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眾思壯16年布局 導航業新增長點初探
2024-01-29 00:15:16
泡泡網GPS頻道11月23日 得益於領軍企業的推動、國家政策的支持以及資本力量的整合,網際網路和移動通信如今已形成億萬產業規模。作為與網際網路、移動通信齊名的第三個朝陽性產業,中國衛星導航系統16年前開始建設,正式起步。如今,在合眾思壯等一批企業的推動下,中國衛星導航民用化進程悄然開始。正如網際網路、移動通訊這兩大社會基礎技術發展歷程一樣,16年積累的衛星導航產業正在走向關鍵時期。政策與資金雙管齊下,導航業欲複製通訊產業神話?
隨著車載導航儀的異軍突起,全球衛星導航產業正面臨三大轉變,即從單一GPS系統轉變為多星座並存兼容的GNSS(全球導航衛星系統);從以車輛應用為主的市場轉變為與通信融合的個人消費應用為主;從經銷應用產品為主轉變為運營服務為主。
如何開發個人消費和運營服務市場,成為中國政府和空間信息企業思考和重視的問題。
與此同時,中國在2010年連續發射4顆北鬥導航系統組網衛星,中國衛星導航系統建設步入快車道。2010年9月,衛星導航作為新興產業被納入國家十二五規劃,包括合眾思壯在內的多家企業也相繼得到國家多個部門的產業政策支持。
基建與資本的到位,這與中國移動通訊發展前期如出一轍。從1987年第一個模擬蜂窩行動電話系統在廣東省建成並投入商用,到1995年GSM數字電話網正式開通,伴隨著基礎建設完成,中國政府開始從資金扶持和政策保護上支撐手機產業。1999年從手機入網費中撥出14億元人民幣支持手機產業發展,同時國家還成立了4個研發中心,每年把電話初裝費的5%撥給研發中心。正是這種大規模的資金與政策性投入,中國手機產業開始起步。1997年東方通信公司建立了中國知名條手機生產流水線,外資代工及國產手機企業開始上路直至今日爆發。
參照通訊產業的發展路徑,我們是否可以預測,下一個移動通訊的神話即將在導航產業複製?
導航中國軌跡,立體式戰略布局未來
然而不同於移動通訊產業政府助推企業上路的模式,1994年,在大多數人連GPS這三個字母是什麼意思都不知道,合眾思壯創始人郭信平卻已經在GPS技術研究領域積累了8年經驗!別人不懂我懂——這就是合眾思壯核心競爭力的源頭,也是任我遊發展的基石。國內導航產業的發展,雖然核心技術是個重要課題,但更重要的是對產業的整體把握,特別是用戶需求和市場需求的把握,在政府基礎建設的同時,以合眾思壯任我遊為代表的企業已經悄然孕育出了成熟的市場化模式。
2007年山寨橫行,硬體產品同質化的「殼包機」現象愈演愈烈,2010年隨著山寨高潮的退去,參與其中的品牌企業研發技術卻難以為繼。在行業非理性的瘋狂期,合眾思壯卻在繼續堅持核心技術的研發,為任我遊樹立起核心技術競爭壁壘,先後實現了預警技術創新、景區語音導航創新、TMC功能研製,並通過MiniSun3.0引擎技術革命,一舉將「雲計算」技術引入車載導航產業。技術持續創新,幫助任我遊抓住了品牌元年的契機。
面對中國複雜的出行環境,專家認為憑藉不夠本土化的技術創新很難滿足中國車主需求,這也是國際品牌折戟中國市場的關鍵。早在今年3月份,合眾思壯任我遊以聯合上下遊企業的合縱之勢、整合渠道平臺的連橫之力,構建起了汽車導航業首個最大規模的資源整合平臺。通過「核心技術加應用定製」的蘋果模式創新,合眾思壯任我遊實現了為中國消費者定製產品,以滿足客戶需求進而全面解放產品力。
早在2005年,姚明成為任我遊代言人,繼而榮升為合眾思壯企業股東。2010年合眾思壯任我遊又聯手橡果國際打響導航市場的空中戰役,採用創新的高空營銷模式,以此推動導航產品與技術的普及,讓消費者更全面的了解專業品牌所提供的產品與服務。
而在銷售終端,充斥市場的山寨力量成為行業發展的最大障礙,通過品牌的終端力量來遏制山寨力量被認為是市場發展的關鍵。為此,以任我遊為代表的眾多正規企業通過終端力量整合,衝擊山寨。經過半年的推廣,合眾思壯任我遊覆蓋全國終端的新VI形象改造工程已經初見成效,3C賣場概念和4S店概念已經推廣至全國重點市場,恆服務體系逐步推向全國。合眾思壯任我遊布局專業渠道、大眾消費渠道、專業消費渠道的多元合作模式已經顯露明顯。
在衛星導航向社會基礎技術發展過程中,在中國汽車導航市場爆發式增長的關鍵時期,合眾思壯任我遊接連祭出四把亮劍,全面推進產品、技術、市場、渠道四個維度的立體式戰略布局,這正是中國衛星導航向個人消費市場和運營服務市場轉變的非常好的樣板。
在經歷05年的萌芽興起,06年的百家爭鳴,07年的山寨橫行,08年群雄混戰、價格交鋒,09年的品牌收官,2010年的品牌元年,車載導航儀的風雲變幻融合進中國衛星導航產業16年曆程。在領軍企業、國家政策以及資本力量三大因素的推動下,衛星導航能否像網際網路和移動通信一樣,實現向社會基礎技術的跨越?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