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汽車配件的壓鑄工藝的製作方法
2024-02-15 13:24:15
本發明屬於金屬壓鑄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汽車配件的壓鑄工藝。
背景技術:
跟著市場對合金產物需要應用領域的不斷拓展,從航空、航天、壓鑄零部件、廣泛應用,到民用產物的不斷研製,其中,汽車零配件的壓鑄應用愈加廣泛,目前市場上的壓鑄工藝與以下弊端:
壓鑄合金種類受到的限制因素:壓鑄五金受到使用溫度的限制,由於部分合金的熔點太高,致使其配套壓鑄五金壽命過低,使成本居高不下,難以應用於實際生產之中。目前,用來進行壓鑄生產的合金主要是鋅合金、鋁合金、鎂合金及銅合金等有色金屬。
壓鑄件表面常有氣孔存在:高溫時氣孔內的氣體膨脹會使壓鑄件的表面鼓泡,珠海壓鑄製品廠家嚴重影響了壓鑄件外觀,降低了其整體的鋅合金壓鑄件質量。所以,壓鑄件一般不能進行熱處理和焊接,也不宜在高溫下工作。
壓鑄件尺寸的限制:壓鑄五金的尺寸受到壓鑄機鎖模力及其裝模尺寸的限制,所以壓鑄工藝只適用於中小型鑄件的生產,而不能應用於大型鑄件。同樣,對於汽車配件壓鑄廠內凹複雜的壓鑄件,由於壓鑄五金及原理的限制因素,其壓鑄生產也較為困難。
在現有的鑄造方法中,用壓力鑄造方法生產出的鑄件,具有精度高、表面光潔、機械性能好、生產率高等一些特點。但能否發揮出這些特點,則首先取決於壓鑄件結構設計得是否合理。
結構工藝性差的壓鑄件給壓鑄工藝帶來種種困難,而且也難以保證質量,使壓鑄法的技術經濟效果難以顯示出來。在經濟上、技術上往往都得不到預期 的效果,反而誤認為壓鑄法並不具備應有的優點。因此,本發明提供一種新的壓鑄方法。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出種汽車配件的壓鑄工藝。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汽車配件的壓鑄工藝,其特點是,包括以下步驟:
(1)、選材:鋁合金材料組分的重量百分比為:9.0-10%的矽Si,0.051~0.54%的鎂Mg,鐵Fe≤1.5%,銅Cu 2.5-4.0%,錳Mn≤0.56%,鎳Ni≤0.56%,鋅Zn≤1.3%,鉛Pb≤0.36%,錫Sn≤0.26%,鈦Ti≤0.26%,鉻Cr≤0.16%,其餘為Al:
(2)、質處理,將原料熔融並升溫至760℃~800℃%進行變質處理,配比加入量為配料總重量的0.3-0.5%,靜置3小時~4小時;
(3)、將靜置過後的液態原料壓入物料液中間進行圓周攪拌6~20分鐘,採用氬氣進行除氣操作4~18分鐘,扒渣後得到物料液,取樣檢測,成分若不合格需要重新熔煉,若合格則靜止9~11分鐘準備壓鑄;
(4)、合模並向內注入氧氣,直到模具分型面有25毫米~30毫米間隙,停止合模;
(5)、向料筒內注入液態原料,然後,向料筒內注入氧氣;
(6)、進行超低速壓鑄,壓鑄結束後得到產品;
本發明一種汽車配件的壓鑄工藝,進一步優選的技術方案特徵是:
所述步驟(3)中氬氣純度為99.99%。
所述的步驟b中的氧氣為0.5~0.6Mpa的氧氣。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極大降低了開發成本,產品合格率高,空隙率優於 普通工藝設計,產品充型過程穩定、壓鑄件內部氣孔不良率大幅減少,產品合格率提高到了90%以上不僅提高了質量,同時降低了勞動強度。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進一步描述本發明的具體技術方案,以便於本領域的技術人員進一步地理解本發明,而不構成其權力的限制。
實施例1,一種汽車配件的壓鑄工藝,其特點是,包括以下步驟:
(1)選材:鋁合金材料組分的重量百分比為:9.0-10%的矽Si,0.051~0.54%的鎂Mg,鐵Fe≤1.5%,銅Cu 2.5-4.0%,錳Mn≤0.56%,鎳Ni≤0.56%,鋅Zn≤1.3%,鉛Pb≤0.36%,錫Sn≤0.26%,鈦Ti≤0.26%,鉻Cr≤0.16%,其餘為Al;
(2)變質處理,將原料熔融並升溫至760℃~800℃%進行變質處理,配比加入量為配料總重量的0.3-0.5%,靜置3小時~4小時;
(3)將靜置過後的液態原料壓入物料液中間進行圓周攪拌6~20分鐘,採用氬氣進行除氣操作4~18分鐘,扒渣後得到物料液,取樣檢測,成分若不合格需要重新熔煉,若合格則靜止9~11分鐘準備壓鑄;
(4)合模並向內注入氧氣,直到模具分型面有25毫米~30毫米間隙,停止合模;
(5)向料筒內注入液態原料,然後,向料筒內注入氧氣;
(6)進行超低速壓鑄,壓鑄結束後得到產品;
實施例2,實施例1所述的一種汽車扶手的製造工藝中:所述步驟(3)中氬氣純度為99.99%。
實施例3,實施例1所述的一種汽車扶手的製造工藝中:所述的步驟b中的氧氣為0.5~0.6Mpa的氧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