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淡水水產的養殖方法與流程
2024-01-24 16:19:15 2
本發明涉及水產養殖領域,尤其是一種淡水水產的養殖方法。
背景技術:
一直以來,水產品大多都是採用單一養殖方法進行養殖;但是單一養殖方法不僅浪費了水層空間,而且養殖過程中產生的魚類排洩物、剩餘餌料等在水體中積累,會導致水體溶解氧下降,汙染水質,引起水體富營養化和魚類的病害發生,嚴重地影響了養殖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而混養可充分利用水體的空間,但對於不合理的混養,則容易引起相殘,對混養的魚蝦造成損失,而且在養殖過程中,人們長期使用各種化學製劑,容易使水體汙染,作用於魚類會改變魚體內的酸鹼度、滲透壓,幹擾魚類的正常生長,同時也不利於人的食用,因此減少化學製劑的使用,同時在有限的水體內提高養殖的價值和數量,是急需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淡水水產的養殖方法,該方法充分利用了池塘的空間,套養的水產相互促進成長,提高了經濟效益。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採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淡水水產的養殖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步驟:
(1)池塘選取、清整、消毒:選取水源充足、進排水方便、周圍無汙染源、保水性能良好、養殖設施齊全、並配置增氧機,排水口用防逃網罩上,冬季排乾池水,用人工或機械清理池底淤泥,充分曝曬後平整塘底,加高加固塘基,修補池坡、池埂,維修水渠、水道、投餌架,清除池塘四周雜物,殺滅草籽和蟲卵,放養前16-20天,用160-200㎏/畝生石灰帶水消毒,水深15㎝左右,然後均勻翻耙底泥,消毒後12-14天往池塘裡加水至1.3-1.5m深;
(2)培水:魚苗下塘前10-15天,保持臺面水位20-25cm,全池潑灑em菌原液100-150倍稀釋液和泥鰍天然餌料輪蟲;
(3)植草:水草品種為苦草、水花生、輪葉黑藻為主,入池前用800-1200g/m3的生石灰水浸泡4-6小時消毒,然後按行株距2-3m×1.5-2m進行移栽,水草覆蓋池面的50-60%;
(4)魚种放養:每畝吃糖放養規格為40-65g的健康草魚苗500-700尾、120-150kg田螺種、規格為3-5cm的泥鰍苗150-300條;放養前,用消毒水溶液浸泡田螺種10-15min,讓草魚苗和泥鰍苗在消毒水溶液中遊8-12min;
(5)飼料投餵:定時向吃糖中投餵套養飼料,每次套養飼料的投放量為魚苗總重量的3-4%,且每天投餵3次,所述套養飼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組成:青飼料45-65份、蛋白質飼料25-30份、飼料添加劑8-15份;
所述青飼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黑麥草15-25份、青蒿5-12份、青貯玉米秸稈5-11份;所述蛋白質飼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豆粉12-20份、花生麩9-15份、米糠8-14份、骨粉3-8份;所述飼料添加劑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黃芩11-22份、黃柏10-18份、木瓜籽10-17份、南瓜籽10-16份、大蒜8-13份、複合維生素5-12份、複合蛋白鋅3-9份、酵素4-10份、食鹽2-5份;
(6)水質管理:保持水質肥活嫩爽,每隔2-4d檢查水體中氨氮、亞硝酸鹽含量,保持透明度25-30cm、溶解氧5mg/l以上,夏季高溫天氣每隔7-10d換一次水,每次換水量為水位15-20cm,高溫季節晴天中午開增氧機1-4h、陰天時次日清晨開增氧機1-3h、連綿陰雨天時半夜開增氧機1-7h;
(7)病害防治:春、秋季節,交替使用二溴海因、二氧化氯、漂白粉進行消毒,每隔28-32d施用一次,夏季高溫季節施用em菌、光合細菌全池潑灑,每隔13-17d施用一次;
(8)捕撈:田螺養至重量為15g時,即可打撈;草魚養至重量為2kg時,即可打撈;泥鰍養至長度15cm時,即可打撈。
在本發明的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池塘溫度高於25度時,每天中午開啟增氧機向池塘供養1.5-2h,且每次套養飼料投放量為魚苗總重量的4-5%。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1、本發明通過田螺、草魚和泥鰍套養,不僅充分利用了池塘水體的水層,避免了單一養殖造成的水域空間的浪費,而且草魚的排洩物和才劉的飼料都是泥鰍和田螺的食物,避免了池塘水質的汙染,保持了水質的純淨和透明度,從而大大降低了田螺、草魚和泥鰍病害的發生,提高了經濟效益;2、本發明的飼料以青飼料為主,搭配蛋白質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精粗合理搭配,既滿足了草魚的食草習性、又保證了營養的充足性,還添加了可以治療疾病的飼料添加劑,具有殺菌消毒、提高抗應激能力的作用,提高了飼料的使用價值和利用率,本發明套養方法步驟簡單、易於實施,且飼養出來的田螺、草魚和泥鰍綠色安全,口感好。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詳述,以下實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的保護範圍。
