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螺旋榨油機的榨螺的製作方法
2024-02-20 10:33:15 1
專利名稱:一種螺旋榨油機的榨螺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於螺旋搾油機的搾螺,屬榨油機械技術 領域。
技術背景
現有的螺旋搾油機包括傳動機構、機架、裝在機架上的搾籠以 及榨籠內安裝的元排和榨螺;其工作原理是以榨螺的旋轉,通過元 排的共同作用力,在榨螺與榨膛的容積逐步縮小的過程中將榨油原 料中所含的油脂從元排的出油槽中擠出。搾螺作為榨油機最關鍵的 部件之一,直接影響著搾油機的出油率及油餅殘油率含量的高低。 目前的榨螺是通過逐漸縮小表面螺旋齒之間的間距,達到逐步縮小 榨膛中的擠壓容積,而達到將榨油原料中的油脂擠出的目的,其擠 壓力主要是來自搾螺的軸向擠壓力。安裝此種榨螺的榨油機由於軸 向擠壓力小,必須對榨油原料進行多次反覆壓榨,才能將油餅殘油 榨出,使出油率保持在一個較高的水準,但是多次反覆壓榨不僅工 作效率低,而且榨油機的功耗大,費時費工,影響企業的經濟效益。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榨螺表面為圓錐面,榨油時 原料在榨膛內同時受到來自榨螺的軸向和徑向的雙重擠壓力,只需 對搾油原料進行一次壓搾,即能使油餅的殘油率含量達到最低的螺 旋榨油機的榨螺。本實用新型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上述目的的 一種螺旋榨油機的搾螺,它由榨螺本體、螺旋齒、通孔及安裝
鍵槽構成,其特徵在於搾螺本體的外表面為一圓錐形,其上制有
螺旋齒;榨螺本體的中心制有通孔,其上制有安裝鍵槽。
所述的搾螺本體的小端直徑為61 mm,大端直徑為80皿,大小
端面之間的間距為140 mm。
所述的螺旋齒的最大直徑為87.5 nim,齒面寬度為6 mm。 所述的螺旋齒的一面與榨螺本體表面垂直,另一面與榨螺本體
表面呈50。的角度。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的有益效果在於
該螺旋榨油機的榨螺的榨螺本體表面呈錐形,使得榨油原料在 搾膛內受到來自榨螺的軸向擠壓力和徑向擠壓力的雙重擠壓,同時 榨螺的螺旋齒之間與榨膛的容積逐步縮小,達到了只需對榨油原料 進行一次壓榨,即能將出油率保持在一個較高水準的目的,能使油 餅的殘油率含量達到最低。避免了現有搾油機的榨螺出油率低,功 耗大的問題。並且螺旋齒的一面為與榨螺本體表面呈50。角的坡面 形,增加了螺旋齒的整體推進強度,延長了其使用壽命。
附圖為螺旋榨油機的榨螺的結構示意圖中1、搾螺本體,2、螺旋齒,3、通孔,4、安裝鍵槽。
具體實施方式
該螺旋搾油機的搾螺由由榨螺本體l、螺旋齒2、通孔3及安裝鍵槽4構成,榨螺本體1的外表面為一圓錐形,其上制有螺旋齒2, 螺旋齒2的最大直徑為87.5咖,齒面寬度為6mm。螺旋齒2的一面 與榨螺本體1表面垂直,另一面與搾螺本體1表面呈50。的角度,其 目的是增加螺旋齒2的整體強度,避免在工作時因壓榨容積的逐漸 縮小,推進力逐步加大時螺旋齒2出現斷裂,延長榨螺的工作壽命。 榨螺本體1的中心制有通孔3,通孔3上制有安裝鍵槽4。搾螺本體 1通過安裝鍵槽4安裝在傳動軸上,隨傳動軸一起旋轉。榨螺本體1 的小端直徑為61 mm,大端直徑為80mm,大小端面之間的間距為140 mm (參見附圖)。
工作時,由於搾螺本體1表面呈圓錐形,使得由螺旋齒2將榨 螺本體1分割成的壓榨空間從錐徑小的一端到錐徑大的一端逐步縮 小,使榨油原料同時受到來自榨螺的軸向擠壓力和徑向擠壓力的雙 重擠壓,達到了只需對榨油原料進行一次壓搾,即能將出油率保持 在一個較高水準的目的,能使油餅的殘油率含量達到最低。解決了 現有榨油機必須對搾油原料進行多次反覆壓榨,才能將榨油原料中 的油脂榨乾的問題。該螺旋榨油機的搾螺能使油餅的殘油率含量達 到最低,特別適用於各種螺旋榨油機使用。
權利要求1、一種螺旋榨油機的榨螺,它由榨螺本體(1)、螺旋齒(2)、通孔(3)及安裝鍵槽(4)構成,其特徵在於榨螺本體(1)的外表面為一圓錐形,其上制有螺旋齒(2);榨螺本體(1)的中心制有通孔(3),其上制有安裝鍵槽(4)。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螺旋榨油機的榨螺,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搾螺本體(1)的小端直徑為6lmm,大端直徑為80皿,大小 端面之間的間距為140 mm。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螺旋搾油機的搾螺,其特徵在於: 所述的螺旋齒(2)的最大直徑為87.5 mm,齒面寬度為6 mm。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螺旋榨油機的榨螺,其特徵在於: 所述的螺旋齒(2)的一面與榨螺本體(1)表面垂直,另一面與榨 螺本體(1)表面呈50。的角度。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螺旋榨油機的榨螺,屬榨油機械技術領域。它由榨螺本體、螺旋齒、通孔及安裝鍵槽構成,榨螺本體的外表面為一圓錐形,其上制有螺旋齒;榨螺本體的中心制有通孔,其上制有安裝鍵槽。該螺旋榨油機的榨螺的榨螺本體表面呈錐形,使得榨油原料在榨膛內受到來自榨螺的軸向擠壓力和徑向擠壓力的雙重擠壓,同時榨螺的螺旋齒之間與榨膛的容積逐步縮小,達到了只需對榨油原料進行一次壓榨,即能將出油率達到較高水準的目的,能使油餅的殘油率含量達到最低。解決了現有榨油機的榨螺出油率低,功耗大的問題。且螺旋齒的一面與榨螺本體表面呈50°角度,增加了螺旋齒的整體推進強度,延長了榨螺的使用壽命,適用於各種螺旋榨油機使用。
文檔編號B30B9/12GK201342799SQ20092000489
公開日2009年11月11日 申請日期2009年1月21日 優先權日2009年1月21日
發明者王慶瑜 申請人:公安縣公發糧食機械廠