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高矽鉬球鐵材料的合成製備工藝的製作方法
2024-02-20 17:45:15 1

本發明涉及金屬材料領域 ,特別涉及一種高矽鉬球鐵材料的合成製備工藝。
背景技術:
高矽鉬球鐵具有較高的高溫強度、耐熱疲勞性、優異的高溫抗氧化性、以及良好的耐高溫抗蠕變性能,因此在排氣管、渦輪殼、中壓外缸等耐高溫部件上獲得廣泛應用。由於矽和鉬的含量較高,因此,脆性較大,容易產生碎塊石墨以及石墨惡化層,由於高矽低碳的制約,還容易產生顯微縮松。
中國專利文獻CN105154759A公開了一種高矽鉬球墨鑄鐵,該球墨鑄鐵含有碳3.3~3.5%、矽3.0~3.2%,錳0.1%以下,磷 0.04%以下,硫 0.01以下,鎂0.04~0.07%、鉬0.5~0.6%、稀土0.08~0.15%、銻0.004~0.005%、剩餘部分由鐵及不可避免的夾雜構成。該文獻配料原料中生鐵40%~50%;廢鋼20%~30%;回爐料20%~30%;加料順序為生鐵、回爐料、廢鋼、矽鐵、鉬鐵依次加入到電爐中。使用以生鐵為主的傳統配方,對鐵液成分要求嚴格,如低錳、低鈦、低硫、低磷以及低的微量元素含量。因此對普通生鐵有嚴格的要求,生產成本較高。同時高矽鉬球鐵有衝擊韌性要求,也時常出現不合格情況。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適用廢鋼為主要原料,採用中間加入和鏡面加入的聯合加碳方式的合成製備工藝,製備高強度和高衝擊韌性的高矽鉬球墨鑄鐵材料。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高矽鉬球鐵材料的合成製備工藝,所述高矽鉬球鐵材料各組份的質量百分含量為C:3.3%~3. 5%;Si:2.7%~2.9%;Mo:0.4%~0.5%;P:<0.03%;S:<0.015%;Mn:0.25%~0.30%;Mg:0.04%~0.05%,Sb: 0.001%~0.01%,其餘為Fe;所述高矽鉬球鐵材料的合成製備工藝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一:配置原材料:所述原材料包括下述質量百分比的配料:廢鋼60%~70%;生鐵25%~35%;矽鐵1%~1.2%,鉬鐵1%~1.3%;增碳劑2~2.5%;
步驟二:熔煉:原料熔化過程中,爐料採用分批加入的方式:第一批加入全部的生鐵,1/3質量的廢鋼;待爐料熔清後,加入第二批爐料:5/11質量的增碳劑和1/3質量的廢鋼,其中廢鋼壓在增碳劑表面採用壓碳的方式加入,待第二批爐料熔清後,加入第三批爐料:5/11質量的增碳劑和1/3質量的廢鋼同樣採用壓碳的方式加入,當第三批爐料全部熔清後,加入全部的矽鐵、鉬鐵,待鐵水升溫至1400℃~1410℃,扒渣除雜後將剩餘的1/11質量的增碳劑鏡面加入;
步驟三:取樣分析和調配:持續加熱,待鐵水升溫到1430℃~1440℃,取鐵水做樣品化學光譜分析,並根據分析結果對鐵水成分進行調配,直至鐵水中除Sb外的其它各組分含量均符合要求;
步驟四:出鐵、球化及孕育處理,先將稀土鎂球化劑放置在球化包底部橫檔的一側,並用廢鋼片包覆稀土鎂球化劑表面,然後將鐵水升溫到1500℃~1520℃後,保溫3-5min後將鐵水向球化包中沒有放置球化劑的一側倒入,同時向鐵水中隨流加入鐵水質量0.001%~0.01%的Sb,球化結束後,進行倒包孕育;
步驟五:除渣,向球化包內添加除渣劑,用扒渣耙攪拌均勻後進行扒渣。
步驟六:澆注,將鐵水澆注到模具中,並且在澆注時隨鐵水流加入隨流孕育劑進行隨流孕育。
