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除溼型配電箱櫃的製作方法
2024-02-01 20:41:15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氣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除溼型配電箱櫃。
背景技術:
根據國家電網公司智能電網的規劃、目標和建設進展來看,配電網智能化(配電自動化)是整個智能電網建設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配電網智能化建設的最大作用就在於為電網終端用戶服務,在於為核心電網和調度智能化提供最基本的供電分析數據,在於分布式能源的大量有效接入。從目前配電網直接服務於用戶的現狀來說,智能化配電網建設的重點在於保證不間斷可靠供電,向用戶提供優質電能和優質服務及配網事故的自動隔離等幾個方面。
當配電箱櫃在潮溼環境時如果達不到相應的IP防護等級,配電箱櫃內就會進水或產生凝露從而引發元器件短路。在無人值守情況下很容易發生事故,造成人員財產損失。因此,急需一種適用於潮溼環境的配電箱櫃。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除溼型配電箱櫃,用於解決配電箱櫃在潮溼環境時易引發元器件短路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除溼型配電箱櫃,其包括有箱體,所述箱體的底端部開設有吸氣口,箱體的頂端部開設有出氣口,所述吸氣口與出氣口之間通過一排氣通道相連,所述排氣通道內設置有吸溼器,所述吸溼器與出氣口之間的排氣通道內設置有排氣泵,所述箱體設置有電源接頭,所述電源接頭與所述排氣泵之間電線連接,並在所述電線上安裝有控制其通斷的開關按鈕。
優選地,所述吸氣口內襯有傾斜的隔板。
優選地,所述出氣口處安裝有錐形罩,所述錐形罩的較大開口端朝下。
優選地,所述錐形罩的正下方設置有一導流板,該導流板通過支撐杆與所述箱體固定。
優選地,所述導流板為朝上凸起的球殼型結構。
工作原理:當配電箱櫃內比較潮溼時,按下開關按鈕,排氣泵上電工作,箱體內的潮溼空氣從吸氣口進入排氣通道,經吸溼器除溼後,從出氣口引回配電箱櫃內,使配電箱櫃內的空氣保持乾燥。當配電箱櫃內的空氣乾燥到一定程度,按開關按鈕,切斷排氣泵的供電,停止除溼。
採用上述技術方案,解決了配電箱櫃在潮溼環境時易引發元器件短路的問題,本實用新型使配電箱櫃能夠排溼保持乾燥。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說明。在此需要說明的是,對於這些實施方式的說明用於幫助理解本實用新型,但並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實用新型各個實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術特徵只要彼此之間未構成衝突就可以相互組合。
一種除溼型配電箱櫃,如圖1所示,其包括有箱體1,所述箱體1的底端部開設有吸氣口4,箱體1的頂端部開設有出氣口3,所述吸氣口4與出氣口3之間通過一排氣通道2相連,所述排氣通道2內設置有吸溼器5,所述吸溼器5與出氣口3之間的排氣通道2內設置有排氣泵6,所述箱體1設置有電源接頭7,所述電源接頭7與所述排氣泵6之間電線連接,並在所述電線上安裝有控制其通斷的開關按鈕8。
當配電箱櫃內比較潮溼時,按下開關按鈕8,排氣泵6上電工作,箱體1內的潮溼空氣從吸氣口4進入排氣通道2,經吸溼器5除溼後,從出氣口3引回配電箱櫃內,使配電箱櫃內的空氣保持乾燥。當配電箱櫃內的空氣乾燥到一定程度,按開關按鈕8,切斷排氣泵6的供電,停止除溼。開關按鈕8最好設置在箱體1外側,電源接頭7直接引用配電箱櫃內的電壓。本案充分考慮了潮溼空氣相對較重的問題,因而將吸氣口4設置在箱體1的底端部,在除溼的過程中潮溼空氣下行,最後被徹底導入排氣通道2進行乾燥處理,能夠快速有效地除溼空氣。
進一步的,所述吸氣口4內襯有傾斜的隔板12,利於將箱體1的潮溼空氣引入排氣通道2。
進一步的,所述出氣口3處安裝有錐形罩9,所述錐形罩9的較大開口端朝下,使乾燥的空氣均勻散開,儘可能避免衝擊導致乾燥的空氣與未乾燥的空氣混合,延長處理時間。
進一步的,所述錐形罩9的正下方設置有一導流板11,該導流板11通過支撐杆10與所述箱體1固定,乾燥後的空氣在導流板11作用下能均勻散開。
進一步的,所述導流板11為朝上凸起的球殼型結構,乾燥後的空氣沿弧形表面均勻散開。
以上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作了詳細說明,但本實用新型不限於所描述的實施方式。對於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而言,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對這些實施方式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仍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