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於柴油加油的液位控制閥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4-02-02 14:09:15 1
專利名稱:一種用於柴油加油的液位控制閥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燃油箱,特別涉及一種用於柴油加油的液位控制閥結構。
背景技術:
液位控制閥安裝在燃油箱頂壁上,液位控制閥的上部設有排氣口,液位控制閥內設有主浮子。燃油箱在加油時,燃油箱內的液面逐漸上升,液位控制閥內的主浮子也跟隨液面上升,液面上部的氣體通過液位控制閥上部的排氣口排出,直至主浮子上端面將排氣口堵住,油箱內部壓力急劇上升而形成跳槍。傳統的液位控制閥用於汽油加油時沒有問題,因為汽油在加油過程中燃油的液面平穩上升,液位控制閥的主浮子也跟隨液面平穩上升直至關閉。但是柴油在加油過程中會 產生大量的泡沫,液位控制閥主浮子在隨著柴油液面上升過程中,泡沫的液面高於柴油液面從液位控制閥排氣口大量溢出,高濃度的泡沫在排氣管中液化後形成液態的燃油。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用於柴油加油的液位控制閥結構,可以防止柴油泡沫大量進入排氣口。為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用於柴油加油的液位控制閥結構,包括焊接在燃油箱頂壁上的閥體,所述閥體的內腔設有可隨柴油液面浮動的主浮子,所述閥體的頂壁中心設有排氣口,所述主浮子與所述排氣口共軸線,所述閥體內腔還設有可被柴油泡沫浮起的輔助浮子,所述輔助浮子位於所述主浮子的上方且與所述主浮子共軸線,所述輔助浮子的中心設有沿軸線延伸的通孔,所述輔助浮子的頂面可堵住所述排氣口,所述主浮子的頂面可堵住所述輔助浮子的通孔。相對於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取得了以下有益效果柴油在加油過程中產生大量的泡沫,液位控制閥的主浮子隨著柴油的液面上升,泡沫高於柴油的液面,當泡沫接觸到輔助浮子時,輔助浮子被浮起,輔助浮子的頂面首先將排氣口堵住,輔助浮子中心的通孔可以繼續排氣,由於通孔的直徑比排氣口小很多,從該通孔溢出的泡沫很少不足以形成液態的燃油,隨著柴油的液面進一步上升,主浮子上升將輔助浮子中心的通孔堵住停止排氣。
以下結合附圖
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附圖僅提供參考與說明用,非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圖I為本實用新型用於柴油加油的液位控制閥結構的示意圖。圖中1.燃油箱;la.柴油液面;lb.柴油泡沫;2.閥體;3.主浮子;4.排氣口 ;
5.輔助浮子;5a.通孔。
具體實施方式
[0010]如圖I所示,本實用新型用於柴油加油的液位控制閥結構,包括焊接在燃油箱I頂壁上的閥體2,閥體2的內腔設有可隨柴油液面浮動的主浮子3和可被柴油泡沫浮起的輔助浮子5,閥體2的頂壁中心設有排氣口 4,輔助浮子5位於主浮子3的上方,輔助浮子5和主浮子3與排氣口 4共軸線,輔助浮子5的中心設有沿軸線延伸的通孔5a,輔助浮子5的頂面可堵住排氣口 4,主浮子3的頂面可堵住輔助浮子5的通孔5a,輔助浮子5和主浮子3之間可以是一體的可上下滑動的結構。柴油在加油過程中產生大量的泡沫,液位控制閥的主浮子隨著柴油液面Ia上升,柴油泡沫Ib高於柴油液面la,當柴油泡沫Ib接觸到輔助浮子5時,輔助浮子5被浮起,輔助浮子5的頂面首先將排氣口 4堵住,輔助浮子5中心的通孔5a可以繼續排氣,由於通孔5a的直徑比排氣口 4小很多,從該通孔溢出的泡沫很少不足以形成液態的燃油,隨著柴油液面Ia進一步上升,主浮子3上升將輔助浮子5中心的通孔5a堵住停止排氣。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之較佳可行實施例而已,非因此局限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範圍。除上述實施例外,本實用新型還可以有其他實施方式。凡採用等同替換或等效 變換形成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實用新型要求的保護範圍內。
權利要求1. 一種用於柴油加油的液位控制閥結構,包括焊接在燃油箱頂壁上的閥體,所述閥體的內腔設有可隨柴油液面浮動的主浮子,所述閥體的頂壁 中心設有排氣口,所述主浮子與所述排氣口共軸線,其特徵在於所述閥體內腔還設有可被柴油泡沫浮起的輔助浮子,所述輔助浮子位於所述主浮子的上方且與所述主浮子共軸線,所述輔助浮子的中心設有沿軸線延伸的通孔,所述輔助浮子的頂面可堵住所述排氣口,所述主浮子的頂面可堵住所述輔助浮子的通孔。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於柴油加油的液位控制閥結構,屬於燃油箱技術領域。該液位控制閥結構包括焊接在燃油箱頂壁上的閥體,閥體的內腔設有可隨柴油液面浮動的主浮子和可被柴油泡沫浮起的輔助浮子,閥體的頂壁中心設有排氣口,輔助浮子位於主浮子的上方,輔助浮子和主浮子與排氣口共軸線,輔助浮子的中心設有沿軸線延伸的通孔,輔助浮子的頂面可堵住排氣口,主浮子的頂面可堵住輔助浮子的通孔。柴油在加油過程中泡沫高於柴油的液面,當泡沫接觸到輔助浮子時,輔助浮子被浮起首先將排氣口堵住,輔助浮子中心的通孔可以繼續排氣,從該通孔溢出的泡沫很少不足以形成液態的燃油,隨著柴油液面進一步上升,主浮子上升將輔助浮子的通孔堵住停止排氣。
文檔編號F02M37/00GK202790835SQ20122042592
公開日2013年3月13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27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27日
發明者孫巖, 姜林, 劉亮, 楊雪峰, 孫優 申請人:亞普汽車部件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