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水馬桶虹吸管逕自動調節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4-02-09 08:22:15 1

本發明涉及抽水馬桶虹吸管逕自動調節系統,適用於各種抽水馬桶,屬於家用衛生潔具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使用的抽水馬桶其內部的虹吸管管徑的大小是固定不變的,在虹吸壓力固定不變的情況下,抽水馬桶排汙效率是保持不變的即單位時間裡排出的汙物量是一樣的,在正常情況下抽水馬桶每次排汙時水箱放出的水的量是固定不變的,當抽水馬桶中的汙物量出現多或者少的不同情況時,會出現當汙物較少時抽水馬桶能將汙物排乾淨而當汙物較多時抽水馬桶就不能將汙物排乾淨的情況,為排空汙物必須兩次衝洗,增加了用水量並降低了抽水馬桶的清潔度;另外,如果將虹吸管管徑設計較大,則小便時衝水浪費嚴重節水性能差,如果將虹吸管管徑設計較小,節水性能好,但大便衝水易堵;本發明是為解決上述問題而設計的,本發明設計成抽水馬桶虹吸管管徑可隨抽水馬桶內的汙物量自動調節虹吸管管徑,即當汙物較多時虹吸管能自動調節使管徑變大,從而提高了抽水馬桶的排汙效率,當汙物較少時,抽水馬桶虹吸管管徑又會自動調節回位到處於較小管徑的狀態衝水,從而達到高效、節水的目的。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在馬桶的排汙物量增大而能自動增大抽水馬桶虹吸管管徑的抽水馬桶虹吸管逕自動調節系統。
抽水馬桶虹吸管逕自動調節系統,包括水箱、便池和虹吸管;其特徵在於:
1、便池與虹吸管前部相連通處位於便池的最低位置,虹吸管前部是一個細長的彎形管,虹吸管前部從便池與虹吸管前部相連通處開始向右下方延伸,然後再向右上方延伸直至到達H點,H點是虹吸管前部水平位置上的最高點,H點高於便池與虹吸管前部相連通處,這樣就形成了一段水封可以阻擋下水道臭氣的冒出並為虹吸現象的發生創造了條件;虹吸管前部經過H點後就向下側延伸並形成了一個開口向左下的U形狀,在虹吸管前部的尾部是連接盤,連接盤是一圓形盤狀物,連接盤的中心線傾斜與水平面形成了一個α夾角,45°≤α≤81°,在連接盤的下側面上有一個內接口、一個外接口和一個虹吸管固定管徑出口;內接口和虹吸管固定管徑出口的外形為一同心的橢圓形,外接口的外形是圓形,外接口的中心與內接口和虹吸管固定管徑出口的橢圓中心重合;在外接口的內圓面上安裝有一根護管,護管的外圓面與外接口的內圓面用密封膠粘牢,護管的下端安裝在地漏沉孔的內圓表面上並用密封膠粘牢,護管起著密封左移動半管和右移動半管以防汙物跑到外面來的作用;左移動半管的上端靠在內接口的左邊並使左移動半管可向左側移動,右移動半管的上端靠在在內接口的右邊並使右移動半管可向右側移動,左移動半管與右移動半管的下端則向下伸進地漏內,虹吸管前部、左移動半管和右移動半管共同組成了抽水馬桶的虹吸管路,虹吸管路的長度較長是為了在產生虹吸時汙物能得到較長時間的加速過程以使汙物能產生較高的速度以加快汙物的排出;在左移動半管的兩側各有一個左立筋,在右移動半管的兩側各有一個右立筋,兩側各有一個拉簧,拉簧的兩端各掛在左立筋與右立筋上,左移動半管的兩側各有一個向右延伸的左移動半管直邊,這兩個左移動半管直邊的外徑距離為B1,右移動半管的兩側各有一個向左延伸的右移動半管直邊,這兩個右移動半管直邊的內徑距離為B2,且B