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牆體澆築閥的製作方法
2024-02-02 14:12:15 1
一種新型牆體澆築閥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新型牆體澆築閥,屬於建築牆體澆築輔助設備結構【技術領域】。一種新型牆體澆築閥,其特徵在於,其結構包括一管狀閥殼以及配套於所述閥殼內部的閥芯組件,其中所述閥芯組件具有一個滑動配合於所述閥殼管體內周的閥芯管以及連接於所述閥芯管一側的閥片,當所述閥芯管在所述閥殼內部軸向移動時,其一側的閥片聯動於所述閥芯管且具有能夠封堵於所述閥殼埠的結構。本發明一種新型牆體澆築閥,是為最新牆體澆築而設計的,其結構設計合理簡捷、使用起來方便實用,在牆體水泥漿料凝固後具有很方便的可拆缷性,解決了現有混凝土漿料無法實現帶壓操作的難題。
【專利說明】一種新型牆體澆築閥
[0001]
【技術領域】
[0002]本發明涉及一種新型牆體澆築閥,屬於建築牆體澆築輔助設備結構【技術領域】。
[0003]
【背景技術】
目前,現有的牆體澆築採用的是下澆法,下澆法是一種創新澆注法,它克服了上澆法對澆注過程中,漿料分層和向闢性變密度的缺點,這種缺點造成的牆體空鼓現象是無法消除的,所以無法澆注出合格牆體,該澆注方法實現了輕質混凝土現澆牆體的工藝可行性。現有的閥門的結構無法滿足水泥漿料的快速密封以及單向承壓的功能,因此無法在澆築混凝土漿料的過程中無法實現帶壓操作。
[0004]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的目的在於解決上述已有技術存在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設計精巧、使用方便同時又能滿足水泥漿料快速密封及單向承壓功能的新型牆體澆築閥。該閥體在牆體水泥漿料凝固後具有很方便的可拆卸性,為新型牆體的澆築提供了一種新的思路。
[0006]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新型牆體澆築閥,連接於牆體澆築孔上使用,其特殊之處在於,其結構包括一管狀閥殼8以及配套於所述閥殼8內部的閥芯組件八,其中所述閥芯組件八具有一個滑動配合於所述閥殼8管體內周的閥芯管7以及連接於所述閥芯管7 —側的閥片5,當所述閥芯管7在所述閥殼8內部軸向移動時,其一側的閥片5聯動於所述閥芯管7且具有能夠封堵於所述閥殼8閥口的結構;
所述閥殼8 —端具有與牆體澆築孔相連通的閥口 8,另一端與所述閥芯組件八的閥芯管7螺紋連接;所述閥口 8的前端為具有一定斜度的錐形管口 ;
所述閥芯管7 —端與輸料管相連通,另一端通過閥片支架1與所述閥片5相連,所述閥芯管7外周具有一段與閥殼8內螺紋配合的外螺紋6 ;所述閥片5的形狀及結構與所述閥殼8的閥口 8相匹配以形成開合的閥門結構;
所述外螺紋6設計為梯形螺紋;
所述閥殼8與所述閥芯管7的連接端外周設有限位彈簧卡子9,所述限位彈簧卡子9的卡嘴11嵌插於所述閥芯管7的外螺紋6上,並通過安裝於閥殼8上的彈簧10對所述卡嘴11施加持續的夾固力,以此限制二者之間的相對位移;
所述閥片5的材料是採用具有彈性和密封功能的矽柏膠。
[0007]本發明一種新型牆體澆築閥,是為最新牆體澆築而設計的,其結構設計合理簡捷、使用起來方便實用,在牆體水泥漿料凝固後具有很方便的可拆卸性,解決了現有混凝土漿料無法實現帶壓操作的難題。
[0008]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9]圖1:為本發明一種新型牆體澆築閥結構示意圖;
在圖中,八、閥芯組件,8、閥殼,1、閥片支架,2、圓座,3、圓孔,4、螺栓,5、閥片,6、外螺紋,
7、閥芯管,8、閥口,9、彈簧卡子,10、彈簧,11、卡嘴。
[0010]
【具體實施方式】
[0011]以下參照附圖,給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用來對本發明的構成進行進一步說明。
[0012]實施例1
本實施例的一種新型牆體澆築閥參考圖1,連接於牆體澆築孔上使用,其結構包括一管狀閥殼8以及配套於所述閥殼8內部的閥芯組件八,其中所述閥芯組件八具有一個滑動配合於所述閥殼8管體內周的閥芯管7以及連接於所述閥芯管7 —側的閥片5,當所述閥芯管7在所述閥殼8內部軸向移動時,其一側的閥片5聯動於所述閥芯管7且具有能夠封堵於所述閥殼8閥口的結構;所述閥殼8 —端具有與牆體澆築孔相連通的閥口 8,另一端與所述閥芯組件八的閥芯管7螺紋連接;所述閥芯管7 —端與輸料管相連通,另一端通過閥片支架1與所述閥片5相連,所述閥芯管7外周具有一段與閥殼8內螺紋配合的外螺紋6 ;所述閥片5的形狀及結構與所述閥殼8的閥口 8相匹配以形成開合的閥門結構,所述閥口 8的端部為具有一定斜度的錐形管口 ;所述外螺紋6設計為梯形螺紋;所述閥殼8與所述閥芯管7的連接端外周設有限位彈簧卡子9,所述限位彈簧卡子9的卡嘴11嵌插於所述閥芯管7的外螺紋6上,並通過安裝於閥殼8上的彈簧10對所述卡嘴11施加持續的夾固力,以此限制二者之間的相對位移;所述閥片5的材料是採用具有彈性和密封功能的矽柏膠。
