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箱變低壓操作室防凝露護板的製作方法
2024-02-01 23:15:15 3

本實用新型涉及防凝露護板,具體涉及一種箱變低壓操作室防凝露護板。
背景技術:
凝露簡單的說就是凝結的露珠,使空氣中溼度較大時發生的一種特有現象,當空氣中的水蒸氣達到飽和的程度時,在溫度相對較低的物體上凝結從形成小水珠,凝露用電設備最大的危害在於在於形成的小水珠,容易造成端子、開口刀閘的腐蝕和斷路。
傳統的防凝露結構通常採用加熱、除溼、以及散熱的方法,不僅浪費能源,而且效果一般,還有一些防凝露板,通過安裝在櫃體或者箱體內實現防凝露的效果,但是普遍結構複雜,安裝拆卸較為麻煩。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箱變低壓操作室防凝露護板,解決現有防凝露板結構複雜,不易拆卸和安裝的問題,具體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箱變低壓操作室防凝露護板,包括板體,所述板體為一體式結構且兩端沿中央向上呈一定夾角彎曲,所述板體的中央彎曲處為圓弧形過渡,所述板體的兩端外側壁上設有條形卡槽,該卡槽的側壁為豎直面,卡槽的槽底為與板體平行的斜面,該卡槽靠近彎曲處的槽口開有倒角,所述板體的兩端內側壁上設有方便凝露下落的凸起的引流條,該引流條沿板體兩端向下延伸至彎曲處,所述板體的中央彎曲處設有貫穿內外的排水孔。
進一步的,所述夾角為銳角或直角。
進一步的,所述排水孔數量若干且孔徑小於板體的厚度。
進一步的,所述箱變低壓操作室防凝露護板還包括安裝件,該安裝件橫截面為U型且其中一側板端部與卡槽配合實現卡合,另一側板上設有安裝孔。
進一步的,所述安裝件的厚度小於板體的厚度。
使用時,先利用螺栓和螺母將安裝件安裝在箱體或者櫃體上,然後利用防凝露板上的倒角將防凝露板沿卡槽方向卡在安裝件的側板上,此時,側板的頂端與卡槽的槽底契合,保證穩定性,凝露收集的過程在防凝露板的內側面上形成,順著引流條向下流入彎曲處的排水孔,將凝露排出。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箱變低壓操作室防凝露護板,相對傳統的防凝露板,結構更加簡單,能夠實現快速安裝和拆卸,大大降低了防凝露板的成本。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立體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結構側視圖。
圖中1:板體,2:彎曲處,3:卡槽,4:側壁,5:槽底,6:倒角,7:引流條,8:排水孔,9:安裝件,10:側板端部。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實施例1:
如圖1-2所示的一種箱變低壓操作室防凝露護板,包括板體1,所述板體1為一體式結構且兩端沿中央向上呈一定夾角彎曲,所述板體的中央彎曲處2為圓弧形過渡,所述板體的兩端外側壁上設有條形卡槽3,該卡槽的側壁4為豎直面,卡槽的槽底5為與板體平行的斜面,該卡槽靠近彎曲處的槽口開有倒角6,所述板體的兩端內側壁上設有方便凝露下落的凸起的引流條7,該引流條7沿板體兩端向下延伸至彎曲處,所述板體的中央彎曲處設有貫穿內外的排水孔8。
所述夾角為銳角或直角,所述排水孔數量若干且孔徑小於板體的厚度,所述箱變低壓操作室防凝露護板還包括安裝件9,該安裝件9橫截面為U型且其中一側板端部10與卡槽3配合實現卡合,另一側板上設有安裝孔,所述安裝件的厚度小於板體的厚度。
使用時,先利用螺栓和螺母將安裝件安裝在箱體或者櫃體上,然後利用防凝露板上的倒角將防凝露板沿卡槽方向卡在安裝件的側板上,此時,側板的頂端與卡槽的槽底契合,保證穩定性,凝露收集的過程在防凝露板的內側面上形成,順著引流條向下流入彎曲處的排水孔,將凝露排出。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箱變低壓操作室防凝露護板,相對傳統的防凝露板,結構更加簡單,能夠實現快速安裝和拆卸,大大降低了防凝露板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