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丘之變是什麼?為什麼會發生沙丘之變?
2024-02-02 20:05:15 2
沙丘是個充滿了故事的地方,在這裡發生了商紂王修建沙丘,設酒池肉林;發生了太子章和趙惠文王爭奪權力,兵敗而死,趙惠文王將趙武靈王餓死在沙丘;更是發生了秦始皇死在沙丘,趙高和李斯假詔殺死公子扶蘇的慘劇。每一個關於沙丘的故事,背後都充滿了血腥。那麼,歷史上著名的沙丘之變指的是什麼呢?沙丘之變又是怎樣發生的?
沙丘之變一般是指戰國時期,趙國的太子章和趙惠文王爭奪權力的事件,而另一件有名的關於秦始皇的沙丘事件被稱作「沙丘之謀」。
趙武靈王是沙丘之變的導火索,而真正發起沙丘之變的卻是趙武靈王的長子太子章。古往今來,權力都是個充滿了誘惑力的東西,有的人有權力得到它,有的人沒有權力創造條件也要得到它。
趙武靈王是趙國的王,是個精明強大的王,是個重感情的王。他先是立了韓王后的兒子章為太子,韓王后死後,他遇到了美麗的吳娃,在吳娃臨死前答應封吳娃之子何為太子。可是他這樣做了之後又覺得對不起太子章,這手心手背都是肉,更何況自己退位以後發現十分留念權力的滋味兒呢!因為這些想法,趙武靈王就開始在繼承人的身上做文章,既希望兩個兒子都得到權力,自己也能得到一些軍事上的權力。
不過,不管趙武靈王想讓多少人分走趙國的王權,他的初心都是為了趙國變得更好。就拿他放不下的趙國軍權來說,他在軍事方面建樹頗多,經驗豐富,更是有「胡服騎射」的壯舉。趙國軍隊如今的強大,離不開趙武靈王的政策。他希望自己能夠在軍事這個版塊繼續發揚光大,增強趙國的實力。
好心的趙武靈王實在放不下心中對長子的愧疚之情,他知道,自從他娶了吳娃以後,對太子章的關心和愛護就少了很多,所以想要用權力來安撫長子。可幼子何也是自己喜歡的,怎麼辦呢?
他找到小兒子,跟趙王何說了自己想要為太子章討要幾塊封地,但是趙王何拒絕了趙武靈王。原本自信滿滿的趙武靈王感受到了趙王何的強大,他將小兒子當做一個強大的對手。太子章等人怎麼約也約不到趙王何,只好請趙武靈王出手。他們計劃對趙王何進行「逼宮」。趙武靈王說自己想要去沙丘選一塊上好的墓地,趙王何只能答應。於是,父子三人就一起去選墓址去了。
到了沙丘以後,太子章的謀臣田不禮建議太子章殺了趙王何,控制趙武靈王,回到朝中就以贍養趙武靈王為理由,接管朝政。太子章借用趙武靈王的令牌請趙王何來主父宮議事,肥義很謹慎,沒有讓趙王何去,而是說自己先去試一試水。若是自己沒有回來,就說明太子章謀反了,就要馬上聯繫公子成和李兌勤王。
肥義到了主父宮,沒見到召見趙王何的主父,只看見了太子章和田不禮,他被兩人殺害了。太子章決定再去請一次趙王何,如果他還不來,就發起兵變。趙王何見肥義沒有回來,反而來了一個使者,逼問之下得知了肥義被殺的消息。趙王何怒殺了使者,調動自己的軍隊,包圍了主父宮。趙王何和太子章的人馬在這裡進行了一場大戰。後來公子成和李兌也趕到沙丘,並加入了戰鬥。太子章不敵,退到主父宮裡面,主父趙武靈王就在裡面。他將長子放了進來,不讓任何人靠近。外面的李兌等人不敢進去,但是又想到趙王何最後也一定會衝進去殺了太子章的,於是一伙人衝進去制住了趙武靈王,強行殺了太子章。他們不敢擔負殺主父的罪名,只好守住主父宮,不讓主父出來。
主父宮裡面本就沒有存糧,唯一的幾個水果,吃光了就什麼吃的都沒有了。趙武靈王就這樣被關押在主父宮,三個月後就被活活餓死了。李兌他們在趙武靈王死後才敢進去,並告知了趙王何這個消息。趙王何十分傷心,但是為了趙國的穩定,他只能這麼做。趙王何哭著讓人厚葬了父親。
在這場沙丘之變中,趙武靈王是整件事的導火索,也是他包庇了太子章,所以,最後只能被趙王何逼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