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調壓器散熱外殼的製作方法
2024-02-16 01:18:15 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汽油機調壓器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調壓器散熱外殼。
背景技術:
調壓器是用於汽油機上的一種不可缺少的部件。調壓器一般包括插頭、外殼及電路板。
現有調壓器的外殼,可參見圖1-3,其存在以下不足:第一,現有的插頭插在該外殼的插口(a)上,該插口(a)沿其插入深度方向尺寸一致,使其插頭上插部與插口配合後,要麼插接後配合很鬆,要麼太緊而根本插不進去,存在安裝效率低,可靠性差,質量難以控制;第二,現有外殼上僅在位於該電路板的背側板(b)設置有散熱片(c),由於為單側面散熱,因此存在散熱效果欠佳,長時間使用容易燒壞,影響使用壽命;第三,現有殼體採用對稱固定,即在殼體兩側對稱有一對固定板(d),該固定板上採用條形安裝孔(e),由於兩個固定板(d)會佔具較大空間,而安裝空間有限,因此只能壓縮了電路板安裝內腔和減小散熱片尺寸,非常不方便電路板的安裝,也減弱了散熱效果,另外,由於需要旋鈕兩個螺釘固定,而相比若採用一個螺釘方式固定,安裝效率成倍數降低,節約生產成本。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鑑於現有技術的上述的一個或多個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調壓器散熱外殼,結構優化,改善安裝效率及提高產品性能。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調壓器散熱外殼,包括殼體(1),該殼體(1)內具有容納腔(100),該殼體(1)上開設與容納腔(100)內連通的開口(13),其特徵在於:所述殼體(1)外壁上設有一個安裝板(2),該安裝板(2)上設有安裝孔(20);所述殼體(1)外壁上設有散熱片(3);位於所述開口(13)處的該殼體(1)上設有用於插頭插裝用的插口(101)。
進一步地,所述插口(101)寬度沿其深度方向逐漸變小。
進一步地,所述殼體(1)上沿其插口(101)邊緣設置凸臺(102),該凸臺(102)高度沿該插口(101)深度方向逐漸變大。
進一步地,所述殼體(1)為矩形背板(11)及該矩形背板(11)四邊緣上的四個側板(12)所圍合而成且具有一側開口(13)的盒體。
進一步地,所述安裝板(2)和所述插口(101)分別設置在其中兩個所述側板(12)上,且其另外兩個側板(12)和矩形背板(11)的外壁上均設置有散熱片(3)。
進一步地,所述矩形背板(11)上的散熱片為5-20個且等間隔平行分布,其間距為2-6mm。
進一步地,所述側板(12)上的散熱片為3-8個且等間隔平行分布,其間距為2-6mm。
進一步地,所述安裝板(2)與殼體(1)之間設置有加強筋板(4)。
進一步地,所述矩形背板(11)外壁上設有一個或多個頂出凸部(5)。
進一步地,所述矩形背板(11)外壁上設有一個接地凸部(6)。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第一,本殼體外壁上僅一個安裝板,安裝時,該安裝板(2)卡插後再通過其上的安裝孔經一個螺釘固接,與現有採用兩個固定板方式相比,一個安裝板佔用空間更小,可將殼體容納腔相對增加,加大散熱片外形尺寸,以方便電路板安裝和減小,提高了散熱效果,相比原兩個螺釘方式固定,本殼體採用一個螺釘固定,可使安裝效率成倍數提高,節約生產成本,因此結構優化,改善了安裝效率及提高產品性能。
第二,由於插口(101)寬度沿其深度方向逐漸變小,插頭插在該外殼的插口(a)上後,逐漸由松變緊,既方便快速插裝,提高安裝效率,同時也使插裝後不容易鬆動,又能使插入後逐漸卡緊,卡緊力可不斷逐漸增加;提高了產品可靠性和質量性能;
第三,由於殼體(1)上沿其插口(101)邊緣設置凸臺(102),該凸臺(102)高度沿該插口(101)深度方向逐漸變大;當插頭插在該外殼的插口(a)上後,在另外一個方向上,也是逐漸由松變緊,既方便快速插裝,提高安裝效率,同時也使插裝後不容易鬆動,又能使插入後逐漸卡緊,卡緊力可不斷逐漸增加;提高了產品可靠性和質量性能;
第四,由於在其中兩個側板(12)和矩形背板(11)的外壁上均設置有散熱片(3),採用三側面同時散熱,散熱效果提高,可避免長時間使用容易燒壞,延長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圖1是現有外殼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現有外殼一個方向上的立體圖。
