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焚燒尾氣二噁英脫除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4-02-05 05:04:15 1
專利名稱:垃圾焚燒尾氣二噁英脫除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垃圾焚燒尾氣二噁英脫除裝置。
背景技術:
中國的城市化進程發展迅猛、城市擴張、城區膨脹、人口暴增,生活垃圾處理這個過去的小問題已經演變成為困擾各級城市管理者的巨大難題。垃圾焚燒是一種有效的垃圾處理方式,但仍是存在風險的,主要是由於在垃圾焚燒過程中會產生二噁英,它主要是垃圾燃燒排放物降溫時經過850 V "200 V之間時產生的一種具有毒性的化合物,其毒性是氰化物的130倍、砒霜的900倍,有世紀之毒之稱,國際癌症研究中心已將其列為人類一級致癌物。除了劇毒之外,二噁英之所以可怕是因為它溶於脂肪,難以降解,半衰期時間長,屬於持久性汙染物,一旦進入人體,7年10年都很難排出,而一旦累計到一定程度,就會致人死地。 綜上所述,目前急需一種能有效脫出二噁英,解決二噁英排放問題的治理方式。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有效脫出二噁英,解決二噁英排放問題的垃圾焚燒尾氣二噁英脫除裝置。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一種垃圾焚燒尾氣二噁英脫除裝置,包括底座,收集裝置固定在底座上,在該收集裝置外部套裝結構外殼,尾氣象口裝置與結構外殼連接,檢修平臺固定在結構外殼上,在所述的檢修平臺上一次連接第一吸收裝置,第二吸收裝置和催化系統裝置,在催化系統裝置上部設有噴淋裝置,排放口設置在噴淋裝置頂部。所述的第一吸收裝置,第二吸收裝置和催化系統裝置與結構外殼連接。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佔地面積小,設計巧妙,二噁英的脫除率高,同時具有除臭的效果。
圖I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其中,I :尾氣象口裝置;2 :收集裝置;3 :結構外殼;4 :檢修平臺;5 :第一吸收裝置;6 :第二吸收裝置;7 :催化系統裝置;8 :噴淋裝置;9 :排放口 ;10 :底座。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徵、達成目的與功效易於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圖示,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如圖I所示,該裝置包括底座10,收集裝置2固定在底座10上,在該收集裝置2外部套裝結構外殼3,尾氣象口裝置I與結構外殼3連接,檢修平臺4固定在結構外殼3上,在所述的檢修平臺4上一次連接第一吸收裝置5,第二吸收裝置6和催化系統裝置7,所述的第一吸收裝置5,第二吸收裝置6和催化系統裝置7與結構外殼3連接。在催化系統裝置7上部設有噴淋裝置8,排放口 9設置在噴淋裝置8頂部。煙氣由尾氣象口裝置I進入收集裝置2,並先後進入第一吸收裝置5,第二吸收裝置6進行初步分離後,煙氣進入催化系統裝置7,煙氣中的氮氧化物與催化系統裝置7中的還原劑氨氣發生反應而轉化為氮氣和水,同時二噁英也在催化劑的作用下,與煙氣中的氧氣發生反應而轉化為二氧化碳、水、氯化氫。再經過噴淋裝置8進一步清除汙染物,由排放口 9排出。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並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範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範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垃圾焚燒尾氣二噁英脫除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底座(10),收集裝置(2)固定在底座(10)上,在該收集裝置(2)外部套裝結構外殼(3),尾氣象口裝置(I)與結構外殼(3)連接,檢修平臺(4)固定在結構外殼(3)上,在所述的檢修平臺(4)上一次連接第一吸收裝置(5),第二吸收裝置(6)和催化系統裝置(7),在催化系統裝置(7)上部設有噴淋裝置(8),排放口(9)設置在噴淋裝置(8)頂部。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垃圾焚燒尾氣二噁英脫除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第一吸收裝置(5),第二吸收裝置(6)和催化系統裝置(7)與結構外殼(3)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垃圾焚燒尾氣二噁英脫除裝置,包括底座,收集裝置固定在底座上,在該收集裝置外部套裝結構外殼,尾氣象口裝置與結構外殼連接,檢修平臺固定在結構外殼上,在所述的檢修平臺上一次連接第一吸收裝置,第二吸收裝置和催化系統裝置,在催化系統裝置上部設有噴淋裝置,排放口設置在噴淋裝置頂部。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佔地面積小,設計巧妙,二噁英的脫除率高,同時具有除臭的效果。
文檔編號B01D53/90GK202762310SQ20122045628
公開日2013年3月6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10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10日
發明者潘日喜 申請人:江蘇峰峰鴻運環保科技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