為優化球化及孕育工藝,所述步驟四中,球化處理採用的球化劑為0.9%矽鎂合金+0.1%重稀土球化劑;所述球化劑的粒度為10mm~25mm, 同時將0.2%SiC孕育劑放置包內覆蓋在球化劑上,孕育劑的粒度為3mm~8mm;倒包孕育劑為鐵水質量的0.6%矽鋇+0.4%矽鐵孕育,孕育劑的粒度為3mm~8mm。
為進一步優化隨流孕育,所述步驟六中的隨流孕育採用的孕育劑是粒度為0.2mm~0.7mm的硫氧孕育劑,其加入量為鐵水質量的0.15%。
本發明的方法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發明通過各化學元素比的合理搭配,有效改善了鑄件的脆性傾向,明顯提高了高矽鉬球墨鑄鐵件的力學性能,經檢測,採用本發明的方法製備的高矽鉬球墨鑄鐵件的抗拉強度抗拉強度>500MPa,屈服強度>320MPa,延伸率>12%,室溫衝擊>7J,硬度為>170HB;
(2)原料中以廢鋼為主,並且廢鋼在生鐵後面加入,因生鐵熔點比廢鋼低,可以使生鐵更快的熔化,另一方面,能使廢鋼在融化前得到足夠的烘烤,從而消除廢鋼其表面的油漬及水分,使廢鋼熔化前得到淨化,從而使熔化的鐵水更純淨;
(3)壓碳方式添加增碳劑,使增碳劑加入鐵水內後被廢鋼迅速壓入鐵水內與鐵液充分接觸,增大增碳劑與鐵液的接觸面,促進增碳劑中的碳向鐵液的熔解和擴散,另一方面,金屬覆蓋料的迅速熔化,可有效隔絕增碳劑與空氣的接觸面,防止增碳劑的氧化燒損,從而提高增碳效果;
(4)扒渣後將剩餘的增碳劑鏡面加入,不僅實現了增碳、還可以除去鐵水錶層殘留的少量氧,使鐵液變得更純淨;
(5)本發明在將鐵水倒入澆包的同時進行倒包孕育,這樣加上之前球化時的孕育以及之後澆注時的隨流孕育,總共具有三次孕育,而且孕育劑均採用長效的Si-Ba孕育劑,從而有效防止鐵水孕育衰退,保證鐵水的球化率大於90%,改善球化效果,從而有效避免組織顯微縮松;
(6)製備過程中加入微量的合金元素Sb,可以有效消除碎塊石墨,提高石墨數量和圓整度。
附圖說明
圖1為實施例1的製得的高矽鉬球鐵材料的球化率圖。
圖2為實施例1的製得的高矽鉬球鐵材料的金相組織圖。
圖3為實施例3的製得的高矽鉬球鐵材料的球化率圖。
圖4為實施例3的製得的高矽鉬球鐵材料的金相組織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本實施例中的高矽鉬球鐵材料各組份的質量百分含量為C:3.495%;Si:2.73%;Mo:0.408%%;P:<0.03%;S:<0.015%;Mn:0.266%;Mg:0.0401%,Sb: 0.001%,其餘為Fe。
本實施例的高矽鉬球鐵材料的合成製備工藝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一:配置下述質量百分比的原材料:廢鋼68%;生鐵28%;矽鐵1%,鉬鐵1.0%;增碳劑2%。步驟二:熔煉:原料熔化過程中,爐料採用分批加入的方式:第一批加入全部的生鐵,1/3質量的廢鋼;待爐料熔清後,加入第二批爐料:5/11質量的增碳劑和1/3質量的廢鋼,其中廢鋼壓在增碳劑表面採用壓碳的方式加入,既先向鐵水中投入增碳劑,然後快速投入廢鋼,將增碳劑壓入鐵入液面內部,使增碳劑與鐵水充分接觸,增大增碳劑與鐵液的接觸面,促進增碳劑中的碳向鐵水的熔解和擴散,另一方面,廢鋼覆蓋料的迅速熔化,可有效隔絕增碳劑與空氣的接觸面,防止增碳劑的氧化燒損,從而提高增碳效果;待第二批爐料熔清後,加入第三批爐料:5/11質量的增碳劑和1/3質量的廢鋼同樣採用壓碳的方式加入,當第三批爐料全部熔清後,加入全部的矽鐵、鉬鐵,待鐵水升溫至1400℃時,扒渣除雜後將剩餘的1/11質量的增碳劑鏡面加入,既直接向鐵水表面加入,不僅現了增碳、還可以除去鐵水錶層殘留的少量氧,使鐵水變得更純淨。步驟三:持續加熱,待鐵水升溫到1430℃~1440℃,取鐵水樣品做化學光譜分析,並根據分析結果對鐵水成分進行調配,直至鐵水中除Sb外的其它各組分含量均符合表1的要求。
