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詩人劉秉忠和姚廣孝有什麼關係?劉秉忠代表詩詞
2024-02-05 15:11:15 1
劉秉忠和姚廣孝,都是歷史命人,他們一個元朝傑出的大臣,一個是明初著名大臣。兩個朝代的人,相隔有百年的時間,似乎八竿子打不著的人物,這兩個人有什麼關係呢?
從血脈上來講,兩人不是一個家族的人,要追溯血緣關係的話,可能要越過好幾輩子。從情感上來見,兩人相去甚遠,既不是親屬又不是好友。之所以會提出兩人是否有什麼關係的疑問,是因為兩人的經歷十分的相似。
追尋歷史遺蹟,你會發現劉秉忠和姚廣孝兩人經歷的相似性實在是太高,讓人不得不驚奇感嘆。
第一,兩人都是和尚,但是同時卻也是不那麼清淨的和尚。
劉秉忠出生於官宦世家,早年的時候還曾經當過小令,後來之所以出家為僧,都是迫於時局的無奈,而不是真正的選擇出世修行。在他年少的時候,宋、遼、金、夏膠著混戰,在這樣混亂的時局中要是想要成就一番大事業,是非常難得,所以他選擇了蟄伏,靜候時機。他曾言:「男兒若逢亂世,應先隱之,伺機而動。」
他隱居武安山,先是為道士,後來拜天寧寺虛照禪師為師,此後出家為僧。不管是當道士也好,還是出家為僧也罷,劉秉忠都不是真正的出世。一心想的仍然是建功立業,青史留名,所以後來海雲禪師邀他一同前去拜見忽必烈的時候,他欣然前往。並且向忽必烈展示了自己的才華,隨後被忽必烈留在身邊。
姚廣孝十四歲的時候出家為僧,但是卻一直學習儒學和治國之道,雖然是僧人卻不是純粹求清淨的僧人。早在朱元璋最開始的尋求天下高僧的時候,姚廣孝就想前去,後來因為意外阻斷。等到朱元璋第二次廣招天下高僧的時候,他終於前往,最後走到了朱棣身邊。此後開始輔佐朱棣的大事業,成為朱棣繼位最大的功臣。
第二,兩人都是政治家,而且是十分出名,足以影響後世的大政治家。
劉秉忠被稱為「大元帝國的設計師」,他不僅輔佐忽必烈繼位,而且確立了大元的國號以及國家體制,修建了大元的大都和上都,制定了官員朝見皇帝的禮儀和官服等要求。
姚廣孝一手輔佐朱棣登上皇位,將大明帝國的歷史,生生的由建文帝扭轉到了朱棣這一脈。
第三,都是著名的文學家,文學上成就也絲毫不遜色於政治上的成就。
劉秉忠除了政治上,文學上也是著名的詩人和散曲家,一生在天文、卜筮、算術、文學上著述甚豐,計有《藏春集》六卷、《藏春詞》一卷、《詩集》二十二卷、《文集》十卷、《平沙玉尺》四卷、《玉尺新鏡》二卷等存世。
姚廣孝也是一位非常出色的詩人,位列「北郭十友」之一。其詩內容豐富,感情真摯,特別是一些詩十分的有哲理,帶有禪意,是其詩非常鮮明的一個特點。
第四,兩人都輔佐了時人認為不該輔佐的人。這一點十分清晰,劉秉忠輔佐的忽必烈和姚廣孝輔佐的朱棣,實際上都不是皇位的正統繼承人。兩人的皇位,嚴格來說都是從自己侄兒的手中搶來的。特別是劉秉忠,因為他輔佐的還是異族統治政權,更不為時人所接受。
第五,兩人都受到統治者的信任和重用,生前死後都十分榮耀。
劉秉忠的詩:
《臨江仙·同是天涯流落客》
同是天涯流落客,君還先到襄城。雲南關險夢猶驚。記曾明月底,高枕遠江聲。
年去年來人漸老,不堪苦事功名。傾開懷抱酒多情。幾時同一醉,揮手謝公卿。
《木蘭花慢·望乾坤浩蕩》
望乾坤浩蕩,曾際會、好風雲。想漢鼎初成,唐基始建,生物如春。東風吹遍原野,但無言、紅綠自紛紛。花月流連醉客,江山憔悴醒人。
龍蛇一曲一還伸,未信喪斯文。復上古淳風,先王大典,不貴經綸。天君幾時揮手,倒銀河、直下洗囂塵?鼓舞五華鸑鷟,謳歌一角麒麟。
《南呂·幹荷葉》
幹荷葉,色蒼蒼,老柄風搖蕩,喊了清香。
越添黃。都因昨夜一場霜,寂寞在秋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