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約束永磁體自旋基礎技術的製作方法
2024-01-28 17:58:15 4
專利名稱:磁約束永磁體自旋基礎技術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利用磁體磁場做功的技術,屬物理應用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磁體自旋技術是利用磁體磁場相互作用來做功的技術。目前我國還沒有比較成熟的相關技術,大多技術缺乏可行性。磁體根本不能持續旋轉,根本無法輸出動力。
發明內容
丹麥科學家奧斯特於1820年發現電流的磁效應,第一次揭示了磁與電存在著聯繫,從而把電學和磁學聯繫起來。為了解釋永磁和磁化現象,安培提出了分子電流假說。安培認為,任何物質的分子中都存在著環形電流,稱為分子電流,而分子電流相當一個基元磁體。當物質在宏觀上不存在磁性時,這些分子電流做的取向是無規則的,它們對外界所產生的磁效應互相抵消,故使整個物體不顯磁性。在外磁場作用下,等效於基元磁體的各個分子電流將傾向於沿外磁場方向取向,而使物體顯示磁性。近代物理表明原子核外電子除繞核運動外,電子自身還有自旋。分子、原子等微觀粒子內這些電子的運動均構成等效的分子電流。按照近代的觀點,電荷在(不論其運動與否)其周圍激發電場。而運動電荷(電流)在其周圍激發磁場。與電場是一種特殊的物質一樣,磁場也是一種特殊物質,在磁場中的運動電荷(電流)受到該磁場給予的作用力(磁場力)。電流I1和I2之間的相互作用,是I1的磁場給其場中的電流I2以作用;反過來I2的磁場又給其場中電流I2以作用。電流之間的相互作用是通過磁場來傳遞的。永磁體之間的磁現象,來源於永磁體中分子電流所激發的磁場和磁場給永磁體內分子電流的作用力。因此磁體與磁體之間磁場的相互作用與電機電流與磁場相互作用原理相同。也就是說利用磁體磁場相互作用來做功是可以實現的。問題是電機中可以通過電流方向的改變來使轉子持續旋轉,而磁體磁場的方向不可變,也就是說磁體中分子電流方向不可能改變。
在圖1、圖2中磁體(2)由於受到磁體(1)磁極和磁體側面同時作用,磁體(2)不會持續繞軸旋轉。但通過試驗發現,如圖3小鐵塊(7)由於受到條形磁鐵(5)磁場的作用,小鐵塊會吸附到條形磁鐵上。但如果在條形磁鐵和小鐵塊之間立一厚度適合的鐵板(6)如圖4,小鐵塊將會紋絲不動,可見鐵板能隔絕或減少磁場作用。同時如圖5條形磁鐵(5)對鐵板(6)有吸引力。但在鐵板(6)靠近條形磁鐵(5)一側設磁場適合且與條形磁鐵(5)磁場方向相反的磁體(8)如圖6,條形磁鐵(5)對鐵板(6)吸引力會減少或為零,甚至鐵板(6)及磁體(8)與條形磁鐵(5)之間會出現排斥力。
本發明就是利用上述試驗結果中鐵板能隔絕或減少磁場作用和磁體能減少磁場對鐵板的吸引力及利用磁場具有方向及磁力線分布特性,使轉子上的磁體在另一部分磁體磁場持續作用下旋轉做功。使利用磁體磁場相互作用來做功得以實現。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如圖7——圖11,在轉子支架(3)上均勻安裝固定一定數量的條形磁體(2)(條形磁體在轉子外側的磁極一致),再在轉子周圍設置有缺口的環行鐵板(9),再在環行鐵板內側設置一環行磁體(14),該磁體磁場方向與轉子上條形磁體(2)方向相反。然後在環行鐵板缺口設置弧形磁體(1)(弧形磁體可以是一條,也可以數條固定在一起,弧形磁體在鐵板缺口處的磁極與轉子上條形磁體(2)外側磁極相同)弧形磁體的側面均設置弧形鐵筒(10)。