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魯齋先生許衡?許衡的人物故事
2024-02-04 03:47:15 2
人物檔案
姓名:許衡
別名:許仲平、魯齋先生
諡號:文正
國家:中國
民族:漢族
所處朝代:金末元初
籍貫:懷慶路河內縣沁北村
出生地:新鄭縣城西陽緩裡
出生時間:公元1209年
去世時間:公元1281年
職業:政治家、教育家
官職:集賢大學士兼國子祭酒等
信仰:儒學
爵位:魏國公
追贈:榮祿大夫、司徒等→太傅等
主要成就:元代百科全書式的通儒和學術大師
代表作品:《魯齋集》、《讀易私言》
許衡出生貧窮,家裡是農耕家庭,所以許衡能夠成才,全靠他個人的毅力。小的時候學的少還好些,一些基礎的書籍就可以滿足其需要。等到他長大之後,需要學習的東西越多,就需要更多的書籍。因為沒錢,許衡只能找人借書然後拿回來抄。當時他為了借一本好書,經常徒步走一百裡,有些時候更多。
許衡為國子監祭酒的時候,他「樂育英才,面教胄子」,對待漢蒙子弟都一樣公平。他循循善誘,潛移默化,在他的辛勤教育之下,許多學生都得以成才,甚至其中還有不少的人「致位卿相,為一代名臣」。「數十年間彬彬然,號稱名卿士大夫者,皆出其門下矣。」,所以許衡對漢蒙文化之間的交流和發展,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貢獻。
虞集評價他:「文正遺書,其於聖賢之道,所志甚重遠,其門人之得於文正者,猶未足以盡文正之心也。後之隨聲附影者,謂修詞申義為玩物,謂辨疑答問為躐等,謂無猷為為涵養德性,謂深中厚貌為變化氣質,外以聾瞽天下之耳目,內以蠱晦學者之心思,而謂文正之學,果出於此乎?」
後世人認識到許衡這個人,大多數都是因為「許衡不吃無主之梨」的故事。
說的是有一年夏天,天氣十分炎熱,趕路的人都十分口渴。當時路邊正好有一棵梨樹,梨子長的飽滿水潤,許多人的都前去摘梨吃,以解口渴。
當時許衡也在趕路,同樣口渴難耐,卻坐在樹下不動,沒有去摘梨。當時有人就問他:「你為什麼不去摘梨來解渴呀?」許衡回答道:「又不是自己的梨子,怎麼能夠隨意摘取呢?」
那人聽了許衡的回答之後,笑著說他迂腐,表示現在世道這麼亂,梨樹應該早就沒有主人了。許衡卻正色道:「梨樹雖然沒有主人,難道我們的心中也無主了嗎?」
從這個故事就可以看出,許衡個人品質,個人道德感是十分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