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潑水節介紹
2024-02-03 00:06:15 2
1、傣族潑水節,流行於雲南省傣族人民聚居地的傳統節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2、潑水節又名「浴佛節」,傣語稱為「桑堪比邁」(意為新年),西雙板納傣族治治區和德宏傣族景頗族治治區的傣族又稱此節日為「尚罕」和「尚鍵」,兩名稱均出於梵語,意為周轉、變更和轉移,指太陽已經在黃到十二宮運轉一周開始向新的一年過渡。阿昌、德昂、布朗、佤等族過這一節日。柬埔寨、泰國、緬甸、寮國等國也過潑水節。潑水節一般在傣歷六月中旬(即農曆清明前後十天左右)舉行,是西雙板納隆重的傳統節日之一。其實質包括民俗活動、藝術表演、經貿交流等類別,具體節日活動有潑水、趕擺、賽龍舟、浴佛、誦經、章哈演唱和孔雀舞、白象舞表演等。
3、2006年5月20日,雲南省西雙板納傣族治治州申報的傣族潑水節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編號Ⅸ—8。2008年,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治治州申報的傣族潑水節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編號Ⅸ—8。
關鍵詞: 傣族 潑水節 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