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板槽混凝土承重秤臺的製作方法
2024-02-22 04:04:15
專利名稱:鋼板槽混凝土承重秤臺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稱重設備。
我國自有大型衡器以來,承重秤臺一直使用型鋼及鋼板作為主要材料,延用至今。以50噸承重秤臺為例,其縱向抗彎材料採用30C槽鋼8根,與鋼板焊接成一體,臺面高32cm,秤臺中間起拱1/2000~2/2000,秤臺面為3.5×14m,分為兩段,每臺為7m,其零部件達230個,耗用大量焊條焊成一體,而且焊接過程中容易變形,耗用電焊條達180公斤。用型鋼量達5.55噸,鋼板9噸,並且由於型鋼秤臺重量輕,載重車輛上秤臺時衝擊力大時,容易將秤臺衝擊移位,雖有限位器,圓球,球窩也很難回復原位,並造階高,耗鋼量大,製造技術複雜,在使用過程中存在諸多缺點,如易腐蝕,壽命短,表面光滑易打滑,型鋼剛度低,易彈性變形,影響精確度。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克服上述缺點,耗鋼材少,壽命長,製造簡單、造價低,精度高的承重秤臺。
實現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採用如下方案承重臺是底板,側板和端板焊接成板槽,板槽內縱向有縱筋和橫向的橫筋,交錯排列,內部灌裝混凝土。縱筋採用φ24~φ26鋼筋,每米布置4~7根,橫筋採用φ12~φ14鋼筋,每米布置4根,與板槽採用點焊。傳感器沿徑向均勻對稱布置,中部和接線盒相連,再接外部顯示儀表,再接微機、印表機。在承重臺一端有兩個連接器,其上是連接板,銷軸、支撐板,另一端有與之相對應的銷孔。
本實用新型結構可結合附圖加以說明。
圖1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是A-A面的結構剖面圖。
圖3是連接器的放大圖。
1、承重臺,2、接線盒,3、傳感器,4、端板,5、側板,6、橫筋,7、縱筋,8、底板,9、傳感器,10、連接器,11、顯示儀表,12、微機,13、印表機。
實施例從圖2中可知底板8、側板5和端板4焊接成板槽,板槽內縱向有縱筋7和橫向橫筋6交錯排列,內部灌裝300#混凝土。秤臺高25cm。
依據鋼筋混凝土結構板強度設計表,秤臺極限荷重,條件與型鋼結構秤臺相同。其承載能力遠遠超過型鋼承重秤臺的承重能力。縱筋採用φ24每米布置7根,兩邊與板槽點焊、橫筋採用φ14每米4根交錯排列,在鋼板槽兩側的應力只有中部應力的1/2。所以縱筋,橫筋的排列無須這麼多。採用500#水泥和相應沙、石子、配製300#混凝土,灌入槽內,抹平後使中部拱起1/2000~2/2000。如圖1所示傳感器徑向均勻對稱布置,分別與中部接線盒相連,通過顯示儀表顯示,再連微機和印表機。
在通電後,被稱物體或載重車輛被置於承重臺上,秤臺將重量傳遞給傳感器,傳感器彈性體受重量作用而產生變形,使應變計組成的惠斯頓電橋失去平衡而輸出與重量值成正比的電信號,經顯示儀表線性放大和模數轉換器轉換成數位訊號,由顯示儀表顯示重量數字,供司磅員讀取,列印記錄或微機處理與儲存。
在承重臺兩端分別有連接器10和銷孔,可根據使用需要單用一秤臺,也可用三臺或三臺連接使用,先將一臺放置在傳感器上,再將二臺或三臺接次放置在傳感器上如圖3所示,會自動鎖緊,每個秤臺自重15噸,這雙秤臺自重30噸,而50噸汽車是滾動上秤臺的,對秤臺衝擊力小,避免移位。
本方案耗鋼板3.842噸,鋼筋1.8噸,總階較型鋼秤只及其1/3。造價大大降低,加上簡單,精度強度都超過型鋼秤,受衝擊小,安裝方便,結構科學,耐腐蝕,壽命長,不易彈性變形,僅鋼材一項,就較型鋼抨節省9噸多,如推廣應用產生巨大社會經濟效益。
權利要求1.一種鋼板槽混凝土承重秤臺,包括底板、傳感器,其特徵在於承重臺(1)是由底板(8)、側板(5)和端板(4)焊接成板槽,板槽內縱向有縱筋(7)和橫向的橫筋(6)交錯排列,內部灌裝混凝土。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鋼板槽混凝土承重秤臺,其特徵在於縱筋(7)採用φ24~φ26鋼筋,每米布置4——7根,橫筋(6)採用φ12~φ14鋼筋,每米布置4根,與板槽連接採用點焊。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鋼板槽混凝土承重秤臺,其特徵在於傳感器(3)沿經向均勻對稱布置,分別與中部接線盒(2)連接,再與外部顯示儀表(11)相連,再接微機(12)和印表機(13)。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鋼板槽混凝土承重秤臺,其特徵在於;承重臺(1)一端有兩個連接器(10),連接器(10)由連接板,銷軸支撐板組成,另一端有與之相對應的銷孔。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鋼板槽混凝土承重秤臺,其特徵在於承重臺是由底板,側板和端板焊接成板槽,板槽內縱向有縱筋和橫向橫筋交錯排列,內部灌裝混凝土。該產品造價只有型鋼秤臺的1/3,節省大量鋼材,而精度、剛度都較型鋼秤臺有很大提高,結構科學、製造簡單、壽命長、耐腐蝕,是一種可廣泛應用的替代產品。
文檔編號G01G21/00GK2233570SQ9523269
公開日1996年8月21日 申請日期1995年11月10日 優先權日1995年11月10日
發明者王立常 申請人:王立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