實施例1
一種淡水水產的養殖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步驟:
(1)池塘選取、清整、消毒:選取水源充足、進排水方便、周圍無汙染源、保水性能良好、養殖設施齊全、並配置增氧機,排水口用防逃網罩上,冬季排乾池水,用人工或機械清理池底淤泥,充分曝曬後平整塘底,加高加固塘基,修補池坡、池埂,維修水渠、水道、投餌架,清除池塘四周雜物,殺滅草籽和蟲卵,放養前16-20天,用160-200kg/畝生石灰帶水消毒,水深15cm左右,然後均勻翻耙底泥,消毒後12-14天往池塘裡加水至1.3-1.5m深;
(2)培水:魚苗下塘前10-15天,保持臺面水位20-25cm,全池潑灑em菌原液100-150倍稀釋液和泥鰍天然餌料輪蟲;
(3)植草:水草品種為苦草、水花生、輪葉黑藻為主,入池前用800-1200g/m3的生石灰水浸泡4-6小時消毒,然後按行株距2-3m×1.5-2m進行移栽,水草覆蓋池面的50-60%;
(4)魚种放養:每畝吃糖放養規格為40-65g的健康草魚苗500尾、120kg田螺種、規格為3-5cm的泥鰍苗150=條;放養前,用消毒水溶液浸泡田螺種10-15min,讓草魚苗和泥鰍苗在消毒水溶液中遊8-12min;
(5)飼料投餵:定時向吃糖中投餵套養飼料,每次套養飼料的投放量為魚苗總重量的4%,且每天投餵3次,所述套養飼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組成:青飼料45份、蛋白質飼料25份、飼料添加劑8份;
所述青飼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黑麥草15份、青蒿5份、青貯玉米秸稈5份;所述蛋白質飼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豆粉12份、花生麩9份、米糠8份、骨粉3份;所述飼料添加劑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黃芩11份、黃柏10份、木瓜籽10份、南瓜籽10份、大蒜8份、複合維生素5份、複合蛋白鋅3份、酵素4份、食鹽2份;
(6)水質管理:保持水質肥活嫩爽,每隔2-4d檢查水體中氨氮、亞硝酸鹽含量,保持透明度25-30cm、溶解氧5mg/l以上,夏季高溫天氣每隔7-10d換一次水,每次換水量為水位15-20cm,高溫季節晴天中午開增氧機1-4h、陰天時次日清晨開增氧機1-3h、連綿陰雨天時半夜開增氧機1-7h;
(7)病害防治:春、秋季節,交替使用二溴海因、二氧化氯、漂白粉進行消毒,每隔28-32d施用一次,夏季高溫季節施用em菌、光合細菌全池潑灑,每隔13-17d施用一次;
(8)捕撈:田螺養至重量為15g時,即可打撈;草魚養至重量為2kg時,即可打撈;泥鰍養至長度15cm時,即可打撈。
實施例2
一種淡水水產的養殖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步驟:
(1)池塘選取、清整、消毒:選取水源充足、進排水方便、周圍無汙染源、保水性能良好、養殖設施齊全、並配置增氧機,排水口用防逃網罩上,冬季排乾池水,用人工或機械清理池底淤泥,充分曝曬後平整塘底,加高加固塘基,修補池坡、池埂,維修水渠、水道、投餌架,清除池塘四周雜物,殺滅草籽和蟲卵,放養前16-20天,用160-200kg/畝生石灰帶水消毒,水深15㎝左右,然後均勻翻耙底泥,消毒後12-14天往池塘裡加水至1.3-1.5m深;
(2)培水:魚苗下塘前10-15天,保持臺面水位20-25cm,全池潑灑em菌原液100-150倍稀釋液和泥鰍天然餌料輪蟲;
(3)植草:水草品種為苦草、水花生、輪葉黑藻為主,入池前用800-1200g/m3的生石灰水浸泡4-6小時消毒,然後按行株距2-3m×1.5-2m進行移栽,水草覆蓋池面的50-60%;
(4)魚种放養:每畝吃糖放養規格為40-65g的健康草魚苗700尾、150kg田螺種、規格為3-5cm的泥鰍苗300條;放養前,用消毒水溶液浸泡田螺種10-15min,讓草魚苗和泥鰍苗在消毒水溶液中遊8-12min;
(5)飼料投餵:定時向吃糖中投餵套養飼料,每次套養飼料的投放量為魚苗總重量的4%,且每天投餵3次,所述套養飼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組成:青飼料65份、蛋白質飼料30份、飼料添加劑15份;
所述青飼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黑麥草25份、青蒿12份、青貯玉米秸稈11份;所述蛋白質飼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豆粉20份、花生麩15份、米糠14份、骨粉8份;所述飼料添加劑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黃芩22份、黃柏18份、木瓜籽17份、南瓜籽16份、大蒜13份、複合維生素12份、複合蛋白鋅9份、酵素10份、食鹽5份;
(6)水質管理:保持水質肥活嫩爽,每隔2-4d檢查水體中氨氮、亞硝酸鹽含量,保持透明度25-30cm、溶解氧5mg/l以上,夏季高溫天氣每隔7-10d換一次水,每次換水量為水位15-20cm,高溫季節晴天中午開增氧機1-4h、陰天時次日清晨開增氧機1-3h、連綿陰雨天時半夜開增氧機1-7h;
(7)病害防治:春、秋季節,交替使用二溴海因、二氧化氯、漂白粉進行消毒,每隔28-32d施用一次,夏季高溫季節施用em菌、光合細菌全池潑灑,每隔13-17d施用一次;
(8)捕撈:田螺養至重量為15g時,即可打撈;草魚養至重量為2kg時,即可打撈;泥鰍養至長度15cm時,即可打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