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壓閥的製作方法
2024-02-08 15:43:15 2
專利名稱:減壓閥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氣體壓力調控裝置,特別涉及一種具有新型結構的減壓閥。
普通採用摩擦密封部件的膜片或活塞式減壓閥雖然也能實現減壓和穩壓的作用,但是存在減壓比較小和調節靈敏度較差等缺點。此外,如果儲氣瓶被用作小型車輛用燃料電池的配套件,則還要求減壓閥結構緊湊,重量和尺寸小,這也是普通減壓閥難以做到的。
按照本實用新型的減壓閥,包括閥體和固定在閥體上並且頂部開設氣孔的閥蓋,進一步包含位於閥體的氣室與閥蓋內腔之間並且邊緣部分固定在閥體上的膜片;
設置在閥蓋頂部內表面與膜片之間的彈簧;位於氣室內並與膜片中央部分固定在一起的膜片連接件;開設在閥體內部以使氣室與減壓閥氣體入口連通的噴嘴;以及通過銷軸連接在閥體上並且可圍繞銷軸在氣室內垂直於膜片的平面內轉動的槓桿,其一端與膜片連接件連接,另一端在相對噴嘴進入氣室的開孔的位置嵌有密封墊。
與一般的膜片或活塞式減壓閥相比,由於上述結構的減壓閥省去了摩擦密封部件,並採用槓桿結構,所以擴大了減壓比,大大提高了靈敏度,輸出壓力十分穩定。而且上述減壓閥總體結構緊湊、合理,耐震性好,故可以小型化。
圖1為本實用新型減壓閥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藉助圖1描述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
如圖1示,減壓閥分為閥體1和頂部開設氣孔的閥蓋3兩部分,閥體1的氣室A與閥蓋3內腔之間以膜片8隔開,並且閥體1、閥蓋3和膜片8的邊緣通過螺釘2固定在一起。在閥蓋3頂部內表面與膜片8之間依次設置彈簧5、託板7以及墊圈4。閥體1的氣室A通過噴嘴12與減壓閥氣體入口連通,密封墊11可壓緊在噴嘴12的開孔上;銷軸10沿垂直於圖1紙面的方向嵌入閥體1的V形槽內,槓桿9通過銷軸10和螺釘定位於閥體1的V形槽中,因此槓桿9可以在氣室A內垂直於膜片8的平面內圍繞銷軸10轉動。膜片連接件6將膜片8的中央部分、墊圈4和託板7鉚接在一起,槓桿9的小端穿入膜片連接件6的耳孔中,密封墊11嵌在槓桿9大端的凹坑中,膜片連接件6、膜片8、託板7以及彈簧5的上下移動帶動槓桿9圍繞銷軸10轉動。
以下描述上述減壓閥的工作原理。當減壓閥中未通入氣體時,在彈簧5對膜片8的預緊力與膜片8本身張力的共同作用下,膜片連接件6迫使槓桿9的小端下壓並通過以銷軸10為支點的槓桿的另一端上抬,嵌入槓桿大端的密封墊11脫離噴嘴12的出口,從而使噴嘴12的開孔處於開啟狀態。當儲氣瓶與減壓閥通過管接頭相連時,氣體從噴嘴12進入氣室A,導致氣室A中氣體壓力升高,氣體對膜片8向上的壓迫力通過膜片連接件6帶動杆杆9的小端向上運動,槓桿9繞銷軸10旋轉,嵌有密封墊11的大端下壓使噴嘴12出口變小,根據節流減壓原理,從而使氣室A內氣體壓力不再增大。由於膜片面積遠大於噴嘴出口的面積,再加上槓桿的作用,因此氣室A中很低的設定壓力即能保持系統平衡,從而達到減壓目的。由於噴嘴出口面積很小,噴嘴中壓力的變化對氣室A中氣體壓力的影響很小,因此儲氣瓶中氣壓無論如何變化,氣室A中氣體壓力基本不變,從而又達到了輸出壓力穩定的目的。
當減壓閥的氣體輸出流量為零時,氣室A中氣體壓力逐漸升高,迫使膜片連接件6和槓桿9的小端上抬並通過槓桿作用迫使密封墊11下壓封閉噴嘴12的出口,從而使減壓閥的輸入流量也為零。
通過調整彈簧5的預緊力可以調整氣室A中的壓力,從而調整減壓閥的氣體輸出壓力。具體而言,如果加大彈簧5的預緊力,則可提高輸出壓力,反之,則可降低輸出壓力。
權利要求1.一種減壓閥,包括閥體(1)和固定在閥體(1)上並且頂部開設氣孔的閥蓋(3),其特徵在於,進一步包含位於閥體(1)的氣室(A)與閥蓋(3)內腔之間並且邊緣部分固定在閥體(1)上的膜片(8);設置在閥蓋(3)頂部內表面與膜片(8)之間的彈簧(5);位於氣室(A)內並與膜片(8)中央部分固定在一起的膜片連接件(6);開設在閥體(1)內部以使氣室(A)與減壓閥氣體入口連通的噴嘴(12);以及通過銷軸(10)連接在閥體(1)上並且可圍繞銷軸(10)在氣室(A)內垂直於膜片(8)的平面內轉動的槓桿(9),其一端與膜片連接件(6)連接,另一端在相對噴嘴(12)進入氣室(A)的開孔的位置嵌有密封墊(11)。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減壓閥,其特徵在於,閥體(1)、閥蓋(3)和膜片(8)的邊緣通過螺釘(2)固定在一起。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減壓閥,其特徵在於,在彈簧(5)與膜片(8)之間依次放置託板(7)和墊圈(4),膜片連接件(6)將膜片(8)的中央部分、墊圈4和託板7鉚接在一起。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減壓閥,其特徵在於,銷軸(10)嵌入閥體(1)的V形槽內,槓桿(9)通過銷軸(10)和螺釘定位於閥體(1)的V形槽中。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減壓閥,閥體(1)的氣室(A)與閥蓋(3)內腔之間以膜片(8)隔開,閥蓋(3)頂部內表面與膜片(8)之間設置彈簧(5),槓桿(9)一端通過膜片連接件(6)與膜片(8)連接,另一端嵌有密封件(11),銷軸(10)連接在閥體(1)上並且使槓桿(9)可圍繞其在氣室(A)內垂直於膜片(8)的平面內轉動,氣體通過噴嘴(12)進入氣室(A)。與一般的膜片或活塞式減壓閥相比,上述結構的減壓閥省去了摩擦密封部件,並採用槓桿結構,所以擴大了減壓比,大大提高了靈敏度,輸出壓力十分穩定。而且上述減壓閥總體結構緊湊、合理,耐震性好,故可以實現小型化。
文檔編號F16K17/04GK2573809SQ0226608
公開日2003年9月17日 申請日期2002年8月7日 優先權日2002年8月7日
發明者朱秀章, 林繼青, 戴冶艇, 賈安全, 周玲玲, 王明忠, 張興廬 申請人: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研究院第七一一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