端蓋通孔通過通氣管可拆卸密封連接。
[0005]其中,濾清器進一步包括上板、下板、氣孔、支撐板以及支撐柱,上板與下板鏡像對稱,外形為圓形板;氣孔為多個,垂直連通上板上表面與下板下表面,位於中心處;支撐柱為四個,一端連接上板下表面,另一端連接下板下表面,均勻垂直分布於上板的邊緣;支撐板為相同的2個,關於上板圓心對稱,一端連接上板下表面,另一端連接下板的上表面。
[0006]其中,上板、下板、氣孔、支撐板以及支撐柱之間的連接為雷射焊。
[0007]實施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的新型濾清器檢測器結構簡單,檢測方便,能夠簡單快捷的檢測濾清器是否漏氣,便於將漏氣的工件及時返工。
【附圖說明】
[0008]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09]圖1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新型濾清器檢測器的結構示意圖;
[0010]圖2是圖1中的新型濾清器檢測器的濾清器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1]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0012]請參見圖1,圖1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新型濾清器檢測器的結構示意圖。新型濾清器檢測器包括:上端蓋1、濾清器2、下端蓋3、0型圈4以及壓力慄5。
[0013]上端蓋I上設置有通孔11,通孔11連通上端蓋I的上下兩個表面。
[0014]請參見圖2,圖2是圖1中的新型濾清器檢測器的濾清器的俯視圖。濾清器2包括上板21、下板22、氣孔23、支撐板24以及支撐柱25。上板21與下板22鏡像對稱,均為圓形板。氣孔23為多個中空圓管,垂直連通上板21上表面與下板22下表面,位於上板21與下板的中央。支撐板24為兩個,關於濾清器的軸線中心對稱,一端連接上板21的下表面,另一端連接下板22的上表面。支撐柱25—端垂直連接上板21的下表面,另一端垂直連接下板22的上表面,支撐柱25為四個,均勻分布於上板21和下板22的邊緣。上板21、下板22、氣孔23、支撐板24以及支撐柱25之間均為雷射焊接。
[0015]O型圈4為2個,設置於上端蓋11與濾清器2之間以及濾清器22與下端蓋23之間,用於密封。
[0016]壓力慄5包括一根通氣管51,通氣管51—端密封連通壓力慄5,另一端密封連通上端蓋I上表面的通孔11。
[0017]將上端蓋1、濾清器2、下端蓋3、0型圈4以及壓力慄5按照上述的方式連接起來。這時上端蓋I的下表面與濾清器2的上表面,下端蓋3的上表面與濾清器2的下表面以及氣孔23之間圍成的空間應為密封空間。打開壓力慄5,向該密封空間內壓入空氣,如果在一段時間內,氣壓沒有明顯的下降,則說明該空間確實為密封空間,即濾清器2氣密性良好。反之如果氣壓出現明顯下降,則說明濾清器2的氣密性不好,需要返工。
[0018]實施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的新型濾清器檢測器結構簡單,檢測方便,能夠簡單快捷的檢測濾清器是否漏氣,便於將漏氣的工件及時返工。
[0019]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新型濾清器檢測器,其特徵在於,所述新型濾清器檢測器包括: 濾清器; 上端蓋,所述上端蓋與所述濾清器上端可拆卸連接,所述上端蓋設置有通孔,連通所述上端蓋的上下兩個表面; 下端蓋,所述下端蓋與所述濾清器下端可拆卸連接; O型圈,所述O型圈設置於所述上端蓋與所述濾清器之間,以及所述濾清器與所述下端蓋之間,用於密封; 壓力慄,所述壓力慄包括一根通氣管,所述壓力慄與所述上端蓋通孔通過所述通氣管可拆卸密封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濾清器檢測器,其特徵在於,所述濾清器進一步包括上板、下板、氣孔、支撐板以及支撐柱,所述上板與所述下板鏡像對稱,外形為圓形板;所述氣孔為多個,垂直連通所述上板上表面與所述下板下表面,位於中心處;所述支撐柱為四個,一端連接所述上板下表面,另一端連接所述下板下表面,均勻垂直分布於所述上板的邊緣;所述支撐板為相同的2個,關於所述上板圓心對稱,一端連接所述上板下表面,另一端連接所述下板的上表面。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濾清器檢測器,其特徵在於,所述上板、所述下板、所述氣孔、所述支撐板以及所述支撐柱之間的連接為雷射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公開了一種新型濾清器檢測器,新型濾清器檢測器包括:濾清器;上端蓋,上端蓋與濾清器上端可拆卸連接,上端蓋設置有通孔,連通上端蓋的上下兩個表面;下端蓋,下端蓋與濾清器下端可拆卸連接;O型圈,O型圈設置於上端蓋與濾清器之間,以及濾清器與下端蓋之間,用於密封;壓力泵,壓力泵與上端蓋通孔可拆卸密封連接。實施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的新型濾清器檢測器結構簡單,檢測方便,能夠簡單快捷的檢測濾清器是否漏氣,便於將漏氣的工件及時返工。
【IPC分類】G01M3/26
【公開號】CN205384124
【申請號】CN201521068579
【發明人】楊永軍
【申請人】湖北陽新麥科隆精密機械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7月13日
【申請日】2015年1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