環行鐵板(9)與鐵板(10)隔絕弧形磁體(1)側面磁力對轉子上條形磁體(2)的作用,同時環行磁體(14)能減少或抵消轉子上條形磁體(2)磁場對鐵板的吸力。從而使轉子上條形磁體(2)在弧形磁體(1)磁極的作用下旋轉做功。其中轉子與蓋子(11)通過軸與軸承連接,蓋子(11)與環行鐵板(9)可以通過螺栓固定,弧形鐵筒(10)與環行鐵板(9)可以整體製造也可通過其它方法使兩者固定一起,弧形磁體(1)、環行磁體(14)分別與弧形鐵筒(10)、環行鐵板(9)固定一起,方式不限。弧形鐵筒(10)可鐵板組裝而成。採用弧形磁體(1)就是利用弧形磁體磁力線分布特性,使弧形磁體(1)磁場對B部分範圍內條形磁體2作用較大,對A部分範圍條形磁體2作用較小。本發明中的磁體包括永磁體也包括通過電或超導技術獲得磁場的機構。
本技術方案簡單地講就是用有缺口的環行鐵板(9)和弧形鐵筒(10)將弧形磁體(1)磁場對轉子上的A部分條形磁體(2)的作用隔絕或減少,但對B部分的條形磁體(2)作用予以保留。同時利用環行磁體(14)減少轉子上的條形磁體(2)的磁場對鐵板的吸力。從而使轉子旋轉做功。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使利用磁體磁力相互作用來做功得以實現。並利用鐵板能隔絕或減少磁場作用和磁體能減少磁場對鐵板的吸引力開發出更多的磁能機。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圖7、圖8是本技術方案中的平面圖、立面圖。
圖9A--A剖視圖。
圖10B-B剖視圖。
圖11C--C剖視中1.弧形磁體(磁極在弧形兩端) ,2.轉子上的條形磁體(磁極在兩端),3.轉子支架,4.轉子軸,5.條形磁體,6.片狀鐵板,7.小鐵塊,8.片狀磁體,9.有缺口的的環形鐵板,10.包裹弧形磁體的鐵板,11.蓋子(連接轉子與環形鐵板的作用、如材料採用鐵質材料,那同時隔絕磁體對外界的磁場作用,12.圓形鐵板(當蓋子11為鐵質材料時,為了減少轉子上條形磁體2對蓋子的吸力而設置圓形鐵板12,圓形鐵板12與轉子上的條形磁體2固定在一起)13.圓筒性鐵板,14.有缺口的環形磁體(磁極在內外側),N、S.表示磁體磁極,A.A線框所圈的範圍,B.B線框所圈的範圍。
具體實施例方式
在實際應用中可採用圖(9)也可採用圖(12)等方式。
權利要求
1.一種利用磁體(指有磁場的物體、機構)磁場相互作用做功的技術,其特徵是利用鐵板能隔絕或減少磁場作用和磁體能減少磁場對鐵板的吸引力以及利用磁場具有方向及磁力線分布特性,使磁體磁場相互作用而輸出能量。
全文摘要
本發明是利用磁體磁場相互作用做功的技術,屬物理應用技術領域。目前我國還沒有比較成熟的相關技術,大多技術缺乏可行性。磁體根本不能持續旋轉,根本無法輸出動力。而本發明就是利用鐵板能隔絕或減少磁場作用和磁體能減少磁場對鐵板的吸引力及利用磁場具有方向及磁力線分布特性,使轉子上的磁體在另一部分磁體磁場持續作用下旋轉做功。使利用磁體磁場相互作用來做功得以實現。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有缺口的環行鐵板(9)和弧形鐵筒(10)將弧形磁體(1)磁場對轉子上的A部分條形磁體(2)的作用隔絕或減少,但對B部分的條形磁體(2)作用予以保留。同時利用環行磁體(14)減少轉子上的條形磁體(2)的磁場對鐵極的吸力。從而使轉子旋轉做功。
文檔編號H02N11/00GK1996740SQ20061000560
公開日2007年7月11日 申請日期2006年1月1日 優先權日2006年1月1日
發明者肖格新 申請人:肖格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