2>B1,並使兩個左移動半管直邊在兩個右移動半管直邊內形成活塞式密封,這樣左移動半管就能伸進右移動半管內並用兩側的拉簧拉住,使左移動半管與右移動半管組成一個斷面形狀為橢圓形的管道空腔,依靠拉簧的彈力將左移動半管拉住並緊靠在內接口的左側面上、和將右移動半管拉住並緊靠在內接口的右側面上,從而使左移動半管與右移動半管組成的管道空腔橫截面S1保持為最小,左移動半管的最左端與護管內側的空隙距離為L,右移動半管的最右端與護管內側的空隙距離也為L,這樣就為左移動半管向左側移動時留下了空間,同時也為右移動半管向右側移動時留下了空間。
2、當便池內有汙物時,打開水箱的閥門將水放進便池裡,在便池內的水位高於虹吸管前部上的H點後便發生虹吸現象,虹吸現象將便池內的汙物吸入虹吸管前部,汙物沿著與水平面成α夾角的方向經虹吸管固定管徑出口進入左移動半管與右移動半管組成的管道內;由於汙物進入左移動半管與右移動半管組成的管道內時的運動方向與水平面成α夾角,故汙物的衝擊力和重力就會作用在右移動半管的內壁上、和汙物的衝擊力就會作用在左移動半管的內壁上,受到汙物衝擊的右移動半管就會有向右移動的趨勢、和左移動半管就會有向左移動的趨勢,當汙物量不大時衝擊力較小就不足以克服拉簧的彈力,所以右移動半管不會向右移動、左移動半管也不會向左移動,左移動半管與右移動管圍成的管徑的橫截面積S1就不會產生變化;當汙物量較大時衝擊力就會較大,當這個較大的衝擊力大於拉簧的彈力時,右移動半管就會向右移動、左移動半管也會向左移動,迫使左移動半管與右移動半管圍成的管徑變大,即左移動半管與右移動管圍成的管徑的橫截面積由S1變大為S2,此時,管徑變大減小了管道阻力,所以加快了汙物運動速度提高了管道內汙物通過效率,減小了馬桶被堵的概率,汙物經過可變徑管道後由地漏進入下水道從而完成了抽水馬桶的排汙過程,排汙結束後在拉簧的作用下左移動半管與右移動半管圍成的管徑橫截面積恢復為S1,在不多用水的情況下達到了節水排汙的目的。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
1、目前市場上還沒有發現此類產品出現,也沒有查到相關技術的報導。
2、本發明能根據馬桶的排汙量自動調節抽水虹吸管的管徑,從而能在節水的基礎上減少虹吸管被堵塞的概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所示實施例中A—A剖面放大示意圖。
圖1-2中:1、抽水馬桶,2、虹吸管前部,3、連接盤,4、內接口,5、外接口,6、護管,7、左移動半管,8、右移動半管,9、地漏,10、虹吸管固定管徑出口,11、左立筋,12、拉簧,13、右立筋,14、左移動半管直邊,15、右移動半管直邊,16、水箱,17、便池,18、地漏沉孔。
具體實施方式
在圖1—2所示的實施例中:抽水馬桶虹吸管逕自動調節系統,包括水箱16、便池17和虹吸管;其特徵在於: 便池17與虹吸管前部2相連通處位於便池17的最低位置,虹吸管前部2是一個細長的彎形管,虹吸管前部2從便池17與虹吸管前部2相連通處開始向右下方延伸,然後再向右上方延伸直至到達H點,H點是虹吸管前部2水平位置上的最高點,H點高於便池17與虹吸管前部2相連通處,這樣就形成了一段水封可以阻擋下水道臭氣的冒出並為虹吸現象的發生創造了條件;虹吸管前部2經過H點後就向下側延伸並形成了一個開口向左下的U形狀,在虹吸管前部2的尾部是連接盤3,連接盤3是一圓形盤狀物,連接盤3的中心線傾斜與水平面形成了一個α夾角,45°≤α≤81°,在連接盤3的下