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工作檯的製作方法
2024-01-30 03:57:15 1
專利名稱:多功能工作檯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エ業安裝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多功能工作檯。
背景技術:
在電氣成套開關設備的生產中,產品的組裝質量和組裝效率與組裝エ裝有很大的關係,現有技術中的電氣成套開關設備機、電部件組裝臺架等屬於這類エ裝。而電氣成套開關設備機、電部件組裝臺架等都是固定臺架,這種固定臺架的缺點是移動不便,不能攜帯和保管材料、工具,エ裝臺面不能卡裝專用的エ裝夾具或轉盤。當部件組裝需要改變方向吋,只能人工搬運改變方向,而重量大的的部件,依靠人力搬不動時只能藉助吊車等輔助設施,費時費力,嚴重影響了工作效率。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一種多功能工作檯面,以期實現組裝設備時部件移動方便、轉動靈活,組裝工具時操作簡單,省時省力。本實用新型採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多功能工作檯,包括臺板和底座,其特徵是,所述底座設有移動輪,在臺板和底座之間,設置工具箱。進ー步的,所述工具箱上設有臺架面,在所述臺架面上設置卡框,所述臺板設置在所述卡框上。進ー步的,所述臺板可在所述卡框上轉動。進ー步的,所述臺架面的尺寸大於所述卡框的尺寸,所述臺架面的四周設置上翻的檔板。進ー步的,所述移動輪是可剎式移動輪。進ー步的,所述工具箱三面封閉一面開門,所述工具箱內部間隔成多層。本實用新型多功能工作檯的有益效果是I、臺板上的夾具方便進行零部件的安裝;2、蓋板上的多餘面積可放置組裝零件的操作工具,縮短操作距離,明顯提高工作效率;3、材料工具箱可攜帯保管材料、工具,減少了領料次數,節約了零料時間;4、移動輪可方便移動和改變方向,輪剎可固定臺架,穩定操作。
附圖I是本實用新型結構展開立體示意圖;附圖2是卡框的立體結構示意圖;附圖3是卡銷的立體結構示意圖;附圖4是工具箱的立體結構示意圖。[0020]附圖中的標號分別為I.臺板;11 託架;12 夾具;2.卡框;21.卡銷;22.卡銷座;3.工具箱;31.臺架面;32.檔板;33.門;34.隔板; 4.底座;41.移動輪。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多功能工作檯的具體實施方式
作詳細說明。 參見附圖1,多功能工作檯的總體高度設置為工作人員站著操作或坐著操作的合適高度,多功能工作檯包括臺板I、卡框2、工具箱3和底座4,由各部分固定連接而成。臺板I採用託盤式臺面,由託架11支撐,託架11由金屬薄板彎制焊接而成,臺板I可以在託架11上轉動,在臺板I上設有定位孔,在託架下面設有定位銷,定位銷孔用於通過操作者的操作來定位臺板I。臺板I上設有多個夾具12,用於裝夾組裝部件。參見附圖2,卡框2的兩側設置有卡銷座22,卡銷座22用於安裝卡銷21 (參見附圖3),卡銷21可採用現有技術中的部件,如ー種手按上銷,手按彈簧退銷的成品銷。卡框2配合卡銷21用於方便安裝臺板I,卡框2與臺板I的託架11松配合,通過卡銷21固定。參見附圖4,工具箱3是三面封閉一面開門的柜子,採用金屬薄板折彎成型焊接而成,門33設置在操作者的操作側,工具箱3內用隔板34分隔出不同的層面,用於放置不同的工具或零件。在工具箱3的上方,設有臺架面31,蓋臺架面31的面積比卡框2的面積大,多餘面積用於放置組裝零件和操作工具,縮短操作人員的操作距離。在蓋板31的四周設有檔板32,防止放置的組裝零件和操作工具滾落。底座4的下方設有移動輪41,用於多功能工作檯的移動,移動輪41選用可剎式移動輪,現有技術中的各種可剎式移動輪均可採用。卡框2、工具箱3和底座4的兩兩之間均設置安裝孔,用緊固件連接各部件,安裝簡
單,安全可靠。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1.一種多功能工作檯,包括臺板和底座,其特徵在於所述底座設有移動輪,在臺板和底座之間,設置工具箱。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多功能工作檯,其特徵在於所述工具箱上設有臺架面,在所述臺架面上設置卡框,所述臺板設置在所述卡框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工作檯,其特徵在於所述臺板可在所述卡框上轉動。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工作檯,其特徵在於所述臺架面的尺寸大於所述卡框的尺寸,所述臺架面的四周設置上翻的檔板。
5.根據權利要求I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多功能工作檯,其特徵在於所述移動輪是可剎式移動輪。
6.根據權利要求I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多功能工作檯,其特徵在於所述工具箱三面 封閉一面開門,所述工具箱內部間隔成多層。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多功能工作檯,由託盤式工作檯板、卡框、工具箱和帶有移動輪的底座等組成,本實用新型實現了集臺架、材料工具箱、移動車為一體的組裝工作檯,方便攜帶保管材料、工具,在組裝工作中改變部件方向,提高了工作效率。
文檔編號B25H1/12GK202388487SQ20112050753
公開日2012年8月22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8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8日
發明者朱樂興, 程希安, 陳磊 申請人:上海中科電氣(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