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誤會的800字作文
2024-02-09 16:28:15 1
一場誤會
在我們生活當中,每個人都被誤會過。當然,我也不例外。但是,大家都怎樣向別人解釋呢?請聽我為大家細細敘述。
我有一天放學回家,在路上遇到了一個小妹妹跌坐在地上,就急忙上前扶她起來。這時,一個阿姨走了過來,硬說是我把小妹妹撞到的,還把我罵了一頓。
我趕緊解釋,說:「阿姨,您誤會我了,這個小妹妹不是我撞倒的,我只是看到她坐在地上,就上前扶她一下,可正巧這時您出來了,就認為是我撞倒了小妹妹。」那個阿姨卻說:「如果不是你撞倒的,那你怎麼會扶她呢?這不是做賊心虛嗎?」我又解釋道:「阿姨,真的不是我碰倒的,不信你可以問問這位小妹妹啊。」
這時候,那位小妹妹告訴阿姨:「是這位姐姐把我扶起來的,不是她把我撞倒的。」阿姨聽了,這才轉怒為喜,微笑的對我說:「對不起,好孩子!我誤會你了,我替我女兒謝謝你。哦,對了,你是哪個學校的,叫什麼名字?我要給你們學校為你寫一封表揚信。」我也笑著說:「不用了,只要您沒有誤會我就夠了,再見!」「再見!」阿姨說道。
回家的路上,我想:這一次還好是這位小妹妹為我說話,要是這位小妹妹不吭聲,那可就有理說不清了。怪不得社會上有很多因為做好事被誤會的人,也弄得很多人寧願「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而不願意做好事呢?就是因為有時候沒有證據而講不清道理,還往往被人倒打一耙,做了好事反而惹上官司。看起來,做好事也不是一件容易事啊,我們在做好事時,不光要學會口頭解釋,為了解釋得更有力,還需要保留證據,用人證、物證解釋才行。
我們一定要努力學習,既學會保護自己,也學會幫助、理解別人,將來長大了,一定要好好改變這些不良的社會風氣。
誤會
每個人都會受到誤會,我也不例外。然而,我曾經看過一場誤會。
這學期,老師把我和小鴻分到了一桌。我們成了好朋友。
天不遂人願。一次,他在老師和同學的面前替小玲說了句話,免除了一場誤會。以後,他便成了班裡「重色輕友」的典型。沸沸揚揚的閒話在班裡傳開了,就連我這個好朋友也不時把「他怎麼怎麼樣」掛在嘴邊,故意說給他聽。他若無其事地說:「這種事情越塗越黑,倒不如別理那些人。」
小玲似乎明白小鴻的想法,也沒理睬這件事。有人開玩笑,他只說:「別胡說!」
過了一段時間,又有閒話傳出:他們兩個果然心有靈犀,看來是默認了。
天啊!簡直是無稽之談。於是,小玲開始採取措施了。平時和小鴻儘量少說話,免得別人再說閒話。小鴻也變得沉默了許多。所謂「日久生情」,於是他似乎明白了小玲對他的好感,又受同學的勸說「化被動為主動」。
一次作文課上,小玲正認真地寫作文,了。突然鋼筆不下水了。沒辦法,只好換筆。真糟糕,一支油筆沒了珠,另一根沒了油。她向周圍同學借,同學們就像商量好了似的,都不借。
有人遞過來一個鉛筆盒,我抬頭一看,是小鴻的。小鴻用手指著鉛筆盒,示意小玲用他的筆。小玲不得已接過鉛筆盒。打開以後,發現裡面有張字條:「其實,我真的很喜歡你!」
小玲先一愣,然後迅速拿了筆,裝作什麼也沒發生一樣。
放學後,人走得差不多了,小鴻才準備走。這時,小鴻裝做不經意地說:「那張紙條你看見了嗎?」小玲沉默了。她轉身就走了。小鴻呆呆地站在那裡。
第二天,她茅塞頓開,便高興地來到學校,見小鴻還沒來,她就寫了張字條:「本應該在秋天結出的果實,不應在夏天就掛在枝頭。放正心態,我們還是好朋友。」
後來小玲又收到了張字條,上面說:「我收回我的話,我們還是好朋友!」
這場誤會終於結束了!這場誤會是我們同學的封建思想的起因啊!
啊,這是一場不應該產生誤會的誤會啊!
更多相關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