[0013]本發明一種新型牆體澆築閥的構造原理如下:
通過閥芯組件八在閥殼8內滑動,來帶動閥芯組件八一端的閥片5閥芯管7 —端裝有一個閥片支架1,該支架是有一個直徑不大的並有足夠強度的鋼絲製作並焊在閥芯管7 —端的管壁上,在支架1的頂部連接有一個圓座2,其中間有一個圓孔3,用螺栓4與圓形閥片5固定,閥片5是具有彈性的矽柏膠做成,其具有一定的彈性和密封功能。該閥片5的外緣是與閥殼8的前端接觸形成閥門功能,閥座8的內徑與閥芯組件八的外徑構成滑動配合,即不松礦又可移動。在閥芯管外徑上車有梯形螺紋以供擰動閥殼8的螺紋用,閥芯管7的另一端車有一段光管徑用於連接輸料管道。在閥殼8的前端外徑車有一段帶斜度的閥口 8用於連接牆體澆注孔防止鬆動。在閥殼8的主體端管殼外壁上對稱裝有兩個帶彈簧10的彈簧卡子9,在彈簧10的作用下使彈簧卡子9的卡嘴11抵壓在閥芯管的外螺紋6上,達到可擰動外殼和卡住閥管不滑動的作用。
[0014]本發明的工作原理如下:
閥芯組件八套有閥殼8,用手捏住螺紋卡子9,使卡嘴11抬起,閥殼8可在閥芯組件八的閥芯管7上前後滑動,達到開閉閥門的功能,鬆手後,由於彈簧10的作用使卡嘴11卡在外螺紋6上,從而銷住閥殼8不能滑動,此時擰動閥殼8可使閥芯組件八前端的閥片5與閥殼8前端的閥口 8關閉和打開,順時針抒動閥殼閥門處於關閉方向,反之是打開方向。
[0015]本發明新型牆體澆注閥的使用過程如下:
該澆注閥的使用過程十分簡單,使用前先在牆體的底部、離地高度300-400臟的位置,用空芯鋁銑出一個與閥殼體前端相同外徑的圓孔,將閥體調整到開啟位置,插入圓孔內,由於閥殼前端是一個閥斜面的錐體形狀,當用力向圓孔內推進時,圓孔與閥殼前端處於緊密配合狀態,達到裝緊和密封效果,再在閥芯光杆端接上輸料管道,即可進行澆注,澆筑後,先關閉設備閥門,再將澆牆閥芯向外拉出,鬆開閥卡,並向左旋擰閥芯,使內閥片抵緊閥殼前端,從而達到密封的目的,最後拔掉輸送管,將閥體留在牆體孔中,待6-8小時水泥初凝後,再將閥體從圓孔中拔出,清理掉水泥渣物,以備再用。
【權利要求】
1.一種新型牆體澆築閥,其特徵在於,其結構包括一管狀閥殼(B)以及配套於所述閥殼(B)內部的閥芯組件(A),其中所述閥芯組件(A)具有一個滑動配合於所述閥殼(B)管體內周的閥芯管(7)以及連接於所述閥芯管(7)—側的閥片(5),當所述閥芯管(7)在所述閥殼(B)內部軸向移動時,其一側的閥片(5)聯動於所述閥芯管(7)且具有能夠封堵於所述閥殼(B)閥口的結構。
2.如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新型牆體澆築閥,其特徵在於,所述閥殼(B)—端具有與牆體澆築孔相連通的閥口(8),另一端與所述閥芯組件(A)的閥芯管(7)螺紋連接。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一種新型牆體澆築閥,其特徵在於,所述閥芯管(7)—端與輸料管相連通,另一端通過閥片支架(I)與所述閥片(5)相連,所述閥芯管(7)外周具有一段與閥殼(B)內螺紋配合的外螺紋(6);所述閥片(5)的形狀及結構與所述閥殼(B)的閥口(8)相匹配以形成開合的閥門結構。
4.如利要求3所述一種新型牆體澆築閥,其特徵在於,所述外螺紋(6)設計為梯形螺紋。
5.如利要求3所述一種新型牆體澆築閥,其特徵在於,所述閥殼(B)與所述閥芯管(7)的連接端外周設有限位彈簧卡子(9),所述限位彈簧卡子(9)的卡嘴(11)嵌插於所述閥芯管(7)的外螺紋(6)上,並通過安裝於閥殼(B)上的彈簧(10)對所述卡嘴(11)施加持續的夾固力,以此限制二者之間的相對位移。
6.如利要求3所述一種新型牆體澆築閥,其特徵在於,所述閥片(5)的材料是採用具有彈性和密封功能的矽柏膠。
7.如利要求3所述一種新型牆體澆築閥,其特徵在於,所述閥口(8)的端部為錐形管□。
【文檔編號】F16K1/00GK104295753SQ201410551873
【公開日】2015年1月21日 申請日期:2014年10月17日 優先權日:2014年10月17日
【發明者】牟衍龍, 張鋆, 劉麗君, 孫輝 申請人:牟衍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