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基於物聯網的基站溫溼度節能控制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4-02-01 17:42:15 1
專利名稱:一種基於物聯網的基站溫溼度節能控制系統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一種基於物聯網的基站溫溼度節能控制系統技術領域[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應用於通信基站的空調節能控制技術,特別與一種基於物聯網的 基站溫溼度節能控制系統有關。
背景技術:
[0002]目前我國通信基站內的溫度和溼度控制,基本上都是依賴於安裝空調來實現,對 基站的空調進行節能控制是節能環保工作中的重中之重。[0003]所以通信基站的節能的主要目標當從空調著手。現行基站空調運行中有以下幾點 能耗存在浪費[0004]1、空調的設定溫度是可以人為操作,而通信基站內機房溫度標準為28度,由於維 修人員或巡檢人員的人為因素,常把空調溫度設成18度或更低,這無疑存在能源浪費;[0005]2、空調沒有遠程控制與監視,故障不及時排除,使用情況不及時監視,這無疑也增 加了耗電量。[0006]而物聯網(The Internet of things)技術在現代生活中越來成熟,主要通過射頻 識別(RFID)、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雷射掃描器等信息傳感設備,按約定的協議,把任 何物品與網際網路連接起來,進行信息交換和通訊,以實現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 理的一種網絡,以其信息傳遞的便利性越來越受人們青睞。[0007]所以,針對上述的空調能源浪費的問題,本發明人結合現今的物聯網技術,開發出 一種基於物聯網的基站溫溼度節能控制系統,本案由此產生。實用新型內容[0008]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基於物聯網的基站溫溼度節能控制系統,對基站內 的空調通過與網際網路連接起來,進行信息交換和通訊,進行智能化監控,以最優方式節省基 站能源,減緩成本壓力。[0009]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0010]一種基於物聯網的基站溫溼度節能控制系統,包括溫度傳感器、溼度傳感器、網絡 智能溫控器、上位機;溫度傳感器、溼度傳感器安裝在基站室內,網絡智能溫控器採集溫度 傳感器和溼度傳感器的數據,網絡智能溫控器通過工業乙太網與遠程上位機連接。[0011]所述的網絡智能溫控器包括主控板、溫溼度採集模塊、電源模塊、乙太網接口模 塊、繼電器驅動模塊;所述的溫度傳感器和溼度傳感器連接到溫溼度採集模塊上,溫溼度採 集模塊將採集到的數據送入主控板上,主控板通過乙太網接口模塊連接至工業乙太網中, 電源模塊連接主控板,為其供電;繼電器驅動模塊連接在主控板輸出端,連接基站空調。[0012]所述的主控板為ARMCortex_M3晶片。[0013]採用上述方案後,本實用新型具有諸多有益效果[0014]本實用新型中,將基站中的室內溫度和溼度通過傳感器進行檢測,然後把檢測到 的信息輸入至網絡智能溫控器中,通過乙太網絡進行組網連接,將信息反饋是遠程的上位機,實現監控。當基站的溫度和適度達到適合數值時,上位機可以發出控制命令,通過網絡智能溫控器與基站空調連接,控制基站空調的工作狀態。
[0015]圖1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0016]圖2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中網絡智能溫控器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7]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做進一步詳細說明。[0018]一種基於物聯網的基站空調節能控制系統,主要包括的部件有溫度傳感器1、溼度傳感器2、網絡智能溫控器3、上位機4。[0019]溫度傳感器1、溼度傳感器2是安裝在通信基站室內的傳感器,主要用於檢測基站室內的溫度和溼度。在基站室內安裝有網絡智能溫控器3,主要用於將基站內部狀態和遠程外部通過網絡連接,進行數據交換。[0020]其中網絡智能溫控器3的內部結構主要包括的功能模塊如圖2所示,有主控板31、 以及和主控板31連接的溫溼度採集模塊32、電源模塊33、乙太網接口模塊34、繼電器驅動模塊35。溫溼度採集模塊32連接在主控板31輸入端,電源模塊33為主控板31供電,同時繼電器驅動模塊35連接在主控板31的輸出端,與基站內的空調實現電氣連接,實現對空調的控制。主控板31在本實施例中採用ARM Cortex-M3晶片,其內核STM32專為要求高性能、 低成本、低功耗的嵌入式應用專門設計,按性能分成兩個不同的系列STM32F103 「增強型」 系列和STM32F101 「基本型」系列。增強型系列時鐘頻率達到72MHz,是同類產品中性能最聞的廣品,它在不提聞聞功耗和成本的基礎上,而且提供更聞的性能和更聞的功能。本實施例中採用STM32F103 「增強型」系列STM32F103VET6,是32位基於ARM核心的帶快閃記憶體、USB、 CAN的微處理器,它擁有一流的外設(I μ s的雙12位ADC,4兆位/秒的UART,18兆位/秒的SPI,18MHz的I/O翻轉速度)、低功耗(在72MHz,所有外設處於工作狀態時消耗36mA,待機時下降到2μ A )、最大的集成度(復位電路、低電壓檢測、調壓器、精確的RC振蕩器等)及簡單的結構和易用的工具等特點。[0022]主控板31通過乙太網接口模塊34與工業乙太網5實現網絡連接,上位機4同樣也與工業乙太網5網絡傳輸數據,這樣就實現上位機4和通信基站之間的數據網絡化傳輸, 當多個基站監控,就可以形成組網形式。[0023]本實用新型工作時,將基站中的室內溫度和溼度通過溫度傳感器I和溼度傳感器 2進行檢測,然後把檢測到的信息輸入至網絡智能溫控器3中,通過乙太網絡進行組網連接,將信息反饋是遠程的上位機4,實現監控。當基站的溫度和適度達到適合數值時,上位機 4可以發出控制命令,通過網絡智能溫控器3與基站空調連接,控制基站空調的工作狀態。[0024]上述實施例僅用於解釋說明本實用新型的發明構思,而非對本實用新型權利保護的限定,凡利用此構思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非實質性的改動,均應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1.一種基於物聯網的基站溫溼度節能控制系統,其特徵在於包括溫度傳感器、溼度傳感器、網絡智能溫控器、上位機;溫度傳感器、溼度傳感器安裝在基站室內,網絡智能溫控器採集溫度傳感器和溼度傳感器的數據,網絡智能溫控器通過工業乙太網與遠程上位機連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於物聯網的基站溫溼度節能控制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網絡智能溫控器包括主控板、溫溼度採集模塊、電源模塊、乙太網接口模塊、繼電器驅動模塊;所述的溫度傳感器和溼度傳感器連接到溫溼度採集模塊上,溫溼度採集模塊將採集到的數據送入主控板上,主控板通過乙太網接口模塊連接至工業乙太網中,電源模塊連接主控板,為其供電;繼電器驅動模塊連接在主控板輸出端,連接基站空調。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基於物聯網的基站溫溼度節能控制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主控板為ARMCortex-M3晶片。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主要公開了一種基於物聯網的基站溫溼度節能控制系統,包括溫度傳感器、溼度傳感器、網絡智能溫控器、上位機。溫度傳感器、溼度傳感器安裝在基站室內,網絡智能溫控器採集溫度傳感器和溼度傳感器的數據,網絡智能溫控器通過工業乙太網與遠程上位機連接。本實用新型對基站內的空調通過與網際網路連接起來,進行信息交換和通訊,進行智能化監控,以最優方式節省基站能源,減緩成本壓力。
文檔編號G05D27/02GK202838070SQ20122048089
公開日2013年3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0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20日
發明者張建平, 任淼鋒, 彭勳 申請人:浙江為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