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油低壓保護裝置製造方法
2024-02-06 18:54:15
滑油低壓保護裝置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出滑油低壓保護裝置。殼體由橡膠隔膜組件分隔成上下兩個空間,橡膠隔膜組件上部連接彈簧,彈簧上部連接調整螺栓,調整螺栓與殼體螺紋密封連接後調整螺栓的螺帽伸出殼體外部,橡膠隔膜組件上部的殼體空間上開有通孔連接控制腔接口,橡膠隔膜組件下部的殼體空間上開有通孔連接主閥入口,橡膠隔膜組件下部連接閥座,在閥座下面有主閥出口,在橡膠隔膜組件的彈性變形範圍內,橡膠隔膜組件向下變形時,閥座底平面與主閥出口的上平面產生接觸。結構簡單,無死區,沒有摩擦,靈敏度高,擋板慣量小,驅動力矩小,動態響應高,所需控制力小,主閥腔與控制腔通過連接螺栓與鎖片進行連接,以便於和檢修。
【專利說明】滑油低壓保護裝置
[0001]【技術領域】:
[0002]本實用新型涉及熱能與動力工程控制領域,具體地說是渦輪增壓機組滑油低壓保護系統的核心部件的一種滑油低壓保護裝置。
[0003]【背景技術】:
[0004]隨著我國海軍國防事業飛速發展的過程中,海軍的蒸汽動力艦船建設發揮著重大作用,而渦輪增壓機組是我國海軍XX型艦蒸汽動力系統中的重要設備,滑油低壓保護裝置是渦輪增壓機組滑油低壓保護系統的核心部件,滑油低壓保護裝置是渦輪增壓機組實現滑油低壓保護功能的一個設計要求,在渦輪增壓機組運行過程中當機組系統滑油壓力降低到設定保護值時滑油低壓保護裝置開啟,實現聯鎖停爐停機功能,滑油低壓保護裝置必須能滿足渦輪增壓機組在任何工況下都能實現滑油低壓保護功能,且工作壓力波動性小,工作參數穩定,因此,滑油低壓保護裝置的研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0005]實用新型內容:
[0006]為了解決實現渦輪增壓機組滑油低壓保護功能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是提出了滑油低壓保護裝置。
[0007]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滑油低壓保護裝置,包括殼體,殼體由橡膠隔膜組件分隔成上下兩個空間,橡膠隔膜組件上部連接彈簧,彈簧上部連接調整螺栓,調整螺栓與殼體螺紋密封連接後調整螺栓的螺帽伸出殼體外部,橡膠隔膜組件上部的殼體空間上開有通孔連接控制腔接口,橡膠隔膜組件下部的殼體空間上開有通孔連接主閥入口,橡膠隔膜組件下部連接閥座,在閥座下面有主閥出口,在橡膠隔膜組件的彈性變形範圍內,橡膠隔膜組件向下變形時,閥座底平面與主閥出口的上平面產生接觸。
[0008]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結構簡單,無死區,沒有摩擦,靈敏度高,擋板慣量小,驅動力矩小,動態響應高,所需控制力小,主閥腔與控制腔通過連接螺栓與鎖片進行連接,以便於和檢修。
[0009]【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1]圖中1-主閥出口 ;2_閥座;3_橡膠隔膜組件;4-彈簧;5_調整螺栓;6_控制腔接口 ;7_主閥入口 ;8_殼體。
[0012]【具體實施方式】:
[0013]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14]由圖1所示,滑油低壓保護裝置,包括殼體8,殼體8由橡膠隔膜組件3分隔成上下兩個空間,橡膠隔膜組件3上部連接彈簧4,彈簧4上部連接調整螺栓5,調整螺栓5與殼體8螺紋密封連接後調整螺栓5的螺帽伸出殼體8外部,橡膠隔膜組件3上部的殼體8空間上開有通孔連接控制腔接口 6,橡膠隔膜組件3下部的殼體8空間上開有通孔連接主閥入口 7,橡膠隔膜組件3下部連接閥座2,在閥座2下面有主閥出口 1,在橡膠隔膜組件3的彈性變形範圍內,橡膠隔膜組件3向下變形時,閥座2底平面與主閥出口 I的上平面產生接觸。
[0015]滑油通過控制腔滑油入口 6進入到控制腔內,當控制腔滑油壓力高於設定彈簧4拉力時,橡膠隔膜組件3將閥座關閉,主閥入口 7和主閥出口 I不連通,當控制腔內滑油壓力低於設定彈簧4拉力時,彈簧4拉力將克服控制腔內滑油壓力將閥座打開,主閥入口 7和主閥出口 I連通,渦輪增壓機組監控保護系統脈衝工作水將通過主閥入口 7進入到鍋爐保護控制閥,鍋爐保護控制閥動作,實現聯鎖停爐、停機。
【權利要求】
1.一種滑油低壓保護裝置,包括殼體(8),其特徵在於:殼體(8)由橡膠隔膜組件(3)分隔成上下兩個空間,橡膠隔膜組件(3)上部連接彈簧(4),彈簧(4)上部連接調整螺栓(5),調整螺栓(5)與殼體(8)螺紋密封連接後調整螺栓(5)的螺帽伸出殼體(8)外部,橡膠隔膜組件(3)上部的殼體(8)空間上開有通孔連接控制腔接口 ¢),橡膠隔膜組件(3)下部的殼體(8)空間上開有通孔連接主閥入口(7),橡膠隔膜組件(3)下部連接閥座(2),在閥座(2)下面有主閥出口(1),在橡膠隔膜組件(3)的彈性變形範圍內,橡膠隔膜組件(3)向下變形時,閥座(2)底平面與主閥出口(1)的上平面產生接觸。
【文檔編號】F16K17/04GK204239841SQ201420729929
【公開日】2015年4月1日 申請日期:2014年11月29日 優先權日:2014年11月29日
【發明者】陳琳, 劉正發, 胡晨, 劉洋, 曲龍, 李文頡, 白曉東, 許雲志, 賈德智 申請人: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 三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