側面上有一個內接口4、一個外接口5和一個虹吸管固定管徑出口10;內接口4和虹吸管固定管徑出口10的外形為一同心的橢圓形,外接口5的外形是圓形,外接口5的中心與內接口4和虹吸管固定管徑出口1的橢圓中心重合;在外接口5的內圓面上安裝有一根護管6,護管6的外圓面與外接口5的內圓面用密封膠粘牢,護管6的下端安裝在地漏沉孔18的內圓表面上並用密封膠粘牢,護管6起著密封左移動半管7和右移動半管8以防汙物跑到外面來的作用;左移動半管7的上端靠在內接口4的左邊並使左移動半管7可向左側移動,右移動半管8的上端靠在在內接口4的右邊並使右移動半管8可向右側移動,左移動半管7與右移動半管8的下端則向下伸進地漏9內,虹吸管前部2、左移動半管7和右移動半管8共同組成了抽水馬桶的虹吸管路,虹吸管路的長度較長是為了在產生虹吸時汙物能得到較長時間的加速過程以使汙物能產生較高的速度以加快汙物的排出;在左移動半管7的兩側各有一個左立筋11,在右移動半管8的兩側各有一個右立筋13,兩側各有一個拉簧12,拉簧12的兩端各掛在左立筋11與右立筋13上,左移動半管7的兩側各有一個向右延伸的左移動半管直邊14,這兩個左移動半管直邊14的外徑距離為B1,右移動半管8的兩側各有一個向左延伸的右移動半管直邊15,這兩個右移動半管直邊15的內徑距離為B2,且B2>B1,並使兩個左移動半管直邊14在兩個右移動半管直邊15內形成活塞式密封,這樣左移動半管7就能伸進右移動半管8內並用兩側的拉簧12拉住,使左移動半管7與右移動半管8組成一個斷面形狀為橢圓形的管道空腔,依靠拉簧12的彈力將左移動半管7拉住並緊靠在內接口4的左側面上、和將右移動半管8拉住並緊靠在內接口4的右側面上,從而使左移動半管7與右移動半管8組成的管道空腔橫截面S1保持為最小,左移動半管7的最左端與護管6內側的空隙距離為L,右移動半管8的最右端與護管6內側的空隙距離也為L,這樣就為左移動半管7向左側移動時留下了空間,同時也為右移動半管8向右側移動時留下了空間。
當便池17內有汙物時,打開水箱16的閥門將水放進便池17裡,在便池17內的水位高於虹吸管前部2上的H點後便發生虹吸現象,虹吸現象將便池17內的汙物吸入虹吸管前部2,汙物沿著與水平面成α夾角的方向經虹吸管固定管徑出口10進入左移動半管7與右移動半管8組成的管道內;由於汙物進入左移動半管7與右移動半管8組成的管道內時的運動方向與水平面成α夾角,故汙物的衝擊力和重力就會作用在右移動半管8的內壁上、和汙物的衝擊力就會作用在左移動半管7的內壁上,受到汙物衝擊的右移動半管8就會有向右移動的趨勢、和左移動半管7就會有向左移動的趨勢,當汙物量不大時衝擊力較小就不足以克服拉簧12的彈力,所以右移動半管8不會向右移動、左移動半管7也不會向左移動,左移動半管7與右移動管8圍成的管徑的橫截面積S1就不會產生變化;當汙物量較大時衝擊力就會較大,當這個較大的衝擊力大於拉簧12的彈力時,右移動半管8就會向右移動、左移動半管7也會向左移動,迫使左移動半管7與右移動半管8圍成的管徑變大,即左移動半管7與右移動管8圍成的管徑的橫截面積S1變大為S2,此時,管徑變大減小了管道阻力,所以加快了汙物運動速度提高了管道內汙物通過效率,減小了馬桶被堵的概率,汙物經過可變徑管道後由地漏9進入下水道從而完成了抽水馬桶的排汙過程,排汙結束後在拉簧12的作用下左移動半管7與右移動半管8圍成的管徑橫截面積恢復為S1,在不多用水的情況下達到了節水排汙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