圖3是現有外殼另一個方向上的立體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
圖5是圖4中A-A向視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的後視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的左視圖。
圖8是本實用新型的仰視圖。
圖9是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參見圖4-9,一種調壓器散熱外殼,包括殼體1,該殼體1內具有容納腔100,該殼體1上開設與容納腔100內連通的開口13,其特徵在於:所述殼體1外壁上設有一個安裝板2,該安裝板2上設有安裝孔20;所述殼體1外壁上設有散熱片3;位於所述開口13處的該殼體1上設有用於插頭插裝用的插口101。由於在殼體外壁上僅一個安裝板2,安裝時,該安裝板2卡插外形相對應的沉孔後定位,再通過其上的安裝孔20經一個螺釘固接,與現有採用兩個固定板方式相比,一個安裝板2具有佔用空間更小,相對而言可將殼體容納腔相對增加,加大散熱片外形尺寸,以方便電路板安裝和減小,提高了散熱效果,另外相比原兩個螺釘方式固定,本殼體1採用一個螺釘即可固定,可使安裝效率成倍數提高,節約生產成本,結構改進優化,改善了安裝效率及提高產品性能。
具體地,該安裝板2外形為矩形板或梯形板或三角形板,在對應外形的定位孔上安裝後,具有防轉功能。
優選地,所述殼體1為矩形背板11及該矩形背板11四邊緣上的四個側板12所圍合而成且具有一側開口13的盒體。
參見圖5和8,進一步地,所述插口101寬度沿其深度方向(F箭頭方向)逐漸變小。由於插口101寬度沿其深度方向逐漸變小,插頭插在該外殼的插口a上後,逐漸由松變緊,既方便快速插裝,提高安裝效率,同時也使插裝後不容易鬆動,又能使插入後逐漸卡緊,卡緊力可不斷逐漸增加;提高了產品可靠性和質量性能。優選地,該插口101為等腰梯形狀的缺口;該缺口左右兩斜面之間的夾角n為1-5°。所述插口101兩個斜面對應配合插頭插部兩側的一對U型插槽。
進一步地,所述殼體1上沿其插口101邊緣設置凸臺102,該凸臺102高度沿該插口101深度方向逐漸變大。由於殼體1上沿其插口101邊緣設置凸臺102,該凸臺102高度沿該插口101深度方向逐漸變大;當插頭插在該外殼的插口a上後,在另外一個方向上,也是逐漸由松變緊,既方便快速插裝,提高安裝效率,同時也使插裝後不容易鬆動,又能使插入後逐漸卡緊,卡緊力可不斷逐漸增加;提高了產品可靠性和質量性能;優選地,該凸臺102外平面與殼體1的側板12外平面之間斜角m為1-5°。
優選地,所述安裝板2和所述插口101分別設置在其中兩個所述側板12上,且其另外兩個側板12和矩形背板11的外壁上均設置有散熱片3。由於在其中兩個側板12和矩形背板11的外壁上均設置有散熱片3,採用三側面同時散熱,散熱效果提高,可避免長時間使用容易燒壞,提高影響使用壽命。本實施例中,參見圖4-5,所述安裝板2和所述插口101所對應的兩個所述側板12為上下相對分布,而具有散熱片3的兩個側板12為左右分布。
其中,所述安裝板2與該殼體1一體成型且為沿殼體1的開口13所在端面向外平齊延伸設置。作為優選,該安裝孔20採用圓孔,便於該安裝板2定位後精準固定,且當螺釘固定後不易鬆動。
進一步地,所述矩形背板11上的散熱片為5-20個且等間隔平行分布,其間距為2-6mm。
進一步地,所述側板12上的散熱片為3-8個且等間隔平行分布,其間距為2-6mm。
進一步地,所述安裝板2與殼體1之間設置有加強筋板4。優選地,該加強筋板4為三角板,該加強筋板4為兩個且間隔分布於該安裝板2的兩側。可提高安裝板2與該殼體1的整體強度,減少變形。
進一步地,所述矩形背板11外壁上設有一個或多個頂出凸部5。本產品毛坯為模具壓鑄成型,本產品可模具或壓鑄機上的頂杆,通過頂碰該頂出凸部5而使本產品從模具上自動頂出下落,提高了工藝性,便於自動生產,同時也避免對散熱片3的頂出變形。作為優選,該頂出凸部5為四個且分布於該所述矩形背板11的四角。
進一步地,所述矩形背板11外壁上設有一個接地凸部6。該接地凸部6為配設,可便於在電路板需要接地時,通過在該接地凸部6上配鑽一個接地穿線孔或螺紋安裝孔。作為優選,該頂出凸部5為1個且位於該所述矩形背板11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