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上百年才找到宇宙漆黑原因 為什麼這麼難(宇宙膨脹)
2024-02-17 09:17:16 1
科學家認為膨脹才讓它看起來黑暗,直到科學技術有了發展才解決了這個問題。人們覺得宇宙看起來是黑的,科學家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用了100多年的時間。直到宇宙膨脹理論的出現,才讓科學家徹底解決了這個難題。很久以前人們就在思考,為什麼宇宙看起來漆黑一片。儘管看起來是一個很簡單的問題,可是很長時間科學家都沒有破解其中的秘密。德國天文學家提出「奧伯斯佯謬」理論以後,他認為宇宙應該在恆星的照耀下表現的非常明亮,可是事實上卻恰恰相反。儘管宇宙中恆星的數量非常多,可是能夠到達地球的光線卻是有限的。這樣才導致宇宙看上去黑黑的。
很長一段時間,「奧伯斯佯謬」都沒有得到科學的解釋。儘管科學家試圖從多個方面來解釋宇宙黑暗的原因,可是始終沒有找到確鑿的證據。直到後來美國天文學家發現了宇宙膨脹現象以後,人們才利用這個理論解釋了「奧伯斯佯謬」。這個過程中花費了100多年,讓人們感到不可思議。
既然宇宙處在不斷的膨脹過程中,宇宙中的恆星就會和地球的距離變得越來越遠。當然地球周圍也有距離近一些的恆星。從理論上來看光線可以到達地球,可是宇宙膨脹的速度也是很快的。在膨脹的作用下也會遠離我們。這樣能夠給地球提供光線的恆星數量並不多,我們能夠看到的距離也是很有限的,大部分恆星是人類無法觀測的。即使我們使用先進的觀測設備,無法感知宇宙中這些恆星的存在,所以我們看到的宇宙漆黑一片,這才是真正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