表1
步驟四:先將稀土鎂球化劑放置在球化包底部橫檔的一側,並用廢鋼片包覆稀土鎂球化劑表面,然後將鐵水升溫到1500℃後,保溫3-5min後將鐵水向球化包中沒有放置球化劑的一側倒入,同時向鐵水中隨流加入鐵水質量0.001%的Sb,球化結束後,進行倒包孕育;本步驟中球化處理採用的球化劑為0.9%矽鎂合金+0.1%重稀土球化劑;球化劑的粒度為10mm~25mm, 同時將0.2%SiC孕育劑放置在球化包內覆蓋在球化劑上,隨流孕育劑的粒度為3mm~8mm;倒包孕育劑的用量為鐵水質量的0.6%矽鋇+0.4%矽鐵孕育,孕育劑的粒度為3mm~8mm。步驟五:向球化包內添加除渣劑,用扒渣耙攪拌均勻後進行扒渣。步驟六:澆注,將鐵水澆注到模具中,並且在澆注時隨鐵水流加入隨流孕育劑進行隨流孕育。本步的隨流孕育採用的孕育劑是粒度為0.2mm~0.7mm的硫氧孕育劑,其加入量為鐵水質量的0.15%。澆注結束8h後,進行落砂,接著鑄件與澆注系統進行分離,在將分離好的鑄件進行拋丸,即得高矽鉬球鐵材料。同時取同爐澆注的試塊進行材料力學性能測試結果如表2所述。圖1為本實施例的高矽鉬球鐵材料的球化率圖,圖2為本實施例的高矽鉬球鐵材料的金相組織圖。
表2
實施例2
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的不同之處主要在於以下幾方面:
本實施例中的高矽鉬球鐵材料的組分為:
C:3.48%;Si:2.73%;Mo:0.423%;P:<0.03%;S:<0.015%;Mn:0.251%;Mg:0.0457%,Sb: 0.003%,其餘為Fe。
原材料質量配比為:廢鋼61%;生鐵26%;矽鐵1.2%,鉬鐵1.3%;增碳劑2.5%。
本實施例的材料熔煉注澆後的試塊的力學性能測試結果如表3所述。
表3
實施例3
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的不同之處主要在於以下幾方面:
本實施例中的高矽鉬球鐵材料的組分為:
C:3.4%;Si:2.79%;Mo:0.472%;P:<0.03%;S:<0.015%;Mn:0.263%;Mg:0.045%,Sb: 0.006%,其餘為Fe。
原材料質量配比為:廢鋼61%;生鐵30.4%;矽鐵1.1%,鉬鐵1.2%;增碳劑2.3%。
本實施例的材料熔煉注澆後的試塊的力學性能測試結果如表4所述
表4
圖3為本實施例的高矽鉬球鐵材料的球化率圖,圖4為本實施例的高矽鉬球鐵材料的金相組織圖。
實施例4
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的不同之處主要在於以下幾方面:
本實施例中的高矽鉬球鐵材料的組分為:
C:3.17%;Si:2.76%;Mo:0.495%;P:<0.03%;S:<0.015%;Mn:0.279%;Mg:0.046%,Sb: 0.004%,其餘為Fe。
原材料質量配比為:廢鋼70%;生鐵25%;矽鐵1.2%,鉬鐵1.32%;增碳劑2.5%。
本實施例的材料熔煉注澆後的試塊的力學性能測試結果如表5所述
表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