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軌道車輛空調機組的製作方法
2024-02-07 00:22:15

本實用新型涉及軌道交通車輛空調機組。
背景技術:
城市軌道或輕軌車輛空調一般採用端送下回、端送端回或下送下回形式的氣流組織,特別以端送下回、下送下回兩種方式的空調機組形式居多。端送下回、下送下回就是空調機組從車輛頂板吸入迴風,從空調機組側部的新風口吸入新風,經混合後通過過濾網進行過濾處理,然後通過蒸發器進行冷卻換熱後從空調機組端部或下部的送風口送到車輛客室送風道中,然後由送風道送風對車輛客室進行空氣調節。但是,往往這樣的送、迴風形式,在車輛縱向長度上面都會因為要設置迴風口而打斷送風道,即使不打斷送風道,在迴風口附近也會產生送風與迴風發生短路的問題,即送風還未送入乘客舒適性區域就被迴風口抽回空調機組內部,這樣既影響了空調機組對迴風溫度的判斷,又損失了能源。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不足,提供一種能有效解決軌道車輛客室送風被打斷,影響局部送風舒適性,及可有效解決迴風與送風短路,導致迴風溫度不準確、能源浪費問題的軌道車輛空調機組。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軌道車輛空調機組,包括帶送風口、迴風口、新風口、空調過濾網及蒸發器的空調機組本體,該空調機組本體的端部設置迴風口,迴風口後設置迴風管道;該空調機組本體的兩側對稱布置新風口,新風口後設置新風管道,新風管道與迴風管道在空調過濾網之前合併為送風管道;該空調過濾網之後順序設置蒸發器、臥式送風機;該空調機組本體的中部設置送風口,臥式送風機設置於送風口前端,且送風口的下方設置車輛客室送風道;該空調機組本體的兩側設置排除蒸發器冷凝水的排水孔。
該迴風口採用斜面壓接的形式與車輛車體平臺進行壓接密封。
該蒸發器傾斜布置在空調過濾網和臥式送風機之間。
本實用新型根據車輛空調機組的尺寸和位置布置,確定空調機組送風口位於空調機組本體的中部下方,迴風口位於空調機組端部,且迴風口採用斜面壓接的方式與車輛車體平臺進行壓接密封,將新風口設於空調機組的兩側。另外,選擇空調機組的送風機為臥式送風機,並將臥式送風機布置在送風口上方位置;根據空調機組製冷量對蒸發器面積進行選型,並將蒸發器設置於臥式送風機前端。為保證滿足新風、迴風比例的配比,採用新風量除以經驗新風風速以確定新風口面積;迴風口面積對阻力影響較小,主要是車輛側牆迴風對迴風的阻力影響比較大,通過對側牆迴風進行氣流仿真模擬計算,並搭建試驗平臺對實際阻力進行測試,得到了迴風的阻力,對新風和迴風並聯繫統阻力進行計算得出了系統阻力,以作為送風機選型的參考。
本實用新型軌道車輛空調機組採用下送端回式空調機組形式,可有效的解決軌道車輛客室送風被打斷,影響局部的送風舒適性的問題,另可有效解決迴風與送風短路,導致迴風溫度不準確、能源浪費的問題。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主視圖。
圖2為圖1的左視圖。
圖3為圖1的俯視圖。
圖4為圖3的C-C剖視圖。
圖5為圖4的A向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軌道車輛空調機組一實施例,包括空調機組本體6,該空調機組本體6的底部設置送風口1,送風口1的下方設置車輛客室送風道(圖中未示),送風口1前端設置臥式送風機7,臥式送風機7向下送風經送風口1進入車輛客室送風道。該空調機組本體6的端部設置迴風口2,迴風口2後設置迴風管道,迴風口2採用斜面壓接的形式與車輛車體平臺進行壓接密封。該空調機組本體6的兩側對稱布置新風口3,新風口3後設置新風管道,新風管道與迴風管道在空調過濾網4之前合併為送風管道,空調過濾網4之後順序設置蒸發器5、臥式送風機7、送風口1,這樣,新風從空調機組本體6的側面進入後在空調過濾網4之前與從迴風口2進入的迴風在送風管道混合後經空調過濾網4、蒸發器5、臥式送風機7、送風口1進入車輛客室送風道。該蒸發器5傾斜布置在空調過濾網4和臥式送風機7之間。以保證在有限的空間內具有足夠的換熱面積。該空調機組本體的兩側設置排水孔,蒸發器產生的冷凝水通過兩側的排水孔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