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磁蒸氣閥的製作方法
2024-02-07 07:55:15 1
專利名稱:電磁蒸氣閥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氣控閥,特別是一種用於蒸汽熨中使用的電磁蒸氣閾。
背景技術:
專利號CN200420112291.5 "電磁空氣閥"雖也提供了一種空氣閥,由帶閥墊 彈簧的動鐵芯、靜鐵芯用卡環固定在帶線包的外殼上,並與帶進、出氣管的閥座 連接構成,整個空氣閥由外殼、動靜鐵芯、閥座三部分組成,裝配較麻煩,結構 還不夠簡單。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電磁蒸氣閥,其結構更簡單、 更易裝配,並密封性好,靈敏度高,使用更方便。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為電磁蒸氣閥,由閥體、彈簧、 塞頭、動鐵芯、帶密封圈的靜鐵芯組件、線圈組件所組成,所述的彈簧、塞頭置 於動鐵芯上安裝在閥體內,閥體與靜鐵芯組件連接,動鐵芯與靜鐵芯組件配合構 成閥體組件,所述的閥體組件與所述的線圈組件連接成整體。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於此蒸氣閥僅由三通形狀、結構的 閥體內安裝動鐵芯和靜鐵芯組件,連接成的閥體組件和線圈組件兩部分,用螺母、 墊圈連接成的整體構成,結構簡單、緊湊,易裝配、體積小,而閥體製成三通結 構的密封體,密封性更好,動鐵芯運動行程短,出氣口啟、閉速度快、靈敏度高, 特別適宜在蒸氣迴路中迅速噴出高壓蒸氣使用,外殼上直接引出接線片,不需另 外接線就可直接插入電源插座中使用,使用更方便。
圖l、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關閉狀態)。 圖2、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工作狀態)。 圖3、圖1的C"C視圖。 圖4、閥體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作進一步描述。
外殼與線圈通過襯管固定成整體的線圈組件9,還在線圈組件9的一側壁 上引出三隻電源接線片IO,如圖1所示。
動鐵芯4軸向周邊上有導氣槽,中間通孔內安裝有彈簧3,下埠環槽內 安裝有塞頭2。
閥體1上有進氣管、出氣管、中間管1-1三個互相垂直並相通的管道,進 氣管口為進氣口P,進氣管端頭上有外螺紋,出氣管口為工作口A,與P、 A口 相對應的另端管口為封閉端,進氣口P與工作口 A在同一平面上,如圖3所示。
閥體中間在三管的交接處,有一中間有通孔的凸起噴嘴l-2,如圖4所示。
在中間管1-1下端內安裝裝配好的動鐵芯4,在中間管1-1的上端用螺紋連 接靜鐵芯組件6,並使動鐵芯4與靜鐵芯組件配合,構成閥體組件。
將閥體組件插入組裝好的線圈組件9內,用墊圈7、螺母8將兩組件連接 成整體的電磁蒸氣閥,如圖1所示。
使用時,初始狀態如圖l所示,進氣管的進氣口 P進高壓蒸氣,動鐵芯4 在彈簧3的壓力下將閥體1上的噴嘴l-2密封堵塞,閥體1內的氣體無法通過噴 嘴1-2流向工作口A, PA不通,此時閥不工作,如圖1所示。
將閥上的接線片IO插入電源通電,並進氣口P進高壓蒸氣,動鐵芯4被吸 起向上移動,脫離與噴嘴的接觸、密封,打開噴嘴l-2,閥內的氣體順利通過噴 嘴,流向工作口A,這時PA相通,閥順利工作,如圖2所示。
若拔出接線片IO,關閉電源,動鐵芯4在彈簧3的作用下向下移動,又堵 塞密封噴嘴l-2,回復到初始位置,此閥又停止工作。
權利要求1、一種電磁蒸氣閥,由閥體、彈簧(3)、塞頭(2)、動鐵芯(4)、帶密封圈(5)的靜鐵芯組件(6)、線圈組件(9)所組成,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彈簧(3)、塞頭(2)置於動鐵芯(4)上安裝在閥體(1)內,閥體(1)與靜鐵芯組件(6)連接,動鐵芯(4)與靜鐵芯組件(6)配合構成閥體組件,所述的閥體組件與所述的線圈組件(9)連接成整體。
2、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電磁蒸氣閥,其特徵在於閥體(1)上有進氣管、 出氣管、中間管(1-1)三個互相垂直並相通的管道,閥體(1)中間在三管的交 接處有一中間有通孔的凸起噴嘴(1-2)。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磁蒸氣閥,其特徵在於在閥體(1)中間管(1-1) 下端內安裝裝配好的動鐵芯(4),在中間管(1-1)的上端用螺紋連接靜鐵芯組 件(6),並使動鐵芯(4)與靜鐵芯組件配合,構成閥體組件。
專利摘要一種電磁蒸氣閥,由閥體、彈簧、塞頭、動鐵芯、帶密封圈的靜鐵芯組件、線圈組件所組成,所述的彈簧、塞頭置於動鐵芯上安裝在閥體內,閥體與靜鐵芯組件連接,動鐵芯與靜鐵芯組件配合構成閥體組件,所述的閥體組件與所述的線圈組件連接成整體。此閥體僅由三通結構的閥體內安裝動鐵芯和靜鐵芯組件,構成的閥體組件和所述的線圈組件連接兩部分,連接成的整體構成,結構簡單、緊湊,易裝配、體積小,而閥體製成三通結構的密封體,密封性更好,動鐵芯運動行程短,出氣口啟、閉速度快、靈敏度高,外殼上直接引出接線片,不需另外接線就可直接插入電源插座中使用,使用更方便。
文檔編號F16K1/00GK201193731SQ20082008632
公開日2009年2月11日 申請日期2008年4月25日 優先權日2008年4月25日
發明者孫光鋒 申請人:孫光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