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抑菌複合濾芯的製作方法
2024-02-06 12:41:15 1

本實用新型涉及淨水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抑菌複合濾芯。
背景技術:
濾芯長時間與未淨化的自來水接觸,水裡的微小生物、細菌極易粘附在濾芯外殼上(用手觸摸滑滑的感覺),這部分物質越積越多,又無法經常清洗掉,造成多次汙染,影響淨水效果及使用體驗。
目前濾芯外殼使用普通食品級材料,水裡的微小生物、細菌極易粘附在濾芯外殼上,這部分物質越積越多,又無法經常清洗掉,造成多次汙染,影響淨水效果及使用體驗。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避免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而提供一種抑菌複合濾芯,其可以抑制細菌生長,防止微生物、細菌粘附在濾芯外殼上,造成的汙染,從而影響淨水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過如下技術手段實現。
一種抑菌複合濾芯, 包括濾芯外殼,濾芯外殼為由抗菌塑料製成的濾芯外殼。
優選的,抗菌塑料為納米載銀磷酸鋯抗菌聚氨酯。
進一步,一種抑菌複合濾芯還包括濾料,濾芯外殼內設有容置腔,整個容置腔均填充有濾料,濾芯外殼上部設有若干進水孔,濾芯外殼底部設有若干出水孔,若干進水孔的面積和大於若干出水孔的面積和。
更進一步,濾芯外殼上部還設有若干導流槽,導流槽的一端對應進水孔。
更進一步,每個導流槽均對應一個進水孔。
優選的,進水孔設有條狀格柵和/或網狀格柵。
優選的,出水孔設有網狀格柵。
更為優選的,出水孔的單個孔的面積小於等於進水孔的單個孔的面積。
其中,濾芯外殼包括上蓋和下蓋,上蓋固接於下蓋的上方,進水孔設置於上蓋,出水孔設置於下蓋。
進一步,上蓋與下蓋連接處設有超聲焊接面。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一種抑菌複合濾芯, 包括濾芯外殼,濾芯外殼為由抗菌塑料製成的濾芯外殼,在濾芯外殼的材料內添加抑菌材料,當濾芯在水中浸泡,濾芯外殼有抑菌效果,減少細菌等微生物在濾芯外殼上的粘附,並抑制其生長繁殖,避免水質被二次汙染。
附圖說明
利用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但附圖中的內容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抑菌複合濾芯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種抑菌複合濾芯另一視角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1中A向視角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圖1中B向視角的結構示意圖。
在圖1至圖4中,包括:
10——上蓋、11——進水孔、12——導流槽;
20——下蓋、21——出水孔;
30——密封圈、31——凸筋。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以下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實施例1。
如圖1至圖4所示,一種抑菌複合濾芯,包括濾芯外殼,濾芯外殼為由納米載銀磷酸鋯抗菌聚氨酯製成的濾芯外殼。本實用新型一種抑菌複合濾芯,在濾芯外殼的材料內添加抑菌材料,當濾芯在水中浸泡,濾芯外殼有抑菌效果,減少細菌等微生物在濾芯外殼上的粘附,並抑制其生長繁殖,避免水質被二次汙染。還包括濾料,濾芯外殼內設有容置腔,整個容置腔均填充有濾料,實現在殼體內裝滿濾料的情況下,用更小的體積實現相同的過濾效果,如圖1、圖3所示,濾芯外殼上部設有若干進水孔11,如圖2、圖4所示,濾芯外殼底部設有若干出水孔21,若干進水孔11的面積和大於若干出水孔21的面積和,使得水在濾芯內部行成壓差,提升過濾速度,通過調整濾芯結構,實現水的快速過濾。濾芯外殼上部還設有若干導流槽12,導流槽12的一端對應進水孔11。便於水沿著導流槽12流入進水孔11。每個導流槽12均對應一個進水孔11。進水均勻,最大限度利用濾料。進水孔11設有條狀格柵和網狀格柵。出水孔21設有網狀格柵。出水孔21的單個孔的面積小於等於進水孔11的單個孔的面積。進一步增大複合濾芯內部的壓差,使進水順暢,提高過濾效率。
實施例2。
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基本結構相同,其與實施例1的相同之處在此不再贅述,其與實施例的區別之處在於:
如圖1至圖4所示,濾芯外殼包括上蓋10和下蓋20,上蓋10、下蓋20均由納米載銀磷酸鋯抗菌聚氨酯製成。當濾芯在水中浸泡,上蓋10、下蓋20均有抑菌效果,減少細菌等微生物在上蓋10和下蓋20上的粘附,並抑制其生長繁殖,避免水質被二次汙染。上蓋10固接於下蓋20的上方,進水孔11設置於上蓋10,出水孔21設置於下蓋20。便於模具的開模,便於組裝,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上蓋10與下蓋20連接處設有超聲焊接面。便於組裝,提高生產效率。超聲焊接面外圍設有密封圈30。密封面和焊接面設置在同一個面上,便於模具的設計和脫模,提高生產效率。密封圈30的兩側均設有凸筋31,上蓋10和下蓋20均分別設有一條凸筋31。便於脫模,提高生產效率。
最後應當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本實用新型保護範圍的限制,儘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實質和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