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治療陰虛肺熱所致咳血的中藥複方製劑及製備方法與流程
2024-01-22 11:01:15 2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製劑及其製備方法,特別是涉及一種以中藥為原料製成的用於治療陰虛肺熱所致咳血的中藥複方製劑及製備方法。
背景技術:
咳血,包括嗽血、咯血,其血皆來自肺系,由肺氣衝出,經氣道由口而出。咳血一般由肺絡受損所致,類型較多。雖然目前臨床上用於治療咳血的藥物品種很多,但由於導致咳血的因素有多種,而且咳血也分多種類型,因此這些藥物缺乏針對性,療程相對較長,且部分藥物具有一定副作用或過敏反應,所以服用後對於治療屬於陰虛肺熱所致的咳血這種疾病來說效果不理想。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用於治療陰虛肺熱所致咳血的中藥複方製劑及製備方法。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的用於治療陰虛肺熱所致咳血的中藥複方製劑由用量為重量比的下列藥物原料製成:
所述的用於治療陰虛肺熱所致咳血的中藥複方製劑的製備方法是將上述藥物原料按照配比進行稱量並混合,然後加水浸泡25分鐘,之後煎煮30分鐘,過濾去渣即可製成所述的用於治療陰虛肺熱所致咳血的中藥複方製劑。
所述的中藥複方製劑能夠與常用的藥用輔料製成顆粒劑、片劑、膠囊劑、糖漿劑、口服液、丸劑和膏劑。
本發明提供的用於治療陰虛肺熱所致咳血的中藥複方製劑是採用水煮提取的方法來提取原料藥物中的有效成分,並保持其活性,這樣不僅可使藥物中有效成分的溶出度大大提高,而且有助於藥物的吸收,從而能夠提高其生物利用度。另外,本發明的藥物為純中藥複方製劑,因而患者長期服用後不會產生毒副作用,所以安全性好。此外,本發明的製備方法工藝簡單,操作方便。
具體實施方式
咳血症狀複雜,病程遷延,併發症較多。臨床常見虛證、實證和虛實夾雜證等。此方立法於滋陰潤肺,寧絡止血。方中生地黃甘苦寒,清熱涼血,養陰生津,是清熱涼血止血之要藥,為君藥。熟地黃甘微溫,補血養陰,填精益髓;百合甘微寒,養陰潤肺,清心安神;川貝母苦甘微寒,清熱化痰,潤肺止咳,散結消腫;白芍苦酸微寒,養血斂陰,柔肝止痛,平抑肝陽;藕節甘澀平,收斂止血,以上諸藥,養陰補血,潤肺止咳,平肝止血,共為臣藥。麥冬甘微苦微寒,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玄參甘苦鹹微寒,清熱涼血,瀉火解毒,滋陰;當歸甘辛溫,補血,活血止痛;白及苦甘澀寒,收斂止血,消腫生肌,為收斂止血之要藥,可治體內外諸出血證;茜草苦寒,涼血化瘀止血,通經,以上諸藥,養陰潤肺,補血活血,收斂止血,為佐藥。生甘草甘平,補脾益氣,清熱解毒止痛,調和諸藥,以為使藥。本方清熱涼血止血,養陰潤肺,寧絡,故適用於治療陰虛肺熱所致的咳血。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提供的用於治療陰虛肺熱所致咳血的中藥複方製劑及其製備方法進行詳細說明。
實施例1:
本實施例提供的用於治療陰虛肺熱所致咳血的中藥複方製劑由用量為重量比的下列藥物原料製成:
所述的用於治療陰虛肺熱所致咳血的中藥複方製劑的製備方法是將上述藥物原料按照配比進行稱量並混合,然後加水浸泡25分鐘,之後煎煮30分鐘,過濾去渣即可製成所述的用於治療陰虛肺熱所致咳血的中藥複方製劑。
所述的中藥複方製劑能夠與常用的藥用輔料製成顆粒劑、片劑、膠囊劑、糖漿劑、口服液、丸劑和膏劑。
實施例2:
本實施例提供的用於治療陰虛肺熱所致咳血的中藥複方製劑由用量為重量比的下列藥物原料製成:
製備方法同實施例1。
實施例3:
本實施例提供的用於治療陰虛肺熱所致咳血的中藥複方製劑由用量為重量比的下列藥物原料製成:
製備方法同實施例1。
本發明提供的用於治療陰虛肺熱所致咳血的中藥複方製劑呈棕色至棕褐色;氣淡,味微苦。為了驗證該中藥複方製劑的治療效果,本發明人利用上述中藥複方製劑對316例患有陰虛肺熱型咳血的患者進行了系統臨床觀察,其中21-30歲患者90例,31-40歲115例,41-50歲111例,每次用藥150ml,每日3次,120天為1個療程。經1個療程治療後共治癒(出血症狀基本消失)133例,佔42.1%;有效(主要症狀有改善)145例,佔45.9%;無效(主要症狀無改善)38例,佔12.0%;總有效率為88.0%。經2個療程治療後共治癒233例,佔73.7%;有效69例,佔21.8%;無效14例,佔4.4%;總有效率為95.6%。
同時,本發明人對治療效果與年齡、治療效果與療程之間的關係進行了分析,分析結果分別見表1、表2。
表1:本發明提供的中藥複方製劑治療效果與年齡關係表
將上述表1中的數據用x2檢驗法進行計算,結果為0.050>p>0.025,由此可以證明服用本發明提供的中藥複方製劑來治療陰虛肺熱型咳血,對各年齡組的治療效果不隨年齡而變化。
表2:本發明提供的中藥複方製劑治療效果與療程關係表
將上述表2中的數據用x2檢驗法進行計算,結果為p<0.005,由此可以證明服用本發明提供的中藥複方製劑來治療陰虛肺熱型咳血,隨著治療的深入,治癒率、有效率均明顯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